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蒙田

[奥]斯蒂芬·茨威格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页数:

174  

译者:

舒昌善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年轻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浸染,38岁时回到蒙田城堡,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对那个片褊狭、非理性和充满暴力的时代中的人性进行了冷静地审视和思考,写出四百多年来流传不衰的《随笔集》,并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本书通过对蒙田人生中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描述——接受教育、公共生活、十年隐居及之后的旅行等,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先驱战士”的形象。 本书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最后一部传记作品,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仍在从事的写作之一。茨威格在写作本书时所面对的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仿佛就是蒙田一生所处时代的写照;而蒙田执著的自由意识、他始终保持的公正和明智,更使茨威格将其看成自己的精神楷模,因而他为这本书最初写下的标题是《感谢蒙田》。

作者简介

舒昌善,浙江上虞人,德国哲学博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重温蒙田第二章 从平民到贵族第三章 (在原来的打字稿中缺第三章)第四章 蒙田成为蒙田第五章 写作十年第六章 寻找自我第七章 保卫碉堡第八章 旅行第九章 最后岁月德语原版书编者后记蒙田生平年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六章 寻找自我蒙田不胜其烦地抱怨自己记性差。他觉得,记性差同时就会有某种记忆缓慢:这是他天生的真正缺陷。而他的理解力,即他的洞察力却非同一般。他以锐利的目光很快就会明白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认识到的和领会到的一切。可是,正如他一再责备自己的那样:事后他又懒得把这些认知系统地加以整理,合乎情理地加以扩展。这些认知刚一被把握住,就又消失了;任何想法又都记不起来。他忘记了自己读过的书,记不得读书的日期,回想不起读书时的主要生活情形。一切就像一条河似的流过他的身旁,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没有留下一种确定的信念,没有留下一种坚定的观点,没有留下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蒙田如此抱怨自己身上的这个弱点,正是他的优点。他的“不在任何事情上羁绊”这一点,就会迫使他一直往前走。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了结的。他不死抱住自己的经验。他也没有可吃的老本,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去获取精神财富。所以,他的一生也就成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他说,“我们都是接连不断地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他所认为的真理到了下一年,甚至常常在下一个月就已经不再是真理了。他必须重新寻找。许多矛盾现象就此产生。他似乎时而是一个伊壁鸠鲁派,时而是一个斯多葛派,时而是一个怀疑论者。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始终是一个不同的人,又始终是同一个人。蒙田的乐趣就在于这样一种寻找,而不在于找到。他不属于那些寻找“智慧石”的哲人之列:那些哲人要寻找一种符合自己宗旨的济世恒言。蒙田不要教条,不要学说,而且始终害怕固执的断言,他说,“不要大胆地断言什么,不要轻率地否定什么。”他不朝着一个目标走去。对他的“飘忽不定的思想”来说,每一条路都有道理。如果按照他最最喜爱的苏格拉底的意思,他丝毫不比一个哲学家逊色,因为他什么也没有留下:没有留下教条、没有留下学说、没有留下法则、没有留下体系。留下的无非是一个人物。一个在内心向方方面面寻找自我的人。我们也许最应该感谢蒙田身上那种锲而不舍的寻找的动力:感谢他的浓厚好奇心,感谢他的不好的记性。他之所以成为作家,我们也要归功于这些。蒙田知道,他会忘记在一本书中读到过的想法,甚至会忘记一本书在他内心引发的想法。为了不忘记这些想法:他的“浮想”、他的“遐想”这些浮想与遐想犹如汹涌而至的潮水,一浪盖过一浪,通常也就此被淹没了,他只有一个办法:把这些想法记录在一本书的边上,记录在一本书的最后一张纸上。后来,他渐渐地把偶然心得的想法记在单张的纸条上;他把这些纸条称为“没有拼合的马赛克”。那是一些笔记,最初是一些备忘的摘记,没有更多的内容;到后来,他才渐渐地试着在这些笔记之间找出某种内在的联系。他试着写的时候,怀有一种预感:不会产生真正的结果;他的大多数试笔都是一气呵成,因而文句自然率真。但他始终确信,这些试笔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后记

法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在文学界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是蒙田《随笔集》开创了“随笔”这一文学体裁在欧洲的新纪元。遐迩闻名的英国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随笔集》和法国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的《思想录》均在蒙田《随笔集》之后。然而,蒙田之所以饮誉世界并盛名不衰,是因为蒙田《随笔集》具有普世价值。蒙田《随笔集》既不是传记也不是历史著作,而是探讨人性的普遍问题,因此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都具有现实意义,诚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博克(Peter Burke)在他的《蒙田》一书中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说,蒙田和莎士比亚一样,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十六世纪的作家,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直接与我们对话。


编辑推荐

《蒙田》通过对蒙田人生中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描述:接受教育、公共生活、十年隐居及之后的旅行等,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先驱战士”的形象。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年轻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浸染,38岁时回到蒙田城堡,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对那个片褊狭、非理性和充满暴力的时代中的人性进行了冷静地审视和思考,写出四百多年来流传不衰的《随笔集》,并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蒙田 PDF格式下载



