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赵冠谦文集

赵冠谦 著,赵希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赵冠谦 著,赵希 编  

页数:

367  

前言

  光阴确实像流星一般飞逝,转眼间我的职业年华已有57载,57这个数字对一个人生来讲已属不短,何况工作已过半个世纪,回首往事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记述,似乎一切平平淡淡,有些对不起国家的培养,父母的期盼,但提起笔来还是想写些回忆,一是让自己评价这一生是否值得,二是让他人了解自己怎么度过这一生,功过、优劣自有客观评判。  一、选择专业  有人问我,你究竟为何选择了建筑专业,我实在也说不清。我的家不是书香门第,周围也没有学术气氛,高考时糊里糊涂填写了建筑学。要说偶然也不全是,其实也有点原因。念初中时我喜欢绘画,记得有一次我交上了一张苍松水墨画,老师看后偏说不是我画的,气得我二话没说,当场又画了一张,消除了老师的怀疑。还有,我家开的小作坊,是织绸业,有时需要画小样,我家邻居就有两家专门画图样的,我经常去那里,观察他们绘图技巧,无意中也感染了和加深了我对绘画的爱好。记得高考时,建筑专业还专门增考了绘画,让我们依样描绘五个经典柱式中的一个,我认真又满感兴趣地完成了考试。后来,我被杭州之江大学录取到建筑系,进了大学,上了专业,才知道建筑学不仅要有绘画的技能,还需具备更多的工程知识和营造技术。不管怎样,我与建筑终于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走进社会  1951年,当我度过了私塾、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7年学习时光,发现自己马上就要走上社会,心中不免感到陌生与兴奋。社会毕竟与学校不同,要适应工作环境、要完成工作任务,还有各种事情要应付。解放初期那个年代,整个国家刚从旧社会演变过来,一个百废待兴的气氛笼罩着全中国,我怀着一颗为新中国服务,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赤诚之心,填上了服从国家分配的志愿,具体填写的地区是北京、东北、西北,我没有要求留在上海这个当时被同学们认定最佳和最美的大都市,虽然系主任曾希望我留校当助教,当然这个岗位被同学们看好和羡慕,我毅然放弃了,我也没有去征求家长意见,我知道我只要去一说,父母肯定要我留校。

内容概要

赵冠谦先生195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建筑艺术学院同时获副博士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工作在住宅设计和科研一线,主持了大量工程项目并制定了多项住宅设计标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理论成果。2000年被授予“工程设计大师”的光荣称号。 赵冠谦先生发表于各专业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的文章共100余篇,涵盖了小区规划、住宅设计、理论研究及标准编制等方面内容。本书收集了赵冠谦先生1979年以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约80篇。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曾经刊登在《建筑学报》、《住宅科技》、《城市开发》、《中国住宅设施》、《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专业杂志上。另有14篇文章是包括杂志、报纸和网络在内的不同媒体与赵冠谦先生的访谈记录等,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赵冠谦先生的专业观点和日常工作生活。 本书将不同类型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以下为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住宅建设篇。主要包括了关于我国住宅建设历史的综合论述,我国小康住宅、试点小区工程和国家实验小区等实践的发展回顾,我国住宅标准化和多样化发展历程等几方面内容,是我国住宅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第二部分,规划设计篇。这部分的内容较侧重于设计理论方法,主要分为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两大方面。 第三部分,海外信息篇。收录了赵冠谦先生对于国外城市规划和住宅建设考察成果,包括了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亚太地区等十几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第四部分,媒体访谈篇。其中,一部分文章较为关注赵冠谦先生住宅设计生涯,另一部分文章则针对住宅设计研究等具体问题。 2009年是赵冠谦先生八十寿辰,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他在建筑领域57年的辛勤耕耘,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住宅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回顾过去,集文成书,读者可以深深感受到,住宅即是生活,观住宅产业之发展,可以见人民生活之变化。比起作为一份纪念,更有意义的则是激励新时代的青年人们,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态度,为住宅产业的未来,尽一份力。

