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任务时代

文锋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文锋  

页数:

251  

Tag标签:

无  

前言

知识的巴比塔(代序)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主任 戴兆国教授在历史老人面前,人类总是炫耀着自己发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并宣称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大厦。这种自诩而豪迈的态度在科学盛行、信息膨胀的时代愈演愈烈了。各种确定性的知识被做成一块块真理之砖堆砌成了一座知识之塔。人类站在塔的各个地方,高兴地欢呼着,他们在一步一步接近天国的位置。殊不知,人爬上知识之塔以后,就开始离开他们生活世界的土地,并且越来越远。构造精巧的知识被分门别类地安置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甚至存进光盘里。一代一代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知识之树繁茂异常。有一天,狂风吹来,向四方伸长的树枝相互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开。大树剧烈的摇晃,震颤,知识之果一个个地落在土地上,转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风越来越大,树根开始摇动,随着天崩地裂的呼叫声,知识大树轰然倒塌。知识之塔也分崩离析,变成一堆真理之砖的废墟。历史老人从狂风中走出。他捋起长须,捡起地上的真理之砖,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些人,只知道建塔,却从不想想它的根基是否牢靠,向往天堂的心遮住了他们的眼。”说完,转身回到了时空的风洞中。是啊!人类在拼命构筑知识大厦的时候,就根本不去认真思考知识的边界在哪里?哪里是知识的家?哪里是人自己的家?真的有彼岸世界吗?真的有理想之国,有天堂之城吗?也许人类永远不能清楚地回答。这是人类的自我限度之所在。人生来就有他的天命,这天命纯然来自于一种偶然的际遇。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准备好的,也不可能都准备好。人生的旅途中充满着不测和艰辛。新的生命,一个儿童是不会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又要做什么……儿童单纯地快乐着、开心着、伤心着、难过着、喊叫着、歌着、舞着、唱着、跳着……儿童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呆呆地、怔怔地、莫名地、傻傻地、若有所思地、奇思怪想地、出人意料地……儿童不停地发问,疑问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疑问带来困惑,带来痛苦,甚至是孤独,这就是儿童的天命,也是人的天命。人的天命源自于儿童的天命。当我们渐渐离开儿童的生活,走向知识的途程,我们便开始了通往巴比塔之旅。在人类知识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发明了、发现了、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有科学的、非科学的,思想的、非思想的,积累的、非积累的,单一的、非单一的,形上的、非形上的……其中主要的知识都是为了不断增加人类生活的福祉,只有少数知识是反其道而行的。但是这些知识究竟帮助人类改变了什么呢?我们不妨环顾一下周围的世界。原先这个绿色的星球许多地方被城市的建筑物所覆盖,在星罗棋布的城市之间,网络般的道路也布满了田野山川。这些人类制造的生存空间和交通的道路,都是用人类提炼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其上的。原始的自然状态被这些厚厚的铁壳所覆盖,人们坐在自己制造的汽车里来回地奔忙着,休息的时候就住进钢筋混凝土的住宅当中。自然被人类远远地隔开了。这些物质的东西覆盖的是地球的绿色,那些所谓精神休闲的东西则直接取代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在这个物质膨胀的时代,我们无需思考,无需照看自己和孩子的心灵,因为社会的每个缝隙都被各种物质的、准物质的、冒充为精神的东西所占据,填塞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生存的物质空间被占满了,失去了生机,我们依赖的精神空间也被塞满了,失去了反思的功能。这是个物质膨胀的年代,精神彻底的衰萎了,知识创造的道路似乎也被填堵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各种信息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知识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不断增长。在这种增长背后,除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教育普及也加入到知识创造和生产的行列当中,知识增长手段的进步也是知识得以滚雪球式的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与知识增长的加速度相比,人类思想的速度也在加快吗?能够与知识信息增长的速度同步吗?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在信息和网络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思考速度可能是比较慢的,新知识增长的速度也很慢。这时人的思维速度完全能够满足人们创造知识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创造可谓日新月异,此时,生活于其中的人思维速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在面对新知识挑战的同时,我们是保持原先的思考速度,还是要寻求一种改变思维速度的方式,以满足创造新知识的需要呢?在网络信息交流的各种平台上,在新闻传媒的各种介质中,在大众化的信息迅速快捷的传递方式中,我们是否要想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或者说,我们能否做得更多一些,更快地完成更多的任务,更快地布置更多的新的任务?这个问题可以化解为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为何要创造更多的知识?知识真的需要加速增长吗?传统知识创造的方式是否已经过时?知识的大众化是否意味着知识的贬值?我们究竟需要何种知识?何种思考方式最为适合人的本性的发展?我们真的需要加快我们思考的速度吗?我们真的需要同时能够处理更多任务的能力吗?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关乎信息时代人所生存的根本状态,关乎人类对知识考量的方式,关乎人类知识进步的途径。如果说人类本来的思考速度停留于某种被限制的水平,那么思考速度的改变就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人类的思考速度是随着知识增长的速度而变化的,那么人类思考速度就应该越来越快,思考得慢的人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可是这其中存在一种困难,即人类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思维都是从传统中发展而来,我们无法离开传统创造知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速度不可能一直加快下去,否则人的生存就会变得莫测而凶险。