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第一智库

罗德恩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罗德恩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兰德公司”是美国兰德公司的简称,公司的英文名为“Rand”,是ResearchandDevelopment的缩写,其英文意思是“研究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争结束后,兰德公司在亨利·阿诺德、科尔博姆、李梅将军等人的鼎力推动下,于1946年3月1日初步计划开始启动兰德公司工程。1948年11月,兰德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莫尼卡。兰德公司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咨询机构。最初,兰德公司旨在为美国政府研究军事尖端科技和重大军事策略,并取得显著成绩。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后,兰德公司还将咨询工作拓展到社会政策方面,并逐渐形成一个以研究军事、科技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当今世界的“大脑集中营”、“世界智囊团”,以及“超级军事学院”,且其中的“世界智囊团”一直位居全球10大超级智囊团之首。在兰德公司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在美国空军空中作战领域展开广泛的科学研究,包括向空军提出“可取的战术和武器”的建议。然而由于兰德公司刚刚成立,名气甚小,所以兰德公司的各项成果并没有得到美国空军及美国政府的重视。但不久便发生了一件令兰德公司声名鹊起的事情,那就是对“中国将出兵朝鲜”的精准预言。当时,兰德公司有意以200万美元将此报告转让给美国政府,但美国政府无意与兰德公司做交易。在他们看来,中国的8年抗战与耗时3年的解放战争,人力、财力和军事能力已经不具备出兵的可能性。然而,战争的结局却被兰德公司言中,美国军界为此一片哗然。从此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对兰德公司另眼相看。事实上,让兰德公司的地位真正得以提升的是其对前苏联卫星发射的准确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与前盟友前苏联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兰德公司成立初期,兰德公司就向美国政府提交过一份名为《实验性环球太空船的初步设计》的报告,它是兰德公司最初的计划,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份关于人造卫星可行性的研究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兰德公司详尽阐述了人造卫星在未来战争中无可比拟的作用,但当时的美国官员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卫星,因此这一建议被他们当做“无稽之谈”。1957年,兰德公司推断出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时间,结果证明,这个预测与实际发射的时间仅有两周之差,这令美国政府惊讶不已。而对于前苏联人在军事科技上的捷足先登,美国政府更是懊悔不已,因而对兰德公司的任何报告再也不敢小视。此后,兰德公司又对中美建交、美国经济大萧条及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做了精准的预测,这些预测让兰德公司的名声进一步远扬。此时的兰德公司被西方公认为“美国朝野的首席智囊机构”,也因此被西方公誉为“阿波罗神的化身”——能预知未来。基于阿波罗神在古希腊的特尔斐城,为此,兰德公司著名的特尔斐预测法也因此得名。该预测法后来成为全球120多种预测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从创立以来,兰德公司在研究上硕果累累,发表的研究报告有18000多篇,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有3100多篇,此外还出版了200多部著作。这些报告涉及“中国21世纪的空军”、“日本的尖端科技”等重大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对美国的军事、经济和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兰德公司可谓是人才济济,其中包括军事、数学、经济、语言、心理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人士,这些人形成一个庞大的决策系统。此外,兰德公司还在多所大学、研究院中聘请了700多位权威专家,作为公司的高级顾问。兰德公司不仅以重大的研究成果闻名于世,还对如何停止使用武器、如何避免核战争等重大国际性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总是站在科学和理性的高度,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高水平的评估。为了将兰德公司的智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1970年,兰德公司创立了兰德公司研究学院,它被誉为世界上决策分析的最高学府,兰德公司研究学院旨在培养高级决策者,并为其颁发全球决策分析博士证书。兰德公司研究学院的学员遍布美国各界,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所描述的那样:“美国商业成就的背后闪耀着兰德公司智慧的光芒。”

