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

杨国良//李阳春//伍佑明 人民邮电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人民邮电  

作者:

杨国良//李阳春//伍佑明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通过对IPv4和IPv6的比较分析加深读者对IPv6的理解,从不同层面讲述IPv4和IPv6过渡和共存期间的策略和方案,并以技术、网络部署和业务应用为线索进行讲解。全书分成3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IPv6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IPv6的核心协议、路由技术、接入方式,以及多播和移动IP等关键技术;第二部分讲述在过渡期间的网络部署方案,包括一些热点过渡技术、典型网络的过渡方案、网络支撑系统和终端的改造方案,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第三部分讲述IPv6对互联网应用的影响和相应的过渡策略,包括Web服务、电子邮件等传统应用,以及IPTV等新兴互联网应用。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内容全面,注重工程实用性,可供从事IP网络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IPv6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IPv4的局限性 
  1.2 IPv6的发展现状 
  1.3 互联网演进的困境 
 第2章 IPv6基础协议 
  2.1 IPv6框架 
  2.2 IPv6编址 
   2.2.1 地址表示方式 
   2.2.2 地址空间和前缀 
   2.2.3 地址分类 
   2.2.4 单播地址 
   2.2.5 任播地址 
   2.2.6 多播地址 
   2.2.7 特殊地址 
  2.3 IPv6协议 
   2.3.1 数据包格式 
   2.3.2 扩展首部 
  2.4 ICMPv6 
   2.4.1 协议概述 
   2.4.2 错误消息 
   2.4.3 信息消息 
  2.5 邻居发现协议 
   2.5.1 数据包格式 
   2.5.2 数据结构和算法 
   2.5.3 前缀发现机制 
   2.5.4 地址解析机制 
   2.5.5 重复地址检测 
   2.5.6 邻居不可达检测 
   2.5.7 重定向机制 
  2.6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2.6.1 地址状态 
   2.6.2 协议流程 
  2.7 DHCPv6 
   2.7.1 数据包格式 
   2.7.2 分配地址流程 
   2.7.3 分配前缀流程 
 第3章 IPv6接入方式 
  3.1 接入网络 
   3.1.1 网络接入方式 
   3.1.2 网络接入控制方式 
  3.2 PPPoE 
   3.2.1 PPPoE链路建立过程 
   3.2.2 IPv6CP协议 
   3.2.3 PPPoE部署 
  3.3 IPoE 
   3.3.1 IPoE接入过程 
   3.3.2 IP Session 
   3.3.3 IPoE部署 
  3.4 IPv6接入方式综合部署 
 第4章 IPv6路由协议 
  4.1 路由协议的演进 
  4.2 IGP路由选择协议——OSPF 
   4.2.1 OSPF概述 
   4.2.2 OSPFv3与OSPFv2的区别 
  4.3 IGP路由选择协议——ISISv6 
   4.3.1 ISIS概述 
   4.3.2 ISISv6与ISISv4的区别 
  4.4 EGP路由选择协议——BGP4+ 
   4.4.1 BGP概述 
   4.4.2 BGP4+与BGP4的区别 
 第5章 IPv6多播技术 
  5.1 多播技术产生背景 
   5.1.1 IP多播历史 
   5.1.2 什么是多播 
   5.1.3 IP多播的特点 
   5.1.4 多播技术应用 
  5.2 多播技术原理、标准 
   5.2.1 IP多播地址结构 
   5.2.2 IPv6多播MAC地址 
   5.2.3 IPv6多播组管理协议 
   5.2.4 IPv6多播路由协议 
  5.3 多播技术在IPv6与IPv4下的差异 
