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杂忆与杂写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杨绛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近来常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W.S.LAN-DOR)的几行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因此我把抽屉里的稿子整理一下,汇成一集。第一部是怀人忆旧之作。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我怀念的人还很多,追忆的事也不少,所记零碎不全。除了特约的三篇,都是兴来便写,不循先后。长长短短,共一十六篇,依写作年月为序。其中六篇曾在报刊发表。第二部从遗弃的旧稿里拾取。有些旧稿已遗忘多年,近被人发掘出三数篇,我又自动拣出几篇,修修改改,聊凑七篇,篇目依内容性质排列。

内容概要

本书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而发的小品文等共二十余篇,这些文章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 这本增订本比初版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多为作者九十高龄以后所写,长或方余,短则数百,无不体现了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的宽厚睿智,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书籍目录

自序大王庙我在启明上学记杨必赵佩荣与强英雄阿福和阿灵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遇仙”记临水人家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纪念温德先生记似梦非梦小吹牛黑皮阿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怀念石华父闯祸的边缘——旧事拾零客气的日本人难忘的一天怀念陈衡哲花花儿控诉大会“吾先生”——旧事拾零忆高崇熙先生——旧事拾零第一次观礼——旧事拾零第一次下乡老王林奶奶顺姐的“自由恋爱”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狼和狈的故事陈光甫的故事二则剪辫子的故事收脚印阴风流浪儿喝茶听话的艺术窗帘读书苦乐软红尘里·楔子一块陨石不官不商有书香“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堂吉诃德》译余琐掇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名利场》小序《傅译传记五种》代序读《柯灵选集》《老圃遗文辑》前言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手稿集》序记我的翻译为《走到人生边上》向港、澳、台读者说几句话《听杨绛谈往事》序致汤晏先生信出版说明

章节摘录

“嗨,快别响啊!是贼,怎么嚷出来呢!”我这个笨“贼”急得直要脱身。我说:“我是贼呀!得逃啊!”她们只好耐心教我:“是贼,就悄悄儿坐着,别让人看出来。”又有人说:。你要给人捉出来,就得挨打了。”我告诉她们;“贼得乘早逃跑,要跑得快,不给捉住。”她们说:“女老小姑则”(即“女孩子家”)不兴得“逃快快”。逃呀、追呀是“男老小”的事。我委屈地问:女孩子该怎么?一个说:“步步太阳”(就是古文的“负暄”,“负”读如“步”)。一个说:“到‘女生问’去踢踢毽子。”大庙东庑是“女生间”。里面有个马桶。女生在里面踢毽子。可是我只会跳绳、拍皮球,不会踢毽子,也不喜欢闷在又狭又小的“女生间”里玩。不知谁画了一幅“孙光头”的像,贴在“女生间”的墙上,大家都对那幅画像拜拜。我以为是讨好孙先生呢。可是她们说,为的是要“钝”死他。我不懂什么叫“钝”。经她们七嘴八舌的解释,又打比方,我渐渐明白“钝”就是叫一个人倒霉,可是不大明白为什么拜他的画像就能叫他倒霉,甚至能“拜死他”。这都是我闻所未闻的。


编辑推荐

《杂忆与杂写(增订本)》:读书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杂忆与杂写 PDF格式下载



喜欢看杨绛的回忆散文。《杂忆和杂写》是一本杨绛的回忆散文集,文笔淡雅清新,就如品尝一壶清香的茉莉花茶,清香润喉,余味绕梁。值得慢慢去看和感受一个文化学者平凡而饶有趣味的生活历程,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一份悠闲的乐趣。


杨绛的文笔一直是质朴真实,一颗老人的赤子之心,引人思考的书。


杨绛先生用一些小故事,小人物,看似杂乱的记录,却还是让我看到了些许历史的印迹和文人们细腻却认真生活的人生。


70岁的董桥接受采访说:杨绛的文章张爱玲怎么也追不上。的确干净,漂亮,有净化心灵的好处。


好书!内容好,装帧好,排版设计也好。这本书就像是杨绛先生作品的单行本,是很薄的一本小书。


杨绛先生的文字总是那么清新,却掷地有声,先生童年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心思很细密的孩子,对小小事件的感受与情绪竟如此深刻,对一些无奈的事情也只是淡淡的带过,感谢杨绛先生的文字。


特别喜欢杨绛先生的作品,这次购买这两本书是用来收藏并再次拜读的,印刷质量相当不错,很喜欢!


杨先生的杂忆与杂谈,好看的书


杨绛先生的文字,隽永耐读。我非常喜欢!


很棒,杨绛先生的书都很喜欢,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买杨绛的书书皮上总会有个黑指印……


喜爱杨绛先生的读者一定要收入囊中。


喜欢杨绛先生的书


杨绛从一个才子家,嫁到另一个才子家,老公也是大才子。她的问题宁静,简练,处处透着智慧。


书皮有点弄脏了,但能买到三联的这一版本的,已经很好了,书的内容更不用说了,杨绛的文字非常喜欢!


