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植保手册·棉花病虫防治分册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  

页数:

119  

内容概要

  我国常年种植棉花6000多万亩,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转基因抗虫棉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棉区大面积种植后,棉铃虫的发生为害在短期内有所缓解,但棉盲蝽、烟粉虱等次要害虫却逐年上升并成为主要害虫,其他常发性病虫害仍比较严重。特别是受栽培制度的变革、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病虫害持续严重发生。加上棉农综合防治意识淡薄、知识匮乏,在生产上普遍存在单纯依赖和滥用化学农药现象,棉田生态受到破坏,植棉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棉田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为了推进现代农业与和谐植保对棉花病虫害防治的要求,提高广大棉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手册。本手册针对目前我国棉田常见的30多种主要病虫害,从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同时,针对棉田的生态特点,重点介绍了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类及其控害作用和保护利用措施,提供了我国三大棉区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便于广大棉农在生产中查阅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学生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棉花病害苗期病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角斑病红叶茎枯病铃期病害棉田其他常见病害和药害第二章 棉花虫害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棉叶蝉烟粉虱棉红铃虫棉尖象甲地老虎金刚钻棉小造桥虫棉大造桥虫棉大卷叶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玉米螟棉花根蚜蜗牛棉田其他常见害虫第三章 棉花病虫害分区综合防治技术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第四章 棉田常见天敌的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草蛉科瓢虫科蜘蛛目植绥螨科半翅目螳螂科隐翅虫科步甲科虎甲科食蚜蝇科蓟马科寄生性天敌姬蜂科茧蜂科和蚜茧蜂科赤眼蜂科金小蜂科昆虫病原菌细菌类真菌类病毒类棉田其他常见天敌第五章 频振式杀虫灯棉田使用技术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黄河流域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常年发生的有近40种,其中发生面积大、为害重的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玉米螟、棉蓟马、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等10余种。该棉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虫品种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为重点,结合农业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物理防治等措施,把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1.播种期  (1)合理轮作套种,清洁田园,种植诱集作物。秋耕冬灌,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选择抗病虫品种,实行麦-棉、豆-棉、瓜-棉,棉-蒜等问作套种可以涵养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减轻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等为害。集中连片棉田在棉行间插播少量春玉米、芹菜、萝卜等作物,播期根据作物的生育期进行推测,使开花期与棉铃虫产卵盛期相吻合,可诱集棉铃虫成虫栖息、产卵,便于集中消灭。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发生的田块,应改种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一旱轮作2年,可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2)药剂处理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毫升对水100毫升,搅拌均匀后拌棉种10千克,对棉花苗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枯、黄萎病新发生区应对棉种进行硫酸脱绒,然后用50%多菌灵胶悬剂0.4~0.5千克对水50千克,常温下浸泡棉种20千克,12~14小时后捞出晾至种芽发白后播种,可控制炭疽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  (3)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当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在14℃时为适宜播期,一般播种深度以4~5厘米为宜,播种过早易发生立枯病。  2.苗期  防治的重点是苗蚜、苗病和地老虎等。苗期中耕松土,破坏土壤板结层,不但可以提高地温,减轻苗病,还可以清除杂草,消灭部分地老虎的卵和初孵幼虫。  苗蚜 当田间天敌与蚜虫种群量比大于1:120时,不需进行化学防治,可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当有蚜株率达到30%或卷叶株率5%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啶虫脒乳油等药剂喷雾,或用氯·辛乳油涂茎,还可兼治棉蓟马、棉叶螨、棉盲蝽等害虫。  苗病棉花出苗后如遇低温多雨,应提早喷药保护,防止苗病流行。  地老虎采用撒毒土的办法防治低龄幼虫。龄期较大时,用90%敌百虫晶体喷拌麦麸或棉籽饼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施。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植保手册·棉花病虫防治分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