   5.3.1 IPv6的优势 
   5.3.2 IPv6多播协议差异 
  5.4 多播技术的应用场景 
 第6章 移动IPv6 
  6.1 移动IP基础 
   6.1.1 移动IP技术产生的背景 
   6.1.2 移动IP相关标准的发展 
  6.2 移动IPv6技术 
   6.2.1 移动IPv6网络框架 
   6.2.2 移动IPv6消息格式 
   6.2.3 移动IPv6工作机制 
  6.3 移动IPv6扩展 
   6.3.1 快速移动IPv6 
   6.3.2 分级移动IPv6 
   6.3.3 快速分级移动IPv6 
  6.4 代理移动IPv6 
   6.4.1 代理移动IPv6网络框架 
   6.4.2 代理移动IPv6消息格式 
   6.4.3 代理移动IPv6工作机制 
  6.5 移动IPv6优势 
第二部分 IPv6部署
 第7章 IPv6技术过渡 
  7.1 双栈技术 
   7.1.1 DS-Lite 
   7.1.2 6RD 
  7.2 翻译技术 
   7.2.1 无状态IP/ICMP转换 
   7.2.2 NAT-PT技术 
   7.2.3 有状态NAT64协议转换技术 
   7.2.4 无状态协议转换技术 
   7.2.5 TRT系统 
   7.2.6 Socks64 
  7.3 隧道技术 
   7.3.1 6to4 
   7.3.2 6over4 
   7.3.3 ISATAP 
   7.3.4 GRE 
   7.3.5 L2TP 
   7.3.6 6PE 
   7.3.7 6VPE 
 第8章 IPv6网络部署 
  8.1 过渡技术现状概述 
   8.1.1 IPv6标准化概况 
   8.1.2 应用平台的IPv6支持程度 
   8.1.3 网络设备对IPv6的支持能力 
   8.1.4 IPv6网络设备试用概况 
  8.2 IPv6过渡部署需求分析 
   8.2.1 业界对IPv6过渡的态度 
   8.2.2 ISP过渡业务选择 
   8.2.3 ISP网络过渡需求分析 
   8.2.4 企业网过渡需求 
  8.3 ISP骨干网部署 
   8.3.1 ISP骨干网部署概述 
   8.3.2 MPLS骨干网部署 
   8.3.3 IP骨干网部署 
   8.3.4 新建骨干网部署 
   8.3.5 骨干网部署方案对比 
  8.4 ISP宽带接入部署 
   8.4.1 宽带接入模型 
   8.4.2 IPv6对IPv4的兼容性分析 
   8.4.3 宽带接入部署总体方案 
   8.4.4 公网双栈过渡部署 
   8.4.5 私网双栈过渡部署 
   8.4.6 DS-Lite过渡部署 
   8.4.7 6RD过渡部署 
   8.4.8 认证溯源部署 
   8.4.9 各种过渡方案的比较 
  8.5 ISP移动宽带接入部署 
   8.5.1 移动宽带接入模型 
   8.5.2 移动宽带过渡部署需求 
   8.5.3 移动宽带接入部署方案 
  8.6 企业网过渡部署 
   8.6.1 企业网模型 
   8.6.2 企业网过渡部署方案 
   8.6.3 企业网演进方案 
 第9章 IPv6支撑系统过渡 
  9.1 网管系统过渡 
   9.1.1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9.1.2 网络管理协议 
   9.1.3 IPv6网络管理 
   9.1.4 网络管理系统过渡 
  9.2 DNS系统过渡 
   9.2.1 DNS工作原理 
   9.2.2 IPv6网络的DNS 
   9.2.3 DNS系统过渡 
  9.3 AAA系统的过渡 
   9.3.1 AAA与RADIUS 
   9.3.2 IPv6的AAA 
   9.3.3 AAA系统过渡 
 第10章 IPv6终端过渡 
  10.1 终端接入网络的现状 
   10.1.1 宽带网络终端现状 
   10.1.2 VPN虚拟专用网现状 
   10.1.3 各种操作系统对IPv6的支持 
  10.2 IPv6终端的过渡技术 
   10.2.1 终端的双栈架构 
   10.2.2 Bump-In-the-Stack(BIS) 
   10.2.3 Bump-In-the-API(BIA) 
   10.2.4 Teredo隧道 
  10.3 终端向IPv6迁移 
   10.3.1 终端通过PPPoE连接到IPv6网络 
   10.3.2 配置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 
   10.3.3 应用程序的迁移 
 第11章 IPv6网络安全 
  11.1 IPv6网络安全技术 
