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岑小波,胡春燕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岑小波,胡春燕 主编  

页数:

322  

内容概要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食蟹猴、恒河猴)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模型、新药安全性评价等生命科学领域。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是在作者主持的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撰写而成。本图谱以正常组织学为对照,以器官组织病理学为重点,全面系统的展示了恒河猴及食蟹猴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了详细描述。由岑小波等编著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分为十三章,涵盖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共计12个系统。收集了正常组织学彩色图片170余张,病理组织学图片340余张,另附加部分大体病理图像,文字描述8万余字。本图谱内容系统翔实,图文并茂,图片清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三章 消化管
第四章 消化腺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
第六章 泌尿系统
第七章 雄性生殖系统
第八章 雌性生殖系统
第九章 淋巴系统
第十章 造血系统
第十一章 皮肤
第十二章 肌肉骨骼系统
第十三章 神经与特殊感官
附录一 常规猴组织标本的制作及染色方法
附录二 现代组织病理学的特殊方法和技术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呼吸系统是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面积最大的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整个呼吸系统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为导气部。导气部管壁多以骨或软骨为支架,表面衬有的黏膜上皮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有散在分布的杯状细胞。杯状细胞分泌黏液覆盖在黏膜表面,具有吸附吸入的灰尘、细菌等异物的功能,并可借助于纤毛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有害物质随黏液排出。因此,导气部具有防御和保持气道通畅的作用。本章节着重介绍支气管和肺组织及其常见病变。肺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在解剖结构上,猴类的肺共分为7叶,其中右肺4叶,左肺3叶。支气管从肺门人肺后形成一系列的分支管道,形似一棵倒置的树。支气管树的分支通常为24级,以气管为0级,支气管为1级,以下的分支依次分级,末端肺泡为24级。气管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黏膜表面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此外,还有少量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与固有层之间无明显分界。外膜由透明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呈马蹄形,缺口朝向气管的背侧,缺口处有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


编辑推荐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PDF格式下载



书是好书,但是有残页,有两幅图看不到。


我是一个初学者,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可以的,虽然纸张质量一般,但是这个价格买到彩色图谱的书是很划算的了,对于做猴子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蛮好的,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