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李学军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李学军  

页数:

546  

内容概要

李学军主编的《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的读者将主要面向医药大学、相关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临床医生等,作为研究和学习用的参考书。希望他们阅读以后,能对多靶点药物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多靶点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多靶点药物应用的现状有一个概貌的认识。
本书首先介绍了多靶点药物的概念,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与多靶点药物研究的关系,以及尽可能地介绍了与多靶点药物研究有关的方法等。其中特别介绍了多靶点药物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多靶点药物在各个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以及应用的现状,包括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神经精神性疾病、艾滋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多靶点药物应用和研究纵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多靶点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方式
  第三节 多靶点药物的发现策略和筛选模型
  第四节 中药的多靶点作用
  第五节 目前已在临床使用的多靶点治疗药物——问题与展望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型及其应用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系统生物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一节 系统生物学的定义、优势和目标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在多靶点研发中的应用
  第四节 系统生物学和中药的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五节 展望
 第四章 化学蛋白质组学与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小分子药物作用的靶点及多靶点
  第三节 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篇 多靶点药物设计与发现
 第五章 基于药效团的多靶点药物设计
  第一节 药效团连接法
  第二节 药效团叠合法
  第三节 药效团融合法
 第六章 基于筛选的多靶点药物设计
  第一节 针对多个靶点的经典筛选法
  第二节 基于药效团或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法
  第三节 基于片段的多靶点药物设计
 第七章 基于天然产物的多靶点药物发现
  第一节 从已有天然药物中发现
  第二节 从传统中药中发现
  第三节 从海洋生物或其他生物中发现
  第四节 虚拟筛选法
 第八章 药物分子的杂泛性与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杂泛性和多靶点作用
  第二节 杂泛性的平衡:多靶点药物分子
  第三节 杂泛性多靶点药物的优势与展望
  专业术语中英对照表
第三篇 多靶点药物的研究方法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磷酸化网络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Phospho—flow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Phospho—flow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 Phospho—flow在多靶点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第五节 Phospho—flow的优势及局限性
  第六节 结语及展望
 第十章 高内涵筛选技术与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内涵筛选的原理及在多靶点药物研究中的优势
  第三节 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第四节 高内涵技术的应用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其他的多靶点药物研究方法
  第一节 多维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
  第二节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第三节 以miRNA为多靶点的反义核苷酸技术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肿瘤的新靶点研究进展
  第一节 肿瘤相关转录因子Notch
  第二节 NEDD8—激活酶
  第三节 上皮—间质转化
  第四节 极光激酶
  第五节 肽基脯酰胺顺反异构酶Pin1
 第十三章 多靶点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物的研究
  第一节 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
  第二节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小分子药物
  第三节 靶向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药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第四节 靶向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小分子药物
  第五节 靶向细胞周期蛋白的小分子药物
  第六节 靶向组蛋白去乙酰酶的抑制剂
  第七节 靶向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的药物
  第八节 靶向DNA损伤修复系统的小分子药物
  第九节 其他
  第十节 结语
 第十四章 多靶点抗肿瘤生物药物研究
  第一节 肿瘤的生物治疗概述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点
  第三节 肿瘤治疗药物的分类
  第四节 肿瘤多靶点生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五章 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第一节 靶向抗肿瘤药物名称和分类
  第二节 常用多靶点药物
  第三节 单靶点药物的联合用药
  第四节 疗效评价标准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六章 其他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第一节 乳香油多靶点抗肿瘤作用
  第二节 肝素样多硫化物和肝素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
  第三节 其他发展中的药物
  第四节 中药治疗肿瘤细胞的多靶点效应
  第五节 药物联合应用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
 第十七章 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点发病机制和单靶点治疗药物研究
  第三节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多靶点药物的研究
  第四节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多靶点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展望
 第十八章 抗帕金森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的多靶点药物及联合用药
  第三节 多靶点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策略
 第十九章 抗抑郁症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于单胺策略的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三节 兼有单胺能与非单胺能的多靶点抗抑郁药
  第四节 抗抑郁药与非药物治疗联合应用的多靶点效应
 第二十章 抗精神分裂症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二节 抗精神分裂症的单/多靶点药物——优势与问题
  第三节 结语
 第二十一章 抗糖尿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对糖尿病的认识
  第二节 单一靶点抗糖尿病药物的局限性
  第三节 糖尿病治疗的策略——多靶点药物
  第四节 抗糖尿病多靶点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靶点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性与多靶点治疗
  第三节 高血压多靶点药物治疗的可能模式
  第四节 高血压的联合药物治疗
  第五节 抗高血压多组分药物治疗及其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中的多靶点抗高血压药物
 第二十三章 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治疗药物
  第一节 心力衰竭与药物作用靶点
  第二节 抗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治疗药物