内容概要

这本《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由罗德恩所著,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站在事实的角度为读者详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成为“美国第一智库”的原因。《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除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史之外,还分析了兰德公司的发展趋势,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有更多的体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辉煌的起点:五星上将的宏伟梦想
1. 战术天才,五星上将——亨利·阿诺德
2. 兰德公司工程的规划与形成
3. 空袭:留给兰德公司创始者的争议
4. 智慧的光环:著名的兰德公司计划
5. 推动兰德公司智囊团扩张的第五位职员
6. 一直困扰兰德公司科学家的难题
7. 对兰德公司有深远影响的两位职员
第二章 崛起之路:走向“世界第一智囊”
1. 兰德公司重组之路,走向真正的独立
2. 兰德公司成功推动美苏军备行动
3. 对抗前苏联的新学说——理性选择
4. 博弈游戏——著名的“囚徒困境”
5. 系统分析——战争科学大统一论
第三章 巨擘云集:一批顶级聪明的智囊人物
1. 艾伯特·沃尔斯泰特——顶级的核战略战略分析师
2. 赫尔曼·卡恩——科学胆识与道德冷漠的典型
3. 伯纳德·布罗迪——核武器威慑论的先驱
第四章 新一代作战策划者和战斗口号
1. 伤害了美国自豪感的“旅伴一号”
2. 盖瑟委员会的起用
3. 导弹差距论
4. 战略家的战斗口号
第五章 辉煌成绩:兰德公司不被世人遗忘的原因
1. 举世瞩目的兰德公司课题
2. 兰德公司对朝鲜战争的正确预测
3. 寓意深远的小型泳池派对
4. 应运而生的新思考方式
5. 兰德公司:数字时代的先行者
6. 兰德公司参与的太空侦察计划
7. 难以压倒的力量
8. 美苏核战争危机的最终解决
第六章 成为白宫大脑集中营的成功经验
1. 兰德公司——高级人才的摇篮
2. 大手笔经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3. 选题讨巧,扩大知名度
4. 善假力于人,拓展业务领域
5. 高瞻远瞩,选对研究方向
6. 研究自主性强,促进创新
第七章 对抗反对力量,智囊团再出新招
1. 被迫离开的兰德公司科学家
2. 兰德公司与林赛纽约政府的结盟
3. 成功背后的代价
4. “监守自盗”——窃取绝密文件
5. 机密泄露,对美国和兰德公司产生的影响
6. 美苏缓和政策的争议
7. 外部专家组——B组对抗
第八章 智慧的光环:兰德公司著名的预测法
1. 特尔斐预测法——汇聚专家智慧
2. 环境预测法——宏观与微观环境预测
3. 专家预测法——头脑风暴
第九章 疑问与损失:兰德公司的前景如何
1. 空中飞来的“伟大”的恐怖之王
2. 兰德公司在恐怖领域作出的贡献
3. 军事变革和美军的绝地反击
4. 沙拉比和兰德公司促成了萨达姆政权的解体
5. 战略家最后的声音
6. 兰德公司——看不见的未来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亨利·阿诺德于1886年6月25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早先就读于美国西点军校(原陆军军官学校)。在军校里,亨利·阿诺德只能算是中等生,他生性顽皮,在校期间还用炸药制造过恶作剧,被军校关禁闭处罚过。1907年,亨利·阿诺德从军校顺利毕业后,在驻菲律宾的美军中服役。在服役期间,他与乔治·马歇尔一见如故,畅谈之中,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而乔治·马歇尔后来成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1911年,亨利·阿诺德役毕回到美国,随后跟随被誉为“飞机之父”的莱特兄弟学习飞行技术,并获得了飞行员执照,这使他成为美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批飞行员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年,即1918年,他进入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门任参谋一职。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亨利·阿诺德就肯定地说“决定未来战争命运的将是空军”。为此,他伏案疾书,一口气写了5本书,他的观点很鲜明,那就是强烈建议航空兵独立出来,并极力主张创建一支与陆、海军齐头并进的“大空军”。但是,亨利·阿诺德的上级是有着众多挂满勋章、思想僵化的陆、海军将领,而当时的航空兵又仅仅只是作为陆、海军的配属存在,因此,当时他的建议几乎被所有陆、海军的将领们认为是“异议”,无人采纳。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亨利·阿诺德紧随着美国陆军航空兵快速成长,先后被任命为陆军航空兵联队队长、圣迭戈罗克韦尔航空兵基地司令。在任圣迭戈罗克韦尔航空兵基地司令期间,亨利·阿诺德结识了“飞行天才”詹姆斯·杜立特尔,两人相谈甚欢,并且在亨利·阿诺德一心力争航空兵独立一事上,詹姆斯·杜立特尔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两人都视对方为知己。也是在这一时期,作为意大利军事理论家的朱利奥·杜黑推出的“轰炸机至上论”风行全球,而战斗机也被迫从战争舞台中逐渐退出。亨利·阿诺德早就对此深以为然,而他在美国军界早就提出建议:重点发展引擎重型轰炸机。1938年,一直力争航空兵独立发展的亨利·阿诺德,居然被授予陆军少将的军衔。1939年夏,亨利·阿诺德再次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增加飞机”的建议。如同上次一样,美国国会议员们依旧对他冷嘲热讽地说:“你告诉我们,我们打算跟谁打仗?”事实上,美国国会议员们一直把亨利·阿诺德视为“空军义务宣传员”,对其一再提出的要求置若罔闻。1939年9月1日,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尖峰时刻。德军的62个师、2800辆坦克在德国空军机群遮天盖日的掩护下,犹如一场狂风暴雨对波兰进行了闪电般的袭击,德军成功地闪击,并获得了成功。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很快被卷入战争。随后,德军又连续发动闪击,在短短2个多月内,德军入侵了丹麦、挪威(北欧)后,又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号称全球陆军第一的法国进行了袭击,并狂轰了军史上以“大不列颠之战”而著名的英伦。1941年6月,德军依旧在庞大机群的掩护下,成功闪击前苏联。德军此番连续的闪电攻势,极大程度地震撼了美国军界,令所有美国人瞠目结舌。而德军飞机的俯冲轰炸声更是深深地冲进了美国国会议员们的耳朵,整个欧洲的天空被战争的阴云层层密布。此后,美国政府终于开始对空中力量逐渐重视。1940年,亨利·阿诺德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副参谋长,主要负责提高军用飞机的生产效率和训练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并负责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一切作战事务。上任后,亨利·阿诺德立即向德国空军宣战。在他的极力要求下,数以万计的飞机和飞行员飞上天空。1941年12月7日凌晨,珍珠港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被日军袭击,导致停靠在港内的舰队主力全军覆没,美国也因此被卷入了亚洲战场。当月,亨利·阿诺德又被晋升为美国陆军中将。然而此时。美国陆军航空兵所有人员加起来还不足3万,有作战能力的飞机也不足1500架。对此,亨利·阿诺德认为,无论是从眼下局势还是长远观察,扩大空军力量和提高空军作战能力都是至关重要也是必需的,特别是对于B一17这种有“空中堡垒”美誉之称的美国第一代战略轰炸机,要加快速度批量生产,从而尽快形成空中的战斗力。于是,亨利·阿诺德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复建议和请求。终于在1942年1月6日,罗斯福总统在给美国国会的咨文中同意了亨利·阿诺德的请求,并在咨文中要求美国国会支持亨利·阿诺德所列的军需生产指标。在亨利·阿诺德列举的生产指标上,他把建设空中力量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因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各种服役人员已经超过了230万人,而作战飞机高达7万多架。1942年1月23日,鉴于美英联合作战的需要,罗斯福总统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组建了英美参谋长委员会,以便能更密切地调动英美联合军事行动。美方成员主要由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陆军中将亨利·阿诺德等人组成,英方成员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陆、海、空三军各主帅等组成。同年2月,美国陆、海军在原来的联合委员会基础上又设立了参谋长委员会,成员由参加英美参谋长委员会的亨利·阿诺德等人组成,它是美国陆、海、空三军的主要协调机构,且直属于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此声望极高,对美国军界的影响颇大。为了使亨利·阿诺德真正代表并掌握美国空军力量,罗斯福总统在参谋长委员会成立一个月后,授予亨利·阿诺德美国国际军航空兵(后来美国空军)司令头衔,从此,亨利·阿诺德拥有了全盘建设美国空中力量的大权。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国商业成就的背后闪耀着白宫第一智慧库兰德公司智慧的荣光。  ——美国《商业周刊》美国依然是全球智库研究能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全球5465家智库中拥有1777家,在智库十强国家中,比其他九国的总和还要多。其中,美国首都华盛顿也成为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城市,高达350家。在每年的运营经费上,前十强的美国智库共拥有5.6 06亿美元,而非美国的全球十大智库只有1.1 22亿美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兰德资助的项目一般集中于前瞻性的主题,这些主题可能今天并未被赞助商的“雷达”发现,但兰德公司相信它们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就变得至关重要。  ——兰德公司总裁:詹姆斯·汤姆逊