越来越喜欢杨绛的书了 永远以平淡的叙述来增加文字的美感


季康先生已是一百零二岁高龄了,她的文字隽永清丽,这本散文集子值得一读


老先生的每本书我都喜欢!
本书里有关描写下层老百姓生活的文章尤为精彩,他们个性鲜明,反映了世像百态。
杨先生下乡的故事也很精彩,对于各次政治运动中遭遇不幸的人的描写,令人唏嘘。


三联出版的这套杨先生的选集所选精良,印刷精美,值得收藏


老一代的学者,那种文笔是一种符号,无法模仿,亦无法超越,只有欣赏和膜拜的份儿


慢慢地看,就如同听杨老讲故事一样舒服!


老师指定给孩子买的,买回来自己先看了,真是很不错的书,语言平实生动。


很好、会好好读的


正版书籍,非常之好,买了好久才买到,难得!正版书籍,非常之好,买了好久才买到,难得!


推荐购买。制作很精心。设计各方面都不错。


一切都好像浮现在眼前。


真性情,好文字!


喜欢杨绛先生的书。


书皮有些脏,内容很喜欢


好,白色封面很容易脏,有手指印,我用橡皮擦擦掉了,建议可不可以给浅色书封起来?


装订很好 手感很不错


温柔敦厚,不悲不伤


三联的书印刷的很好。


书本身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就是当当的价格,一天一变,服了


太喜欢这个封面了 看着就觉得品味不俗,浮躁的心立马就沉静下来了


弄脏了,快递真心不给力包括的东西很多 虽然每部分并不是太细 但是用来科普是相当好了


喜欢钱钟书者,自然要读杨绛的书,钱老与杨老,真是志同道合、相得益彰、恩爱有加、伉俪情深、千古知音。


杨绛的书,三联的纸质很好,选文短小隽永,书挺小可做口袋书,内容适合慢慢阅读,可收藏。


不错,喜欢杨绛奶奶的风格


淡淡中透着幸福。


书的内容非常好,就是这本书的版太窄了,看起来不得劲,还是喜欢开本大一点的书,字号大一点的。


有几页纸破损


这真的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比前些年进步了多少?现在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了。


应该不错,等看完再来评价吧。


一如其他的书一样,很想看,很期待。


废话 当然是好书


细细回味过往人生。。


特价时买的,保持了一贯的写作水准。发现老太太可能是在家工作时间很多,对自己家里做家事阿姨的记述,很亲近呐!


封皮、背面很脏,黑黑的一片一片,还有明显的手印


带着那种知识分子的劲,就是这种感觉


是我本来买来的


杨先生的书已差不多收全了,这本书原来的一本被人借走,一去不还,只好再买一本。


杨先生的书自然不用说,经典。非常好的一本书,为什么封面弄这么脏??而且没有包装。求解释?


每个买书的人都是希望收到书的是很全新的,可是这次很失望,这次居然书脊是破损的。


纸张印刷都还挺好,开本比较小,字也有些小。整体还是不错的。杨绛先生的文字实在没得说。


杨绛先生经典散文 三联再版作品!!!


杨先生的文章,很喜欢。


我喜欢杨绛的书 这是一个独立的学者 是生动细腻的文笔 又是很实在的


杨绛先生的文笔一向自然平直,读来十分舒服,没有许多大起大落,但是十分的朴实,加上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读来很多获益。


开本印刷较好,杨绛作品有些文章虽拜读过,但结集的尚未阅全,买了收藏,支持下老先生。


像是在听故事一样。叙述质朴,流畅,很喜欢先生的风格。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很多朋友提到过,值得大家好好读一下


喜欢她的作品,更喜欢她的为人!


平实的记述,饱含人生的感悟~


喜欢杨绛是不需要理由的。看那一代人写的回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羡慕他们的学问、见识、胆量。


这本《杂忆与杂写》都是短篇,不是杨绛先生最知名的书,却是最自然最感动的


杨绛的文字就像她的人,温婉理性。


包装完好,服务满意。冲着杨先生买的。


文字很美,但书有邹褶,不平,应该是被水浸过。


杨绛先生的书很喜欢 还没看完


好书。中学生的拓展读物。


书还不错,就是书面脏了,很不应该


没有塑封,封面有污渍,还有些许破损


杂忆与杂写


钱钟书作品,值得品读!


  晨起,一杯咖啡下肚,楊絳先生的《雜憶與雜寫》也慢慢地化了。中學那會兒知道先生是中書君的夫人,還知道有本書叫《洗澡》,那時候很驚詫,為何一本書要取這樣一個名字,感覺挺怪的,那書也一直沒讀過。
  先生的這散文集頗合我口味,向來喜歡那娓娓道來的作品,慢慢地走近,慢慢地融化,陶醉其中。先生“雜寫”了好些憶事與心得,其中“啟明上學”寫盡了幼時的調皮與見聞,不免會心一笑;“讀書苦樂”則道出了多少讀書人的心聲,額手稱慶。


  直接指出书中《记我的翻译》一处校误:第340页上数第一行:我的私货就出了官。怎么就出了“官”?该死的校对,出了宫,就是“见了外人”嘛,宫,房屋之意。出“官”成何体统?杨老是手写的文字稿吧,“宫”写的草些,像“官”字,到录入处就真成了“官”。到校对处,也不细斟酌,依然为“官”,不知做“官”到几何?


