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测试2
2013-5
电子工业出版社
蔡为东
无
在《赢在测试》之后,这本《赢在测试2》会将什么内容展现在大家面前?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软件测试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多年的行业积累,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测试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自己的光彩。限于篇幅,这次我选择了10位有代表性的测试专家,对他们做了深入的访谈,把他们的职业经历和思考、对软件测试各方面的认知和要求详细地写了下来。在写作风格上,我的原则是真实、实用,同时保持一定的口语化,希望大家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像是在听测试专家讲课、讲故事一样。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10位测试专家。 1.勤奋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阿尔卡特·朗讯测试架构师郑文强 郑文强是阿尔卡特·朗讯的测试架构师,有12年的软件测试经验,在软件测试过程改进和测试能力改进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个人或与人合作编写和翻译了多本著作,如《软件测试管理》、《软件测试设计》等。个人网站skyqa.com也办得有声有色。 2.保持经营意识和忧患意识——广联达质量部经理彭月 彭月连续11年服务于广联达,软件测试和测试管理经验丰富,现身兼广联达质量部经理和技术运行部经理二职,主要负责质量规划和实施、软件过程改进和实施、测试规划和实施以及员工培养。 3.人是软件测试的中心——独立测试咨询顾问邰晓梅 邰晓梅曾经在华为公司工作11年,现为独立的软件测试咨询顾问,是chinaTest中国软件测试技术大会的联合创始人。她在测试设计、测试思维培训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 4.从流水线女工到测试专家的成长路径——迈瑞测试经理肖利琼 肖利琼的经历就是一部传奇。她高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从一位流水线上的女工做起,一路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已成为测试专家和迈瑞的测试经理。她擅长嵌入式软件系统的测试,在测试设计、流程控制与过程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著有《软测之魂——核心测试设计精解》一书。 5.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百度测试架构师董杰 董杰的经历特别丰富,他拥有多行业、多种类测试经验,在测试设计、探索性测试、基于风险的测试技术体系方面有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他现在是百度公司测试架构师,著有《软件测试精要》一书。 6.文科生成长为测试总监的历程——金山网络测试总监赖炳新 作为一个学旅游的文科生,赖炳新在金山内部一步步成长为金山网络的测试总监。他有近10年的IT行业经验,在安全软件测试和测试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7.请相信你的梦想——淘宝资深测试工程师高翔 相信不少朋友对高翔并不陌生,他乐于分享,是国内测试界活跃的演讲嘉宾。2012年高翔和史亮合作出版了《探索式测试实践之路》,这是中国本土第一本探索式测试的著作。 8.永远对学习保持热情——cA资深首席测试工程师步琼 如果你和步琼接触过,你就会被她的工作热情所感染,就会知道这个资深首席测试工程师(总监级)名不虚传。 9.创新是通往优秀的桥梁——用友集团U8产品线测试部经理薛继国 薛继国在用友连续服务12年,从一位普通测试工程师成长为测试专家和部门经理,有丰富的行业测试经验和测试管理经验。 10.你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奇虎360测试总监王冬 王冬拥有14年的IT行业经验,他从一位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清华毕业生转变和成长为360的测试总监。王东在安全软件测试和测试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为什么说他们是具有代表性的测试专家? 1.他们大多具备10年或者以上的测试从业经历,亲历了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得很优秀。 3.行业分布广泛。 4.从职业发展来说,管理线和技术线都有兼顾,另有一位创业者。 5.从职位上来说,他们大多拥有中高端的测试职位。 6.从性别方面来看,两种性别都有覆盖。 Bill Liu在美国工作,在国内测试界也是一位活跃的测试专家。他视野开阔,对中、美的测试业界都比较了解,我特地邀请他给大家写了一遍文章——《世界一流公司是如何做测试的》,放在附录中。相信大家看过后肯定会有收获。 本书还新增了一个栏目——《赢在测试论坛》,有多位测试行业的朋友在这里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于软件测试前景、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的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欢迎大家阅读。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宇、夏文红、李爱华、崔启亮等很多朋友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爱人对我的支持。在我的女儿出生前后,她依旧全力支持我,使得我仍然能够有一部分时间放在这本书的写作上。谢谢我的岳父、岳母的帮忙,正是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我的女儿健康成长。