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了建筑旅行的瘾

陈世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陈世良  

页数:

1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旅行,是建筑人甘冒身心劳顿之苦却又乐此不疲的宿命。近年来,建筑旅行的风潮在台湾逐渐传开,越来越多人随团远赴世界各大城市朝圣,一心只为体验历来大师呕心沥血的旷世巨作。建筑旅行,俨然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自认上了建筑旅行的瘾的陈世良,对建筑的热情如痴如狂,数十年如一日。不改一贯乐天幽默的直率本性,五年级的他活像是静不下来的调皮大男孩。在他眼里,高科技建筑好比童年时期玩的吹泡泡游戏,令人神采飞扬﹔解构建筑成了耍宝逗趣的跳梁小丑,极尽夸张之能事﹔极简建筑犹如布袋戏迷雾森林般的神秘场景,予人无限遐想﹔后现代建筑就像是抛到空中转一转的魔术方块,怎么看,怎么俏。继《建筑变成明信片》后,2004年陈世良再度出发,继续追逐他充满无尽好奇与想象的建筑梦。在明查暗访各地不同建筑风情后,陈世良以纤细的心及动人的笔再度飨宴读者,数十篇风趣生动的建筑随笔循序引介当代建筑的丰富面貌﹔而后时序向前急速翻转,将读者带到中古世纪现场,以看图说故事的方式细述哥德大教堂的传奇身世﹔而后又深入东亚及南亚几个最重要的古文明区,从京都、万里长城长途跋涉来到吴哥窟、吕宋岛……,不仅把旅行视同生活,也懂得尽情玩味建筑的神韵与大师创作的精髓,一路读来令人大呼过瘾,惊喜不绝。 本书是作者陈世良旅游各地建筑的所见(形诸摄影)所得(发为文字),分成行进未来式、过去曾经式、天地永恒式三个大段,分別谈当代建筑、宗教建筑乃至历史遗迹等著名的建筑。在这里,“建筑”不再是硬生生的名词,它是生活,是体验,文章中作者常出现幽默讽刺或自娱娱人的语调,让你轻轻松松看建筑。

作者简介

陈世良,1964年生于台北新店。1988年淡江大学建筑系专业,1990年于“雅砌室内设计公司”当设计绘图员,1994年英国伦敦建筑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研究所知识历史与理论组(History &Theory)当建筑设计师。1995年于“苏俊臣建筑师事物所”当专案设计师,在“南台湾之声”广播电台当音乐节目主持人。1996为《台湾时报》撰写“音乐俱乐部”专栏,1997年为《室内》杂志撰写“建筑明信片”专栏。1998年为《空间》杂志撰写“建筑反光片”专栏;为“南方文教基金会”演讲“世纪末建筑”;为“台北市建筑师公会”演讲“高第建筑”。1999年成立“拾莲工房”设计事物所。

书籍目录

推荐文 痴人的建筑梦自序 为建筑而旅行PART Ⅰ 行进未来式 预约未来新建筑 高科技风格Hi-Tech  吹气泡泡变建筑  科技始终来自人性  期待好建筑  科技综合征  设计也会出错 解构风格  建筑颠覆建筑  文明与疯癫  面对事实的远见  矛盾的都市人,矛盾的建筑 极简风格  Almost Nothing  通向神秘未知的彼端  是对比?是调和? 后现代风格  建筑方块踮脚来  培养气质的好所在  建筑中有建筑PART Ⅱ 过去曾经式 神之领域 镜子里的天空 历史的痕迹 神秘笑脸 被神祗遗忘的国度 仰之弥高的佛龛 爱与恨的一刃两面 可以坚强,可以温柔 时间的痕迹 美美的混血钟楼PART Ⅲ 天地永恒式 好好和土地相处 便宜一点,会更轻松! 山林中的旅店 渐渐世界大同还是感谢