茨威格在他结束自己生命前所写下的最后一部传记,选择了闲逸的法国贵族蒙田,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位法国作家,或许在于蒙田”为了自我保持理性,在一个非人性的时代里保持人性,在乌合之众的疯狂中保持自由。他任人嘲讽,说他冷漠、狐疑和胆怯。他让别人感到惊讶——他并不追逐官职和显贵。纵然是认识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想到,他是以何等的坚毅、顽强、机智和巧妙在社会的阴影中从事他给自己提出的这项任务:他要度过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仅仅度过一生。“或许,这不仅是蒙田的理想,也同样是茨威格的向往。在20世纪初的大战阴影与颠沛流离中,如何保持理性、维持内心的自由,茨威格一直在思考。而这部小书,与其说是描绘蒙田,不如说是作者的自白。


本是冲着茨老先生的大名来读这篇文章的,开卷有益阿,确实,刚一看简介就迫不及待的一定要读下去,从茨威格最初对蒙田关于时代背景的描述,似乎是躲避不人性的世界才无奈寻找心灵的自由,从中感到一丝心酸,似乎要流泪了。而渐渐读下去,从幼年到三十八岁的隐居,其中包换了关于教育,成长,自我寻求,如何读书,且不是躲避,而全然是主动的寻觅,偶的兴奋之情无法言表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的人们,虽不能与史上的大人物蒙田作比,可是家也好,单位也罢,甚至两人的世界,无不需要寻求那种自由的心灵,不被牵绊的内心世界。本书才读到65页,但是我太想表达一下阅读的喜悦,所以,请原谅我这个读者的不负责任。希望我获得的更多,继续读下去了。


这是茨威格生前最后一部传记。传主是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蒙田可以说是一位关怀着人世间的陶渊明,在精神气质上有别于道家,可以说是人文主义道家。本书译笔流畅。


茨威格书中说,年轻时看蒙田的随笔集,不知真味,现写蒙田传记,更理解了他对人生的态度,真言!


蒙田自由的心灵,茨威格的文笔,成就了这样一本薄薄的耐人寻味的佳作。


蒙田经茨威格的笔下更加可爱


没有写蒙田干了多么大的事,只是大致描写了他的一生经历。人的一生都是要经历错折的,他本以为三十岁人就开始老了,所以他就什么也不做了把自己关起来看书,结果过了十年他发现他的思维比前更好了,他又开始活跃起来了。看来人是不会老的!


可惜是未竟作,但写出了蒙田一生的一部分!!支持译者舒昌善先生!!希望译出更多的文学作品


译者的语言充满情谊,而蒙田本人是个矛盾体,我们看到他的优点是哲人和“堕落”的思想,平凡人的肉体……


看来需要再读一读蒙田的《随笔集》


有些时候,苦难给人们的是财富。可有时,他给人们的仅仅是痛苦。所以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不要赌蒙田。因为你没有共鸣。


《蒙田》对于了解蒙田其人很有帮助,该书的语言流畅,警策。值得反复读。


推荐给喜欢蒙田的同好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都很好看,另推荐《一个政治人物的一生》


新版的茨威格,传记写作的大师!新版翻译很好。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茨威格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是一个人明白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一切艺术中的最高艺术乃是保持自我


很喜欢茨威格的这本书


茨威格的这本书文笔一般的


茨威格写得好,译者翻译得好,受益匪浅


冲着茨威格的名字来的,但是还没读啊。


因为喜欢茨威格,才买的。


好书 正版 茨威格的书 棒!!!


冲着本书的作者来的,他写的人物传记都会传神,语言运用到位,对喜爱写作的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人是一根能够思考的苇草


思考人生。可以这么是说吧。


床头读物,思考人生


作者内心的沉重都反射到了传记上,但是思想的深邃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从没听说过的人物,想仔细看下他的人生轨迹


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很大的享受。


看完很轻松啊 ,内心愉悦


又一部力作


经典作品,值得品读


薄薄的一本,大半天就看完了,很享受呢,喜欢优秀的作品


他的书还用说吗?好看是必须的。


不可缺少的了解角度。


带在身边,经常翻翻,不错的感觉!


还要慢慢体会。


好,除了封面设计。


给同事买的,他说不错!


灵魂共鸣


不错,解读名人


符合茨威格一贯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入挖掘人物心理的特点,加上传主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蒙田.值得一读


看完传记,就很想看蒙田随笔


蒙田的传记


因为看了这本书,才想到要定蒙田的文集。个人觉得不错


速度,质量,方便,快捷····
美好生活,随心所欲。


这是作者的最后一本书,内容不多,我尤其喜欢此书的开头。


名家写名家


可惜没写完


一本好书,值得读。


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作者身处的那个动荡的年代,战火不断,意识形态撕裂人性,类似的环境凸显蒙田的“可贵”。但也正是因为现在时过境迁,作者的评述似乎有些过。对于蒙田内心的发展变化过程,作者并未关注,这个比较遗憾。我认为蒙田不同人生阶段所从事的活动与其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值得好好研究。文章短小精悍,花费不多时间,就能了解蒙田的大致情况,算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吧。


书印刷很好,孩子喜欢看。


翻译的很好,不错的选择


有一点点皱了不过总体可以啦~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可以有。


有人说,茨威格是最了解蒙田的人了,你说呢?也许,蒙田倒不会这么认为。


这本书茨威格先议后叙,个人觉得后叙的部分没有什么新料,但前面议论的部分很精彩。看得出来茨威格以自己的境况自喻,托蒙田追求自由、保持真我的精神以自勉,读来心有戚戚然焉。无疑作者视蒙田为精神上的知音,但为啥他没能做到不介入时代而选择了自杀呢?


