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医临床学科图表解丛书-中医儿科学图表解

郁晓维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郁晓维 主编  

页数:

25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儿科学》教授郁晓维主编。作者根据现行高等中医药院校所采用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教材和自己数十年教学、临床经验,将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图表进行解释,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理性认识感性化、复杂问题条理化,更加便于学习与理解。 本书以图示例儿科常见病病因病机以及转归机制,明晰症状、证候的来龙去脉,突出相互联系的内容,并用表格形式示例疾病的主证与辨治,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便于记忆。 本书图表绘制简捷、合理,系统直观地将《中医儿科学》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医儿科学》难得的辅导用书,也是中医临床医师和广大自学中医者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第四节 生理及病因病理特点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第六节 儿科治法概要 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第二节 新生儿期保健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第四节 幼儿期保健 第五节 学龄前期保健 第六节 学龄期保健 第七节 青春期保健各论 第三章 新生儿病 第一节 胎怯 第二节 硬肿症 第三节 胎黄 第四节 脐部疾患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肺炎喘嗽 第四节 哮喘 第五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 第二节 口疮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腹痛 第五节 泄泻 第六节 厌食 第七节 积滞 第八节 疳证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六章 心肝病证 第一节 夜啼 第二节 汗证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五节 多发性抽动症 第六节 惊风 第七节 癫痫 第七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尿频 第四节 遗尿 第五节 五迟、五软 第六节 性早熟 第八章 传染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幼儿急疹 第三节 风疹 第四节 猩红热 第五节 水痘 第六节 手足口病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八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九节 百日咳 第九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绦虫病 第十章 其他疾病 第一节 夏季热 第二节 紫癜 第三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章节摘录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儿科学发展分期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新时期四个主要阶段(见表1-1)。二、中医儿科学萌芽期远古至南北朝时期中医儿科学已经产生,但尚未形成体系,在部分古代文献以及著作中有关于儿科医学活动的记载(见表1-2)。三、中医儿科学形成期隋、唐、宋朝是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中医儿科学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已经形成。隋唐时期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专设少小科,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隋、唐、宋朝医家对儿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阐述(见表1-3)。


编辑推荐

《中医儿科学图表解》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为蓝本,其内容是根据规划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图表进行解释,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理性认识感性化、复杂问题条理化。其编写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儿科学,认识和处理儿科疾病的思维方式及具体方法,并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处理儿科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儿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医临床学科图表解丛书-中医儿科学图表解 PDF格式下载



实用性太强了,一目了然,去繁从简,逻辑性强十年前出版就好,感谢编者!


这本书写的很容易看懂,以前是我们的代课老师买的,配合着教科书一起会更好!


经常看这本书,对宝宝的情况有了更多的科学的了解。遇到宝宝不舒服的时候,也不会措手无策。


框架式 知识点详细


好书,总结详细


太浅,粗


内容全面丰富,总结精到,调理清晰,便于记忆,最适合考试用。


儿科常见疾病,都有涉及,还有常见病的方剂。可以做为基础儿科学的学习基础。但是具体辩证和更多的医案,还是要学习"钱乙”对儿科学的论述,钱乙对各种儿科疾病的诊断,论述更详尽,更权威


这本书是帮别人买的,据说很不错,适合非专业人士入门和学习用。内容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