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

(美)乔纳森·奥尔德雷德(Jonathan Aldred)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美)乔纳森·奥尔德雷德(Jonathan Aldred)  

页数:

266  

译者:

卢欣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作者乔纳森·奥尔德雷德是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的讲师和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经济系的主任。他在书中表达了如下观点:经济学不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动用了一些被隐匿起来的伦理假设,而这些伦理假设不仅有失偏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与现实截然相反。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伦理假设还有可能创造一种自我实现的伦理框架,例如,假设人类是自私的,人类的自私行为便有变本加厉的倾向;经济学已然入侵到某些它不该涉足的领域,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为人类生命、自然环境和未来等不宜进行货币估值的事物赋予货币价值。因此,以这些伦理假设和分析方法为出发点构建的经济建议与政策必然存有瑕疵。  这些观点反映出时下西方人所关心的议题和西方社会对于目前经济现状的忧虑。但本书并非旨在批判正统经济学的理论,亦非力图说明不同价值判断孰优孰劣,而意在将那些隐匿于经济学理论中的价值判断公诸于世并接受哲学和民主的辩论。乔纳森·奥尔德雷德指出,不论我们能否在经济学的伦理假设上达成共识,我们都需要知道它们是什么。

内容概要

经济学其实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它离不开“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我们为何如此”这些形形色色、颇具争议的伦理观点。比如我们似乎罹患了一种“富裕病”——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反,人们却在抱怨生活不如40年前幸福。 这部兼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图书,不仅将这些隐匿于经济学之中的假设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还为我们打开了那个包裹着现代经济学的黑匣子,向我们揭示出经济学中那些传统的真知灼见其实并非是什么雷打不动的金科玉律。 经济学家之所以对各种问题做出回答,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因为人们向他们提问。

作者简介

第1章 导言:经济伦理学?
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的讲师和剑桥伊曼纽尔学院经济系的主任。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哲学、法学和政治学等跨学科领域。

书籍目录

译者序致谢第1章 导言:经济伦理学?第2章 主权消费者第3章 关于经济增长的两个神话第4章 薪酬政治第5章 幸福感第6章 给生命和自然估价第7章 货币涉足的新领域:公共服务及其他第8章 结论注释

章节摘录

  减轻规章制度给雇主遣成的负担,会使劳动力市场更加有效率。这些规章制度可能涉及工作时间、加班条例或者最低工资。其论点归根到底还是那种效率思想:可以用更少的工人或以更低的薪酬生产出相同的产出,或者,可以用等量的工人或等量的薪酬生产出更多的产出。经济学家时不时便会发表言论,大力支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规制,他们指出,采纳了这种政策的国家,国民产出都增加了(经济增长)。对于这些政策,我在此既不拍手称好,也不横加反对。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既有赢家,也有输家。如果国民产出增加了,那么我们在物质上便更加富足了,于是,传统经济学做出推论:一些消费者的境况必将得到改善;一些企业的利润必将得到提高,这些企业的股东们也将从中受益。但是,一些劳动者则可能大受其害,因为他们的工资会被降低,工作时间会被延长,工作强度会被加大。两相比较、全盘考虑之后,所有改变加在一起最终能否代表一次全面的改善,还要取决于我们更关心的是对富人的影响还是对穷人的影响这种伦理观点,取决于贫困、正义、应得权利和应得惩罚这些伦理概念。所以,本例中的“效率增益”(emciencygain)并不是一次客观的改善;如果被视为是一次改善,那它就成为一项伦理判断了,因为效率是一个无法将伦理学排除在外的概念。  不过,这一原则似乎也偶有例外。在上一段,我写道: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既有赢家,也有输家。但是,如若存在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有利得,那又会怎样呢?无疑,那将有效地算做一次客观的改善,对每个人来说,那都是一项毫不含糊的收益。我们来思考一下自由贸易促进经济效率这一普遍论点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至少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将受益于更加自由的全球贸易。我们假设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我们对近来贸易自由化呈现出的一些证据进行系统的研读之后,却得出这样的提示:大致来说,富裕国家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适中,新崛起工业化国家(如中国)受益最多,而极度贫穷国家受益最少。