章节摘录

  “伊甸园计划”是英国千禧年企画案之一。当初单从整个计划的规模看来,基地面积就高达二十二公顷,建筑物覆盖的面积也有两公顷之广,总工程款约合台币四十亿元,此案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基地位于偏远的康沃尔郡,如果从伦敦出发到此,一趟往返至少得安排三天行程,如果观光人潮远不如预期,那么事情可就大条了。只是谁也没料到本计划竟然出奇地成功,原先预计一年可达七十五万参观人次,结果才开幕八个月,参观人次就已经超过预期的两倍。交通壅塞,反而成了最头痛的问题。于是当局不停对外放话,劝民众最好选在人少的下午再来,免得影响参观质量,而且最好提前买票,以免大排长龙等候。开馆才一年多光景,馆方就已经开始进行新的扩建计划。  梦想,真是迷人,活着的人,谁也挡不住。  光从案子名称“伊甸园计划”,就可以明确解读其企图与梦想。伊甸园是《圣经》〈创世纪〉里上帝的伟大杰作。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尝禁果,被逐出这美丽的乐园。伊甸园,长久以来一直是完美和神秘地域的代名词。取名伊甸园,正说明这群人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试图创造完美无瑕、自然和乐的园地。  其实说穿了,“伊甸园计划”就是建造一座植物大温室。大英帝国十九世纪国力达到了颠峰,在殖民主义施行多年后,英国从世界各地收刮到泉涌般的财富,同时收集丰富的知识。英国人擅长综合、归纳、分析、整理,静态的文物可以收集,活生生的植物当然也可以收集。伊甸园里的生物,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目前可以见到的两大温室,一是潮湿热带型,一是温带地中海型。而室内陈列的方式,完全是以创造完整的生态环境为主轴,而非按照个别分类来展示。例如热带温室里特别设计的大瀑布,水从高处冲下,制造了许多水气,因而提供兰花攀附树干生长的有利环境。生态是活的,需要更多、更专业的照顾,所以随时可见馆内技术人员穿梭于花丛锦簇之中。  来到此地参观的人们在还没进到花房前,就可以远远望见泡型建筑。光就外型看来,它一点儿也没有建筑该有的模样,可是当距离越来越近时,越是难以相信泡泡怎么可能变成建筑?我忍不住想去触摸一下气膜,就像小时候别人吹泡泡时,我总像个小白痴似的追着七彩眩目的泡泡跑,当然,碰到泡泡的瞬间就是美丽消失的片刻。建筑体透光膜所散发的美丽及迷幻,一样易碎,因此建筑体在配置上刻意远离人群,让其保持“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清高神圣的形象。  伊甸园计划的魅力不光是来自美学或创意,更重要的是乌托邦梦想的实现。当计划案公布于媒体上时,即显出一副野心勃勃又气焰凌人的架势。全世界的人都等着看英国在帝国光环不再、皇家丑闻百出、经济与文化竞争力日渐凋零后,还能变出什么把戏。这项计划成功推出后,英国人个个脸上有光,每个参观过的人都死命把它形容成天堂般完美,上帝般伟大。这项计划以及这幢建筑,真的让他们深感荣耀。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了建筑旅行的瘾 PDF格式下载



才写过一篇BLOG叫人生如戏。如果你爱看戏,那旅行无疑是观看人生戏剧的绝佳方式。旅行的心情也分多种。有的人为难自己,旅行中凸现个性和自我。有的人寻寻觅觅,带着欣赏的眼睛四处游逛。陈世良先生无疑属于后者。他要看的戏剧,是一出出建筑的戏剧。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观察建筑的角度当然专业,每座建筑的设计思路,力学结构,点线平面,创新继承,尽落眼中,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也能跟着看些门道。陈先生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本书图片占了大部,该均出自他手。他用建筑师的角度构图拍摄,让全书充满视觉诱惑,简明的注解常令人豁然明朗,会心不已。看建筑是个引子,否则就匠气太重了。把建筑放在自然中,放在历史中,放在人生中,解读出的味道才更加丰富,这场戏剧的门票才更划算。陈先生此书越读到后,这样感觉越甚。前半部分对现代建筑的解读偏于专业,后半部分进入古典建筑和古迹部分,专业词汇已少,宗教历史的慨叹已多。最后进入山林民间建筑的部分,则多写自然,建筑化于其中了。人类建筑史的顺序大概和本书是反着的,先是自然主义,讲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进入宗教和秩序,建筑弘扬各类权力,如今建筑除了考虑经济,从后现代风格和极简风格中,也能看到当代人思想的困惑和迷茫。陈先生是上了建筑旅行的瘾,祝他瘾出真滋味。


建筑是最大的艺术品,建筑旅行是很美很靓的享受,物质的和精神的力量逾越时空的饕餮大餐。怎么会不上瘾?