太喜欢蒙田了!!!!!书还行吧


整体还不错,只是感觉有点美化蒙田的意思……


买了茨威格的书 一套,很喜欢他的表达方式


书店翻翻这本书。 非常喜欢。尤其是蒙田寻找自己那部分,我认为值得我们年轻人借鉴。


感受一下法国人教育孩子的用心及奇妙的浪漫,以及匪夷所思的随想集的诞生历程。


看了以后也没什么感觉,可能不喜欢蒙田这种类型的!


由茨威格来剖析蒙田是不二的人选


三联书店,梦田


茨威格写的蒙田


茨威格写的人物传记很多!


书比较薄!


茨威格的蒙田


写蒙田的书


蛮好的。蛮好的。


蒙田蒙田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诚实和坚毅。”
  
  1941年8月,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黑暗最为拉锯胶着、笼罩东西半球的时候,依据巴西,对人类的理性、命运心灰意冷的茨威格在一间地下室里重新发现了蒙田。在年轻的时候,蒙田曾经进入过他的视野。但那个时候,整个欧洲都洋溢着一股令人陶醉的乐观主义气息,战争阴影虽然在头顶慢慢积聚,但是人们全都浑然不觉。蒙田毕生孜孜以求的“个人自由”对茨威格这代人来说如面包牛奶一般天经地义,他怎么会对一个摇撼早已粉碎的“枷锁”的老头子感兴趣呢?
  
  但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裹挟,颠沛流离、四处逃亡之后,茨威格才感受到在这个各种力量相互撕扯、专制暴力无孔不入的世界上,抵御混乱的大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400年前灰扑扑的蒙田是多么难能可贵。
  
  蒙田出生于贵族之家,继承了富甲全镇的城堡和田地,但是他的志向却不在经营产业,而是持之以恒地认识自我、描述自我。为了将外界的喧嚣声浪、鸡零狗碎阻挡在门外,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精神堡垒”,囿于四周贴满各种先哲格言的环境,只于古希腊、罗马的哲人作家呼朋引伴。他孜孜不倦地捕捉不断在变幻的自我,就像莫奈捕捉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堆。他抛去赘累,归于本真,坦诚无欺地记录自己的相貌、情绪、吉光片羽的随想,不厌其烦,只为认识自己。他也不像那些盯着自己肚脐眼的作家一样固步自封,相反,他眼界开阔、接通古今。他的屋子里装满了古今圣贤的著作,他大段、大段引用先贤的语句。他之所以拿着放大镜对准自己,只是为了发现自己有别于“人类共性”之外的个性,在书页之中呈现出来的先人形象只是他映照自我的一面面铜镜。通过不厌其烦地自我描述,他为人们呈现出来了一个“人”的形象,他对自身挖掘的深度也是对“人性”认识的深度——我们在他的明澈、深邃的三卷随笔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消极抵抗着世界安放在他身上的义务,他维持着一份毫无感情可言的婚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孩子夭折,他一听到锱铢必较的算盘噼啪就想逃到楼上去。39岁之前他安然无恙地做到了。但随着名声的日渐鹊起,随着法国教派冲突的暴雨将至,在堡垒之中的蒙田越来越难以自逐于世界之外。波尔多的市民们一致推选他为市长,国王则把人民的愿望变成了不得违抗的“赴职令”,他只好在就职典礼上告诫市民们,不要对自己抱太大的期望。他不在市政府办公而坚持回到自己的城堡,而在瘟疫席卷全城的时候,“贪生怕死”他没有留守下来和市民同生共死,而是独自携家带口逃跑了——他本来就没打算为了任何使命牺牲自己。胡哥诺和天主教派的冲突中,中庸平和、德高望重的他又一次扭捏着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调解人,国王和王子都亲自到他的城堡来征询意见。而在王子顺利登基掌权之后,他本来可以利用王子的信任一跃而成为政坛高官,他却选择的挂靴而去、乞归城堡。
  
  作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他不像僧侣教徒那样克己复礼、禁欲修行,而是倡导积极享乐。他对于书籍、知识也是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并不把读书当成一种义务。他逃避外界加诸于身的一切枷锁,逃避不了的就消极对待,固守内心的城池。由于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自我”之上,所以他甚至可以称得上冷血薄情,他在文章中甚至从来没有提到过母亲和妻子。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缪斯女神渐渐远去时,爱神丘比特降临了。他收养了一位和女儿年纪相当的狂热“粉丝”做“义女”,一段暧昧不清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生命尽头。
  