编辑推荐

  比《魔鬼经济学》更震撼的经济学,精彩绝伦的麻辣经济战正在上演,带你走进经济学论战交锋的奇异世界。经济学指导生活更美好,带你走进经济学论战交锋的奇异世界。  雇员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因而应该受到管理吗?  生命的价值能够用金钱加以衡量吗?  我们所购之物总是能够改善我们的境况吗?  人们对经济激励措施会做出意料之中的反应吗?  人人都应该如愿以偿地获得想要的东西吗?  选择总是多多益善吗?  经济增长会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吗?  经济增长会使医疗、教育等税收资助类服务更加负担得起吗?  比《魔鬼经济学》更震撼的经济学告诉你一个不为不知的经济学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 PDF格式下载



有个段子,以前写书评的时候也讲过:话说爱因斯坦同学到了天堂之后,遇到了几个人,老爱就问这几位智商都是多少,有个人说是一百六,爱因斯坦说那你可以和我谈相对论,另一个说他的智商只有八十,老爱说那你和我谈经济学。我不知道这个段子最开始是什么人讲出来的,但我估计应该不是经济学家自己讲出来的。很多经济学家现在把“经济”二字解读为“经天济世”——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之前,我看到国内某知名经济学家的微博上写的新年祝语是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思想,那么他们又怎么会认为自己的智商只有八十呢?
而且我讲的这个段子已经很老了,估计有二十年了。那个时候经济学的地位远不如现在,现在经济学的地位已经不是“显学”二字可以容纳的了,似乎经济学无处不在。然而实际上,经济学是独立能力很差的一门学问,如果不涉及其他领域,单纯的经济学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于是经济学就不断的依附其他学科,进行二次重组,比如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心理经济学等等。而正是因为经济学的依附能力之强,所以它反而更容易开拓出新的领域,对它所依附的学科进行吞并,变成经济学独大的局面。于是,“政治经济学”就变成“经济政治学”、“社会经济学”就变成“经济社会学”、“心理经济学”也就变成“经济心理学”,等等。
本来是依附,现在变成了占领;本来是政治领域的经济学,现在变成了经济学里的政治问题,于是渐渐的,什么东西都变成了经济学的:生命、自然、伦理、道德、自由、幸福,似乎都可以用经济学去计算,用经济学去判断其价值。仔细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当有人用钱来衡量你的生命的价值的时候,当有人用“价值”来判断你的见义勇为的时候,当有人在计算你需要多少工资才可能幸福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至少我个人,会感觉到不寒而栗。这些东西“无价”,正是因为“无价”,才更显示出它们的可贵;但是经济学家却不这样想,他们就是要计算,就是要为你的生命、为你的道德估价并认为这天经地义,而且事实上他们也真是这样做了:比如,当有人提出要加强机场安全的时候,经济学家就会站出来计算“成本”;当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时候,经济学家会站出来计算先从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开始恶化更“划算”。总之,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没有道德与不道德,没有未来与现在,只有“划算不划算”,“经济不经济”。
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不仅是经济学家这样想,而是全社会都在这样想,君不见,当一场矿难发生的时候,人们——甚至包括在矿难中罹难的家属都在计算要多少抚恤金才能抚平创伤。于是,对于矿产主来说,他们就会考虑加强安全生产的投入和出了事以后赔偿抚恤金哪个更“划算”。就这样,生命有了“价格”,却没了尊严。
近来,包括秋风先生在内很多的社会学家都在呼吁让经济学家走开,而《开启经济学家的黑匣子》一书的作者更是深入剖析了经济学家在哪些领域有贡献并可以有贡献,而在哪些领域他们的插手和涉足却是荒谬的。作者为他的理论进行了周密而详细的分析,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经济学插手道德领域是不道德的,而是具体的分析出经济学家在这些领域里的作为在逻辑上的天然缺陷。这本书因其论断的主缜密,所以它并不是很容易读的一本书,但是却会带给我们非常深入的思考。
唯“财”是举,有“钱”乃大,很多人明知道这是一种误区,但还是会以此来进行价值判断。在这个越来越糟糕的世界,在这个越来越恶劣的地球,这样的思想无疑是最可怕的,经济学家应该在伦理领域默默地走开,这样才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喜欢,看完后再来分享。