人的思考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而不是追求某种极端的速度,仅仅为了创造更多的知识,为了更快地完成更多的任务,最终忽略了人自身的生存。那样的结果只能使人成为知识以及根据知识创造出来的各种创造物的奴隶,变成更多需要完成的任务的奴隶。我们不自知的是,我们已经迈入了一种多任务的时代,这是历史发展的不可避免的状况。也就是在我们面临多任务挑战的时候,我们却又毫无争议地扮演着单面人的角色。多任务需要人脑作出更快、更复杂的反应,当我们能够做出更快、更复杂的反应时,我们就更加单面化,更加直白地将丰富的生命平面化、均质化。这就是现代人的宿命,也是现代人离开自由道路的开始。面对现代社会的更高、更快、更多、更强,我们还有自由可言吗?自由在更多、更快的任务面前,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已经成了精神的奢侈品。整日坐禅的人看上去很自由,但是他们却是心灵最为忙碌的人。街市上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他们非常的忙碌,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吗?他们在为自由而生活吗? 人的自由本性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种人类观念的假设?或者说人的自由根本上就是只有通过人的行为实践才能够得到说明。 从目前人类在观念系统中探讨的各种自由来看,其复杂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诸如政治的自由、经济的自由、文化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行为的自由;文字表述中的自由、现实兑现的自由;被掌控的自由、放开的自由;……当我们不得不用各种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自由的时候,就已经证明我们陷入自由的迷潭了。为此,我们只有回到“人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由的?”或者说“人可能有自由吗?”这类问题之上。这是追问自由本质的根源所在。分析地看,人的存在基本可以分为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几种层面。物理的是人的生存所依赖的外物的基础和人体遵循物理事物变化规则的一类身体条件;生理的是人生命的生物性基础,主要包括人的各种活动机能;心理则是依靠前两者展示人的生命活动内在方面,主要包括脑神经以及意识活动过程;精神层面与心理活动有直接关系,心理活动是当下的,精神活动则是可以留存的,如思想家的心理活动可能已经终止了,但是其精神的影响却可以长期延续下去,甚至在某种条件下还会增强。 根据人的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划分,我们就可以对其自由的状态做出说明。物理层面的自由受自然物理运动法则的支配,生理自由受生物进化法则的控制,心理自由则受意识活动规则的影响,精神自由是由生命的最高法则决定。到目前为止,人类创造的知识系统基本能够说明物理、生理层面的自由如何获得,但是对于心理和精神自由的掌握则有待时日。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自由困境多数是由于对心理自由和精神自由状态无法说明所导致的,只有真正破解了心理和精神自由的秘密,走出这两个迷潭,我们才可能认清自由的本质,也才能够回答“人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由的”这类问题。人生的进阶不是直线的,人们往往在生命的历程中遇到各种变故,这些变故可能包括难料的世事,人生的迁变,历史风云的变幻。在这些变故面前,人当采取何种心态应对取舍,这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从生命发展的位格来说,我们自身的品格、才能、气质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外在的事业能够成就到哪一步,都直接关系到生命发展所显示的结果当中。从个人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成功首先关乎自我的完善和满足,其次也要有社会历史进程带来的各种机遇。从社会角度看,是否多数人能够得到发展,取决于社会本身的进步和展开程度,以及为所有个人提供的自由发展的可能性的大小。尤其是今天这种社会,我们能否面对更多更快的任务,自由、出色并快乐地完成?传统的儒家强调人生要遵循至简的大道,生命发展的起点、进程和目标越是简单,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可能越高。生命的格因至简而至圣。真正的哲学家的生活就是思的生活,他们思天地、山川、日月、人生、历史、社会……在思的途程中他们发现了世界的诸多奥秘,为推动人类智慧的进阶,至简之反思便是至简之智慧;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追求至美的生活,各种艺术形式都充满了对这个世界之美的探索和描绘,艺术家越是至简,其创造的艺术之路便越宽敞而开阔,便越是能够引起人类对世界之美的赞叹和追求,至简之艺术便是至美的艺术;宗教的生活也当是至简的,只有至简的心灵才能够体会到宇宙天地的空灵和悠远至深人生奥秘,至简的宗教是充满着至爱的宗教,繁琐的宗教只会损毁人的本性,使人性沾染更多的无奈;科学也当追求至简的目标,只有为人类生活提供至简的、方便的生活,科学才真正达到成熟的境地,复杂的科学会对人类自身的发展造成障碍,甚至会毁灭人类前进的道路,至简之科学才是至用之科学;至简的生活就是简化我们手上的更多的任务,让更多更快变为更少更慢一点。至简而至真、至善、至美、至爱、至圆、至贤、至圣……一个简单的人是可以快乐的人。至简的人生还可以变成一种隐者的人生。隐不单纯是让身体处在某个静谧之处,处在一个尘世隔绝的地方。隐的真正意义上在于隐者的心,当隐者将自己的心灵置于一种孤寂的状态,隐者就出世了,就出现在众人不经意的地方。周孔时代的隐者、魏晋的隐者、佛徒的隐者……他们的身影虽然飘远了,但是他们隐逸的精神却流传下来了。追求隐的生活可能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出现,有时强烈,有时淡然,有时急切,有时舒缓。求隐的心态,求得一份心灵的孤寂,避开尘世的劳烦,最终将自己融入自然当中,在自然中觅得安慰。“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在自然的无尽的怀抱里,隐者获得了新生,隐者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安然。不过,最为真实的隐者甚至连对自然的要求都是没有的,甚至是无言的,是无行的。瓦尔登湖畔的隐者就是这样一类人,在深山里聆听狼的嗥叫的人也是这样一类人。可爱的人们,可敬的人们,我们何时能够保有一份隐者的心态,何时能够让隐逸的精神渗入我们尘世的烦劳之中,我们的心就真的能够轻轻地放下来,我们就不再是物质的奴隶和精神的难民,我们就真的能够摆脱多任务的纠缠,迈入空明澄怀之境。知识的巴比塔矗立在历史的深处,无数的人因畏惧其伟大而拜倒在塔的面前。在耀眼的知识光亮面前,人们匍匐低行。人们抬头仰观之日,就是人类快乐会心之时。我真心所愿,早点拆除这座知识的巴比塔。自然的还给自然,人类的留给人类。

