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

欧洲共同体联合研究中心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欧洲共同体联合研究中心  

页数:

179  

字数:

219000  

前言

  中国的环境管理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2011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定位,并明确了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历史地位。  在新形势下,中国的环境管理逐步从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转为以环境质量改善及以环境风险防控为目标导向。“管理转型,科技先行”,为实现环境管理的战略转型,全面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  自2006年起,我部开展了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旨在为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撑,引导和规范环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最终推动环境技术成为污染防治的必要基础,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有效措施。  当前,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已初具雏形。根据《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我部将针对30多个重点领域编制100余项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到目前,已经发布了燃煤电厂、钢铁行业、铅冶炼、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5个领域的8项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同时,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造纸、水泥、纺织染整、电镀、合成氨、制药等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也将分批发布。上述工作已经开始为重点行业的污染减排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部对国际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借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是美国和欧盟等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手段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在其《清洁水法》中提出对污染物执行以最佳可行技术为基础的排放标准,并在排污许可证管理和总量控制中引入最佳可行技术的管理思路,取得了良好成效。1996年,欧盟在综合污染防治指令(IPPC 96/61/CE)中提出要建立欧盟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体系,并组织编制了30多个领域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参考文件,为欧盟的环境管理及污染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国际经验,我部组织有关机构编译了欧盟《污染综合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参考丛书》,期望本丛书的出版能为我国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及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并进一步拓展中国和欧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内容概要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系统介绍了欧盟跨介质评估方法,能够紧密结合实际,具有内容翔实、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从事环境技术评估管理人员和企业环境部门使用参考。还讨论了指令中所用的术语,综述本文件中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确定最佳可行技术,有必要选择那些能够使环境保护达到最好水平的最有效的技术等。《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后的15个附录提供了在采用《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所述的方法时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书籍目录

0绪论
0.1概要
0.2引言
0.3适用范围
1经济与跨介质影响的概述
2跨介质指南
2.1简介
2.2简化方法
2.3指南1——框定和识别备选技术
2.4指南2——消耗和排放清单
2.4.1数据质量
2.4.2能源(电能和热能)
2.4.3废弃物
2.5指南3——计算跨介质影响
2.5.1人体毒性
2.5.2全球变暖
2.5.3生物毒性
2.5.4酸雨作用
2.5.5富营养化
2.5.6臭氧消耗
2.5.7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
2.6指南4——解读跨介质冲突
2.6.1对每个环境主题的简单比较
2.6.2与欧盟总量的标准化比较
2.6.3与欧盟污染物排放登记数据的标准化比较
2.6.4考量当地环境的影响
2.7对跨介质影响的结论
3成本核算方法
3.1指南5——框定和识别备选技术
3.2指南6——收集和核实成本数据
3.2.1成本数据来源
3.2.2记录数据的不确定性
3.2.3指南6——小结
3.3指南7——定义成本要素
3.3.1成本要素核对清单
3.3.2需单独识别的成本
3.3.3工厂的规模因子
3.3.4指南7——小结
3.4指南8——成本资料的处理和表述
3.4.1汇率
3.4.2通货膨胀
3.4.3折现
3.4.4年度成本计算
3.4.5新工厂的选址
3.4.6其他处理成本数据的方式
3.4.7指南8的小结
3.5指南9——环境保护成本
4评估备选技术
4.1成本效果分析
4.2污染物的成本分摊
4.3成本与环境收益的权衡
4.3.1参考价格
4.3.2外部成本
4.3.3评估备选技术结论
5行业经济可行性
5.1引言
5.2产业结构
5.2.1产业结构描述
5.2.2产业结构举例
5.2.3产业结构的结论
5.3市场结构
5.3.1市场结构描述
5.3.2波特的五力理论分析市场
5.3.3市场结构举例
5.3.4市场结构的结论
5.4行业弹性
5.4.1行业弹性的描述
5.4.2行业弹性的举例
5.4.3行业弹性的结论
5.5 BAT进入市场的执行速率问题
5.5.1 BAT实施速率的描述
5.5.2 BAT执行速率实例
5.5.3 BAT实施速率的结论
5.6行业经济生存能力的结论
6结语
附录1人体毒性潜势
附录2全球变暖指标
附录3生物毒性潜势
附录4酸雨潜势
附录5富营养化潜势
附录6臭氧消耗潜势
附录7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
附录8欧洲能源结构
附录9官方指南(85/337/EEC)
附录10欧洲物价指数
附录11财务比率
附录12一些大气污染物的外部成本
附录13欧盟会员国使用的方法
附录14以印刷机为例
附录15市政垃圾焚烧炉中氮氧化物减排的例子
附录16术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如果评估人员在这一步就有充分理由做出决策,那么在列出决策理由后即可停止评估工作。 (4)指南4--解释跨介质影响 跨介质指南的最后一步讨论了评估人员怎样来解释某一方案可以使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讨论了不同的比较跨介质影响评估结果的方法。 相比较而言,在指南1和指南2收集到的基础数据的不确定性程度,要比指南3与指南4低。 研究某一IPPC提案时,为满足指令85/337/EC要求对部分公共和私人项目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要求(EIA指令),有可能还需要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书所述跨介质方法学的某些步骤需要的基本资料,与为满足《EIA指令》要求所需收集的资料相似,因此这些基本资料中的部分资料可以同时支撑以上两个目的(这些信息从EIA指令附录三以及本文件的附录9中可获得)。 2.2简化方法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跨介质方法已经足够支撑决策制定了。但是,在解决特别复杂的情况时本方法可能有不规范的地方。为了尽可能保证这个方法的实用性和可用性,评估人员在使用该方法时有必要去简化某些步骤。需要意识到这是经过简化处理的,并且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考虑得更为深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这里提到的内容。由于这些限制,评估人员需要在评估阶段的某些情况下给予专家更大的权限。然而,无论是完全使用该方法还是部分使用,又或者采用专家判断法,在做出最终的决策之前的决策过程总是高度透明度。


编辑推荐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跨介质影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