编辑推荐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兰德公司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咨询机构。最初,兰德公司旨在为美国政府研究军史尖端科技和重大军史策略,并取得显著成绩。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后,兰德公司还将咨询工作拓展到社会政策方面,并逐渐形成一个以研究军事、科技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美国总统的“大脑集中营”、“世界智囊团”以及“超级军事学院”,且其中“世界智囊团”一直位居全球十大超级智囊团之首。深度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超级大服,揭秘美国智库不为人知的运营手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第一智库 PDF格式下载



兰德公司对世界城市了很大影响,美国政府相当重视重视兰德公司的意见。

不像中国的所谓智库,没有眼光,人人只追求当官,反而埋没了整整的人才。

这本书对兰德的描写比较客观,对战略研究人员很有启发,对运营智库的那些人也是一个警示。


一个影响美国的公司 中国是否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公司


了解美国的触角,视角独特!


不错的一本书,这样的机构,在中国以后会很有前景,现在不好说


一个很强大的对手组织,必须去了解他


弟弟对这类的书比较感兴趣


内容不错,就是包装差,外表有损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权当了解一下兰德的发展历程


相信不少好莱坞大片的制作人在该公司得到不少的灵感.


美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底有点磨损。其他还可以。


喜欢,希望从中学点东西


看了前几页,一会儿是空军某某某,一会儿又说航空兵没有独立,颠三倒四,完全不负责任的一本书。看名字还以为作者是个外国人,仔细看应该是山寨的,外国人写的应该有个译者吧


垃圾图书!!!!错字,漏子,语句不通,比比皆是。明显就是用各种资料拼凑出来的垃圾!


对这家公司的产生,代表人物都介绍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