内容概要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至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远,机遇与挑战并存,激情和压力同在,人类文明、科技和现代化的时代列车急速飞驰。多数人的物质期盼日渐旺盛,身心却在不断透支,幸福感被迷茫的思绪所冲淡,出现焦躁、不安乃至抑郁等亚健康症状。一切仿佛都在“被”着,被就业、被生活、被成功,被幸福……作者谓之“多任务时代”。
  在《多任务时代》一书中,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向读者描绘了多任务时代的一系列情景,呈现了多任务时代的特征,同时,思索了种种现实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根源,探究了一种可能的追求幸福与满足的人生道路。

作者简介

文锋,独立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工作,担任公司常年管理顾问,有关企业包括:深圳电信、大亚湾核电集团、中国集装箱海运集团、深圳华为公司、广东雷士照明集团等。曾出版《学会做事——从熟知走向真知》。作者对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人的幸福感下降这个问题做了深刻的反思,“多任务”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无法逃避,只能承受,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其中寻找可能的幸福。

书籍目录

第1章 多任务时代:悄然而至 
 多任务·单任务 
 没有个性的个性化时代 
 人不擅长多任务 
 注意力缺失的孩子 
 精神病医生:忙得发疯 
 现代西西弗 
 事道
第2章 最重要的事:深埋在废墟下 
 时钟·罗盘 
 人造紧迫感 
 重要性-紧迫性矩阵 
 人与事的桥梁 
 高效能人士的习惯 
 再?一个习惯 
第3章 选择的悖论:多即是少 
 选择过载 
 鱼缸里的鱼 
 知足者·最大化者 
 患得患失 
 帕累托原理 
 简朴生活 
第4章 把事做掉:消缓压力的承诺 
 把事放进“桶”里 
 传统记事系统 
 Moleskine的魅力 
 GTD:行动管理方法论
 革命:自下而上
第5章 慢生活运动:快速席卷全球
第6章 新新人类:一周工作4小时
第7章 成功者:故事99%+事故1%
第8章 电脑:Ctrl+Alt+Delete
第9章 标准时间:让世界快节奏同步
第10章 帕金森定律:没事找事
第11章 人脑:理性多任务的无能
第12章 非信息过载:精神环保迫在眉睫
第13章 阿凡达: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
第14章 阿米什人:主流文化的悖逆者
第15章 非洲时间:最后的单任务一族
第16章 被幸福的快乐:多任务时代的人性关怀

