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血吸虫病及血吸虫病防治的社会学-导论与文献评析

杨国静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杨国静 主译  

页数:

185  

译者:

杨国静  

内容概要

本书出版的主要宗旨为:采集现有的关于血吸虫病传播与控制中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从社会学角度,为不同层次的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决策者及其实施者提供操作性的建议;提出血吸虫病领域中今后社会学研究的方向。 本书主要采集血吸虫病社会学方面所发表的大量文献,以使更多的因忙于公务而难以获取该方面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获得相关信息。本书主要针对两类读者:一类是希望将社会学的观点整合到其项目中的决策者及实施专业人员,一类是计划开展与血吸虫病传播及控制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第1节 章节安排 第2节 其他公共卫生学科中的社会学 第3节 以往的血吸虫病文献综述 第4节 血吸虫病医学概述 1 地理分布及流行 2 寄生虫生活史 3 病情发展 4 治疗 第5节 血吸虫病防治史略 1 技术方案替代预防措施 2 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3 忽略的社会学领域 4 向综合防治的转移第2章 宏观展望:影响血吸虫病分布的广义社会动力学 第1节 水利工程、感染和均等性关系的研究 1 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2 对公平性的影响 第2节 血吸虫病、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相关性的研究 1 迁徙 2 城市化 第3节 血吸虫病和性别研究 1 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与血吸虫病的易患性 2 生殖系统血吸虫病 第4节 血吸虫病的卫生和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1 疾病测量 2 社会经济后果 3 感染对妇女的影响 4 感染严重性排序 5 血吸虫感染的耻辱感第3章 微观透视:影响血吸虫病分布的社区动力学 第1节 区域水平上的疫水接触与社会决定因素研究 1 当地水平的社会决定因素 2 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分析 3 疫水接触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 第2节 感染行为研究 第3节 症状、风险和求医行为的地方观念 1 症状解读 2 预防、求医行为与风险平衡第4章 干预透视:防治策略与干预的社会学问题 第1节 与诊断及筛查相关的社会因素 1 诊断中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因素 2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社区诊断 第2节 目标人群选择、治疗途径及治疗依从性的公平性 1 目标人群治疗的公平性 2 就医过程中的公平性 3 化疗的依从性 第3节 改水改厕 1 安全而充足地供水 2 改厕 第4节 血吸虫病的健康传播 1 因地制宜 2 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第5节 社区参与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1 病情控制中社区参与是一个有前途的模式吗? 2 螺类控制和环境治理 3 评价血吸虫病防治中有计划和无计划的社区参与 第6节 卫生体制更广范围中的血吸虫病防治 1 防治策略和防治规划的组织,包括药品供应 2 医务人员的能力和技能 3 卫生部门的优先事项 4 部门间的协作第5章 总结 第1 节从血吸虫病传播与防治社会学研究中学到的教训 第2 节今后社会学研究的方向文献评析附录 文献检索策略和选择标准

章节摘录

插图:第2节 其他公共卫生学科中的社会学血吸虫病的性质决定了要从广泛的学科出发,研究血吸虫病感染的分布及其变化。各个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念和行为,健康教育,社区参与防治规划中的部分经济活动等。这些研究的重要贡献是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血吸虫病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学,某种程度上归于社会学,常被认为系从微观角度研究“外来”信念,其发现似乎不适用于其他场合。这些研究的发现也常被视为促进当地社区参与防治规划的工具而已。其实,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包容性观点等有更加丰富的内涵(Manderson,1998)。例如,在研究疫水接触和再感染的相互关系时,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疫水接触的不同模式,反映在不同环境下维持干预结果的复杂性,也可以多层次地深入了解血吸虫病,了解贫穷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些学科可以从概念上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分析防治政策如何能与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和公共机构的议程相联系,以及这种政策如何能反馈到防治进程中,例如探讨为何某些地区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而其他地区却没有。此外,这些学科不仅能够发现受疾病困扰的人们的信念和行为。


编辑推荐

《血吸虫病及血吸虫病防治的社会学:导论与文献评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血吸虫病及血吸虫病防治的社会学-导论与文献评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