学过经济学,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我对经济学的理论认知是模糊的。因为在我的认知体系中,经济学的高深莫测与枯燥艰深至始至终都存在着,我无法也无力做出某些试图逾越这些顽固藩篱的尝试。

曾经被一种好奇心驱使着读了《魔鬼经济学》,而今再读乔纳森奥尔德雷德的《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这本书,似乎使自己对经济学的认知又有了更多的启发,我看到了作者试图用自己的论述来完成“将那些隐匿于经济学理论中的价值判断公诸于世并接受哲学和民主的辩论”的终极目的。也看到了他断然地论证经济学其实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它离不开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我们为何如此……这些形形色色、颇具争议的伦理观点……我们似乎患了一种“富裕病”——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现在人们却在抱怨生活不如40年前的幸福。”读到这里,读到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使我不由地想起前不久读过的一本叫做《幸福经济》的书中一句很经典的语录:“更多的食物,更多的金钱,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生活。”

是的,是有这样一种感觉长久地沉潜于我们的思想深处,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还会浮上来搅扰一下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愿景。我不知道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但我却知道这样的与时具进的经济学并没有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反而完全低下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在这个经济学的严谨日益被时代幻彩和广泛认知所消解的当下,现实与理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因而我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对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有关经济学的麻辣论述的怀疑始终都在。因而我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考量最多的就是:它是否真的完成了它的主旨?也就是已然将所有“隐匿于经济学之中的假设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并为人们打开那个包裹着现代经济学的黑匣子,向读者揭示了经济学中那些传统的真知灼见其实并非是什么雷打不动的金科玉律……”

这是一部兼具了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文本,只是阅读的同时,思想的脉搏是否能够得到共鸣,以及能否有所得悟,相信只有仁者见仁了。


凯恩斯说这个世界是被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所统治的。我信。现在电视、媒体上露面最多的除了政治家官员政客就属经济学家了,所有人都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经济学似乎总是隐藏得很深,就像经济学家说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神龙见首不见尾,若隐若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摸不着、看不清、神秘莫测。《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的作者认为:事实真相往往连经济学家都不得而知,比政策企划家(作者对某些经济学家的称呼)要我们相信的还要复杂。这让我想起那个关于世界其实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或“共济会”统治的“阴谋论”,连国家首脑、政府都受他们控制。难道经济学的内幕真的那么黑?连经济学家都不得而知,那我们岂不更是一无所知。

《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的作者宣称要为大家揭开经济学的黑匣子。所谓黑匣子就是飞机上的航空记录器,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几乎所有飞机失事都可以通过黑匣子找出原因。作者真能找出经济学的黑匣子为我们解开经济学的秘密吗?

之前读过列维特的《魔鬼经济学》,这是一部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彻底改变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颠覆传统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号称是“比<魔鬼经济学>更震撼的经济学”,作者甚至直言《魔鬼经济学》不能算作一部经济学书籍。很牛啊!作者的目是“将隐藏在传统政治论争背后的经济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更多的人得以对其明察,从而鼓励这些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做法。”我不太清楚这和民主主义有什么关联,但书中探讨的消费心理、收入增长与幸福感、薪酬与税收、生命估价等问题与我有关联,都是日常经常碰到但却没有察觉或察觉了没有深入思考或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如能了解一下隐藏的经济规律看清楚一些经济学的真面目也没什么坏处。