   正如标题,虽然蒙田这个名字一直如雷贯耳,但从来都没有认真细致的了解他,了解他的这部作品,从图书馆突然发现这本书,就毫不犹豫的借了回来,书很薄,但是拿在手里看很舒服,一直很信赖三联出版的书,很精致,注释也非常仔细。我喜欢的书类中其中一种就是传记类的书,我觉得要是先通过传记了解一个作家后再去看他的作品会有帮助,因为不管他写的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都是自身性格和精神世界的展示,因此,也就是在这本书才刚刚读过一半时,就上网买了蒙田的随笔。
   之前没有读过茨威格的传记,也不知他的传记风格,但看完这本后觉得他的传记或许是投入自己的感情或评价多了些,不过无妨,对于喜欢 蒙田的人,对他的观点大多是认同的,况且普通读者又不是要专门研究蒙田,也就没什么关系了。不过他的传记的优点是非常有逻辑性,文笔也是不错的。关于这本书的翻译,读来并不是很流畅,长句太多,完全不符合中文短句多的习惯,但是译者是尽最大力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其实本来这本书很薄,要不是翻译有点佶屈聱牙,应该读起来会更流畅、让人更容易理解。
   通读全书,相信所有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蒙田对自由、对自我的追求与坚守。为了对自我的探寻,他毅然离开官场,开始了自己十年的塔楼生活,拒绝外界的一切烦扰,孜孜不倦地研究学习,我很羡慕他这种生活,毕竟普通人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切的,就算有这种精神境界,但却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书中也透露出蒙田虽然有时会被自己的财产所累,但他也毫不避讳地表达他对财产的享受。当然,并不是葛朗台那种病态的享受。结束了十年的学究生活,蒙田毅然觉醒,觉得自己寻找自我的方法错了,隔绝外界并不是正确的方法,要去同外界接触,寻找新的角度。由此,又开始了他十七个月零八天的毫无目的地的旅行。虽然后来因为外界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开始了几年官场生活,但是他知道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毅然拒绝一切邀请,回到自己的书斋,继续他的寻找自我的旅程。
   之所以突然想看蒙田的书,是因为自己也有跟大师一样的人生追求,没有其那么高的境界,但就是想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纵然身体被现实社会所牵绊,但精神世界一定要自由,一定要保持住自我,当然首先要发现自我,其实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并没有想象中的多,我们需要阅读思想家的著作去发掘自己的内心,有一些潜在的东西或许也会在他们的激发下猛醒过来,我相信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的益处了。
  


  摘要:
  
  蒙田的明智告诫:行事不要雄心勃勃,不要太热衷于卷入世界——以及他的抚慰的人的劝谕:为人要敦厚温良和宽宏大量——对满腔热忱的年龄层次的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在人生的宝贵价值、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纯洁、更美好、更富有正义并且使生活充满意义的一切,在我们的和平、独立、天赋的权利,被一小撮偏激分子和意识形态的狂热牺牲掉的那样一些历史时代里,对一个不愿为这样的时代而丧失自己的人性的人来说,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归结为一个唯一的问题,那就是: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
  尽管有这种威胁的危险,我怎样在党派的癫狂行为中坚定不移地保持住自己头脑的清醒?我怎样在这种兽性之中保持良知中的人性不致错乱?我怎样摆脱那些由国家或者教会、或者政治违背我的意志强加于我的种种专横要求?从相反的角度讲,我怎样坚持在我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中走得不比最内在的自我更远?我怎样摆脱我自己的仅仅只能看到世界某个角落的小天地?我怎样不去迎合那种受到控制并由外界发号施令的规范?我怎样在面临危险、面临罕见的疯狂和面临他人的利益要被牺牲掉的时候,保持住最属于我自己的心灵、以及保持住只属于我自己的用心血换来的物质?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思想?我怎样保持住自己的镇定和自己的情感?
  
  
  他随时准备让别人借用他所写的东西,却从来不打算把自己所写的东西献给别人。在他生活的每一种形式中,他始终保存着自己本质中最好的、最真实的东西。他让别人去夸夸其谈,让别人去结成同伙,让别人去采取极端的行为,让别人去喋喋不休地道歉,让别人去炫耀自己;他让这个世界去走自己迷惘和愚蠢的路。他自己只关心一件事:为了自我保持理性,在一个非人性的时代里保持人性,在乌合之众的疯狂中保持自由。
  
  他要度过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仅仅度过一生。
  
  
  你何性对待这一切如此心重呢?这一切只会触及你的皮肤、触及你的外在生活,却不会触及你的“最内在的自我”。只要你自己不让你自己不知所措,外界就无法从你身上得到什么,也无法使你心烦意乱。“一个头脑理智的人是什么也不会失去的。”时代发生的一切对你是无能无力的,只要你不介入。只要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代的疯狂也并不是真正的苦难。纵使是你的经历中最不堪回首的经历——表面的种种屈辱、命运的种种打击,也只有当你在这些经历面前变得软弱时,你才会感觉到它们,因为除了你自己,谁会去重视这些经历呢?除了你自己,谁会去在乎这些经历的欢乐和痛苦呢?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提升和降低你的“自我”。
  
