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美育

姚军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

姚军  

页数:

24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学美育》是根据我国高校的特点、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通过《大学美育》,可以使读者了解并掌握大学美育的基本理论,懂一点文学艺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各类文学艺术样式(如小说、散文、诗歌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戏剧、电影、电视等)的鉴赏能力,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使读者在德、智、体、美的美育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作者简介

  姚军,1953年生,苏州市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起,从事大学美育和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现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的著作有:《大学影视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学基础》(兵器工业出版社)、《文学艺术欣赏入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上篇 大学美育基础理论第一章 关于大学美育第一节 美育的追溯第二节 美育的特点第三节 为什么大学也要实施美育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形式美第一节 美学及其分类第二节 美学理论之谜第三节 形式美第三章 自然美与社会美第一节 自然美第二节 社会美第三节 旅游美、服饰美、起居美第四章 艺术美与科技美第一节 艺术美中篇 文学艺术基础理论第二节 科技美第五章 美学范畴第一节 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第二节 意境、传神、阳刚、阴柔第三节 艺术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第六章 关于文学艺术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艺术学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分类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七章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第一节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虚构问题第八章 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第一节 形象与典型第二节 典型化第三节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第九章 关于形象思维第一节 什么是形象思维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特点第三节 潜思维与灵感下篇 文艺欣赏基础理论第十章 文学艺术作品的构成第一节 题材与主题第二节 结构与情节第三节 细节第十一章 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第一节 风格第二节 流派第三节 思潮第十二章 文艺欣赏与文艺批评第一节 文学艺术欣赏第二节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第三节 文学艺术批评第十三章 如何欣赏语言艺术第一节 小说第二节 散文第三节 诗歌第十四章 如何欣赏表演艺术第一节 音乐第二节 舞蹈第十五章 如何欣赏造型艺术第一节 绘画第二节 雕塑第三节 建筑第四节 摄影第十六章 如何欣赏综合艺术第一节 戏剧第二节 电影第三节 电视后记

章节摘录

  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与哲学、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相当密切。美学曾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主要从审美这个角度来研究人与现实的关联。美学也曾从属于文学艺术学,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它还要研究自然美和社会美等。美学常以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人们在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及其规律。此外,美学还与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乃至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相关联。因此,美学是一门介于各学科之间的独立的“交叉学科”。  美学与大学艺术理论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弄清文学艺术理论与美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尤为重要。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客观世界的美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它把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来研究其本质和一般规律。文学艺术理论则以各种不同的文学、艺术样式的特殊性,具体的创作规律、欣赏规律为研究对象,直接为指导各门文学、艺术的实践活动服务。美学对各门文学艺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各门文学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又能够反过来丰富和推动美学的研究。由于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因此,文学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之间常常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在美学与文学艺术理论的关系上,那种把美学与文学艺术理论等同起来的观点,以及那种把美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脱离开来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美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