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乡经济统筹理论与策略

杨金深 中国农业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国农业  

作者:

杨金深  

页数:

225  

内容概要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层次上对农村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在这个系统中,经济问题是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因为社会发展是在经济的支撑下实现的,文化与政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的。抓住了经济问题,也就抓住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于2003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申请了“河北省城乡经济统筹与农村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编号为A03—2—06—44),把研究重点界定在经济层面,从研究农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入手,借鉴国外经验,寻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以河北省为例,对相关理论和假定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提出具有一般意义和适宜河北省情的城乡经济统筹基本策略。本书是在该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形式。

作者简介

  杨金深,男,1964年3月生于河北省献县。1979年考入河北农业大学,1983年获学士学位;1996—1997年赴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列桥研究中心进修农业经济;199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任河北科润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起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现兼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耕作学会理事长,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理论、区域农业、衣作制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4项主要获奖科研成果,2005年鉴定的“安全蔬菜生产与消费的经济规律与政策选择”居国际先进水平。出版主要专著、编著、译著5部,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科学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从事综合管理、科研管理、企业管理、基建管理、国资管理、外事管理、财务管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导论1.1 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农村的特殊性1.1.1 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1.1.2 中国农村经济的特殊性1.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1.2.1 自然农业阶段1.2.2 传统农业阶段1.2.3 传统农业转型阶段1.2.4 市场农业形成阶段1.2.5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阶段1.3 河北农村经济的变迁与现状1.3.1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下降1.3.2 农民收入增长且发生结构性变化1.3.3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3.4 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在非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突显1.3.5 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农村工业劳动生产率为最1.4 河北城乡经济统筹研究的基本框架1.4.1 财税统筹1.4.2 就业统筹1.4.3 产业统筹1.4.4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统筹1.4.5 各研究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第2章 财税统筹2.1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及其借鉴意义2.1.1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2.1.2 公共财政理论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借鉴意义2.1.3 财政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关系分析2.2 国外农村财税管理制度及其启示2.2.1 国外农村财税管理制度2.2.2 国外农村财税管理制度的启示2.3 我国农村财税制度现状与问题2.3.1 制度现状2.3.2 主要问题2.4 河北省财政支农的实证分析2.4.1 河北省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分析2.4.2 河北省财政支农的资金结构分析2.4.3 河北省财政支农与农业增长的相关分析2.5 河北省城乡财税统筹发展的政策取向2.5.1 逐步统一城乡税收制度2.5.2 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2.5.3 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5.4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2.6 小结与启示第3章 就业统筹3.1 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模型3.1.1 马克思的经典论述3.1.2 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型3.1.3 国内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模型3.2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特点及其启示3.2.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及特点3.2.2 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3.3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3.3.1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3.3.2 河北省非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3.3.3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总体认识3.4 河北省城乡就业统筹发展的政策取向3.4.1 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非农产业发展战略3.4.2 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3.4.3 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3.5 小结与启示第4章 产业统筹4.1 理论框架——扩展的刘易斯两部门劳动就业模型4.2 蔬菜业的增收就业效应4.2.1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4.2.2 成本结构比较分析4.2.3 成本收益比较分析4.2.4 就业效应比较分析4.2.5 小结与启示4.3 果品业的增收就业效应4.3.1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4.3.2 成本结构对比分析4.3.3 产出结构对比分析4.3.4 成本收益对比分析4.3.5 生产效率对比分析4.3.6 就业效应对比分析4.3.7 小结与启示4.4 畜牧业的增收就业效应4.4.1 国际经验4.4.2 中国模式4.4.3 我国奶业发展状况4.4.4 三鹿模式4.4.5 发展策略4.4.6 小结与启示第5章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统筹5.1 农村工业化与河北省实践5.1.1 农村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5.1.2 国际农村工业化的一般经验5.1.3 河北省农村工业化现状分析5.1.4 思考与对策5.2 农村城镇化与河北省实践5.2.1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观点5.2.2 国际农村城镇化的一般经验5.2.3 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分析5.3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与河北省实践5.3.1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逻辑分析5.3.2 河北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测算5.3.3 河北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总体策略5.4 小结与启示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1 主要结论6.1.1 总体认识方面6.1.2 财税统筹方面6.1.3 就业统筹方面6.1.4 产业统筹方面6.1.5 工业化与城镇化统筹方面6.2 政策建议6.2.1 增加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实现财政支农资金与三大主导产业的对接6.2.2 提升农业产业质量与劳动生产效率,挖掘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6.2.3 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稳健协调,增加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的就业容量6.2.4 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6.3 主要创新与不足6.3.1 主要创新6.3.2 主要不足参考文献作者手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城乡经济统筹理论与策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