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确是这样。 谢谢你的选择和阅读,期待着你的反馈和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我的微博:@蔡为东(新浪) 我的邮箱:Our TestTip@hotmail.com 我的QQ:1276455163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是一本传承软件测试经验和职业、人生经验的书。作者选择了国内十位有代表性的软件测试专家,对他们做了深入的访谈,把他们的职业经历和思考、对软件测试各方面的认知和要求等详细地写了下来。这些专家来自百度、金山、奇虎360、淘宝、用友、阿尔卡特—朗讯、广联达、CA、迈瑞等知名公司,在搜索、通讯、ERP、存储、安全、嵌入式、互联网、电商、建筑、虚拟化等行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同时,这些专家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覆盖了管理线、技术线和个人创业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相信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对于读者是有益的,可供参考和借鉴。在写作风格上,作者的原则是真实、实用,便于阅读和学习。
蔡为东,热爱测试工作,有超过10年的软件测试和团队管理经验。个人作品有《软件测试实战——测试Web MSN》《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指导》《步步为赢——软件测试管理全程实践》《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和《行之有效——IT技术团队管理之道》。
第一章勤奋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阿尔卡特—朗讯测试架构师郑文强1 我的职业发展路径3 按工号随机分配而进入软件测试行业3 努力学习软件测试3 学习好软件研发流程5 去管人还是坚持做技术5 研究测试技术和方法6 跳槽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7 印象深刻的从巴西到上海的项目转移9 面对面的沟通是重要的9 毫无保留地做分享10 回归测试不能流于形式10 推动开发和测试的规范化11 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勤奋、努力、坚持不懈11 猜数字游戏和探索性测试12 把握软件的质量13 软件发布之前做评估14 软件发布之后做评估14 测试团队为软件发布提供质量信息15 新人如何学习软件测试15 如何面对职业发展的迷茫16 问自己三个问题16 分享周围几个朋友在职业发展方面的例子17 要懂得如何思考和分析18 如何做好测试用例的设计18 明确参考输入18 关注功能之间的交互19 采用合适的设计技术与方法19 做好评审20 如何做好测试用例的评审20 合适的评审团人选21 管理层的支持21 做好准备21 宣传评审的价值21 根据形式、覆盖率和有效性来评估测试用例的质量22 成为测试牛人的三个步骤23 面试中的考量24 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前景25 软件测试行业前景乐观25 测试人员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价值26 书籍推荐27 小结28 第二章保持经营意识和忧患意识——广联达质量部经理彭月31 我的职业经历33 在市政公司工作了两周33 到北京找工作33 学习计算机和软件测试34 朋友的劝告:踏实做好眼前的工作34 一定要了解客户35 我参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产品36 通性和特性37 为什么程序崩溃了客户还说好37 大爱似无情38 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38 提高软件的兼容性39 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做管理40 以身作则,严格要求41 痛定思痛,推广敏捷41 敏捷中保证测试工程师独立而独特的视角43 评选零bug工程师、零泄漏测试工程师44 质量的度量和掌控45 经验整理、分享和提高45 按季度设定目标,做绩效考核46 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对质量有强烈的欲望47 优秀的管理者具备经营意识49 一件事情谁推动谁就主动50 多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技能51 如何做好自动化测试51 对自动化测试的9条建议52 有实力的公司可自主开发自动化测试框架52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看重的三点53 突破发展的瓶颈53 保持危机意识53 实现专业生存54 保持开放的心态54 书籍推荐55 小结55 第三章人是软件测试的中心——独立测试咨询顾问邰晓梅57 简单的职业经历59 11年华为工作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60 测试并不只是发现bug61 更多的启发62 对测试认识的三个阶段63 以bug、流程、人为中心63 研究软件测试思维64 测试深度图65 重点测试技术65 如何学习软件测试66 多实践,多思考66 三步法67 测试就是学习67 如何把握软件质量68 质量度量过程中的数据分析69 做一个好的协调者70 如何提高测试分析能力71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72 敏捷让测试如鱼得水73 开发和测试会融合吗74 对于软件测试行业前景的看法75 书籍推荐75 小结76 第四章从流水线女工到测试专家的成长路径——迈瑞测试经理肖利琼79 一路奋斗的职业经历81 高考考上委培生而没有去上81 到深圳打工81 投稿82 考入深圳大学83 学习打字83 流水线工人变身文员84 要强的个性84 羡慕女工程师85 第一份专职电脑管理工作86 毕业设计86 进入软件测试86 