心游万仞
2010-6
中国电影出版社
王人殷 编
340
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我不太赞成还原历史的说法历史不可能还原。正如《史记》是记录了司马迁眼中的那段历史,如果换一个人写,也许就是另外的样子了。所以,只能是历史的渐近线,只能无限地逼近历史。艺术创作允许虚构和重组,但绝不能戏说和猎奇。务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要有艺术勇气,更需要政治勇气。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序足迹篇自豪,我是一个兵难忘故乡艺术的翅膀从古城起飞看电影,ABCDE序翟俊杰《影坛风景线》《影坛风景线》后记赞美梦心游万仞翟俊杰创作年表阐释篇《血战台儿庄》导演艺术总结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写在《共和国不会忘记》开拍之前“炉前工”的挣扎——《共和国不会忘记》导演艺术总结回眸:静观默察——《大决战》“国民党统帅部”导演回顾告别红土地——《金沙水拍》导演回顾《长征》的创作过程沉浸在红与黑的世界——《挺立潮头》导演艺术总结洁白的哈达献给祖国——电视连续剧《西藏风云》导演艺术总结要讲究,不要将就——电视剧《咱老百姓·电梯上的故事》导演阐述别以为我就喜欢“打仗”——致电视连续剧《冰糖葫芦》演职员的信从内心深处进发出艺术激情——《惊涛骇浪》导演阐述《惊涛骇浪》导演絮语我们的青春偶像——《我的法兰西岁月》导演阐述青春偶像激情诗意——《我的法兰西岁月》导演随笔数字电影《心灵的天空》导演提示创新·突破·超越——《我的长征》导演阐述评析篇表演篇后记
而且特别要刻画出他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这样才能使人物有光彩。不少看过影片的朋友对我说,在影片前半部分,周恩来的性格显硬,而毛泽东的性格却是“温”的,而后半部分,毛泽东的性格才硬起来。问我这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这其中和他们两人当时在中央的地位有关。影片开始时,周恩来是三人团成员,有领导权,而毛泽东当时却是被排除在领导核心之外的。更关键的是前半部分毛泽东的“温”,是为了衬托其后的“硬”。关于攻打打鼓新场,毛泽东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坚决反对再战。虽然其他的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等都主张再打,但毛泽东仍然坚持己见。我用重笔来表现这一场戏,就是要写毛泽东作为伟人高瞻远瞩的一面。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这一段的详写是值得的。毛泽东的性格在整部影片中显得刚柔相济,可信可亲。 许多观众朋友对我为何启用唐国强扮演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很有兴趣。其实选唐国强演毛泽东,刚开始大家都反对,只有我坚持。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唐国强,我就有办法让他贴近这一艺术人物形象。在表演美学上我有一个看法,即:过去在银幕或屏幕上饰演过毛泽东的演员朋友,都取得过可喜的成就,但是如果凡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总是由他们饰演领袖人物,那么新片也会有一种陈旧感,尤其是“轻车熟路”式的表演更为可怕!饰演领袖人物当然需要具备严格的气质、素养和外部形象的条件,但是不能类型化和模式化。我甚至不赞成“特型演员”一说。在《长征》中,我想通过故事和演员表演,推出一个全新的毛泽东!比如,当时长征既没有大后方,又要在险恶的环境中与敌人作战,还要想尽办法纠正错误路线,所以毛泽东是不可能踱方步的,要有别于中南海里的毛泽东。我提示唐国强,只须牢牢地记住两个字:真诚!与错误路线作斗争不是“耍权谋”,而要胸怀坦荡,与人为善,演出一个为红军的命运忧心如焚的、年轻的、充满朝气和锐气的毛泽东。我要求他不要学方言,就说普通话,不要刻意模仿人物的外部动作特征,而要以深刻的内心体验刻画人物,特别要做到真诚。演员放松后反倒演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