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大鉴赏

姜军 编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作者:

姜军 编  

页数:

428  

内容概要

《唐诗大鉴赏》辑录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一百多名大家七百余篇诗作,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丰富、最经典的版本。“作者简介”简单明了,使读者一目了然。“赏析”细致缜密,使读者如身临其中,与大家共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图片精美,与诗作的意境相得益彰,能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品读唐诗,如饮醇酒,细细品味,就可以感受唐诗的魅力,情感随之抒发,心潮随之起伏,心灵得到慰藉,灵魂得以升华。本书在手,与诗人面对面交流,与历代大家、名家共同体验辉煌大唐万千气象,其乐融融。

书籍目录

李世民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虞世南

王绩
野望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
骆宾王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卢照邻
长安古意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王勃
采莲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
杨炯
从军行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灵隐寺
沈佺期
杂诗三首(其三)
夜宿七盘岭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晚次乐乡县
送魏大从军
春夜别友人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四)
感遇十二首(其七)
望月怀远
赋得自君之出矣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二首(其二)
王翰
凉州词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秋登万山寄张五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春晓
晚泊浔阳望庐山
留别王维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归鹿门歌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舟中晓望
渡浙江问舟中人
宿建德江
岁暮归南山
李颀
古从军行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古意
送刘昱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从军行(其四)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西宫春怨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祖咏
望蓟门
终南望余雪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少年行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观猎
使至塞上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春中田园作
新晴野望
夷门歌
陇头吟
老将行
白石滩
鸟鸣涧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过香积寺
山居秋暝
山中送别
杂诗三首(其二)
秋夜独坐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酬郭给事
出塞作
相思
息夫人
孟城坳
鹿柴
栾家濑
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
远别离
蜀道难
将进酒
行路难三首(其一)
日出入行
北风行
关山月
杨叛儿
南陵别儿童入京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子夜吴歌
丁督护歌
乌栖曲
静夜思
送友人
客中行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上李邕
峨眉山月歌
渡荆门送别
登金陵凤凰台
清平调词
送贺宾客归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哭晁衡卿
赠汪伦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越中览古
望鹦鹉洲悲祢衡
谢公亭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忆东山二首(其一)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听蜀僧濬弹琴
劳劳亭
春夜洛城闻笛
高适
封丘作
别董大
塞上听吹笛
听张立本女吟
除夜作
营州歌
崔颢
黄鹤楼
长干曲
行经华阴
崔国辅
怨词二首(其一)
小长干曲
张旭
桃花溪
山中留客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咏史
桂州腊夜
刘长卿
听弹琴
送灵澈上人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饯别王十一南游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酬李穆见寄
长沙过贾谊宅
李冶
寄校书七兄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佳人
月夜
哀江头
春望
春宿左省
江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阁夜
九日五首(其一)
登楼
九日蓝田崔氏庄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天末怀李白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江南逢李龟年
水槛遣心
解闷十二首(选五)
白帝城最高楼
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饮中八仙歌
丽人行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其二)
望岳
前出塞九首(其六)
登高
春夜喜雨
蜀相
赠花卿
绝句四首(其三)
戏为六绝句
登岳阳楼
李华
春行即兴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寄左省杜拾遗
逢入京使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碛中作