  
  博览群书首先是会激发我的思维能力,促使我的判断力能用自己记忆中的人与事进行思考。
  
  蒙田的乐趣就在于这样一种寻找,而不在于找到。
  
  
  我热爱生命,并充分利用生命,就像上帝喜欢把生命赐予我们一样。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是一个人明白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不是地位、血统的优越,也不是天赋的优越使人高贵;而是一个人保持他自己的个性和过他自己的生活的成功程度使人高贵,因此他认为一切艺术中最高艺术乃是保持自我。
  
  
  他是一个入世的人,一个注重现世生活的人。他不知道有什么限制;谁喜欢政治,他该去搞政治;谁喜欢读书,他就该去读书;谁喜欢打猎,他就该去打猎;谁喜欢房产、田地、金钱和财物,他就该为这一些去献身。但蒙田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得到他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让自己被他所喜欢的东西夺走。
  
  
  一个为自己进行自由思考的人,他尊重世间的一切自由。
  
  
  蒙田总是一再说,我们所忧虑的事情往往不是它原来的程度,而是我们不是把它夸大了就是把它缩小了。所有的事物都没有自己的分量,而是我们给予它们的分量。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更使我们操心。而且,我们越是在狭小的环境之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越会使我们闷闷不乐。
  
  
  婚姻本身有它的有用之处,婚姻是法律上的结合,婚姻是一种体面,婚姻是一种忠诚——然而这一切都是“索然寡味和一成不变的满足”。
  
  他不寻找名胜古迹,因为他认为凡是和他以前看到过的事物不相同的事物才值得一看。与常人相反,如果有一处地方非常著名,那么他就想,他自己是好避开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已经有太多其他人去看过了,而且也被许多人描写过了。
  
  
  如果右边天气阴沉多雨,我便往左边走;如果遇上不宜骑马的地方,我就停下……我身后是否不家什么东西可看?若有,我便返回去,因为那也是我要走的路。
  
  如果我害怕客死异乡,如果我考虑远离亲人死也死得不自在,我恐怕很难迈出法国国界一步,连走出我的教区都可能不无恐惧,因为我感觉死神在不停地掐我的喉咙,刺痛我的腰。然而我生来是另一种:对我来说死亡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回事。倘若我仍必须进行选择,我相信我愿意死在马上而不愿死在床上。
  
  
  谁真的想要看到我的灵魂深处,那么他将会发现我既无能力去亲近某个人,也无能力去伤害某个人;我既无能力复仇,也无能力嫉妒;我既无能力激起公愤,也无能力散布流言;我既无能力煽动骚乱,也无能力不信守自己的诺言;我从未由于攫取另一个法国人的家产或钱财而玷污自己的手。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我只靠我自己的所有而生活。我从未为了自己利益而不付给别人应得的报酬……我有我自己的法律和审判我自己的法庭。
  
  


  读茨威格的蒙田
  
  今天读茨威格的蒙田,书中说
  蒙田知道他那个时代完全可能发生
  古罗马的国王们统治下的
  那些暴行。
  这让我居然有几分窃喜。
  让我想起十多年前
  一次夜深时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突然间的感动泪流。
  今天,我意识到我有幸
  亲眼看到他们所描述的暴行
  正在发生。我说:我辈之责任
  千年不易。
  
  
  柳向阳
  2013.4.13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提及蒙田:
  “
  我只知道一位作家,在诚实方面我认为他可以和叔本华并肩媲美,甚至略胜一筹:他就是蒙田。有这样一个人写过的东西,真可以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兴趣。
  ”(周国平译,译林 2012,P.12)
  
  真是崇高的评价啊。


  买了一段时间了(今年2月13日买的),看了几次,但或许是过于注重翻译了吧,所以读了几次才读了二三十页。最近读书很多时候是过于注重文字了,看来要职业病了,警惕!前几天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得畅快,也渐渐有了另一种想法:快读,集中读,争取在短时间内读完,哪怕个别地方一眼扫过。于是今天终于集中了时间,读完了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书。结果是极其喜欢这本书。毕竟,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的遗言之书,一个热爱自由而身陷绝望的人向另一个热爱自由而思考自我的先驱的致敬之书。
  
  翻译当然可以更精良,虽然只是小节。如第1页:“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这里“人们”去掉“们”或许好些。当然一般人是没必要在意的,但同为译者,我在意。看完后翻到封底,正好是这一段,没有“们”!
  第4页:“因为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那些枷锁已经被命运重新在为我们打造着呢...”这句不免拗口了。后来我略过了翻译问题,于是进展神速。
  
  这本书是茨威格对蒙田的致敬之作,所以他的初稿题名为《感谢蒙田》。说到底,他是感慨万千:“写一篇关于蒙田的随笔,对我的诱惑非常大。”(124)他说:“蒙田成为莎士比亚的老师,成为法国两位国王的顾问,成为法语的光荣,成为人世间一切自由思想的守护神。”(26)他提到蒙田所捍卫的个人自由时说:
  
