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7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概要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上篇系统地介绍了条码的编码技术、符号
技术、自动识读技术、印制技术和条码应用系统设计;下篇由浅入深地介绍
了EDI基础、EDI标准体系、通信环境以及如何实现EDI等。
本书为高等学校物资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
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业企业、医疗卫生、图书情报、包装印刷及从事EDI
开发、应用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书籍目录

目 录
上 篇 条 码 技 术
1条码技术概论
1.1条码技术与自动识别技术
1.2条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简史
1.3条码技术发展概况
1.4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5条码技术的发展前景
2编码技术
2.1条码基本概念及其符号结构
2.2商品条码的编码原则
2.3通用商品代码(EAN)模式
2.4中国商品代码
2.5UPC系统的商品编码
2.6补充代码
2.7店内码
2.8EAN系统的图书代码
2.9EAN系统的期刊代码
3符号技术
3.1有关条码符号表示的几个基本概念
3.2EAN码符号的特征
3.3EAN码字符集
3.4EAN码符号的结构
3.5UPC条码符号
3.6EAN-128条码符号
3.7ITF条码符号
4自动识读技术
4.1条码识读系统的组成
4.2光电扫描器的结构
4.3光电扫描器的种类
4.4译码技术与设备
4.5条码识读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
5印制技术
5.1条码印制技术概述
5.2印制设备
5.3EAN码印刷位置及方向
6条码应用系统设计
6.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
6.2条码码制的选择
6.3条码阅读器的选择
6.4计算机系统配置
6.5应用软件开发
6.6条码技术应用系统
下 篇 电子数据交换
7电子数据交换概论
7.1EDI定义及工作方式
7.2EDI的功能
7.3EDI的组成
7.4EDI的成本和效益
7.5EDI的发展史
7.6发展EDI的必要性
8EDI标准体系
8.1开放式EDI概念模型
8.2EDI标准的发展史
8.3EDI标准
8.4EDIFACT应用级语法规则
8.5EANCOM与EDIFACT
9EDI通信环境
9.1EDI通信要素
9.2EDI通信方式
9.3支撑EDI系统环境的MHS
9.4EDI与MHS
10如何实现EDI
10.1EDI技术实现过程
10.2EDI软件
10.3华运EDI系统简介
10.4EDI硬件
10.5EDI项目的实施
10.6我国发展EDI事业的方针与策略
10.7EDI与EOS(电子订货系统)
10.8EDI与EFT(电子资金转账)
附录A 几种常见的条码码制
附录B 二维条码
附录C 申请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资格的程序
附录D EDI缩略语
附录E EDI术语
附录F 有关电话网、分组网的标准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