这系列的书专门介绍建筑,而这本则介绍了许多很有特色的建筑


陈世良的书,最后这一本收集齐了!yeah!终于下定决心。大开眼界


很喜欢这本书,非常不错


图文结合,蛮不错


照片还可以,但文笔远不如"瀑布上的房子",但喜欢旅行看建筑!这也是我不断旅行的目的之一.


很用心的建筑设计师,看到了很多专业上的细节。照片很好,而且能学到知识。但是价格高了点。


这些建筑咋就那么有意思,我也得出去走走看看


很羡慕可以周围去旅行的人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到处去旅行。只有用这本书聊以解馋。


不如嬉游城市影间


旅行或是出差公干,这对我来说是奇妙的体验,旅途中成长。


照片不错,就是作者的文笔太差。希望再接再厉。


看介绍觉得无比吸引人,但是看过了之后,只觉得干涩阿,文字干涩,照片构图色彩都干涩,可惜了这么好的介绍了!


没有内容的书,漂亮的装帧和图片加上可观的价格,可惜了印刷企业之劳动和读者的金钱与时间!


文字一般,照片一般,不过可以增长些知识


这书才买回来就脱页了,,太过分了,,


三联出品建筑系列书籍,适合入门级阅读。


建筑无疑是文化的浓缩


虽是不熟悉的作者,但信赖三联的出品


文字清新简洁,图片精美


很好呢--


不错,专业工作者对此都有瘾


建筑小品文


  旅行是为了什么,为的是在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体验孤寂带给你的力量,那种细致体验生活和当下的感觉。如同拉瓦格的凉亭,也许你去过,也曾在凉亭下喝过椰子水,但也许忘了用手抚摸那朴素、搭盖得恰到好处的材料,它是如此的自然、简单。
  
  陈世良老师认为摄影比素描来的方便,在体验一个建筑时更节省时间,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细微感受。但我认为人的一生感受着各种东西,到了最后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几个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它的事情就算你想用照片留下来给自己一个“深刻”的心理安慰,到最后也只会像没有用相机一样在心中浏览过而已。比如说安藤忠雄对他影响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万神庙吧。所以素描更有用,不要说更简洁,简洁到了最后每个人的成就还是那么多。
  
  建筑有这么几个风格,高科技风格、解构风格、极简风格、后现代风格。
  
  当我了解到极简风格后,就像是醍醐灌顶(夸大一点)一样, 我大概知道了之前自己那些小习惯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极简,我会将各种物品以强迫症的姿态来疯狂分类,然后打散,直至分到最普通最简单的状态我才会满足,才会“放弃继续虐待自己”,原来这就是极简啊。
  
  曾经有个老师对我们说过,看待事物一定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样才会走得更远。
  
  所以虽然对于解构风格和后现代风格没什么感觉,但是基于博爱,我还是会发现它们的闪光点,
  
  在很多服装秀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奇怪的设计,这些大胆又具有突破性的设计,都在寻找一种可能,虽然你不见得立即上手,但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就开始趋之若鹜,也说不定。
  
  现在来说说极简主义,"less is more"是著名的极简主义代表建筑师密斯 凡德罗对极简的定义,但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的想法和他有一定的偏颇,在我的感觉中,极简主义更像是原研哉主导的”无印良品“所提出的理念一样:”这样就好“,意思是不做作,也没有缺陷,恰到好处,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
  
  说到这里让我想到了《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的一句话:”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对,至人只是常,这就是我理解的极简。