  “蒙田已成为各个时代个人自由的最坚定的旗手,可是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难道这种个人自由真的还需要在1900年前后进行如此顽强的捍卫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从专制和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类通过法律和习俗得到保障的精神财富了吗?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拥有自己思想的权利,并把那些思想毫无顾忌地用口头和书面表达出来的权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像我们用嘴呼吸、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不言而喻。”(3-4)
  
  这里简单列一下时间:蒙田(1533-1592),帕斯卡尔(1623-1662),卢梭(1712-1778),茨威格(1881-1942)。从蒙田所在的十六世纪到青年茨威格所在十九世纪末,这三百年里,人类为保障自由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类文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人们都有一种新世纪的自豪感。但是,从1900年到1930年,三十年间,希特勒和斯大林为代表的极权独裁施虐人类,多少人的个人自由以至基本生存都被剥夺,多少人成为“国家的囚犯”(4),以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流毒不止,余孽未绝。
  


  几年前,我在从波尔多前往佩里格的路上,意外的发现了蒙田古堡。不过当时由于是搭朋友的便车,未能进去,只在路口遥遥的看了几眼。那是个中午,南法的阳光不太强烈,空气中满是多尔多涅河水的味道。此后我坐在车里一直想蒙田——他不曾经历沧桑,为何写出那么深邃的思想?
  其实,这本书不是蒙田的传记,茨威格的书我也不太喜欢,他写的所谓名人传记都是读后感,而且是非常主观的读后感。他说年轻人和阅历不够的人,不要读蒙田,为什么呢?理由是蒙田太崇尚自由,如果一颗年轻无羁的心灵,再被蒙田插上一双翅膀,这个人就会飘起来,从而离开现实。可问题是,蒙田不应该被这样理解,他的随笔大都是午后睡眠很短的清醒意识,说穿了,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人生感慨,是他在城堡里放飞思维,何谈自由?


  这是一本干净的小书,在这个要升高三的夏天用了三节晚自习把它看完。秉承茨威格传记一贯的风格,清新的文字像清风吹过。自由主义者蒙田,孤独而骄傲。这是每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所具有的气质。在遥远的地方,不知那座蒙田城堡是否还在,在每个黄昏,微弱的阳光还能照进那个封闭的天堂吗。
  不妄想通过这本薄薄的小书读懂蒙田,那个骄傲的自由主义者让自己被包围在不可接触的瓜子壳里。每个妄图剥开这层瓜子壳的人只会离蒙田更远。在这不干净的尘世,在这遥远的时光里,小心翼翼的翻开蒙田的书,也许是走近蒙田最好的方式吧。那个将自己关在阁楼里来求得心里安宁的人,出世而不可入世。
  自由的灵魂,一定会走向远方。


  托夫勒把农业文明称为第一次浪潮,工业文明称为第二次浪潮,而我们正处在第二次浪潮向第三次浪潮转型期间。不同于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的宏观文明转型,托夫勒从技术和人的个性层面定义了这一转型。他把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法则定义为“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和集权化”,而那一时期的人类则被塑造成“守时,服从,死记硬背和重复劳动”。而第三次浪潮的人趋向于独立,自主,坚持自我和多样化的想法。当然他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而我们还在痛苦的转型期间苦苦挣扎。但是一个世纪之前的茨威格,却向我们描述了农业文明时期闪耀着现代文明的蒙田的形象,如果这一传记足够真实的话,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人类的历史进程是否就这样被毫无理由的割裂。纵然一个时代的科技鸿沟无法逾越,但人性的光辉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如果这样想,那么以前我们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拒绝承认的罪恶都要重估。那些因为历史车轮的碾压而粉身碎骨的人们似乎也要蹦出来理论理论。当我们用今天的国家社会的概念和人文关怀去丈量前代那些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又是该怎样一番的惨烈的景象。
  蒙田独立,敏感,多疑,坚持自我,追求自由,懦弱而虚荣。估计每个人都会在这几个形容词里面挑出一两个,惺惺相惜。蒙田生活在文艺复兴的后期,那几本《随笔集》正是通过他敏锐的观察和自我剖析而形成的对西方价值观时代的阐释。虽然没有读过蒙田的《随笔集》,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陌生,能和遥在500年前的古人对话,说明西方的价值观已经入宗教般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失掉繁体字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后,不知道中国古人会以怎样的形式与我们擦肩而过。
  


  卓越上买的,冲着两个理由。一个是蒙田,一个是作者茨威格本人。读书、写作、思考,三者的秩序井然,出于一切,但绝对不会是贫穷。选择与自己背景与遭遇相近的作者写的书,你读懂的是你自己;选择与自己背景与遭遇截然不同的作者写的书,你读懂的,会是生命。


  不是因为蒙田的传记,而是因为是茨威格写的,所以读这本书。
  
  所以对于蒙田生平、思想、种种行为的描述,也可以不必那么深究。
  
  因为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茨威格在描述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
  
  当然任何人都有不堪,都有缺点,都有为人诟病的地方。但是茨威格隐去了一切他不要的细枝末节。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本书:它描述了与其说是一个思想家,不如说是一位旷古硕今、孑然独立的隐士、智者,慧而仁善的神。
  