作者简介

赵冠谦先生195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建筑艺术学院同时获副博士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工作在住宅设计和科研一线,主持了大量工程项目并制定了多项住宅设计标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理论成果。2000年被授予“工程设计大师”的光荣称号。
赵冠谦先生发表于各专业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的文章共100余篇,涵盖了小区规划、住宅设计、理论研究及标准编制等方面内容。本书收集了赵冠谦先生1979年以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约80篇。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曾经刊登在《建筑学报》、《住宅科技》、《城市开发》、《中国住宅设施》、《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专业杂志上。另有14篇文章是包括杂志、报纸和网络在内的不同媒体与赵冠谦先生的访谈记录等,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赵冠谦先生的专业观点和日常工作生活。

书籍目录

代序回忆建筑岁月1 住宅建设篇 艰难的历程,丰硕的成就——新中国住宅建设50年 中国城镇住宅建设四十年 理性对待住房建设与消费 我国城市房屋建设开发的综述 居住与健康——健康住宅发展及其规划设计 住区的可持续性——住区的节能、省地与环境保护 新世纪住区建设的演进与模式研究 人·居住环境·科学技术——我国城镇住宅建筑的发展与对策 设计创新,技术集成,打造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品牌 跨世纪小康住宅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 中国城市小康居住目标预测 国家实验住宅小区的实践与启示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的变迁 改善城市住宅建筑的功能与质量——小康住宅建筑功能与质量的研究 求解住宅建筑创新新内涵 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与多样化 建筑标准化的新趋势 提高住宅标准设计的质量——编制北方通用大板住宅建筑体系的体会 对四种住宅建筑体系的评介2 规划设计篇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解读中小套型住宅观念与规划设计——兼析'90中小套型住宅优秀方案 舒适·方便·文明——跨世纪住宅小区规划的构筑 人与居住环境——国家住宅试点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 室外居住环境构成 环境与住房建设 住宅空间的健康性 21世纪住宅的设计标准 21世纪的住宅设计 21世纪住宅的厨房和卫生间 舒适·安全·经济——新世纪住宅的构想 住宅设计的过去、今日与未来 迈向新世纪的住宅——试点小区住宅设计的成就与展望 居住生活实态与室内空间环境 室内居住环境设计 居住行为模式与“七五”期间的住宅设计3 海外信息篇 当代住宅建筑 国外住宅建筑发展趋势 欧洲的城市规划与住宅建设 欧洲之行 英国的住宅区和住宅建设 瑞典居住区的建设方式与特征 近年来的匈牙利住宅区和住宅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建设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住宅政策与住宅设计 日本集合住宅近况 亚太地区国家的低造价住宅建设4 媒体访问篇 让我们更诗意地栖居 让居者优其屋——访著名住宅专家、设计大师赵冠谦博士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赵冠谦 观赏性,功能性,经济性,打造人居环境的三要素——访中国建筑大师赵冠谦 “我还能做一些事”——赵冠谦大师访谈 “欧陆风”不能取代“中国风” 冲出“六面体”的羁绊——赵冠谦谈户型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杭州住宅应更关注节能与人文关怀——访杭州市首届最佳人居奖评审专家组组长赵冠谦 中小套型不是低标准的代名词 “与时俱进”建设健康住宅 住宅设计要反映我们的生活方式——专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住宅产业化大事记

章节摘录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重视住宅建设工作,但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干扰,从1949年至1978年的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m2,人均居住面积为3.6m2,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并未得到提高。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住宅建设与其他领域一样取得了很大成就,城镇住宅建设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共建约35亿m2,为建国前30年建设量的7倍,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m2,人民居住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开发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初现代化标准的居住环境。中国住宅建筑建设将获得整体的提高,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赵冠谦文集 PDF格式下载



内容有一定的深度 但配图比较少 内容介绍比较全面 还是值得看看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