   不如作者一直漫游于各国建筑之中那般幸福,只是在一本又一本的纸质书籍之间游走就已经觉得满足了。当身临其境时,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往往会瞬间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但是在文字间细细咀嚼作者的娓娓道来似乎更有一番意境。
   没有什么建筑与力学的科班功底,只是纯粹的带着欣赏艺术作品的态度来观看这些长久凝固在城市之中的符号。它们或婉约或突兀的矗立在城市的核心及边缘地带,凭借许多零碎的材质完美的与周围环境结合为一体,让非凡的创意与严谨的逻辑为其赋予灵动的生命。然后,一幢幢神奇的巨大个体便分割了原本平静的空间,围合而成的部分又被别具匠心的细细剪裁成更加具体的功能空间单位,承载着这样那样的神圣使命。
   每次看到小小的昆虫或各式飞禽搭成的窝,总不免夸张的赞叹一番,如此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竟出自这一群小小的生命之手,甚至是之嘴。很显然人类的智慧要更胜一筹,不仅巧妙的学会了各种生物的构筑绝学,更懂得将它们融汇贯通,再加以美丽的细节设计作为点缀,一处处精妙绝伦的艺术建筑作品便诞生了。
   建筑一定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凭它可利用可添加的自然元素就看得出来,声、光、土、金等等一系列自然法则皆可搬来作为建筑设计的灵感与玩味的手段,长久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接受人们的景仰与崇拜。


   感觉这本书读下来,是渐入佳境的,或许体现的是一种朝向自然的回归,越读到后面也就越觉得自然。
  
   学过建筑相关的东西,喜欢建筑,对建筑有种天生的好感。如今的城市、建筑越来越同质化,像是标准化工厂的产品。经济的考虑让建筑少了很多的特点,一样的高楼大厦,就连拍个照片都觉得没趣的时候,视野似乎也就窄了。读这本书,接触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不管是现代还是古典,这样的旅程让我有机会靠近。
  
   建筑既是一种人文风景,反应出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痕迹;建筑也是一种自然风光,和谐共生于土地上。
  
   真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远,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座城市中建筑的风景。
  
   PS:居然在书尾致谢中看到作者感谢了和我同名的人,这也是一种巧合。更要感谢作者,让我体验了这趟轻松的建筑之旅。


   社会越来越浮躁了,尤其是在中国。从前的人们,愿意给建筑附上雕梁画栋,附上哥特式的尖拱和飞扶,给仅仅是驻足在它面前的有缘人,一点享受。这或许是因为建房子的人,有时候也会是驻足的人罢。而今,建房子的人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和成本,少有人会停下来欣赏,也少有人有推己及人的美德。因此现在的建筑往往千篇一律,毫无美感。偶尔有几个例外的,也是出于无休止的攀比,光是这动机就实实在在的扫了过客的兴。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毕竟还有这样真真正正爱建筑的人,让人们感到终究我们还有希望。


  时间无法记录空间,而空间却可以记录时间。最奇妙的事情无外乎,时间流过的痕迹竟可以通过建筑这一介质得以记载和体现。
  
  一本带着欣赏建筑的眼睛去旅行的书,不必有专业唬人的词汇,只需要一颗能够欣赏美的内心。
  
  现代的高科技风格,好比英国伦敦郊外的伊甸园,让我知道原来水立方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膜结构建筑。疯狂的解构主义,颠覆你对正统建筑的所有想象。超酷的极简风格,力求把所有建筑应有的门窗通气扇都藏匿起来,化为虚无……
  
  一本平易近人的读物,让你轻松走入建筑世界。这时候我不禁羡慕起研究建筑的人,世上竟有这许多地方供他们朝圣。


  不会有太多奢华的语言
  也不会有太多的建筑术语
  
  只是简简单单 朴朴素素的叙述
  叙述旅途的感慨
  叙述路程的感动
  
  时间不能记录空间,但是空间可以记录时间
  建筑塑造的空间也许只是个人峰巅
  但是建筑物本身却代表了一个时代
  喜欢或者不喜欢 好看或者不好看 这本身就不重要
  建筑是艺术
  艺术从来就无所谓对与错
  