负责产品的测试87 自考本科88 成为高级测试工程师89 进入迈瑞89 成为专职的测试管理者90 在职工程硕士顺利毕业90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91 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的不同92 如何做好测试方案的设计93 如何做好评审94 嵌入式系统的自动化测试95 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测试95 把握软件质量96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管理者97 适应敏捷下的测试97 要能看懂代码98 软件测试行业的前景:有喜也有悲98 要如饥似渴地学习98 尽力做得最好99 书籍推荐99 小结99 第五章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百度测试架构师董杰103 职业发展经历105 社会选择让我进入软件测试行业105 晋升为测试组长105 要不要继续做测试106 向经验丰富的人学习106 加入华为107 创新来自于积累107 缺陷预防107 负责测试技术小组108 关注非功能性测试108 负责电信级云存储项目108 提高产品线的测试设计能力109 加入创业公司110 加入百度110 测试设计新模式111 自动做用户体验测试111 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112 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113 深度积累113 看到事物的两面113 管理者也不要脱离具体的测试工作113 是否有引以为豪的事情114 如何开展软件测试工作114 探索性测试115 如何做缺陷预防116 缺陷预防的三个板块116 测试工程师做缺陷预防117 如何做好测试设计117 适应敏捷118 摩托罗拉的质量文化118 如何提升个人能力119 测试设计的评审120 从尝试中得到职业发展规划120 对软件测试前景的看法120 测试工程师应当强化测试能力121 我们有没有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121 小结122 第六章文科生成长为测试总监的历程——金山网络测试总监赖炳新125 大学毕业后一直服务于金山127 文科生如何找到技术类的工作127 转做产品经理128 测试人员要做好与开发人员的沟通129 下苦功去学习131 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131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133 安全产品是怎么做测试的133 安全软件测试的三个技术要求134 安全软件测试的用例设计和自动化测试135 安全软件的性能测试135 如何入行安全软件测试136 招聘新人时的要求136 非安全软件的安全测试137 测试人员应当能够看懂代码和编写代码137 快速迭代中把握软件质量138 绩效考核中重要的一点是定目标139 小的测试团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职责划分140 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软件工程方法140 通过突破测试技术上的难点去突破发展瓶颈141 行业前景:软件测试还能多做些什么141 做事的方法和原则142 书籍推荐142 小结143 第七章请相信你的梦想——淘宝资深测试工程师高翔145 职业经历147 逐步加深和变化的对测试的认识147 初入行148 做性能测试148 代码阅读能力是重要的148 看似额外的工作149 适应淘宝150 快,好,准,稳150 学习和深入研究探索性测试151 印象深刻的事情151 做测试要不要看代码151 让自己的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152 测试要坚持自己的原则152 测试工程师迈向优秀的4个阶段153 招聘的时候看重完美的心态154 做好测试用例设计的6个阶段154 我喜欢评审会155 内部评审155 外部评审156 一个能解决20%的问题的框架就可以使用156 自动化率不要超过50%157 探索式测试158 性能测试159 测试技术的三大方向159 其实敏捷并不高深160 把握软件的质量161 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确立目标161 我对软件测试的前景相对悲观162 测试工程师如何应对将来的挑战162 我的学习方法163 人要不停地推动自己164 书籍推荐164 小结164 第八章永远对学习保持热情——CA资深首席测试工程师步琼167 职业经历169 换工作时的考量170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70 换产品线而不是换单位171 两次“痛哭”的经历171 情绪归情绪,工作是工作173 优秀测试工程师的7个要素173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175 维护好软件测试用例175 做好测试用例的设计:多参照,看代码,多沟通176 评审会:一条一条过177 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应合二为一178 灵活而好维护的自动化框架178 可以没有开发背景,但应当懂编程179 测试工程师也可以直接修改bug179 对于性能测试的建议180 推荐基于风险的测试180 对候选人的期望:学习能力,态度积极181 在敏捷中要多参与讨论182 要想深入,至少持续做3年182 前景:测试更被重视,但做测试一定要懂编程183 永远对学习保持热情184 书籍推荐184 小结185 第九章创新是通往优秀的桥梁——用友集团U8产品线测试部经理薛继国187 偶然进入软件测试行业189 努力工作,努力学习190 兴趣是最重要的190 带领整合小组让我收获很大191 管理、技术两条线192 Xin生活194 如何做到创新195 软件质量:凭数据说话196 团队管理要点196 用对人196 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开做绩效考核197 做好工作并说出来198 培养副手199 大会上少表扬199 面试中看到的一半都不到200 