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精神药物学

王来海,吕路线 编 王来海、 吕路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王来海、 吕路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

王来海,吕路线 编  

页数:

658  

Tag标签:

无  

前言

精神障碍是一组具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特征性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疾病。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在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各种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和睡眠障碍等。据统计,精神障碍占整个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的15%以上,超过各种癌症的疾病负担。精神药物治疗是通过应用精神药物来改变病态思维、心境或行为的一种治疗手段,是精神障碍,尤其是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和基本治疗措施。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个治疗精神障碍的合成药物氯丙嗪的出现,开创了现代精神药物治疗的新纪元。近十多年来,品种繁多、结构各异的新的精神药物正在不断开发上市,临床精神药物学迅速发展起来。为及时传递精神药物新进展,总结原有精神药物知识并收集当今国内外精神药物情报,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各类精神药物的专著。首先概述了精神药物的命名与分类、临床应用原则,而后系统介绍了当代国内外临床应用的精神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促认知药、抗帕金森病药、中枢兴奋药、致依赖性物质及其治疗药物、治疗精神疾病常用的中成药。全书11章,共收录300多种药物,其中有许多是在美国。

内容概要

  《临床精神药物学》主要介绍精神药物相关的基础知识,各论部分介绍各类精神药物,其分类以临床应用为主,每种药物均列有通用名称、异名、中英文化学名称、理化性状,然后介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和用量、药物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与制剂等内容。  《临床精神药物学》介绍了国内外临床应用的精神药物和完成临床试验即将上市的新药,包括临床治疗精神疾病常用的中成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发展史第二节 精神药物的命名与分类一、抗精神病药二、抗抑郁药三、心境稳定剂四、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五、促认知药六、抗帕金森病药七、中枢兴奋药八、致依赖性物质及其治疗药物第二章 精神药物临床应用原则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原则一、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与治疗(一)症状(二)治疗策略二、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一)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二)精神分裂症维持期的治疗(三)精神分裂症维持期的药物治疗(四)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三、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一)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二)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三)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四)抗精神病药的联合应用第二节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原则第三节 心境稳定剂临床应用原则一、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二、双相障碍的治疗策略(一)决定治疗场所(二)决定治疗方案(三)调整治疗方案(四)急性躁狂期的治疗(五)急性双相抑郁发作的治疗(六)难治患者的治疗三、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一)双相障碍药物治疗原则(二)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三)抗抑郁药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问题(四)增效剂的应用(五)常用的心境稳定剂第四节 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原则一、抗焦虑药(一)抗焦虑药概述(二)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二、镇静催眠药(一)镇静催眠药应用原则(二)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第五节 促认知药临床应用原则一、常用促认知药二、促认知药物的应用原则第六节 抗帕金森病药治疗原则一、帕金森病治疗原则二、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一)早期帕金森病治疗(二)中期帕金森病治疗(三)晚期帕金森病治疗三、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第七节 中枢兴奋药临床应用原则第八节 致依赖性物质及其药物治疗原则一、物质依赖治疗的原则(一)物质依赖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物质依赖的药物治疗(三)心理社会康复治疗二、酒精依赖的药物治疗(一)酒精依赖概述(二)酒精依赖药物治疗三、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药物治疗(一)阿片类物质依赖(二)阿片类依赖药物治疗四、苯丙胺类依赖的药物治疗(一)苯丙胺类的依赖(二)苯丙胺类依赖药物治疗五、烟草依赖的药物治疗(一)烟草依赖概述(二)烟草依赖的药物治疗六、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依赖的药物治疗(一)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依赖(二)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依赖的药物治疗七、大麻依赖的药物治疗(一)大麻依赖(二)大麻依赖药物治疗八、可卡因依赖的药物治疗(一)可卡因依赖(二)可卡因依赖药物治疗九、镇痛药治疗原则(一)疼痛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二)临床常用的镇痛药(三)癌症疼痛治疗基本原则第三章 抗精神病药第一节 典型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丙氯拉嗪乙酰丙嗪三氟丙嗪硫利达嗪二、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溴哌利多三氟哌多氟哌利多……第四章 抗抑郁药第五章 心境稳定剂第六章 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第七章 促认知药第八章 抗帕金森病药第九章 中枢兴奋药第十章 致依赖性物质及其治疗药物第十一章 治疗精神疾病常用的中成药参考文献中文索引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对肝功能障碍患者和老年人应减少剂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可增强微粒体酶代谢活性,加速药物代谢速度,容易产生耐药性。在用药期内,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其他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的药物,以避免增强镇静催眠作用。镇静催眠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表现在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通常剂量对健康人不致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引起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对低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者,通常剂量也会引起心血管功能抑制,导致循环衰竭,静脉给药时更加明显。因此,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休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外,对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及机器操作者应特别注意用量。禁止用于对本类药过敏、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新生儿和孕妇。儿童因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本类药物异常敏感,易导致中枢抑制,故需慎用。老年人静脉注射本药易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本类药物可通过胎盘,妊娠早期对胎儿有致畸的危险,故除抗癫痫外,妊娠早期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使用可导致药物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蓄积,引起婴儿嗜睡、喂养困难、体重减轻等,应避免使用。大剂量服用或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过速,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和反射消失,呼吸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解救应强调支持疗法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同时积极排除药物(洗胃、导泻、碱化尿液、强迫利尿、血液透析等)。以往常使用呼吸兴奋药,由于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远比药物有效,且安全可靠,故呼吸兴奋药已很少使用。


编辑推荐

《临床精神药物学》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精神药物学 PDF格式下载



看了,可以做个参考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