主权消费者——原来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主动消费,都是被动消费者。成瘾性消费和攀比性消费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都应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为什么我们会去非理性非个人偏好的消费?为什么我们买的并非是我们真的想要的物品?为什么给无偿献血者支付一定现金后献血者反而减少了?为什么选择多了人们却感觉负担重了?不看不知道,原来这背后的心理因素如此微妙。

关于经济增长的两个神话和幸福感两章都是关于幸福的,作者甚至说贯穿本书的主题就是要 “为我们的幸福平反昭雪”,看来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经济增长了幸福感却没有增加,甚至减少了,这是为什么?确实,把现在的生活水平和改革开放前的相比,国家富强了经济增长了物质丰富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个人的幸福感却减少了,为什么呢?书中用适应行为和攀比行为来解释这个问题。

经济增长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因为国家的经济增长GDP增加并不代表人均收入增加,人均收入增加也不代表所有人收入增加,因为存在收入被增加和少数人增加幅度很大(比入公务员)导致平均数提高的可能,即使大家收入都增加,但是如果涨幅超不过CPI增幅,那实际收入也反而降低了,在这些情境下整体经济增长个体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幸福感自然不会增长。

每个人都有欲望,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欲望能否得到满足,欲望实现了就会感到快乐,幸福;欲望的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痛苦,悲哀,你的欲望太高,总是不能满足你就总是不快乐不幸福。很多人觉得以前收入不高但是却感觉很幸福快乐,现在收入提高了却感觉不到幸福的增加,因为收入少时欲望也低,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收入增加了欲望也增加了,欲望反而更难以满足了,自然幸福感就减少了。再比如个人收入的提高往往意味着更强的竞争、更高的压力、更多工作时间、更大工作量,失去闲暇丧失健康,从而失去了幸福感,这都是适应性问题。

攀比行为就更好理解了,书中的例子:
A.你的年薪为5万,而其他人的平均年薪为2.5万。
B.你的年薪为10万,而其他人的平均年薪为25万。
多数人选择了第一种,这不难理解。虽然按绝对额看10万比5万要多,但是按相对数5:2.5绝对高于10:25,而且假如在社会平均年薪2.5万的情况下,年薪5万至少算个中上水平,而在平均年薪25万的情况下,年薪10万可能就是贫困阶层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国内曾让一位“拜金女”走红的电视相亲节目,该女的名言是“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语言很直白,可能也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这句话表达了两种意思,宝马车和自行车分别代表经济富裕与贫困,哭与笑代表人的幸福感,在宝马车里哭是说物质富裕但生活不幸福,在自行车上笑表示物质不富裕但生活幸福。“拜金女”受人指责之处是她宁愿不幸福也不想生活在贫困中。但富裕就一定不幸福贫困就一定幸福吗?显然不是,富裕和幸福不是对立关系,富裕者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福的,同样,贫困者一样有很幸福的有不幸福的。再说幸福是很私人的事,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不同,就像歌里唱的“我的幸福你永远不懂”,这也是“人际间效用不可比原理”,并不存在公认的幸福标准,你也并不能判定别人幸不幸福,幸福与否在于一心,幸福不幸福就看你怎么想。

在薪酬政治一章里,作者探讨了我们非常关注而又深恶痛绝的税收问题,我们辛苦劳动所得却还要缴纳所得税,交的税都拿去养活政府官员、公务员、军队等等,让他们吃喝挥霍、公费旅游、包二奶、中饱私囊。我们吃一碗饭喝一瓶水都是交了税的,我们抽一包烟喝一瓶酒都是交了税的,我们坐公车打的也是交了税的,无论衣食住行只要花钱都是要纳税的,其实所有企业税收都是由最终消费者——也就是老百姓承担的,我们就像被小偷偷了又被强盗抢了一样。