章节摘录

第1章 多任务时代:悄然而至对于自己的时代,人可以有看法,也可以没有;可以有一个,也可以多个;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拿别人的当作自己的。因此,人是自由的。时下流行说法:这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全球化时代,城市化时代,等等。而且,时代在发展,发展是进步的意思,进步是更好的意思,而更好……还是更好的意思。关于时代发展速度,通常众口一词:日新月异!不错,因为这是事实。许多人对这个时代、对这种发展是满意的,甚至是向往的。这样看问题,非但无可厚非,而且令人欣慰。既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倒愿意换一个视角:从我,或者说从一个普通人的实际感受出发,看看这个时代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那些流行观点说得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过于宏大,过于笼统,离自己有些遥远。至少它们不完全是自己的,而我又总喜欢自己琢磨一二。我这样一看,一想,竟发现了一个很生僻的东西,它叫“多任务”(Multi-Tasking)。而且,我经过一些很不成熟的非专业研究后进一步发现,就每一个人而不是整个社会而言,多任务似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身上都有,并且强度渐甚。换言之,在微观上,这是一个多任务时代,一个不期而遇、轰轰烈烈的崭新时代,自上世纪90年代起,悄然而至。多任务•单任务说多任务是一个生僻的词,倒也未必,了解计算机或有电子科技背景的人都知道,它是一个计算机术语。通俗地说,计算机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就叫多任务。倘若计算机具有这种能力,就叫多任务能力。计算机程序各有各的目的,执行一个程序相当于在做一件事,当然也是执行一项任务。计算机能多任务吗?上世纪中叶刚一开始时还不能,后来逐步建立了多任务能力,现在不仅能,而且能得很。这个过程一共只花了60多年。速度实在惊人!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般笼统地归功于包括你我在内的“人类”,或“人类探究自然的渴望”,或“人类的聪明才智”的巨大推动。然后,这个问题便不再有人感兴趣,无人深究了。会用电脑(也就是个人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它同时能做许多事:上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听音乐,看视频,打游戏,聊天,还不耽误用Word给老板写报告、用Excel给项目做预算、用PPT制作演讲稿。如此不可思议的、繁重的多任务,就连最普通的电脑也能应对自如、柔韧有余,只是有时速度稍慢、反应稍显迟钝一些而已。电脑能多任务,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多任务时代的来临,和电脑越来越强大的多任务能力有很大关系。还在当学生的时候,我就使用过最简单、最蠢笨的电脑,当时它们绝不能“一心二用”,只会做“单任务”(Mono-Tasking):你发一条指令,它做一个动作;再发一个指令,它又一个动作;没有指令,它便一动不动,呆在那里傻等,活像一个未经培训、不谙世故、“眼里没有活”的小服务生。渐渐地,电脑的多任务能力与日俱增,人也跟着忙碌起来。IT发展迅猛,人与电脑日渐亲密,近20年来愈发变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电脑在多任务,你岂能单任务?电脑在不断提速,你岂能慢得下来?于是,大约上世纪90年代,多任务一词很自然地借用于人类。《维基百科》给出解释:人类的多任务就是,“一个人同时执行一个以上的任务。”容易理解,一个人同时做几件事,或想几件事,就是人类的多任务,在本书中大都简称多任务。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周围每一个人,再看看我自己,越来越多的人在多任务——步步紧随电脑,越来越多的时候在多任务,越来越视多任务为常态。一些企业在招聘职业经理人时甚至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多任务能力”。一些人尤其是孩子们不开着电视、不听着音乐便无法看书学习,而那种看书、那种学习又不得不浅尝辄止,极富跳跃感和刺激性。很不好意思,我已经多少年没看过老少咸宜的卡通书或动画片了,不是不想看,而是不敢看,因为……我跟不上,看不懂。人人多任务,时时多任务。这种状况在全国、全球愈演愈烈。于是有一天,我充满信心地对自己说:这就是多任务时代,它来了!没有个性的个性化时代多任务时代,那又怎样?它是好还是坏?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对我们有何影响?还有,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将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是啊,这些问题都很大,而且我们一下子没有答案。更准确地说,倒是有许多标准答案,可那些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这是多任务时代的问题之一。我们都太忙,没有时间做系统、深度思考,加之标准答案泛滥,心静不下来。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我们不够个性化。如今又是个性化时代,照理说,每个人的答案应该足够个性化、相互间很不一样才是,正如那些有个性的女人的穿戴打扮。(这里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不过举个例子。而格外在乎“性别歧视”又是烹饪多任务时代的一味必须的作料。)因此,关于这个时代的答案绝不应该只有一个,应该一人一个,个性鲜明,那才算正常。然而不知何故,天道像是在和人开玩笑。一个女人,不论穿戴打扮如何有个性,说到底还是个女人,不可能变成男人或别的什么。