  但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任何一项解读都是偏颇的,只要一旦开始了解他人,了解作者,就像是走进迷宫——任何一条道路似乎都能通向出口,但是最终走向的,却是死角——take it easy,反正“作者已死”。关键的是,不是被解读者在想什么,而是他让你想起了什么。
  
  至少茨威格给我们展示了他所认为的蒙田,他借蒙田来抒怀的蓝图与念想。
  
  作为传记,这本册子很简陋。但是作为作者隐喻自我通向神圣之境的文本,我不得不说,该书语言细腻优美,层次架构清晰,可读性强,感染力深。这就是我给它打四星的理由。


  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也一直在找一套翻译排版俱佳的《蒙田随笔全集》。
  
  目前市面上一套三本的《蒙田随笔全集》,上海书店出版社的看上去装帧不错,但马振骋的翻译似乎不敢恭维,有人在评论里埋怨,也有人举例子,譬如同一句话,人民文学译成:“悲痛使他凝固”,马版译成:“悲痛让他变成石头”,由于不想重蹈《洛丽塔》覆辙,立刻收起购买欲望;江苏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似乎还行,但那封面简直让人觉得惊悚,而且是精装本,还据说这个版本由季羡林老先生写了一篇不怎么让人满意的序。
  
  季老的序没读过,但知道有人不满后,脑海里一瞬间飘过的是《蒙田随笔全集》的序若是由茨威格人物传记《蒙田》的第一章来代替那该多么完美。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P1)
  
   ……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自己身上保持住内心的独立——仅此一桩——就意味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他的斗争仅限于防御,仅限于保卫最最里边的、没有人会允许他人进入的堡垒——歌德把它称为“碉堡”。他的谋略和手法是,在外表上尽可能做到不引人瞩目和不事张扬,恰似戴着一顶隐身帽走过这个世界一样,以便找到一条通往自我的道路。(P16)
  
   ……
  
   纵然是认识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想到,他是以何等的坚毅、顽强、机智和巧妙在社会的阴影中从事他给自己提出的这项任务:他要度过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仅仅度过一生。(P17)
  
   ——茨威格《蒙田》
  
  由茨威格在初稿时给这部作品定下的作品名“感谢蒙田”,可得知蒙田随笔使流亡生涯中的茨威格产生多么强烈的共鸣,猜想在生命最后一段岁月,他常用这部作品说服自己如何面对昨日世界的颠覆及生活的流离,蒙田随笔一定给了他某种程度的安慰,虽然最后的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饮弹自杀。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至少在我心中毫无疑问已经抵达传记作品的巅峰,他贵在以悲悯的心去理解笔下的人物,他审视他们,但不疏离,展现分析他们,但不妄自批评,他完全做到尊重读者的内心独立。
  
  这一点,是那种带有作者强烈主观主义的人物传记永远无法企及的。譬如个例子千千万万遍:林语堂《武则天传》。


  蒙田何以成为蒙田?出身、家境、父辈的期望,给了蒙田无比优裕的条件、开阔的空间、自我甚至自私的选择和安排自己人生的自由。没有人能够再拥有这样的饿条件,没有人能够再成为蒙田。。。


   他的《随笔集》开创了“随笔”这一文学体裁的新纪元,他的名句“我知道什么呢?”响彻数百年。有机会觅得此书,借斯蒂芬·茨威格的赞扬之口大致对蒙田这位16世纪备受瞩目的法国思想家有了点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浸染,尤其“内心中的自我”一说,见解之全面,陈述之真诚,很是受启发。
  
   “人生的最高艺术乃是保持住自我。”蒙田终身所奉仰的自由、自我,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语句中强调,所坚信的寻找自我(贯穿整个生命历程不间断),不得不使人叹服。“我们可能喜欢这件事或者那件事,但不要让任何一件事和我们‘结伴终身’,和我们‘结伴终身’的唯有自我。”
  
   “内心中的自我”,是有别于现实世界中的另一个“自我”,褪其外壳,去其装饰,抛其赘累,归于本真,诚然面对心底的那个声音,而最无关紧要的是喧哗与否的物质世界,这带来无尽欲望、荣誉乃至最难剔除之虚荣心的“华丽”表象的无底洞之物欲。
  
   蒙田对其自身、对其写作秉承的全然自由性、自我性,并且言语坦诚得令人咋舌。他说,“纵使我在愚弄自己,那么受损害的也无非只是我自己,而不会损害任何其他人,因为这始终是一种留在我心中的愚蠢,一种不会带来任何后果的愚蠢。”在他闭关“碉堡”(歌德所说)阅读写作的初期,根本只是把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不由任何其他的外在因素写下来,只得益于他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透现象看待本质的能力,是随心所欲的写作,是安在普通生活中点滴的折射的想法,而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天马行空的内容。
  
   最内在的自我,只忠于自我,诠释自我,并不断寻找自我。在他城堡的“塔楼”(即藏书地)的十年阅读写作,无关身外事,囿于四周贴满各种先哲格言的环境,在所读书有想法处划出内容、书后标明日期,写下所想。有趣的是,他随心所欲地引用前人的名言而故意将名字隐去,直言不讳曰:如果我能为某一个新的结论偷偷地用上别人的话——把别人的话做些变化,改头换面地用上,这时我最高兴的是,竟有那么多的话可供我借用。
  