至于政府真的能通过税收进行财富再分配调节贫富吗?还是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理论上可以,但是作者也认为 “政府也不足为信”,现实中就要看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经济模式不同文化道德环境下怎么做了,有的成为真正有效的“均贫富等贵贱”调节工具,比如北欧国家;有些可能成为合伙打劫,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发财之路,这话题要说起来话就多了,还是打住,你自己去想吧。

关于对生命的估价表面看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游戏,其实是不同文化不同生命观不同经济目的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地位的人估价也是不同的。据说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体内的所有元素全部换算成货币来衡量,只有4.50美元,约30块人民币,真是一副不值钱的臭皮囊贱命一条。但美国联邦环保局国际部采纳的生命估价标准是每条人命610万美元,在我们这里黑煤矿的一个矿工生命只值几万块,一个被致残儿童乞丐只值几千块,还是人民币。再看看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毒奶粉、瘦肉猪、地沟油、化学火锅、毒大米你就知道在中国商人(应该称他们为杀人凶手)和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的眼里中国人命有多不值钱,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的黑匣子真的很难黑。

中国的体制、模式、文化道德观念、消费者心理与作者的分析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有很多特殊的经济规律和潜规则,外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作为中国人可能更清楚地


前一段时间和一个哥哥在聊天的时候,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学经济学的人都是人精”。上学期间也曾蹭过几堂经济学的课,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好玩儿的学科,因为他的某些理论很显然与实际状况不符合,比如几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丰收悖论”“节俭悖论”“破窗理论”等等,但是支持他们的原理等等依然存在。我想,那个“人精”的意思,就是可以在常识与理论之间互相辩解、穿梭不停说服自我的一种状态吧?呵呵,当然,这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就好比经济学的一个笑话——两份儿狗屎创造的一个亿的GDP增长一样。

这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乔纳森.奥尔德雷德的《开启经济学的黑匣子》的导言中,有一句话很经典“但凡常识与经济学发生冲突之所,常识都是错误的”——当然,这是作者引用的一句话。

作者在用这么一本书,从各种交差的学科之中,如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等方面去阐述已被我们熟悉的各种“经济学”理论——主权消费者、关于经济增长的两个神话、薪酬政治、幸福感、给生命和自然股价、公共服务及其他——将那些不对劲儿的东西,尝试着提出一些方式、一种思维方式去解决他们。作者并不是要批判经济学的那些“金科玉律”,而是将经济学变得更适合大众,能被“常识”所接受。作者虽然是在谈论经济学,但是书中很多的词汇,并未涉及到“专业”术语,尽可能的用着一些能被大众所了解的形容词、名词等等。

经济学是什么?似乎在最近的时间,总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似乎很难看穿其中的玄妙之处。就好像我们在隔着一层纱布在朦胧着看着他一样。是否作为一门科学就该如此呢?可是作为一门社会、生活的科学他是否应该更贴近我们呢?或者作为对他的兴趣仅限于调侃他的悖论和关于经济学的笑话之中么?

在各种理论、各种假设的充斥中,又有多少忽略了我们的“人性”的内容呢?作者说道“人们在探讨经济学时,就好像它关注的仅仅是一个事件的商业和金融方面,范围狭隘。”的确,经济学是为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存在,而并非单纯的“经济”或者说是“财富”的线性增长催化剂——也就是因为“理论”这样,所以GDP,CPI要增长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催化剂作用,却是大多数人看待经济学的态度。

作者是在用这本书来“挑战”“正统”的经济学,但实际上他也是想要不断的完善经济学,将各种社会性更强的东西来填充在被各种非“真人”的假设包围的经济学之中,从而将经济学变得完美。

看这本书,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能够轻松的阅读,并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读懂;只是过多的论述和跳跃性的科目,虽然丰富了读者的眼球,但是却不成系统。或许作者意在为我们开启一扇兴趣之门、反思之门,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步入现实的经济学之中。