春梦
贾至
春思(其二)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司空曙
金陵怀古
江村即事
严武
军城早秋
孟云卿
寒食
寒山
城中蛾眉女
郎士元
长安逢故人
韩翃
寒食
刘方平
夜月
春怨
张潮
江南行
于良史
春山夜月
胡令能
小儿垂钓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顾况
公子行
过山农家
耿湋
代园中老人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李约
观祈雨
窦牟
奉诚园闻笛
戴叔伦
过三闾庙
湘南即事
兰溪棹歌
除夜宿石头驿
李端
胡腾歌
拜新月
闺情
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二)
晚次鄂州
韦应物
幽居
赋得暮雨送李胄
长安遇冯著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寄李儋元锡
寄全椒山中道士
自巩洛舟行人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登楼寄王卿
寒食寄京师诸弟
滁州西涧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李益
江南词
喜见外弟又言别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立秋前一日览镜
鹧鸪词
洛桥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汴河曲
听晓角
宫怨
从军北征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春夜闻笛
行舟
隋宫燕
上汝州郡楼
写情
孟郊
游子吟
古别离
怨诗
游终南山
秋怀
古怨别
登科后
薛涛
柳絮咏
牡丹
送友人
筹边楼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水夫谣
羽林行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江陵使至汝州
田家行
望夫石
雨过山村
刘商
行营即事
张籍
野老歌
猛虎行
牧童词
湘江曲
成都曲
夜到渔家
酬朱庆余
节妇吟
杨巨源
城东早春
武元衡
春兴
赠道者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山石
雉带箭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李花赠张十一署
答张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春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调张籍
游太平公主山庄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听颖师弹琴
吕温
刘郎浦口号
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其二)
蜀先主庙
金陵怀古
昼居池上亭独吟
始闻秋风
西塞山怀古
望夫山
淮阴行五首(其四)
秋风引
竹枝词二首(其一)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再游玄都观
与歌者米嘉荣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石头城
台城
和乐天《春词》
望洞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乌衣巷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暮江吟
观刈麦
宿紫阁山北村
村居苦寒
上阳白发人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夜雪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望驿台
江楼月
村夜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蓝桥驿见元九诗
舟中读元九诗
放言五首(其一)
放言五首(其三)
寒闺怨
钱塘湖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秋雨夜眠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云泉
大林寺桃花
长恨歌
琵琶行
柳宗元
江雪
南涧中题
溪居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重别梦得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别舍弟宗一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姚合
闲居
贾岛
剑客
题李凝幽居
雪晴晚望
暮过山村
寄韩潮州愈
题兴化寺园亭
寻隐者不遇
元稹
行宫
菊花
得乐天书
酬乐天频梦微之
重赠乐天
离思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六)
梦天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金铜仙人辞汉歌
老夫采玉歌
南山田中行
罗浮山人与葛篇
致酒行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感讽五首(其五)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苦昼短
将进酒
官街鼓
张祜
宫词
赠内人
集灵台
题金陵渡
纵游淮南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
暮春浐水送别
卢仝
逢病军人
刘叉
偶书
朱庆余
近试上张籍水部
李涉
润州听暮角
再宿武关
井栏砂宿遇夜客
施肩吾
幼女词
望夫词
裴潾
裴给事宅白牡丹
杜牧
读韩杜集
沈下贤
秋夕
泊秦淮
赤壁
题乌江亭
叹花
山行
赠别二首(其一)
早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清明
雍陶
题君山
徐凝
忆扬州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登洛阳故城
咸阳城东楼
汴河亭
塞下曲
谢亭送别
途经秦始皇墓
李商隐
霜月
寄令狐郎中
锦瑟
隋宫
瑶池
忆梅
赠柳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
风雨
梦泽
碧城三首(其一)
咏史
日射
齐宫词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汉宫词
板桥晓别
银河吹笙
重有感
夕阳楼
楚宫
晚晴
无题
无题
无题
马嵬二首(其二)
安定城楼
嫦娥
贾生
夜雨寄北
谒山
哭刘司户蕡
凉思
花下醉
正月崇让宅
曲江
骄儿诗
无可
秋寄从兄贾岛
马戴
落日怅望
灞上秋居
出塞
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题君山
温庭筠
蔡中郎坟
咸阳值雨
瑶瑟怨
过分水岭
处士卢岵山居
碧驿晓思
商山早行
刘驾
贾客词
曹邺
官仓鼠
罗隐
自遣
鹦鹉
金钱花



