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人民卫生  

作者:

中华医学会  

页数:

255  

前言

  在卫生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了50多个专科分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编写出版了这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总结了我国医学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凝聚了我国老、中、青三代医务人员的智慧,同时吸纳了循证医学证实了的医学科技进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适应了当代发展的需求,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护理等业务工作行为,有章可循。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必将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挥重大的作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发行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参加编写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有已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在医、教、研领域担当重任的中年学者,还有冉冉升起的医学新星。在编写过程中,专家们尽心尽责,严肃认真,保证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代表卫生部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各位编写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循证医学成果推陈出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版难免存在不足。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要结合新成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第一版提出的不足之处,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定期修订,使其日臻完善。

内容概要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遵照中华医学会的部署,组织近40位有关专家编写《临床诊疗指南·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包括7项技术指南: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指南、MRI技术指南、儿科放射学检查技术指南、乳腺X线摄影指南、放射学检查中对比剂应用指南、医学影像的诊断和诊断报告书写指南以及介入治疗操作指南。约计50余万字,较全面地涵盖了目前我国放射学检查技术。

书籍目录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指南 头颈部CT扫描技术指南 颅脑CT扫描技术指南 胸部CT扫描技术指南 腹部CT扫描技术指南 骨与关节CT扫描技术指南MRI技术指南 颅脑MRI技术指南 头颈部MRI技术指南 心脏MRI技术指南 大血管MRI技术指南 乳腺MRI技术指南 胸部MRI技术指南 脊柱、脊髓MRI技术指南 肝胆胰脾:MRI技术指南 泌尿生殖系统MRI技术指南 胃肠道MRI技术指南 四肢关节和骨骼肌肉MRI技术指南小儿放射学检查技术指南 小儿胸、腹部X线检查技术指南 小儿骨、关节系统X线检查技术指南 小儿神经系统CT扫描技术指南 小儿体部CT扫描技术指南 小儿骨、关节系统C7、扫描技术指南 小儿神经系统MRI技术指南 小儿骨、关节系统MRI技术指南乳腺X线摄影指南 乳腺X线摄影设备 乳腺摄影方法 乳腺的解剖与正常X线表现 乳腺X线摄影读片基础 乳腺X线摄影读片常用语 乳腺X线摄影读片描述和记录方法 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乳腺摄影影像的评价及质量管理放射学检查中对比剂应用指南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 钡类对比剂使用指南 钆对比剂使用指南 铁类胃肠道对比剂使用指南 C02对比剂使用指南医学影像的诊断和诊断报告书写指南介入治疗操作指南 介入治疗规范总论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指南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指南 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操作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指南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指南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指南 布一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指南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指南 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指南 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指南 胰腺癌介入治疗指南

章节摘录

  2.对于不合作患儿及婴幼儿可由陪护人员帮助固定患儿身体和头部。  3.需陪护人员时,应注意作好陪护人员的防护。  4.使用小照射野摄影。  (四)颈椎:前后斜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儿站立于摄影架前,身体呈前后斜位。  2.调整患儿体位,向对侧旋转身体,使身体冠状面与影像板呈55角,颈长轴置于照射中线,头偏向对侧呈侧位。  3.照射范围上包外耳孔,下包第一胸椎。  4.中心射线向头侧倾斜10-15,经胸锁乳突肌与过外耳孔垂线的交点射人,焦片距90-100cm。  5.作好患儿非照射敏感部位的防护。  【注意事项】  1.对于不合作患儿及婴幼儿可由陪护人员帮助固定患儿身体和头部。  2.需陪护人员时,应注意作好陪护人员的防护。  3.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后前斜位、仰卧位、俯卧位等,但观察椎间孔时注意显示的是哪侧椎间孔,右前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右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  4.使用小照射野摄影。  (五)小儿胸、腰椎: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儿仰卧摄影台,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或暗盒,并与台面或暗盒中线重合。  2.双上臂上举,置于头部两侧,屈髋屈膝,双脚踏于台面。  3.作好患儿体位的固定。  4.根据患儿情况和检查要求确定照射范围,包括病变范围。  5.中心射线垂直入射照射中心,焦片距90-100cm。  6.作好患儿非照射敏感部位的防护。  【注意事项】  1.对于不合作患儿及婴幼儿可由陪护人员帮助固定患儿肢体。  2.需陪护人员时,应注意作好陪护人员的防护。  3.对较小患儿可不使用滤线栅或滤线器摄影。  4.体位可不作规范硬性规定,原则是结合临床,最大限度显示病变,达到诊断需要。


编辑推荐

  《临床诊疗指南》丛书由国家财政部支持、卫生部领导、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用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本套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医学科学的最新进展,既有科学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又有优化先进的临床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的有机统一,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利于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诊疗指南 PDF格式下载



找技术书找了好久 只看到这本稍微详细点 纸张挺好


得好好看看 在工作中很实用


发货很快,买了很多没错


因为需要才买的,但是内容有些不是很满意,需要的东西没有多少,可能是我针对性太强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