做好用例设计的捷径:参照和学习别人200 评审要素表的作用201 做自动化之前要做评估201 精通业务202 测试工程师应当掌握编程202 软件测试的发展前景203 年龄风险203 测试管理职位发展的局限性203 不结仇204 书籍推荐204 小结204 第十章你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奇虎360测试总监王冬207 职业经历209 本科学的是工程热物理209 简短的对日开发经历209 到CA做本地化测试209 介入安全软件领域210 加入绿盟210 加入奇虎360211 对软件测试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和加深的212 做本地化测试一个月发现了300多个bug213 一人多责,学到更多213 学习和总结能力是走向优秀的关键214 提炼出自己的方式方法215 理解清楚软件的功能216 如何做好非安全软件产品的安全测试216 设计好测试用例的重点是理解功能217 掌握攻防工具及其原理217 安全领域的自动化测试218 要提高测试设计能力219 安全产品的性能测试220 如何学习安全软件的测试220 候选人应当态度积极,对自己有合适的认知221 测试主管是偏技术的岗位222 团队管理:抓两头222 绩效考核应当推动人的改进223 管理者不应该做的事情223 职业发展的关键是看什么适合自己224 学习软件测试要动手225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在将来会走向融合225 软件测试从业人员面对的挑战226 不以历史的眼光看人226 书籍推荐227 小结227 第十一章赢在测试论坛231 漫谈测试质量与测试技术232 对于移动互联网测试的看法和展望232 未来的测试235 在软件测试上应用流水线的思想236 软件测试已发展到青年期236 测试人员需要拓宽自己的思路237 测试如何在公司起步238 附录A世界一流公司是如何做测试的(BillLiu)241 Microsoft242 Google249 Facebook253 附录B《赢在测试2》采访提纲257 通用提纲258 技术职位的采访提纲258 管理职位的采访提纲259 书面回答部分259 后记261
版权页: 插图: 第一,如果一个产品或项目有大量的bug暴露出来,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注意了,这意味着项目本身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产品的质量不容乐观。 处理bug是很费时间的:测试提交一个bug,开发打回,说这不是bug;测试再打过去,证明这就是一个bug;开发修改后,不经过单元测试,就打给测试去验证;如果测试验证没有通过,还要打回给开发,开发重新修复,测试再重新验证……可以想象,成千上万个bug,如果每一个都要走这样的流程,单是解决掉这些bug就要耗费多么大的精力!每一个bug就是对系统的一次change,软件系统本身已经很复杂了,再加上成千上万次change,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潜藏的缺陷有可能更多! 旁观者说:对于全新的功能,我在自己的团队有一个提法:剥笋子。软件的功能都是逐步完善的,在初期很容易发现这样、那样不对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开过多的bug,而应该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来。先提交最主要的几个bug,开发修改了以后,测试人员得到新的build,再基于新的build提交另几个主要的bug。bug分清楚主次,提交的时间分先后,能够提高bug的有效性,也方便开发人员解决问题,提高研发效率。 第二,测试流程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当时公司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测试流程,有很多测试工程方法可以使用,有很多测试文档模板可以选用,我认为只要认真遵守流程规范,就一定能做好测试。在某一个时间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板、出具什么样的测试文档、使用哪些测试工程方法、开展哪些测试活动、做哪些测试总结和缺陷分析等,我都一一照做,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我虽然努力了,却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忘记了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要得到一个可发布的高质量软件,而不是找到尽可能多的bug。 旁观者说:测试团队天生有想发现更多bug的倾向,有的时候绩效考核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的确,按时发布质量达到标准的软件产品是任何“参战部队”的最重要的目标。 实际上,我现在认为,测试流程是一种启发式(Heuristics),遵守了流程,测试不一定就做得好;不遵守流程,测试也不一定就做不好。测试流程起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的书里,最自由的文字就是后记。写什么,篇幅多少,都可以相对自由一些。 2012年6月,在我的上一本书《行之有效:IT技术团队管理之道》交稿后,我的业余时间有了空余,我开始把精力放到这本书上。 在20lO年年初《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出版后,我曾经有过另外一个尝试。因为《赢在测试》的顺利出版,我就想,能不能依照同样的思路编写另外一本采访录,去写写IT行业的创业者?如果能写出来的话,在创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社会背景下,读者肯定欢迎这样的书。说干就干,我通过网络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业者,通过邮件或者微博和他们联系采访事宜。 事实证明,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我和这些创业者素不相识,自己在这个领域也没有经验和人脉,结果是根本没有人理我,呵呵。