更糟糕的是,市面上许多女人刻意追求穿戴打扮的个性化、相互争奇斗艳的结果,反倒让人觉得她们越来越雷同,越来越没了个性,直至沦为同类——不外乎“时尚女子”或“女白领”或“富婆”。不论“个性化”的呼声如何震耳欲聋,我们其实高度一致,前所未有地一致。我们一同减肥,一同健身,一同吃素,一同诅咒烟酒,一同吃灵芝孢子防癌,一同自驾;在同样的时间(国家法定节假日),携带同样的装备(手机+相机+DV),赶往同样的景点,咀嚼同样的饭食,带着同样的倦容,发出同样的赞叹:“大自然真美啊!”这说明:我们心里只有一个答案,同样的答案。我们争先恐后为自己抢购一张车票,挤上“时代列车号”高铁动车组,一往无前。列车要去哪里,前方到哪一站,何时到达,全都不是问题。反正有人会告诉我们,不早也不晚;晚了也没关系,反正自打上车起我们就没打算下车,都不愿下车,因为谁也不愿被时代丢弃。就这样一直向前吧。车厢内窗明几净,设施奢华而现代,并且不停地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空气略显污浊,尚可呼吸。由于宽敞、舒适的座位有限,多数人站着,有人红鹤似地单脚立着,还有人蝙蝠似地倒挂着。孩子们受到极大的呵护,他们的处境相对舒服一些,可以骑在父母甚至祖父母、外祖父母身上,一直骑到下一代诞生。窗外景色飞速掠过,有些模糊,还算看得清楚,经过茂密的丛林、绿油油的草原,来到山丘、田园、农舍,在来到集体养殖场、乡镇企业、休闲山庄,绿色、黄土渐渐褪去,幢幢高楼耸立起来。动车组不断停靠一些小站,拥挤上来大量庄稼人,懵懵懂懂,手足无措,这时,广播里传来一个女声,用中文通报:“各位旅客:城市化到了!”动车组偶尔停靠几个大站,有秩序地上来许多各色皮肤、眼睛和长相的老外,举止淡定,不苟言笑,于是广播里的女生先用中文后用英文还有可能再用日文通报:“各位旅客:全球化到了!” 人不擅长多任务总的来说,多任务时代的旅行是惬意的;物质充裕,新奇丛生,很刺激。可车坐久了,难免人困马乏。一些人,越来越多的人得了以前没听说过的病,譬如“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一些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自己病了,却说不出什么病,就连医生也说不清楚,最后只好给一个概而括之的称呼:亚健康。 许多人问多任务为什么会得这种怪病,我也在问,后来我找到一种解释。是这样的,杂技表演中常有一个节目:表演者同时向空中抛接几个球、棒、帽子或其他物件,最复杂的时候,同时抛接锅、碗、瓢、盆,甚至炒勺和菜刀等多种炊事用具。显然,这是多任务。节目轻松滑稽,表演者扮作“小丑”,但此类表演不宜持久,Show(秀)到为止。同时抛接的物件数量越多,种类越多,表演时间越短。多任务时代,每个人都在扮演小丑,一刻不停地表演;上班表演,回家表演,夜以继日,连周末、节假日都不能休息。结果可想而知。即便没有累趴下,也无法精力充沛、笑容灿烂。还有一些平常游戏可以佐证:一只手在桌面上前后运动,另一只手同时画圈圈;或者,两手各持一笔,左手画圆圈,右手画方块。谁能做得来?多数人做不来,即便做得来也难以持久。但凡做得来、做得好者,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有天赋,要么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起先这不过是我的一个观察和生活体验,不曾想还有些理论根据,——有些来自国外科学研究成果。这里暂且不表。先说一个叫人失望的结论:人类生来不擅多任务。 老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古老智慧多倡导单任务,而非多任务。不知何故,女娲创造黄土人、上帝创造西洋人时,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设计原理如出一辙——人类基本上是一部单任务机器。我是说,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人都是单任务的,最适合一次只做一件事。可是,在意识之外,人体本身却又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多任务机器,其性能卓越而完善,以至于迄今为止所有人类发明——那些最复杂、最高精尖的系统,在它面前统统相形见绌。最后,如果有人问:人类曾有过单任务时代吗?当然有。大概二百年之前都是的。注意力缺失的孩子西方国家新近流行一词:Generation M,意为“M代人”。“M”,想必取自英文“多任务”的第一个字母。因此,M代人指的就是多任务的一代人,他们在互联网诞生和兴盛时期长大。和以往几代人不同的是,M代人从未经历过单任务时代,丝毫没有“一件一件做事”的亲身体验,他们生就多任务。因此,在他们身上,多任务时代的种种特征体现得不折不扣、淋漓精致。2006年,time.com网站有一段描述:现在是晚上9:30,斯蒂夫和乔治娜非常清楚他们的孩子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至少他们人在哪里。14岁的皮尔斯在他的卧室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同时还在MySpace和AOL-IM上面聊天。已经整整3个小时了。皮尔斯的双胞胎姐姐勃朗蒂“扎根在”客厅里,一如既往地霸占着父亲的iMac(苹果电脑)。她也一样,一面忙于网上聊天,一面还在打手机聊天,正在和谁拿当天的家庭作业开玩笑。男孩皮尔斯正Google女明星凯拉•奈特利的照片,遇到中意的,就拖进Windows媒体播放器中,以便日后播放。另外几个IM(即时通信软件)同时打开着,他正在和一个MySpace小网友聊天。一个说,“嗨,你怎样?”另一个说,“啥事?你这家伙!”“没啥事,你呢?”“没事。”iTunes(苹果音乐软件)也开的,皮尔斯正在混成Queen、AC/DC、古典摇滚和说唱歌曲。电脑屏幕上还有一个Word文件,上面是他的英文课作业。皮尔斯一般在学校里把作业做完。如果做不完,他就在卧室里把书摊开,“有时间的话,”他就做一道题或写上几句话,“一次做一点。”女孩勃朗蒂也一样。“你几件事一起做就是了,”她说,“可我爸妈总说听音乐时不能做作业。他们不懂,只有那样我才能专心。”这两个孩子跟小朋友在一起时也是多任务的。男孩皮尔斯承认,在跟最要好的朋友埃罗伊说话时,“他一只耳朵听iPod,另一只耳朵听我说话。”而女孩勃朗蒂则强调,如果有谁觉得她没有注意听人说话,“我会很肯定地告诉她:我在注意听,虽然我也在听音乐。”上述情形我们绝不陌生。