   11.1.1 IPv6协议安全 
   11.1.2 IPSec协议及应用安全 
   11.1.3 移动IPv6安全 
   11.1.4 IPv6协议安全小结 
  11.2 IPv6网络安全部署 
   11.2.1 IPv6骨干网安全 
   11.2.2 边界网络安全 
   11.2.3 内网安全部署 
   11.2.4 DNS系统安全 
   11.2.5 应急响应机制完善 
  11.3 IPv6网络安全业务 
   11.3.1 综述 
   11.3.2 国外IPv6安全业务开展情况 
   11.3.3 IPv6安全业务 
第三部分 IPv6应用
 第12章 应用过渡 
  12.1 网页浏览 
   12.1.1 IPv6对网页浏览的影响 
   12.1.2 网页浏览迁移方案 
  12.2 电子邮件 
   12.2.1 IPv6对电子邮件的影响 
   12.2.2 电子邮件迁移方案 
  12.3 即时通信 
   12.3.1 IPv6对即时通信的影响 
   12.3.2 即时通信迁移方案 
  12.4 VoIP 
   12.4.1 VoIP业务概述 
   12.4.2 VoIP通信编码 
   12.4.3 VoIP业务现状 
   12.4.4 VoIP业务过渡 
  12.5 IPTV 
   12.5.1 IPTV业务概述 
   12.5.2 IPTV系统构成 
   12.5.3 IPTV业务现状 
   12.5.4 IPTV业务过渡 
  12.6 3G 
   12.6.1 3G概述 
   12.6.2 3GPP的迁移 
   12.6.3 3GPP2的迁移 
  12.7 物联网 
   12.7.1 物联网概述 
   12.7.2 物联网引入IPv6的必要性 
   12.7.3 物联网IPv6技术进展 
   12.7.4 物联网IPv6引入策略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现在市面上关于IPv6的论著很多,但作者杨国良、李阳春、伍佑明等基本都来自院校和设备厂商,内容也多是对IPv6具体协议和应用的描述和讨论,而本书则在IPv6协议的基础之上,将重点放在网络和业务的过渡部署、技术路线的选择、IPv6网络的运营维护以及内容提供商的过渡等方面。本书的作者们全部参与了第一线的IPv6商业网络部署以及运营维护,同时又有多年的IP技术积累,本书正是他们基于网络过渡与运维的实战经验所编写的。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填补了专业论著中商用网络IPv6过渡的空白,为广大网络运营商的过渡路线制定者、运营维护人员以及内容提供商网络管理维护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相信本书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收益和帮助,也期待大家的交流和反馈,共同推进IPv6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 PDF格式下载



公司正在做关于IPv6的研究,正好买来好好读一下,很实用。


书的内容较新,与现网结合紧密,适合有一定网络基础的人读


很好的一本书!提供最新的一些方案信息


这本书对运营商工作人员很有帮助,很全面


如题,书中内页纸张较厚,印刷很清晰,感觉有点像自己打印什么东西的效果。内容还没看,接下来要好好学习此书内容了。


书不错,得静下心去读


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启蒙教育


老师说很好,不过还没看啊!!


正在外面部署IPv6,这本书非常及时,将能够解决一些困扰。例如终端地址有多个IPv6地址时应用程序可能出现问题等等。


从基本v6的概念出发,介绍过渡技术,应用场景。


还不错,纸张还行就是装订差了点。


书看起来有点脏,可能放在仓库的时间长了。是正版的,还可以吧


IPv6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过渡技术也有很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部署和应用的问题了。
另外运营支撑系统也不可或缺,还需要加快研发商用级产品。


这本书不错,就是与物联网结合的介绍太少


比较重原理,作为一本2008的书,参考的是2007的RFC,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