  疯癫的只是梦想
  建筑人自己在不断的造梦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建筑人
  这个世界才会沉溺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惊喜与感动中
  试想一下
  如果你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现代主义的方格子
  你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从高科技风格 到解构 到极简再到后现代
  从经过千年洗礼的万里长城到现在钢筋水泥驻扎起来的城市梦想
  从英国的哥特式大教堂到日本的大阪城
  从西班牙鹿特丹的Cube House到柬埔寨的吴哥神庙
  
  不自觉地跟着作者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建筑旅行
  只可惜 拍摄的角度不是那么完满
  但也有着建筑人对建筑的那份独特的崇敬之情
  
  当然 不光是作品还有那群伟大的建筑师们
  从Nicholas Grimshaw到Kisho Kurokaw
  从Frank.O.Gehry到Coop Himmelbau
  所谓风格 所谓个性 所谓划时代的意义
  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将会一直留在时间的舞台上
  记录白驹过隙的点点滴滴感慨与感动
  
  也许某一天 我也可以让足迹遍及世界
  去看看那些古朴的老房子 去画画那些雄伟的大教堂 去拍拍那些不曾被遗忘的历史
  
  或者有一天
  我也可以开始塑造我的梦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和专业书放在一起的,读了后感觉很轻松很惬意!人生本就是一段旅行,对于学建筑的人,就是一段建筑旅行,走出旅行带给我们的疲惫,在另一个角度享受旅行带给我的新奇,怎能不上瘾自己的选择?


  当时是在一家餐厅中翻到这本书的,没看完,又从图书馆借了来看,在去杭州的火车上读完了它。
  
  之所以要去借来读,除本身喜欢旅行外,还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梦想,真是迷人,活着的人,谁也挡不住。


  在打壁球的间隙看完了这本易读的书。内容不多,比较浅显。对于非建筑专业的人例如我,随手翻翻长点见识也不错。
  
  晚上跟s同学在路边聊起了建筑设计这个行当,s现在呆在一个小设计院,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画的最多的就是小区图,觉得苦闷,说道最终可能会放弃建筑,接手管理家中的产业。
  
  我说,这可是无数人向往的专业呢,你就这样准备放弃?s说,现实工作中,建筑一点也不浪漫,如果以开一个自己的事务所为目标,深厚的学识和艺术造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拉到生意啊。
  
  生活就是这样的现实。能在建筑学这个领域闯荡出一番天地,也需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和一种近乎单纯的热情吧,有这样气质的人不多,有这样的气质加上天赋的人就更少,所以大师总是少数人。
  
  跟书没关系,随便说几句。


  陈志华在《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前言中就曾说“建筑史的著作太干瘪,只写东一座西一座的房子,文化史的著作太空疏,忽略生活实际”,而《上了建筑旅行的瘾》这本书浅显易懂、潜词优美,恰好为我展开了一场体验建筑的旅行。
  
  自己也是一个喜欢建筑和旅行的人,然而惭愧的是,我对建筑的理解很匮乏,也并非有任何装备的驴友。然而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的眼睛却一定会去追寻建筑,在每个城市中发现一、二座的有特色建筑,我把它们记做是城市的坐标;即使是乘火车经过却没有停留的城市,我也要通过建筑来标识这个城市( 按照意大利人阿尔多·罗西的说法,我所记住的建筑往往是“标志”,而非“母体”)。因此,旅途的疲倦在经过城市的时候,常常一扫而光,目光随城市中的建筑而起伏。然而,往往是高层的建筑更为夺目,更容易在我心中形成坐标。
  
  但陈世良说,“建筑的体验,难以透过其他的媒介,只有亲身莅临其中,才能真正感受。”,不仅仅通过电视和图片无法感受,如果你置身建筑之外,仅凭眼睛的观察,也不是欣赏建筑的最好办法 。在本书中,作者就通过一段楼梯、一种材质和一扇窗等看似微小的物件,展示了建筑的无穷魅力。建筑也不仅仅要突出形式,往往内容更为关键,譬如,李伯斯金设计的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那个灯光渐暗、炮火响起的细节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神之领域”“镜子的天空”两个描写哥特式建筑的章节。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建筑因为时代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而显得异彩纷呈,建筑也有流行的元素,也有缤纷的色彩,但这一切都不能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而存在。
  
  ps.推荐一本更好的关于建筑书籍的随笔:《阅读城市》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56224/