多任务时代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像皮尔斯和勃朗蒂那样的M代孩子身上。他们生在多任务时代,生就多任务,似乎个个都特别善于多任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家奥克斯正主持一项对洛杉矶地区32个现代家庭为期4年的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奥克斯时常惊叹M代孩子同时玩弄许多电子玩意儿的能力。美国一些资深专家指出:M代孩子的认知技能、习惯和以往几代人均有所不同。现在有40%教室能够无线上网,大学生们一面听课一面做其他事。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特克尔说,“台上是一些最棒的人在讲课,而他们却在发送邮件。”特克尔教授试图说服他的学生,教室不是发送电子邮件的地方,不是上网搜索信息的地方,也不是用IRC(互联网聊天)对这堂课评头论足的地方,“这些对听课没有好处。”现实很让他失望。美国许多大学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弗吉尼亚大学等都在考虑屏蔽掉教室里的无线网络。已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20年的布劳尔教授则态度鲜明,“我告诉我的学生,不要把我当成电视节目……他们必须把我当作一个正在说话的真实的人。我要他们心里只想着我们正在谈论的事情。”然而,M代孩子的多任务现象已经显现出诸多不良后果。譬如,越来越多的教授们在讲课时尽量使用视频、音频剪辑和PowerPoint演示,目的是想抓住M代孩子“几近凋零的注意力”。杜克大学历史学教授孔兹说,“我喜欢把媒体带进课堂,以便带学生进入爱德华•默罗(美国著名播音员)的网站,听他和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纳粹三大集中因之一)的获释者边走边说些什么。”另一项有针对性的措施是,教授们更多地布置学生阅读书籍摘要和文章,而不是整本书。孔兹曾要求学生去读一本350页的书,结果学生婉转地向她表示“我们早就不读一整本书了!”孔兹惊呼,“可这里是杜克大学啊!”注意力衰退是个问题吗?结论不宜过早。我们不是频繁听见许多父母赞扬“现在的(其实是自己的)孩子”如何聪明、如何有能耐吗?这是有道理的。摆弄电脑和形形色色的电子玩意儿,的确是那些困难时期过来的父母、祖父母们望尘莫及的事情,至于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来不及去想。M代孩子在他们的作业中大量运用多媒体,而且用得不错,但是,他们写作中的“放牧式的同时囊括许多数据流的习惯,不免带有杂乱堆砌的痕迹”。斯坦福大学的罗伯茨评教授这样评价他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很宽,但寻找答案的能力却很稚嫩。”“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清晰写作、专注和引申表述的能力已经退化掉了。”而杜克大学孔兹教授的发现则是,“他们写的东西每一段自身是有意义的,但放在一起却不能形成一个统一观点。”最令人担心的是,M代孩子难以容忍模糊性和多义性。“他们要求什么东西都要直截了当,”孔兹说。这让复杂问题的讲解非常为难,譬如卢旺达“胡图人–图西人的历史”。这种状况的影响是深远的,孔兹将这种对复杂性的厌恶直接归咎于M代孩子的多任务习惯。她鼓励学生们在校园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思考,只是思考。关掉手机。关掉笔记本电脑。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大多数M代孩子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多媒体电子装备早已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大多数中学里,铃声一响,孩子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伸进书包里,拿出手机……其实要说话的人此时可能就在教室楼道里。洛杉矶有个12岁的女孩,喜欢上学前与好友上网聊天,商量该穿什么衣服上学。“哦,天哪!我今天只好穿一样的鞋子了!”这种空虚和愚蠢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作家特克尔对此写道:在媒体和当下之间有一种绝配,一种社会需求上的强烈的叫人眩晕的绝配。(《第二自我:计算机与人类精神》,2005)应该看到:在网络环境下,“孤独和过度亲密都显得没那么可怕,”而且在那里可以不断验证自己的身份。这两样都是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由于许多家庭对孩子没有必要的约束,M代孩子随时随处可以上网,染上精神病学家哈洛韦尔所称的“屏幕奶瘾”(screen-sucking),这是一种强迫行为,难以自拔。(这位哈洛韦尔医生后面还将谈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家华莱士相信:电子邮件对青少年——成年人一样——的吸引力部分地与“老虎机”有些相似,那是一个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每一次你都不知道将得到什么奖赏,或者多长时间得到,所以你不停地拉那个手柄。“否则为什么有人半夜起来收邮件呢?”M代孩子已陷入无穷无尽的多任务当中。他们已被带离其他活动,包括锻炼身体、吃饭和睡觉。他们集中注意力有困难,无法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按照哈洛韦尔医生的说法,问题在于你因为“电子时间”太多而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久而久之,你将失去与家人郊游、共进晚餐的机会,将失去与人交谈的机会。