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医学概要

王萍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王萍 编  

页数:

465  

前言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使教材建设更好地适应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2008年6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第2版修订及新增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的要求,本教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教材之一,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教育的需要,主要为基层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培养康复治疗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工作,面对需要医疗康复的患者,必须回答他患了什么病,对他进行康复评定,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技术,配合医生使患者尽量恢复到最佳功能水平,减轻疾病残疾因素,在康复治疗中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程《诊断学基础》,必须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因此,特编写《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本教材分两篇。上篇为诊断学概要,主要介绍常见症状、体格检查、问诊与病史、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下篇为临床疾病概要,主要介绍内科、神经科、外科、骨科、儿科的疾病及其他常见疾病。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强调临床实用性,文字易读易懂,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医学生、康复治疗技师、护士,以及在社区和基层从事康复工作的医务人员。  全书由6所中医药及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9名专家编写,衷心地感谢他们辛勤的编写劳动,感谢各编委单位领导对编写本书给予的各种支持。本书基本上保留了各编者的编写风格和特点。由于编者视野局限,加之时间紧迫,在内容上难免有疏漏之处,诚恳地期待读者给予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类专业8种之一,全面介绍了康复医学领域各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主要治疗方法等内容。内容简明实用,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仅适用于专科教育,也适用于基层、社区、农村医生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诊断掌概要 第一章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水肿 第三节 呼吸困难 第四节 咳嗽、咳痰与咯血 第五节 胸痛、心悸 第六节 黄疸 第七节 头痛、眩晕 第八节 意识障碍 第九节 腹痛、腹泻与便秘 第十节 呕血与便血 第十一节 关节痛 第十二节 步态异常 第十三节 瘫痪 第十四节 不自主运动 第十五节 共济失调 第十六节 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 第十七节 延髓麻痹 第十八节 视觉障碍 第十九节 听觉障碍 第二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 第二节 一般检查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 第四节 胸部检查 第五节 腹部检查 第六节 脊柱、四肢及关节检查 第七节 神经系统检查 第三章 问诊与病史 第一节 问诊 第二节 病史组成 第四章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第一节 血液检查 第二节 尿液检查 第三节 粪便检查 第四节 血生化检查 第五节 免疫学检查 第六节 心电图检查 第七节 脑电图检查 第八节 肌电图检查 第九节 诱发电位 第五章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第一节 X线检查 第二节 CT检查 第三节 磁共振检查 第四节 核医学检查 第五节 超声检查下篇 蝠床痍病概要 第六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肺炎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七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八节 慢性胃炎 第九节 消化性溃疡 第十节 肝硬化 第十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三节 急性肾盂肾炎 第十四节 急性肾衰竭 第十五节 糖尿病 第十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七章 神经科疾病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 一、概述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脑血栓形成 四、脑栓塞 五、脑出血 第二节 脑外伤 第三节 脊髓损伤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 第五节 帕金森病 第六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八章 外科疾病 第一节 外科感染 一、疖、痈、蜂窝织炎 二、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三、脓肿 四、甲沟炎 五、急性乳腺炎 六、阑尾炎 七、胆道感染 八、胆石病 九、肠梗阻 第二节 周围血管疾病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 二、血栓性浅静脉炎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节 烧伤 第四节 皮肤病 一、带状疱疹 二、单纯疱疹 三、银屑病 第九章 骨科疾病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 一、软组织损伤 二、肌筋膜炎 三、肱骨外上髁炎 四、跟腱炎 五、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第二节 关节病变和损伤 一、肩关节周围炎 二、踝关节扭伤 三、膝关节韧带损伤 四、髌骨软化症 第三节 腱鞘及滑膜疾病 一、腱鞘炎 二、腱鞘囊肿 三、髌前滑囊炎 第四节 骨折 一、锁骨骨折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 三、肱骨干骨折 四、肱骨髁上骨折 五、尺桡骨干双骨折 六、桡骨下端骨折 七、股骨颈骨折 八、股骨干骨折 九、髌骨骨折 十、胫腓骨骨折 十一、踝关节骨折 十二、脊柱骨折 第五节 关节脱位 一、肩关节脱位 二、肘关节脱位 三、桡骨小头半脱位 四、髋关节脱位 五、颞下颌关节脱位 第六节 手外伤 第七节 骨性关节病 第八节 颈椎病 第九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十节 腰椎小关节病 第十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儿科常见疾病 一、支气管肺炎 二、小儿腹泻 第二节 儿童发育、精神与行为障碍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二、儿童孤独症 三、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节 儿童运动功能障碍 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二、脑性瘫痪 第十一章 其他疾病 第一节 耳鼻喉科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二、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三、鼻炎和鼻窦炎 四、咽炎和扁桃体炎 五、急性喉炎、慢性喉炎 第二节 眼科 一、眼睑炎症 二、泪囊炎 三、视神经炎 第三节 口腔科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二、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三、唾液腺炎症 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第四节 妇产科 一、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囊肿 二、子宫颈炎 三、盆腔炎性疾病 四、痛经 第五节 肿瘤疾病 一、概述 二、癌症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三、肿瘤的诊断 四、癌症的治疗附录一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临床常需要与头晕鉴别,头晕仅表现头重脚轻、站立或步态不稳,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  正确空间位象的维持,需要视觉系统、本体感觉及前庭系统等器官的健全,三者合称为“平衡三联”。视觉识别周围物体的方位及与自身的关系,本体感觉感知自身的姿势、位置、运动范围和幅度,前庭器官能感受身体及头部空间移动时产生的冲动,可以辨别运动方向及所处的位置,并经相关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整合,不断调整偏差,维持躯体的稳定。  【病因】  (一)头痛的病因  1.功能性原发性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器质性①颅内:头颈部外伤、感染、肿瘤、头或颈部血管疾病。②颅外: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疾患。  (二)眩晕的病因  1.周围性(真性)眩晕见于前庭系统病变如周围性前庭器官病变、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病毒性神经迷路炎、中耳炎;良性位置性发作性眩晕;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梅尼埃综合征等。  2.中枢性(假性)眩晕见于椎动脉供血不足(VBI),脑干缺血、梗死,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肿瘤、听神经瘤、颅内压增高、癫痫、脱髓鞘病等。  【临床表现】  (一)头痛的临床分类  1.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头痛(病程在2周内)、亚急性头痛(病程在3个月内)和慢性头痛(病程大于3个月)。  2.根据头痛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头痛。  3.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继发性头痛(如外伤、感染、肿瘤等所致)、脑神经头痛、中枢性头痛和原发性面痛及其他头痛。  国际头痛协会(2004)新制订的头痛分类,将头痛分为三大部分14类,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医学概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