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神经眼科讲座

宋维贤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宋维贤 等主编  

页数:

170  

字数:

259000  

内容概要

神经眼科是一门集神经科学、眼科学、视觉认知、脑科学、影像诊断、视觉电生理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知识涉及领域广泛。近年来在我国已有几部神经眼科学的译著、编著,但很少见到以专题讲座形式出版的书籍。宋维贤、钟勇主编的《神经眼科讲座》集我国神经眼科专家近几年的讲座,按系统归纳形成了一本极具特色的临床参考书。此书的出版将为我国神经眼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知识和信息源泉,将使除亲临现场以外的医师能够分享这些知识与信息,进一步促进提高我国神经眼科的水平,造福于我们的患者。

书籍目录

讲座一 神经眼科相关的血管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神经眼科的血管解剖及相关常见疾病
讲座二 视盘疾病
第一讲 视盘水肿
第二讲 视盘玻璃膜疣
讲座三 视神经疾病
第一讲 视神经炎
第二讲 从视神经炎到多发性硬化
第三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第四讲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诊断治疗进展
第五讲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及其进展
讲座四 视路疾病
第一讲 青光眼的视路损伤
第二讲 非形觉传导通路
第三讲 颈动脉循环障碍导致的视路病变
讲座五 全身病与视神经疾病
第一讲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视功能损害与对策
第二讲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第三讲 垂体瘤与视神经病变
讲座六 神经眼科相关的诊断技术及进展
第一讲 视觉电生理在神经眼科的应用
第二讲 自动视野检查法
第三讲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眼科中的应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眼部神经与脑动脉的关系 眼部神经分布复杂,且与动脉的位置关系十分密切,血管病变往往直接引起神经支配部位的改变。了解神经与血管的解剖关系将有助于理解血管病变引起的眼部神经症状。(1)动眼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也包括一些本体感觉的纤维。共支配7条眼肌,其中5条为眼外肌,2条为眼内肌。动眼神经在颅内经过海绵窦,并在其中分为较小的上支和较大的下支。在分支以前动眼神经以细支与海绵窦内的海绵丛相联系,并与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有交通支。动眼神经上、下两支前行至海绵窦的前端,穿眶上裂,经总腱环进入眼眶。动眼神经与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的关系在中国人种可以分为5种类型,其中两侧动眼神经均走在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之间的约占87%,均走在大脑后动脉的背侧(上方)的约占3%,其他位置关系比较少见。根据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交汇点将大脑后动脉分为内侧和外侧两段。两侧动眼神经均在外侧段交叉的约占55%,均在内侧段交叉的约占22.5%,而一侧在外侧段交叉另一侧在内侧段交叉的约占22.5%。(2)滑车神经:是第Ⅳ对脑神经,也是脑神经中最细长的,在颅内行程距离约75cm。支配上斜肌,其中主要是运动纤维车神经出脑后被软脑膜包围,绕小脑上脚及大脑脚的侧面趋向脑底,继而经过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进入基质池。由此继续向前穿过蛛网膜与硬脑膜内层进人海绵窦外侧壁的后端,沿着海绵窦的外侧壁前行。在海绵窦后部,动眼神经和眼神经分别位于它的上方和下方。最后经过眶上裂在总腱环外侧入眶。(3)三叉神经:是第V对脑神经,也是最大的一对脑神经。与典型的脊神经相似,由感觉和运动2根组成。其中感觉纤维占大部分,运动纤维少。三叉神经根与血管的关系密切。据统计,它与脑底血管接触率为38.82%。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的接触率分别为24.70%和24.11%。三叉神经根上出现残存的三叉动脉者竟高达71.67%(该动脉在胚胎期为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的交通支)。当这些血管产生病变时可以压迫三叉神经根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神经眼科讲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