这件事情只好停了下来。书虽然没有写成,但是失败也是一种经历。不去做,怎么会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呢?通过实践,知道了这条路不通,也是好事,事事顺心的事情只会存在于祝愿的话语中。 说实话,写《赢在测试》的时候比这次的《赢在测试2》难,因为万事开头难。写采访类的书,最难的是寻找到合适的采访嘉宾。测试专家都是幕后英雄,软件行业也是茫茫人海,怎么找到他们?有的采访嘉宾是自己认识的,有的是靠朋友帮忙介绍的,也有中间辗转几次才联系上的,颇不容易。过去两年微博的兴起,对于《赢在测试2》的采访有不小的帮助。通过微博以及参与行业内的各种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测试行业的朋友,其中不少都是专家级的人才。 我的另外一个难处在于,我要尝试着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在全国的范围内选择10位采访嘉宾。既要考虑专家的个人知名度,也要考虑其代表性;既要考虑公司,也要考虑行业;既要考虑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也要考虑不同的职位和性别;既要考虑展现不同的成功路线,又要对大家有参考意义,等等。没有一个公式来计算,我需要自己保持清醒。 在写作上,《赢在测试2》更加公开。从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起,我在微博上就同步更新了写作进展。就采访时要问的问题提纲和采访嘉宾人选,我都公开征询了意见,并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积极反馈,新增的栏目《赢在测试论坛》也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积极参与,非常感谢大家。我希望这本书是实用的,符合大家的期望。至于实际怎么样,要听大家的评价。 采访对于我来说,既是写书的重要一环,也是学习的机会。采访是正式的交谈,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对你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职业经历,谈对软件测试的方方面面的理解,所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也努力把谈话的精华呈现出来,使得读者朋友虽然不在现场,希望仍然可以从本书中受益。 工作才是我的主业,写书自然都是要靠业余的时间,过程比较漫长,《行之有效——IT技术团队管理之道》写了将近两年,这本《赢在测试2》只花了半年多算是快的。有的时候就会觉得,写作过程中的一天就像是一个小孩向一个大的存钱罐放人一枚小小的硬币。什么时候能存满?不知道。但是,在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之后,存钱罐竟然也有满的时候,让人欣慰。 因为靠业余挤时间,有的时候难免时间会过于紧张。2012年8月份,我到上海参加ChinaTest2012。我前一天晚上的午夜赶到上海,第一天开了一天的会,晚上安排了对郑文强的采访,第二天我有一大一小两个topic要讲。朋友赶来看我,只好就在酒店匆匆见了一面。这两天的行程下来,虽然算是到了一次上海,但是活动范围就在酒店周边100米以内。那是为了给家人和同事带一点上海特产,我才走出了酒店。郁闷的是,我离开酒店的时候竟然忘带这些特产了。当时上海正刮台风,在最不想折腾的时候还是折腾回酒店了。赖炳新在珠海办公,有的时候来北京出差。本来约好了见面、做采访,但那段时间我女儿出生,我在医院里忙得昏天暗地,抽不开身,精力上也顾不上,只好请他原谅,采访改期。他回珠海后,我们通过QQ语音做的采访。好在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这本书顺利写完了。 《赢在测试2》并不是学习技术的书,而是学习思维方法和见识的书,这可能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为这些是方向性的。本书介绍了10位专家,他们在职业和角色变换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他们对于测试的重点技术是如何理解的?他们是如何迈向优秀的?他们对于行业的前景是如何看的?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等等这些见识和思想,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有没有《赢在测试3》?我不知道。我希望有,但这要看《赢在测试2》对大家是不是有用,是不是达到了大家的期望。欢迎给我反馈,或表扬,或批评,或指正,或建议,都很欢迎,都是在帮助我。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我们每一位从业者。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是在认真地考虑着自己的未来和发展,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学习机会。欢迎和感谢你关注“赢在测试”系列图书的编写工作,你的反馈将会影响到这个系列书籍的后续内容和走向。 谢谢你选择和阅读,你是我写作的动力之源。 蔡为东 微博:@蔡为东(新浪) 邮箱:Our_TestTip@hotmaiL.com QQ:1276455163 2013年春节前于北京霍营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适合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等软件测试从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对软件测试感兴趣、期望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朋友。
无
还没时间看,但感觉内容还可以吧!
给做测试的朋友买的,据说很不错
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给公司测试人员看得书籍
蔡为东老师的作品,测试人员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