感弄猴人赐朱绂
皮日休
橡媪叹
汴河怀古
韦庄
忆昔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金陵图
台城
聂夷中
咏田家
韩偓
翠碧鸟
章碣
焚书坑
秦韬玉
贫女
高骈
山亭夏日
郑畋
马嵬坡
张孜
雪诗
于濆
辛苦吟
里中女
郑谷
鹧鸪
海棠
中年
淮上与友人别
杜荀鹤
送友游吴越
山中寡妇
自叙
再经胡城县
泾溪
崔涂
孤雁
春夕
陈玉兰
寄夫
齐己
早梅
李洞
绣岭宫词
曹松
己亥岁
黄巢
题菊花
花蕊夫人徐氏
述亡国诗
翁宏
春残
谭用之
秋宿湘江遇雨
张泌
寄人
捧剑仆

孟宾于
公子行

章节摘录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赏析】  杜甫的后半生游离失所,很少安定下来。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诗人在成都写下了这首以古伤今的《登楼》,诗作之中表达的是一片忧国忧民的热忱。  此时,尽管安史之乱结束了一年多,但藩镇割据的祸根已经深深埋下,国运艰难。诗人登上高楼,却没有尽情观赏春日景致的闲情,他忧郁的目光一直望向西北方。  本诗首联起得很突然,“花近高楼伤客心”,繁花似锦本是春日盛景,诗人却说花朵令人伤心。这里采取的倒装手法,先说果,下句才说因。当此多事之秋,作客蜀中已经五年的诗人满怀愁思,高楼之上,虽是繁花触目,却令人愈发愁思。这一联用衬托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描述登楼所见。锦江源出灌县,在成都汇入岷江。凭楼远望,锦江流水仿佛从天地的边际奔涌而来,透露着勃勃的春意;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就像古今世势的变幻。上句因空间而心驰,下句就时间而神往,天高地迥,古往今来,无尽的想象都蕴藏在这一联之中,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雄浑气势,是一般登高之诗没法比的。而锦江和玉垒恰是大唐和吐蕃交战前线的方向,诗人只是向这个方向凝望,无疑透露出他忧国忧民的真挚感情。  颈联紧接上面看到的山河景象,诉自己所思。北极星,象征着大唐政权。“终不改”指的是吐蕃攻长安、代宗旋即复辟一事,直说大唐帝国尽管历经劫难,但还是会长治久安的。下句则是义正词严地申斥吐蕃“寇盗”:奠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表明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信念。  尾联则借古讽今。远眺遐思之余,诗人把目光收回,落到了成都城内,蜀汉后主刘禅的祠庙惹起了他无限的感慨。庸庸碌碌的刘禅轻信小人,荒废国事,最终亡国。而这样的亡国昏君都专居祠庙,要后人供奉!而诗人自己,空怀满腔热血,苦无进身之阶,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唯有聊吟《梁甫吟》以自慰自解。  全诗情景巧妙融合,写景则纵横千万里,怀古则上下千百年,“心骛八极,神游万仞”之后,又自然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


编辑推荐

  唐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其迷人风韵折服无数后人,堪称中国诗歌的最强音。《唐诗大鉴赏》呈现给我们的正是巍巍大唐之绝美气象,它将带领大家领略唐诗的丰腴与瑰丽。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大鉴赏 PDF格式下载



刚刚收到,唐诗大鉴赏,比较了同类书,这本最超值!精装,才29.8,而且收录的很全!赞一个!


买了一本《唐诗大鉴赏》,收录的很全,感觉真不错!


太好了、精装这个价格太便宜了、内容我之前在书店看过、很不错、有助于我们对唐诗的解读、


非常不错的一套书,之前有了华侨出版社的大全集,以为是最好的,现在又来了个精装龙,感到更好,价格非常实惠
非常超值,值得购买


精装,非常精美


超值,值得收藏,精装而且很厚,字体适中很清晰,在书店看过后买的,可惜侧面划坏一点,书还是很新的


精装书,装帧不错,收录内容多且全面,物美价廉,值得购买和收藏。


这书有点的,翻起来不方便 但内容挺全面


还没看完,但是值得看


很大很厚的一本,内容也很全


印刷装帧精良,价廉物美实用


本书仅为鉴赏,没有注解和意译。对于初学者不太适用,但可作为学习参考书备用。


书很精致,包装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