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说文解字

蔡艳艳 北京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北京  

作者:

蔡艳艳  

页数:

320  

字数:

362000  

前言

在中国这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度里,汉字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可以说,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汉字。那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事实上,仓颉只是传说中的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他不可能一个人创造出所有的汉字,而只可能是最早对汉字进行了系统整理的人。据考证,汉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它起源于幅员辽阔、古老文明的华夏大地,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是一代代先民根据生活实践慢慢创造的结果。每一个汉字,寻根究底,无一例外地都来自生活的真实。在距今三干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时期,汉字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的阶段,在其后的发展中,它又先后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等不同形体的演变和锤炼,逐渐趋于稳定。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上古八岁入学,“教之六书”。所谓“六书”,即为汉字的六种包含着丰富内容的造字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最早的汉字,字形以象形为主,字体以不可分割的独体为主。在独体字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便又采取了以现有的字形为基本构件,通过固定的组合方式创造新字的方法,创造了会意字、形声字等。它们随着独体字一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经由几千年的演变,由描画事物形体的象形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固定代号。外国人口学家认为,中国人的智商之所以超过欧美和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汉字。这是就汉字本身的特征而言的:汉字是依据词义来构造字形的文字,追求“形义统一”,一个字的构形,反映着古人的构想和设计,而这种构想和设计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心理状态。造字的先人以“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艺术建造,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完整地包藏在了汉字体系中。如歌如画的汉字具有表意价值、审美价值;万古流芳的汉字具有哲学意义、信仰意义;神奇奥妙的汉字具有贮量丰富、信息广博的优势,在世界文字之林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因而,汉字表形表意,可帮助开发儿童智力;汉字细腻严谨,有“复脑效应”,有利于提高逻辑和形象思维;汉字情理交融,可帮助国民提升推理和思维能力。

内容概要

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事实上,仓颉只是传说中的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他不可能一个人创造出所有的汉字,而只可能是最早对汉字进行了系统整理的人。据考证,汉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它起源于幅员辽阔、古老文明的华夏大地,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是一代代先民根据生活实践慢慢创造的结果。每一个汉字,寻根究底,无一例外地都来自生活的真实。在距今三干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时期,汉字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的阶段,在其后的发展中,它又先后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等不同形体的演变和锤炼,逐渐趋于稳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最让人惊诧的汉字 王——斧钺 介——铠甲 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我——杀人的凶器 侯——箭靶 族——密集的箭 毕——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单——捕捉鸟兽的工具 函——箭囊 干——捕兽的武器 兽——打猎 臣——奴隶 妾——女奴隶 童——奴隶 警——在屋内劳作的奴隶 民——被刺瞎了眼睛的奴隶 奚——奴隶 咸——杀 刘——杀戮 蔡——杀斗 恐——砍手的酷刑 取——割取耳朵 岁——砍断双足的酷刑 辟——实施肉刑或打开 执——寸句捕 赤——以火焚人,感天求雨 示——灵石 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贞——占卜 郑——祭奠 羞——进献 丰——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 州——水中的陆地 里——人聚居的地方 或——国家 页——头 县——倒挂着的人头 自——鼻子 而——络腮胡子 冉——髯毛 孔——婴儿的囟门 右——右手 左——左手 止——脚 各——从远方走来 包——胞衣中已成形的胎儿 跑——兽用足刨地 走——其实是跑 居——蹲坐 请——拜访 印——抑按 服——降服 何——肩扛、担 为——牵着大象去干活 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曾——甑 具——准备饭食或酒席……第二章 最“汉”的汉字第三章 最关乎人生的汉字

章节摘录

插图:据考证,在医卫水平极其落后的上古时期,婴儿的存活率甚至还不到30%,大多数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夭折。孩子的父母,常常会伤心而又无奈地将他们的尸体用簸箕、席子之类的东西装起来,然后带到野外扔掉。由于这种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所以造字之人就选用这一场景,造就了“弃”字。甲骨文中的“弃”字,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个婴儿的象形,其身周有三个点,代表羊水,表示这孩子出生不久;中间是个簸箕的象形,即“其”字;下面是一双手的象形。三部分合起来,就勾勒出了一幅“端着簸箕倒掉孩子”的场景,从而直观地表达出了“放弃、扔掉”之义。【字形演变】金文中的“弃”字,上面的“孩子”变成了脑袋朝下而脚朝上的样子;中间的“簸箕”被繁化而变得复杂起来,但依然能看出簸箕的样子。发展至秦代的小篆阶段,为适应小篆字形凝练劲挺、圆健美观的特点,“弃”字的写法又有所变化:上面的“孩子”写成了“古”字形,中间的“簸箕”变成了一个“网兜”(详见于“毕”字部分),只有下面的“双手”依然不变。以此为基础,经过汉代的隶变和楷化,“弃”字逐渐笔画化,变成了“窠”。为便于书写,在后世的汉字简化运动中,“棄”又被简写为“弃”。【字义转化】由“抛弃”之义进行引申,“弃”又可解释为“废、废除、罢免”,“违背、背叛”等义。如王维《老将行》:“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意思就是:自从被罢官处置后,身体就渐渐衰老了,岁月蹉跎,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又如:背信弃义。而若进行深层引申,“忘记”、“离开”、“耗费”等都可当“弃”讲。如《尔雅》:“弃,忘也。”《战国策·秦策》:“子弃寡人。”意即:你离开了我。而常说的“弃日”,意思就是“耗费时日、虚度光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献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弃市”一词,若按常规思维将其理解为“将某人或某物扔到集市上”,可就要闹笑话了。事实上,“弃市”是指“在闹市中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如宋·秦观《盗贼中》:“强盗得财满匹及伤人者輙弃市。”意思就是说:强盗盗取的财物价值超过一匹布,或伤了人,都要在闹市中处以死刑,并暴尸街头。


编辑推荐

《说文解字》:书香门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说文解字 PDF格式下载



给弟弟买的,外观看起来很不错!


老爸给买的,就当工具书看了,利用率不高,老爸到时经常看,嘿嘿嘿


推荐呀


两本书都非常不错。比较喜欢,正版。。。


原本是给上二年级的女儿购买的一本书,收到书后,自己看了一会,欲罢不能。书籍古香古色,印刷不错,内容丰富,值得收藏。小孩子看可能会有些费劲,建议小学4、5年纪以上的孩子阅读。


内容不错,字体大小适中,书本身质量也不错啊,值得购买一本!


不错的一本书,越看越喜欢


该书比较专业。


看看这类书收获很大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