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

杨世昌 等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杨世昌 等编著  

页数:

229  

内容概要

  《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通过向精神科医生介绍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社会化因素,使之能够对“社会化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并在对患者进行诊治和干预的同时,认真考虑、分析青少年精神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家庭教养方式、学校学习与竞争的模式,以及周边可能存在的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对患者的自然人和社会人属性进行全面、整体的认识,从社会学和医学角度共同分析,并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精神卫生的基本理论、影响青少年精神发展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途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化、儿童青少年受虐与被忽视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青少年期的挫折与应对、青少年犯罪及其干预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家庭教养观念与方式
第一节 中国的养育观念
第二节 家庭文化对养育子女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子女方式的常见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父母在家庭教养中的角色
第五节 我国父母教养中常见欠妥的方式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般性问题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第五节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第六节 性心理卫生
第七节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
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高尔顿和霍尔的先天遗传论
第二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第三节 弗洛伊?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四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六节 朱智贤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与新需要理论
第四章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
第二节 家庭因素
第三节 社会文化因素
第四节 学校教育因素
第五章 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内容
第二节 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第六章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
第三节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七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与心理发育障碍
第二节 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第三节 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
第八章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的定义及分型
第三节 影响对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认识的因素
第四节 导致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的危险因素
第五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的理论模型
第六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的预防和干预
第九章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生理的影响
第一节 常见的几种躯体损害症状
第二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脑部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虐待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十?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心理的影响
第一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情绪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期的挫折与应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挫折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挫折反应
第四节 挫折的心理防御方式
第五节 挫折的自我调节
第十二章 家庭教养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家庭教养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第三节 家庭教养失败的相关因素
第四节 不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第五节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尽管健康问题是伴随人类产生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但对健康的认识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模式的转变,对健康的认识从仅有健壮的体魄,发展为健康必须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于科学工作者而言,不仅应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且必须研究其心理卫生问题,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灵活的适应能力,使儿童心身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儿童的心理发展会受到阻碍,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儿童的心理发育偏离了该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发育特征,与同年龄正常儿相比,在性格、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出现异常。


编辑推荐

《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 PDF格式下载



读了!感觉像一本教科书,不生动。


总之还不错


拼凑的理论,没有多少实际的东西。直接就是一篇长的专业文!后悔购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