   “我知道什么呢?”蒙田最奉为经典的自封座右铭,铸在自制的象征家族地位与荣誉的纹章上,在之后的旅行中还郑重地送给些旅馆女主人等。阅读、接触、进而怀疑、再持否定。当他发现理性因人因地而异,道德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没有一定标准;科学则充满无知、错误和矛盾,最终归结于怀疑一切。 而这位天生的“自我”主义者,视追寻自由与本我为至高艺术的思想家,在怀疑主义之论中还添加了极具个人色彩的注释。他认为,既然绝对真理无法认识,那么只能探索部分的、寻常的真理,而其比较可靠的途径,则是首先探索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基本现象,因为世上最熟悉自己的莫过于本人。
  
   “我本人就是我的作品的内容。”此人对此作强调的坚持。他的作品就如自己的自画像,无造作、不夸大。这个充满人性的人文主义者,“一个为自己进行自由思考的人,他尊重世间的一切自由。”
  
   但说他否定一切就大错特错了,无限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现存的一切。“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目的的,从来不存在无目的性,在大千世界中没有什么还处于合理的位置。”颇似中国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和之后黑格尔的“合理就是存在”的旗帜。
  
   我喜欢他对旅行的态度,当他隐居十年发现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十年前就认为自己老了,过早地为自己准备起死亡,甚至写了遗言于“碉堡”,而醒悟事实并非如此时,他爽快地承认了这个错误。蒙田并不是不喜欢家产,而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做不到束缚于家庭乃至家族家产(祖辈所筑蒙田城堡)的苦心经营,在身体尚好四十八岁时,唤起“漫游世界的心情”。于是疏远,疏远会改变一切。茨威格所说,唯有身体的远离才会赋予内心的疏远。
  
   旅行,同样对他而言还是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不是为了目的地而旅行,越是人多的地方他越要绕过去,甚至根本没兴趣去看罗马的旅游胜地。为旅行而旅行,“我只是在梦境中和通过愿望本身看到了我想在哪里逗留。我对这样一种独特的玩的方式很满意。”期间的乐趣,与不同阶层不同职位的人的交流,对各种习俗的接纳与包容,还有随性的行走,时刻追寻自己的意愿。十七个月多的旅行,舒心其中,若非不是国王要他召回当波尔多市长的话,应该还会继续走下去。
  
   从他人眼中看他人,而自己是以再一次间接的目光想法来读此书,难免会更多重于被茨威格诠释的很好的蒙田,只不过也突出了个人的一些想法吧。
  


  茨威格的小说看读了有审美疲劳,不过他写的传记不同。从前读蒙田的书,因为大多是选译,排列的顺序多半与原版不同,也就不容易看出他写作的心路历程,这本传记却说得很好,在散漫的形式和旁逸斜出的话题之下,隐藏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毕生的探索。
  读过之后发现源出于此书的句子,似乎到处看到被摘引: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入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的人来说,最有裨益。”
  “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多少诚实和坚毅。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在那群众性的灾难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思想道德的独立更为困难和更成问题的了。只有当一个人自己对理性和对人类的尊严产生了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才会把一个在世界的一片混乱之中独处独醒的人始终保持堪称表率的正直,颂扬为实在了不起。”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茨威格的文笔非常优美,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这里既有蒙田本身的魅力,也有茨威格和译者舒昌善的精彩表述。重温了一遍读《昨日的世界》时的美好


叔本华的作品对青年尼采有重大影响,他能如此评价蒙田,当属不易啊!


涉猎真广


 我也看过“人民文学译成:悲痛使他凝固,马版译成:悲痛让他变成石头”这个例子。当时我还觉得这可能是那位读者的个人偏见,搞不好就是以偏概全。所以那天我在图书馆专门比对了上海和译林两家翻译,比对的结果是:按我个人的口味,确实我也更偏向于译林版的。马先生的翻译让人有种故作高深之感,有时这种倾向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我也举一例,比如完全可以用“认识”一词做译的地方,他有时会翻译成“认知”。像这样的学科术语用多了,语言就变得不平实了。别的作品翻译得不平实问题不大,但是在翻译蒙田作品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地方。因为蒙田可是一位为数不多的“说家常话的思想家”啊。


茨威格对真实历史人物的刻画和描述正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真切地去感受当事人的心,用悲悯的情怀去体会和展现人物所经历的情境与他的行为,因此不管人物的行为怎样,他展现的都是最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最尊重人物内心的文字、思想。你说的“他贵在以悲悯的心去理解笔下的人物,他审视他们,但不疏离,展现分析他们,但不妄自批评,他完全做到尊重读者的内心独立”这句,真的很好。拜读了,我是茨威格迷!


恰恰相反,我想正是蒙田在随笔中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和对自杀行为的同情与理解才最终促使茨威格选择了自我解脱。


恩,在图书馆翻了几页他的书就觉得很喜欢了
很贴近的感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