问题不仅在于你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会毁了自己的脑袋,更重要的还在于那些你没有时间去从事、去经历的事情将毁了你的一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来自《羊城晚报》的新闻《汪洋荐书谈幸福: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汪洋何许人也,大家都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在这条新闻发布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就在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GDP不停地增长,而我们却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幸福。汪洋的一句“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又让我们开始反思“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与幸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GDP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总财富会增加,人均社会财富也会增多,但“人均”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个体都能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有0平米的住房,你的同事有90平米的住房,你的同事花钱换了一个180平米的住房,这个看似与你无关的事件,在经济统计的时候却与你有关,因为你的同事花钱买了大房子,他为GDP的增长作了贡献,同时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也增加了45平米。当然,由于你的住房面积依然是0平米,你怎么可能会感觉到幸福,也许你同事的幸福会因换了大房子而加倍,但是幸福却不可以被平均。 一位省委书记能够提出“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的政府官员开始思考百姓生活的幸福评价体系。 那么,当下的社会,我们为什么会感觉越来越不幸福,换句话说“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说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越来越不幸福,你肯定不会相信。 我们审视一下周围的环境,抑郁、亚健康的流行,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是我们的“精神”出了问题,还是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疯狂”。职场中人经常用“忙得发疯”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处在一个“多任务时代”,这并不是我们主动的选择,而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被多任务”。“多任务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被”,我们“被就业”、“被失业”、“被成功”、“被失败”,甚至是“被幸福”。 “多任务”对于IT界来说是一种进步,一台电脑可以处理多个任务,效率大大被提高。但是人脑不是电脑,如果让人脑搞多任务运作,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让人变得“疯狂”。因为人生来就是一个只适合做单任务的动物,换句话说就是专心致志的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事情。可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不允许我们这样单线程的工作。工作中一个人同时负责四五个项目是常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脑上同时开着MSN,挂着QQ和飞信,但结果是什么呢,经常会现把信息发错对象,个别男士也会把发给情人的信息发到老婆那里。 人是不适合同时开展多任务的,人能承受的极限就是同时做两件事情,开车的人同时听广播就已经加大了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如果你再让他开车听广播的同时打手机或者看报纸,那无异于让他自杀。有婴儿的朋友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婴儿一直哭闹不止,你就把电视、广播都打开,同时再让洗衣机也运行起来发出声音,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婴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因为如果让婴儿的大脑同时做3件事情就只有一个结果,“死机”——什么也不做——睡觉。 在我们的眼中“原始的非洲”是落后的,但那里的人却是“幸福”的在那里没有标准时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像现代都市的人那样,每天必须在9:00之前赶到公司打卡,否则就会被扣钱。 为了应对“多任务时代”的冲击,人们也在思考一些办法,有人就提出了“番茄工作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时间分配成若干个“25分钟”的单元,在每一个“25分钟”内只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这算是对“多任务时代”积极的应对也好,还是算无奈的应付也罢。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多任务时代”,若想生存就要做出一些改变。 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多任务时代”已至,与其抱怨“为什么越来越不幸福”不如去“寻找可能的幸福”。