  一直觉得,自己不会拍建筑。每次看上去足以引以惊叹的建筑,在我的镜头下面要不就是拍不到全貌,要不就是照顾不了细节,这固然和器材有点关系,然而就算一切都照顾到了,出来的效果也只是直挺挺的一个,完全不出彩,没有神韵。
  
  于是我渐渐得出了这个道理,不懂得建筑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好建筑的。建筑太大,要拍好它,需要找到个焦点。但是如果不懂建筑,焦点在哪里,会很茫然。
  
  相比于古典建筑,我对于现代建筑更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倒不是说自己对古典建筑有多么丰厚的知识,可谁也不能否认优秀的古典建筑都是为审美而生的,即使角度不那么专业,任何人还是多少能领略出一点建筑的美感。而现代建筑,与其说是审美,倒不如说是一种敬畏。面对太多钢筋水泥玻璃组建而成的形态各异的“怪物”,我实在混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美的,哪些则是彻底的垃圾。
  
  于是我下决心来研究研究建筑。手头这本《上了建筑旅行的瘾》便是不错的启蒙。虽然它只是一名建筑师周游列国写下的关于建筑的小小游记,并不系统,并不很专业,然而对我这个初级读者来说已是绰绰有余。特别是书的前半部分,即是有关现代建筑的部分,令我在目不暇接之余上了一堂收获颇丰的现代建筑课。我这才知道,其实我对现代建筑的审美疑惑并非没有道理,很多现代建筑,本身并谈不上什么美与不美,只有奇与不奇。它们解构经典,颠覆审美,这本身就反映了当下的时代精神——这本来就是一个混乱而多元的时代。
  
  借这一本薄薄的小书,窥见了建筑的内涵——建筑一定要反映时代。苏州园林是美的,如果于现代动用一切园林布局构造的知识,再造一座苏州园林呢?恐怕会被大多数人以假古董嗤之以鼻。中世纪的欧洲王朝,花费数代人的心血营造一座无比华美的大教堂,可以一直保存至今供人瞻观,那如果现代的人再花几代人的心血再建一座呢?恐怕其意义仅止于劳民伤财。修建于十九世纪的英格兰特鲁罗大教堂美轮美奂,但因其只是对五六百年前英国歌特建筑的单纯模仿却未曾反映时代精神而难以企及一定的艺术高度。就像书中说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无法认知时间,我们能认知的,只是“时间的痕迹”。建筑便是一种“时间的痕迹”。前人留给我们园林、教堂、宫殿、墓穴,让我们可以借以缅怀古时的荣光和黑暗,而现代人也应该留给后人一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让他们看上一眼,便能联想到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怎样的。
  
  现在我对那些钢筋水泥玻璃钢架已经不那么排斥了。古旧的小城我们需要好好保存,而新式的建筑我们也应该开拓。所以,无论是鸟巢形的运动场,子弹式的办公大楼,还是“刀痕累累”的历史博物馆。。它们的存在都将不是无意义的。然而,这一类建筑的数量毕竟得控制在一定限度,大部分建筑,那些不担负时间痕迹任务的,还是尽可能实用就好。
  
  另外,很赞同作者在序言中说的一段话:
  
  抽烟会上瘾,喝酒会上瘾,连喝咖啡、看电影、交女友都会上瘾,更不用说“旅行”也会教人上瘾。
  
  瘾的意思是,到了一段时间,就很想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不去做,就会浑身不自在。我的“旅行瘾”也有同样的症状:脑袋空空,四肢无力,且散失生存意志,情况颇为严重。
  
  看了这本书,我的旅行瘾也因此再度复发,很想带着建筑的眼光去投入下一次旅行。期待中。。虽然在大建筑师面前,我是多么囊中羞涩,可是上瘾面前,还是应该人人平等。


   有许多大开眼界的建筑,让我这外行也为之喝彩!
   比起国外的建筑佳作来,国内的设计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建筑也是设计师思想的体现,好的佳作确实会引起很多共鸣,值得一再地审视。可能设计师觉着这本书是小儿科,但对于我这个门外汉得以借助这本书能看到建筑业的一点门道,还是要感谢来自台湾的作者,毕竟国内可能没有这样痴迷的人。
   将建筑的语言领会后翻译成文字给大家分享可能确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定价是有些高,不过三联的书都是这样!
   好像当当可以打7折左右,就比较合理了。
   我是从图书馆借的看的,价钱合适的时候藏一本。