  94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4185/
  我在启明上学
  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
  临水人家
  记似梦非梦
  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
  怀念石华父
  难忘的一天
  怀念陈衡哲
  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
  狼和狈的故事
  陈光甫的故事二则
  剪辫子的故事
  收脚印
  一块陨石
  不官不商有书香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
  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
  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
  《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
  《名利场》小序
  《老圃遗文辑》前言
  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钱锺书手稿集》序
  记我的翻译
  为《走到人生边上》向港、澳、台读者说几句话
  《听杨绛谈往事》序
  致汤晏先生信
  


  《杂忆与杂写》值得细阅。
  读后,有几句关于顺姐的诉讼案的废话,好像与本书关系不是很大,但还是想在此说说。
  
  一、顺姐的扶养费纠纷案件问题
  (一)一审问题。一审法院判决大小姐(即与顺姐共夫的正室之女)的弟妹(顺姐的亲生子女)每月各将工资之半津贴其生活。这一判决,确实明显失当。姑且不论大小姐家是否分家析产,大小姐是否用自己的财产扶养其弟妹;即使大小姐确曾扶养过其弟妹,其弟妹应承担相应的扶养的义务,也不应将二人工资之半判决付与大小姐。这明显过高,应予纠正。
  (二)二审问题。杨先生主动援手介入本案递交上诉状后,顺姐补充了新的证据,二审法院审理后,判决正确。但杨文用的是还债这一概念。该案倒底是债权纠纷,还是扶养纠纷,杨文叙述不清,此处无法深论。我臆测,杨先生恐怕也没有弄清楚,但她以老练而简洁的文笔写就的法律文书,想必让法官赞同其基本观点,而未与她纠缠法律概念。
  
  二、杨绛佚文问题
  《顺姐的“自由恋爱”》一文中,杨绛自述曾代写上诉状,并在二审最终帮其伸张了正义。杨绛先生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儒侠,真能克绍箕裘,不失乃父之风(杨父为民国期间律师)。如能查出当时是哪家法院受理,查阅到该案卷宗,找出杨所撰写的法律文书,也许不无意义。不知有没有哪位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或爱好者,能有此闲情,做点搜寻工夫,查找出来?
  杨先生曾有一篇文章《从掺“沙子”到“流亡”》,写钱家与林家纠葛事。该文甚有条理,较萧凤和林非两当事人及其他帮闲者写的文字,实在好得太多。 我相信她是有刀笔吏之才的。她代顺姐写的这份上诉状,涉及家事纠纷,必将从情与理上入手,想必感情充沛,道理充分,理直情深,文字粲然可观,定当别有风味。
  
  


  偶逛季风书店买了这本书,书面清淡简洁,文字清雅,书如其人。她的这本书和干校六记让我更了解了文化大革命年代对知识分子的不公,那个年代的残酷,破四旧导致中国很多文化历史断层。他们生活艰苦却也苦中作乐,她和钱先生的感情让人羡慕,还好他们都活了下来。


  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拿下这本书的时候。未曾料到如此投我胃口。
  细细的品味每一篇小文。都让我心情愉悦。
  慢慢长大就觉得散文比其他形式来的难写。能让人看的饶有兴趣,不觉平淡乏味,又能脱离家常理短的俗套,在我看来,都非易事。
  写散文看的是人,无论记述的是什么,是景是人还是事,都让读者透过其文字看到其人。
  杨绛的文,文笔朴实随行,但又颇有“色泽”。不失高雅。让我透过这些方块的汉字看到如此丰沛饱满的生活。更让我看到那么可亲善良的她。
  话不多说。
  真是好书。推荐!
  


  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呢?薄薄的,对,太厚的书,怎么也看不完呢。象这本书,里面都是几页的文章,如珠子一样连起来,可以随意从什么地方开始。。。
  
  除了薄薄的,文字也是淡淡的,没有你不懂的文字,没有故意摆学问,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别扭的。
  
  好像一个特别慈祥而又经历颇多的老太太,而我们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孩子,在那一个很阳光很阳光的下午,听她讲,有时就睡着了。
  
  就是这么一本书。


你真是个认真的人,我看顺姐的故事的时候脑海里直浮现我外婆的样子


呵呵,原来这样啊!顺姐也很狡黠的。呵呵,她那点聪明,属于劳苦人的智慧,很让人怜!


真是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呵呵,怎么了?这与时光有关?


因为你的回复我看到了自己一个月前的留言 想起了那时看的书遇的人


在那一个很阳光很阳光的下午,听她讲,有时就睡着了。


睡得着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