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中医老年病学

李建生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李建生 主编  

页数:

641  

内容概要

本书的编写注重时代特征并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将鲜活的临床经验积累与现代科技结合,整理和总结中医防治老年病的理论基础与诊疗实践及研究成就;强调实用性,从临床实际出发,以疗效为中心;注重中医临床思维,突出中医治疗常见老年病症的特色与优势。基于上述思路,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总论中首先介绍了老年病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合理用药、康复与护理等老年病学基本知识,着重阐述了中医老年病学的概念、中医老年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辨证、治则与治法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掌握老年病的常见病症的诊断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中篇重点从老年常见的21种病症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护理与调摄等进行系统的论述。下篇重点介绍老年常见47种疾病,着重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中医有效的治疗方法等进行论述。为了加强中医老年病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介绍常见的病症、疾病诊断治疗的同时选录了古今的医案,以加强对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目前老年病学的发展现状,附篇概述了老年患者的临床人文关怀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本书作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在医疗中应用,可供医学院校师生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老年病学基础  第一节 年龄与衰老   一、老年人年龄的划分   二、衰老的特征   第二节 老年医学   一、老年医学范畴   二、老年医学研究对象   三、老年医学研究目的   第三节 老年病学   一、老年病学的概念和范围   二、健康老年人   三、老年病学研究的任务与内容   第四节 老年病特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二、病因学特点   三、病理学特点   四、临床特点   五、诊断特点   六、治疗特点   七、预后特点   第五节 老年病的合理用药   一、老年病人合理用药   二、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三、老年人用药原则   第六节 老年病的康复   一、康复医学在老年病中的地位   二、康复对象   三、制定康复程序   四、康复医疗的分类   五、康复医疗开始的时间   六、注意事项  第七节 老年病的护理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老年护理特点   三、老年护理原则   四、老年病人的病情观察   五、日常生活护理   第八节 老年人健康评估   一、日常生活功能   二、躯体健康   三、心理健康   四、社会健康   五、经济状况 第二章 中医老年病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老年病学   一、中医老年病的概念   二、中医老年病学研究内容  第二节 老年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老年病病因   二、老年病发病特点  第三节 老年病的病机   一、老年病病机特点   二、脏腑经络病机   三、筋骨病机   四、气血精津的病机  第四节 老年病的辨证   一、老年病辨证方法   二、老年病辨证要点  第五节 老年病的治则治法   一、治则   二、治法  第六节 老年病的护理   一、辨证护理   二、治疗操作护理中篇 常见中医病证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喘病  第三节 心悸  第四节 健忘  第五节 失眠  第六节 多寐  第七节 眩晕  第八节 头痛  第九节 郁病  第十节 胃痞  第十一节 便秘  第十二节 泄泻  第十三节 癃闭  第十四节 淋证  第十五节 水肿  第十六节 腰痛  第十七节 麻木  第十八节 颤振  第十九节 关节痛  第二十节 皮肤瘙痒  第二十一节 褥疮下篇 常见西医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节 肺炎  第四节 肺结核  第五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第六节 间质性肺疾病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   二、急性心肌梗死   第二节 高血压病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节 直立性低血压  第七节 老年退行性心脏辦膜病  第八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慢性胃炎  第四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四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第五节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第六节 脂质代谢紊乱  第七节 痛风  第八节 骨质疏松症 第五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硬化症  第二节 泌尿系统感染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 前列腺增生症  第五节 性功能障碍  第六节 老年性阴道炎 第六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第一节 脑动脉硬化症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三节 血管性痴呆  第四节 脑出血  第五节 脑梗死  第六节 帕金森病  第七节 抑郁症 第七章 骨与关节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三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第八章 眼与耳及其他疾病  第一节 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三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第四节 老年性耳聋  第五节 带状疱疹附篇 临终关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意义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原则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关怀   二、姑息治疗   三、临终护理   第四节 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展望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5.临床常出现原有的疾病后,又出现第二种合并症,而第二种合并症又导致第三种疾病的连续。连续可有阶段性,有的连续为单一的,有的连续较复杂,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合并症。如老年人失眠,服用了镇静药导致清晨失眠状态,继而因头晕摔倒,发生了骨折合并症;或由于清晨嗜睡现象,而导致精神紊乱等。又如因便秘,易引起腹胀及食欲减低,继之出现恶心、呕吐。由于呕吐,老年人可能发生吸人性肺炎,或由于呕吐频繁,导致全身脱水,又引起起立性低血压而致摔倒。  6.老年人如存在某些相关疾病,这些疾病之间可因果交替,使体内平衡遭到破坏。如因某种疾病、药物或其他因素,使老年人发生谵妄,从而导致钠盐及水的摄人不足,加重了肾保留盐及水的功能障碍,引起脱水。脱水加重谵妄,如谵妄、脱水因果交替,恶性循环地发展,最终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遭到严重损害。这种恶性的因果交替见于老年人很多疾病。如单纯发热,可致老年人脱水,发展为谵妄,进而使咳嗽反射、咳痰能力减弱,及卧床不起。以脱水与谵妄为动因,因果交替引发了肺炎等疾患。另外,如老年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如护理人员不够耐心,可导致老年人心理负担加重,加重抑郁状态。  (六)特殊的生活方式影响病情  老化引起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的改变,易造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由于缺乏活动,可掩盖心脏病常有的气短和胸闷、胸痛。患有心、肝、肾疾病的老年人需长期卧床,水肿常发生在躯干、臀部,而下肢不明显。静坐习惯可发生胫前或踝部水肿而无器质性疾病。  五、诊断特点  老年病的诊断特点是诊断困难。往往与下述因素有关:①老年人起病隐匿、多病共存、表现不典型或无症状、病史陈述不清或困难。②组织器官老化所致的生理现象难以与病理现象相区别,如主动脉瓣区Ⅲ级收缩期杂音有时单凭听诊难以区别生理性或病理性;体型的改变可掩盖相应体征,如驼背者掩盖心肺体征。③缺乏老年人检验参考值,后者是判断正常与异常的标准。目前老年医学临床大多采用中青年人参考值,对老年人可能是标准过严或过松,容易误诊或漏诊。即使部分检查项目已建立了老年人参考值,但因老年人老化的速率和病损程度不同,个体间差异大,表现在参考值范围太宽(如老年人尿素氮3.3~9.9mmol/L,较中青年人上限超出40%),这对判断一个化验结果的价值是有限的。由于老年病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尽可能为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对于某些现象一时难以确诊者,应密切观察其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诊断。


编辑推荐

  《临床中医老年病学》重点阐述了老年常见的24种病症和44种常见疾病。结合作者长期从事老年病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体会,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中西医有效的治疗方法等进行论述,每一病症均附有著名中医学家的验案,对当今中医老年病临床诊治有较大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中医老年病学 PDF格式下载



很好,书好,服务也好!内容细,相当好的书,对在临床之中大有帮助


很好,书好,服务也好!


内容细,相当好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