  没有介绍的那么好,建筑图片拍的一般,偶有几张佳作,书中文字也就是一般台湾人的水准,总之,性价比不高。


  应为专业的缘故,买了这本书,市面上轻松的建筑书不多,这算是一本。一想到将来就算不是什么建筑名家,也应为种种原因而在旅途上收获良多,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学建筑爱建筑的信念。
  虽然作者的文笔不是最佳,图片也比不上其他专业书籍,但看得出这还是一本比较用心的书,闲来翻翻还是不错的。


  这是一本装帧很漂亮的书。但是容量很少,里面的文字大致可算口水,类似现在的一些彩印杂志。
  如果你是非专业的,化十分钟看一下插图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专业的,可能也不会去看这类书。
  在书店里翻翻就可以了,买回家没意思。我是买了这本书才说出这句话的。


哎呀~写的真好~~^-^


书写得好,于是书评也可以写得好 ^_^


那应该去找找那些好的建筑,体验一下!
等待着8月8日去鸟巢!


一直以为建筑也许是自己最喜欢和适合的专业,但想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也会想也许现在的就是最适合的。哪一行想做大师都不容易,建筑亦然。


看来我以后的选择要慎重。。不过确实很喜欢建筑。。


ls,还在选择专业的阶段?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想选择的事情,在国内要考上一线大学的建筑系,对绝大部分人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喜欢,就去追随你的梦想吧,现实是现实,但终归是有机会的,是不是?


建筑是什么?
建筑人又做了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建筑是一个职业认同感和对自己认同感很强的一种职业,或多或少,有时候能让人陶醉其中。
所谓的理性和浪漫的交织,
想想说说罢了


你的S同学说得很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越来越多设计院校,却最后能熬得住十年八载当个小有名气得设计师越来越少。因为在中国,设计是赚钱的工具,而在欧洲,设计是他们的生活。也许我们妄想太多了,所以现实的打击越大,所以很多人都中途放弃了。


现在中国的建筑机遇相对以前的情况是好很多,但是我们大部分不是为了纯粹的建筑了,其实也是,建筑并不是纯粹的艺术,他最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是他的功能性、社会性···建筑真的是很累,而且很复杂,因为涉及的人、物等太多太多···


首先得养活自己 所以得放弃部分理想……


建筑学岂是大家想得那么浪漫?看图片倒是浪漫的,等你自己去设计,或者要拿出一套方案,那是痛苦的,能拿出好方案还算能欣慰一番,大多数时候自己做的方案都是自己厌恶的。


体验建筑 建筑体验……


情绪很温和~~~


呵呵,偶一向情绪就不怎么激动。。


你的评论有参考价值。


还没看过,以前的时候看过行者小刘,建筑孤旅的几本书,很有意思!


建筑一定要反映时代。苏州园林是美的,如果于现代动用一切园林布局构造的知识,再造一座苏州园林呢?恐怕会被大多数人以假古董嗤之以鼻。中世纪的欧洲王朝,花费数代人的心血营造一座无比华美的大教堂,可以一直保存至今供人瞻观,那如果现代的人再花几代人的心血再建一座呢?恐怕其意义仅止于劳民伤财。修建于十九世纪的英格兰特鲁罗大教堂美轮美奂,但因其只是对五六百年前英国歌特建筑的单纯模仿却未曾反映时代精神而难以企及一定的艺术高度。
喜欢你写的这部分,对我很有启发


三联这个系列的书都挺不错的


台湾好多书都佷可人,独辟蹊径有见地。


文笔不用佳,读来更常人。


我也刚买了,差不多感觉


三联这一系列,第一本买是三城记,然后的每一本因为买而买,
想把这系列凑齐的念头很强烈倒是了。


确实是这个感觉 所以在图书馆站着看完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