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牟援朝,刘璇,周伟 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牟援朝,刘璇,周伟 等编著  

页数:

196  

前言

  在国内已经出版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材中,内容和风格差别很大,或偏重于理论,或偏重于技术方法,或偏重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或偏重于政府或公益性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或偏重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理解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课程本身的建设,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因此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并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为基础概念与理论,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延伸与发展的学科领域、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中篇为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信息分析与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系统管理。下篇为经济信息管理与环境,介绍了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的人文环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书中带*号的章节可以作为选讲内容。  本书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几位教师共同编写,由牟援朝编写大纲,王延清、刘璇对大纲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本书大纲经过多次修改,它是全体编写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牟援朝编写第1章、第3章和第7章;王延清编写第2章;刘璇编写第5章、第6章;周伟编写第4章、第9章;马海英编写第8章;李英编写第10章。牟援朝对全书进行了审核、修改和定稿。刘璇、周伟完成了全书的审校工作。此外,几年来许多位研究生帮助收集和整理资料,并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同时本校商学院的2006级、2007级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书的试读,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对所有参加本书编写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教材的一种探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一些遗漏,望读者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为基础概念与理论,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延伸与发展的学科领域、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中篇为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信息分析与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系统管理。下篇为经济信息管理与环境,介绍了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的人文环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亦可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者和广大信息资源用户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上篇 基础概念与理论第1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1.1 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 信息的定义 1.1.2 信息的特征 1.1.3 信息的类型 1.1.4 信息资源概要 1.1.5 信息资源社会功能 1.2 信息资源管理 1.2.1 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 1.2.2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1.3 信息人才、首席信息主管(CIO)与知识主管(CKO) 1.3.1 首席信息主管与首席知识主管 1.3.2 我国CIO的现状与问题 思考题第2章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2.1 信息科学 2.1.1 信息的度量 2.1.2 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 2.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科学 2.2 管理科学 2.2.1 管理与管理科学 2.2.2 管理的职能与方法 2.2.3 信息管理与管理科学 2.3 传播学 2.3.1 信息交流原理 2.3.2 信息交流结构 2.3.3 社会信息交流 2.3.4 信息管理与传播学 2.4 经济学 2.4.1 经济学基本知识 2.4.2 信息经济学 2.4.3 经济信息管理 2.4.4 信息管理和经济学的关系 思考题第3章 信息资源管理延伸与发展的学科领域 3.1 知识管理 3.1.1 知识管理简史 3.1.2 知识的概念 3.1.3 知识管理概述 3.1.4 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层辨析 3.2 信息构建 3.2.1 IA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3.2.2 IA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 3.2.3 网络信息构建的要素和方法 3.3 信息生态学 3.3.1 信息生态、信息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学 3.3.2 信息生态的特点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3.3.3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结构模式 3.3.4 信息生态学与信息管理 3.3.5 信息生态链 思考题第4章 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 4.1 信息环境 4.1.1 信息环境论 4.1.2 宏观信息环境 4.1.3 微观信息环境 4.2 社会信息化 4.2.1 信息化概述 4.2.2 信息化的不同发展模式 4.2.3 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4.2.4 信息化推动与建设 4.3 信息文化 4.3.1 信息文化概念及其他 4.3.2 信息文化的特征 4.3.3 信息文化的影响 4.4 信息安全 4.4.1 信息安全概述 4.4.2 信息安全管理 4.4.3 信息安全技术 思考题中篇 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第5章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5.1 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 5.2 信息技术 5.2.1 信息的采集技术 5.2.2 信息的传递技术 5.2.3 信息的压缩与存储技术 5.2.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技术 5.2.5 信息处理与共享技术 5.3 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 5.3.1 信息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5.3.2 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5.3.3 正在影响中国的十大技术 思考题第6章 信息分析与信息服务 6.1 信息分析的属性与特征 6.1.1 信息分析的主要属性 6.1.2 信息分析的主要特征 6.2 信息分析工作概述 6.2.1 信息分析工作的特点 6.2.2 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 6.2.3 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 6.3 信息服务概述 6.3.1 信息服务的概念 6.3.2 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 6.3.3 信息服务的特性 6.4 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 6.4.1 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及其演化 6.4.2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构成 思考题第7章 信息资源系统管理 7.1 信息系统 7.1.1 信息系统概述 7.1.2 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7.1.3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与生命周期 7.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7.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7.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 7.2.3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7.2.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7.3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7.3.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7.3.2 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与复杂性 7.3.3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7.3.4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7.3.5 信息系统开发项日的管理 7.3.6 信息系统的维护和评价 7.3.7 信息系统的伦理问题 7.4 企业信息系统 7.4.1 企业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7.4.2 MIS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7.4.3 MIS的特点、功能 7.4.4 MIS与环境 7.4.5 MIS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及面临的挑战 思考题下篇 经济信息管理与环境第8章 信息资源配置 8.1 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8.1.1 信息资源配置基本原理与概念 8.1.2 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与对策 8.1.3 信息资源配置效益 8.2 市场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1 市场信息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8.2.2 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与信息不对称 8.2.3 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共享与激励机制 8.2.4 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3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 8.3.1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与环境 8.3.2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8.3.3 信息资源配置的结构模式 8.4 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8.4.1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形式 8.4.2 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变革 8.4.3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 思考题第9章 信息资源的人文环境 9.1 信息政策 9.1.1 信息政策及其体系结构 9.1.2 中、美、日信息政策比较 9.2 信息法规 9.2.1 信息法规概述 9.2.2 国内外信息法规建设现状 9.3 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9.3.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9.3.2 知识产权与信息资源共享 9.3.3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9.4 信息道德 9.4.1 信息道德内容及含义 9.4.2 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关系 9.4.3 信息道德的功能 9.4.4 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法规、信息道德的关系 思考题第10章 信息经济管理 10.1 信息经济管理的构成基础 10.1.1 信息经济 10.1.2 信息商品 10.1.3 信息管理的手段 10.2 网络信息市场管理与信息产业管理 10.2.1 网络信息市场管理 10.2.2 信息产业管理 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信息管理活动的历史已相当长久,与此相比其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时间却不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管理实践的需求,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研究也日益丰富和完善。要把握好信息资源管理的脉络,首先必须了解信息、信息资源的概念。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目不暇接的网络世界,从日常生活,到组织的战略决策都发生在这个领域,这就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和探讨的领域。  1.1.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可以说当今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与能源、物质一起构成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然而,我们对它的确切含义并不十分清楚,学术界关于信息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  现代的科学研究者在其各自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信息作为科学的概念,首先是在通信科学中得以专门研究的。1928年,哈特雷(S.V.L.Hartley)在《贝尔系统技术》上发表了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将“信息”解释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以“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信息的多少。发信者所发出的信息,就是发信者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方式。当我们以二进制作为符号方式时,则有∑21个符号串可供选择。  1948年,香农(C.E.Shannon)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标志着信息论诞生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他从通信工程的角度去研究信息传递与度量问题,在定量测度信息时,把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即信息是用来减少和消除随机通信中不确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N.wiener),1948年发表了《控制论》一书,将信息概念引入控制论,将信息概念与人的认识、动物的感知活动联系起来。他指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在这里,维纳把人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过程,从信息自身具有的内容和价值上给信息下定义。  据不完全统计,信息的定义有100多种,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领域、学科、层次来定义。1996年,我国学者钟信义在《信息科学原理》中指出:“由于信息概念的复杂性,在定义信息的时候必须十分注意定义的条件。为了得到清晰的认识,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区分不同的层次来给出信息的定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PDF格式下载



图书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