编辑推荐

《多任务时代》编辑推荐:为什么iPhone和iPad的设计只有一个返回键而没有最小化功能,开启一项新的任务就必须要退出上一个任务,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你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幸福,是否有思考过问题出在哪里?抑郁、亚健康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词,是我们的精神出了问题,还是这个时代变得“疯狂”?人生来是个单任务的动物,却在这个“进步”的时代“被”多任务,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名人推荐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来自《羊城晚报》的新闻《汪洋荐书谈幸福: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汪洋何许人也,大家都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在这条新闻发布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就在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GDP不停地增长,而我们却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幸福。汪洋的一句“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又让我们开始反思“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与幸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GDP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总财富会增加,人均社会财富也会增多,但“人均”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个体都能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有0平米的住房,你的同事有90平米的住房,你的同事花钱换了一个180平米的住房,这个看似与你无关的事件,在经济统计的时候却与你有关,因为你的同事花钱买了大房子,他为GDP的增长作了贡献,同时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也增加了45平米。当然,由于你的住房面积依然是0平米,你怎么可能会感觉到幸福,也许你同事的幸福会因换了大房子而加倍,但是幸福却不可以被平均。一位省委书记能够提出“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的政府官员开始思考百姓生活的幸福评价体系。那么,当下的社会,我们为什么会感觉越来越不幸福,换句话说“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如果我说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越来越不幸福,你肯定不会相信。我们审视一下周围的环境,抑郁、亚健康的流行,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是我们的“精神”出了问题,还是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疯狂”。职场中人经常用“忙得发疯”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处在一个“多任务时代”,这并不是我们主动的选择,而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被多任务”。“多任务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被”,我们“被就业”、“被失业”、“被成功”、“被失败”,甚至是“被幸福”。“多任务”对于IT界来说是一种进步,一台电脑可以处理多个任务,效率大大被提高。但是人脑不是电脑,如果让人脑搞多任务运作,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让人变得“疯狂”。因为人生来就是一个只适合做单任务的动物,换句话说就是专心致志的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事情。可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不允许我们这样单线程的工作。工作中一个人同时负责四五个项目是常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脑上同时开着MSN,挂着QQ和飞信,但结果是什么呢,经常会现把信息发错对象,个别男士也会把发给情人的信息发到老婆那里。人是不适合同时开展多任务的,人能承受的极限就是同时做两件事情,开车的人同时听广播就已经加大了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如果你再让他开车听广播的同时打手机或者看报纸,那无异于让他自杀。有婴儿的朋友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婴儿一直哭闹不止,你就把电视、广播都打开,同时再让洗衣机也运行起来发出声音,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婴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因为如果让婴儿的大脑同时做3件事情就只有一个结果,“死机”——什么也不做——睡觉。在我们的眼中“原始的非洲”是落后的,但那里的人却是“幸福”的在那里没有标准时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像现代都市的人那样,每天必须在9:00之前赶到公司打卡,否则就会被扣钱。为了应对“多任务时代”的冲击,人们也在思考一些办法,有人就提出了“番茄工作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时间分配成若干个“25分钟”的单元,在每一个“25分钟”内只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这算是对“多任务时代”积极的应对也好,还是算无奈的应付也罢。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多任务时代”,若想生存就要做出一些改变。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多任务时代”已至,与其抱怨“为什么越来越不幸福”不如去“寻找可能的幸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多任务时代 PDF格式下载



对当今时代作出某种解读,时代对人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如何达到要求,请看作者阐述。


这本书很不错,我觉得值得一看!


在《多任务时代》中,作者描绘了这个时代的场景和片断,并没有给出关于幸福的标准答案,却可以启发读书的人去思考如何能获得自己可能的幸福这正是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因为别人的幸福可以用来欣赏,但不能复制,自己的幸福只有靠自己去探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