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毕业设计指南
2009-6
人民交通出版社
秦仁杰,张映雪,杨少伟 著
288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公路建设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公路建设正朝着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工程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的交通建设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而成的。 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道路工程高级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专业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锻炼、巩固和提高专业水平。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实用性、完整性及系统性。 本书力争反映本领域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以我国最新出版的有关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叙述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步骤以及道路工程中的理论、技术、方法,并且增加了算例以帮助读者理解消化,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本书主要介绍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思想和组织管理、设计图纸绘制要求、公路和城市道路各阶段设计文件组成和设计指南、立体交叉的方案设计、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实例等。本书是专门为道路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道路毕业设计(论文)而编写的,同时也兼顾了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可作为从事道路与交通、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共九章,第一~第三章由张映雪编写,第四~第六章、第九章由秦仁杰编写,第七、第八章由应荣华编写。全书由应荣华进行统稿工作,由长安大学杨少伟教授担任主审。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缺点、错误难免,请读者不吝指教。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指南》主要介绍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思想和组织管理、设计图纸绘制要求、公路和城市道路各阶段设计文件组成和设计指南、立体交叉的方案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概预算文件及实例、中小桥及涵洞设计等。《道路工程毕业设计指南》是专门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道路毕业设计(论文)而编写的,同时也兼顾了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也可作为从事道路与交通、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人员学习参考。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目标第二节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第三节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与组织管理第四节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第二章 道路工程设计阶段及图表文件说明第一节 公路路线设计阶段和文件组成第二节 城市道路设计阶段和文件组成第三节 道路设计图纸格式和规定第四节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及要求第三章 公路路线设计第一节 选线第二节 平、纵、横综合设计第三节 方案比选和投资估算第四章 城市道路设计第一节 城市道路设计依据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第三节 平面设计第四节 纵断面设计第五节 城市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第六节 中小城市道路主干路设计实例第五章 道路交叉设计第一节 平面交叉设计第二节 立体交叉设计第三节 交叉口设计第六章 路基设计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一般路基设计第三节 路基防护第四节 支挡结构设计第五节 路基排水设计第六节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实例第七章 路面设计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第四节 路面改建设计第五节 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第六节 路面设计实例第八章 概预算文件组成及实例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道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第九章 中小桥及涵洞设计第一节 中小桥设计第二节 涵洞设计参考文献
第二章 道路工程设计阶段及图表文件说明 第二节 城市道路设计阶段和文件组成 一、城市道路设计阶段的划分 城市道路工程项目文件按基本建设程序分为下列阶段: (1)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即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 (2)工程可行性研究,即编制计划任务书阶段。 (3)初步设计。 (4)施工图设计。小型工程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大型工程在初步设计之前应当进行方案设计;特大工程或技术复杂的工程,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 二、城市道路预可行性研究 城市道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为: (1)前言。 (2)编制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目的和工作过程;主要研究结论。 (3)道路现状评价和自然条件。 (4)发展预测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5)工程范围、建设规模、标准和初步方案。 (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 (7)经济评价。 (8)存在问题及建议。 三、城市道路可行性研究 (一)编制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2)贯彻城市道路为发展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的方针,确定合理的道路改造方案。 (3)坚持科学技术先进、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并注意经济合理,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