  第三节 联合用药抗心力衰竭的多靶点作用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药物作用的靶点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药物
  第三节 联合用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作用
  第四节 新的多靶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第二十五章 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分子靶点
  第二节 多靶点药物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
  第三节 联合用药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多组分药物治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
 第二十六章 抗心律失常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多通道发生机制
  第二节 多靶点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二十七章 抗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二节 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多靶点药物研究
  第三节 免疫性炎性疾病多靶点药物发展展望
 第二十八章 抗艾滋病的多靶点药物研究和应用
  第一节 抗HIV药物研究和应用的历程
  第二节 抗HIV药物设计靶标
  第三节 常用的多靶点抗HIV药物
  第四节 多靶点药物的联合应用
  第五节 多靶点抗HIV药物的问题和展望
 第二十九章 治疗丙型肝炎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学及药物靶点的研究
  第三节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多靶点联合用药
  第四节 其他药物与PEG—IFN—α+RBV的多靶点联合用药
  第五节 结语
 第三十章 抗结核病的多靶点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中的多靶点药物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的多靶点治疗方式
  第四节 艾滋病病毒与结核杆菌双重感染的多靶点药物治疗
  第五节 发展中的多靶点抗结核药物
  第六节 结语
 第三十一章 多靶点抗菌药物应用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第四节 多靶点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研究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篇 中药的多靶点药物研究与应用
 第三十二章 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网络和网络药理学
  第三节 从宏观调节网络的角度开展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第四节 网络药理学理论对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结语
 第三十三章 组合靶点研究和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发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AD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三节 中药复方抗AD疗效的确证及其对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节 抗AD药物筛选候选“组合分子靶点”的提出和初步验证
  第五节 基于组合靶点思路用于药物筛选的Oligo芯片的设计和制备
  第六节 结语
 第三十四章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研究进展
  第一节 有效成分组概论
  第二节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研究
 第三十五章 浅谈人参皂苷Sg1和丹酚酸B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
  第一节 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第二节 丹酚酸B的多靶点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第三节 结语
 第三十六章 灵芝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及研究
  第一节 灵芝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灵芝辅助化疗/放疗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第三节 灵芝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
  第四节 灵芝对放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
  第五节 结语
 第三十七章 姜黄素的多靶点作用及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姜黄素的作用靶点
  第三节 姜黄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四节 姜黄素的临床试验
  第五节 姜黄素的应用开发前景
  第六节 结语
 第三十八章 EGCG的多靶点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茶多酚类化合物
  第三节 EGCG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机制
  第四节 EGCG的潜在临床意义
  第五节 结语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多靶点药物能够有效地调节细胞内复杂的生物功能系统中多个通路和环节,单就每一个靶点来说,其作用活性并不一定是很强和特异的;就生物信号转导通路而言,并不能完全消除或阻断信号通路以及正常分子间相互作用,往往表现为一种调节作用,即抑制过强的,激活过弱的;从疾病治疗的角度,多靶点药物通过作用于疾病相关的多个靶点,产生多种药理学活性,这些药理学活性往往是一种协同或者协调的作用,对细胞内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产生某些下调、某些上调的作用,以改善疾病产生的异常病理表现,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减少耐受性和副作用。 药物产生多靶点疗效可以是几个单一靶点作用的组合叠加,即对一个疾病网络多个分子靶点的调节;也可以是药物中一个组分对另一个组分的作用机制或者代谢过程产生影响,使得药物不容易降解、失效,不容易产生耐受性等;或者药物不同组分针对结合同一疾病靶点分子的不同位点,产生叠加作用,增加药物疗效。二、抗糖尿病联合用药 (一)联合用药的实现和意义 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随着疾病进程和并发症的出现,临床上均需要联合采用多种抗糖尿病药物。药物研发也在现有抗糖尿病药物基础上开发几个或几类已知抗糖尿病药物的混合配方。例如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通过作用于靶点AMP激活的蛋白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e,AMPK),抑制肝糖原合成并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摄取,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而使用二甲双胍没有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患者可以联合用药,即与二甲双胍配伍的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本脲共同使用,后者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者另一种与二甲双胍的配伍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后者可以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又如西他列汀与二甲双胍的配伍,这种由默克公司生产的复方片剂于2007年被FDA批准上市,规格为每片含西他列汀/二甲双胍50mg/1OOOmg,商品名Janumet,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种药物含有西他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两种成分,可以解决2型糖尿病患者3个关键的病症,即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利用障碍,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单独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药物相比,Janumet可以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这些联合用药包含了作用于多种组织改善糖代谢稳态的活性成分,在机体水平整合了多个靶点的作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PDF格式下载



多靶点是算比较热门的吧,还是值得一读的,适合科研人员阅读。


内容很新 精装的 都舍不得图图换画了


挺好的一本指导,工具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