这其实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经济学,陆陆续续花了差不多二十多天才看完全书,差点被他朴素的外表,面目严整的逻辑欺骗,差点错过这本从人本位出发的“另类”的伦理经济学。

这本经济学绝对吹起了与传统经济学一席抗辩的号角,他的核心是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解读经济学,尤其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这种角度让我看到我们传统印象或者带着常识与常理,或者一般性认为的经济学上的新解说----这种感觉很是新鲜,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像走迷宫解难题一般在作者有点让人费解的逻辑中行走中,在弄清作者阐述的观点之后,常常有种“啊,原来如此”,“好像就是这样”的感觉。可以说,这本书扩展了我对经济学有限的知识,让我更宽泛更感性地看待生活问题,更近距离,更可触摸地观视我们的生活本身,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更理性。此外,还有些心理学成分,这样看来,真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比如“主权消费者”这个典型的经济学命题,即主权消费者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在作者通过例证说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神话而己。影响力在于,主权消费正说明了一个延伸现点“经济增长会导致物质消费的增加”,而现实是“攀比行为和适应行为”的存在,很显然让我们相信,物质消费的增虽并不能使我们感到幸福。

从这里看,这本书中作者想说的更是对一些传统经济学不愿或不屑考虑的方面的新视角的阐述。我们其实可以把这种新视角的经济学叫做行为经济学。以前看过怪诞行为学也属于此类。与《怪诞行为学》相比,这本书理性过强,生动性不足,如果对行为经济学感兴趣,希望阅读一些行文比较活泼易懂的入门书,我推荐《怪诞行为学》1和2。

打破习惯性思维,经济学解释的错误和非理性的决策,也可以用事实证明,其实并非如此,人们可以为他们非理性的选择提供充分的理由。出于人类本质是自私的这一假设而建立的现代经济学,一个鲜明的现实案例就是,因为假设人类是自私的,所以会直接导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或者那些无私行为,诸如找回失主钱包之类行为,以及一些复杂的情感,传统经济学对此并没有给予很好的解释。于是作者小结:传统经济学将主权消费者简化为经济人,这种与情境无关的极简主义已产生问题。而对选择不仅是理智还有情感上的解读,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经济人生活的最好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幸福感的度量问题,权利和惩罚等这些情感上看似无法量化的东西也做了伦理经济上的解说。让人受益匪浅。当然如果作者的阐述再通俗易懂一些就更好了。


说起经济学,大家都觉得高深莫测。但是这几年,有几本书是对于是传统我们所认识的经济学有一个颠覆。比如《魔鬼经济学》《超暴魔鬼经济学》等等这些著作把经济学的视野拓展得更宽,让经济学脱离于是单纯的“算账”式单调,进而更深入的探讨一些伦理问题,社会问题。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对于是经济学的应用会大吃一惊。更是对于是传统我们所认识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有一个相当大的常识性颠覆。这本书也是这样一本会让人读来十分过瘾。

正说作者所言,常规的性的经济学,里面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于是我来讲有一种“经济学必然逻辑或类似胁迫性言辞”更有人提出“但凡常识与经济学发生冲突之所,常识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论调,在我看来真有点“霸权”条款的样子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事实上经济学也并非像他们所研究的那样,比如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指数的问题。这是相当困惑人的,按经济学的逻辑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会提高人的幸福指数,可是大多数所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了,人均GDP相对于是发展中国家也大大的超过好多,可是幸福指数却未必能赶上发展中国家。

这本书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来让我们看清经济学中的问题。比如生命的价值能够用金钱来衡量吗?选择总是多多益善吗等等,我们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我们能把事儿看得更清。

其实经济学也非万能,更如作者所说“我们一方面应该避免在伦理反思有用性上的过度悲观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避免在经济学有用性问题上的过度乐观主义”在谈到经济学的问题,作者开玩笑说“经济学家之所以对各种问题做作出回答,并不是因为他们乱放问题的答案,而是因为人们向他们提问”。


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这本书看起来很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