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工具

培根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培根  

页数:

168  

译者:

陈伟功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经典通读》丛书第一辑出版一年了,20册经过全新编译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经典学术著作一经面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美者有之:对西方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通俗化的解读,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批判者亦有之:不是大师原著,读来何用?警惕快餐文化向学术圈进逼!回忆丛书策划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卢梭、休谟、康德、马克思、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对人类影响深远的大师的无限敬畏,以及对其伟大著作的只闻其名未见其详的无比难堪。

内容概要

  《经典通读(第2辑):新工具》试图为近代新兴的自然科学制订一套正确的方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作者简介

培根,英国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认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是一位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思想家,他主张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提出了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其代表作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书籍目录

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如何获取驾驭自然的力量——《新工具》导读序言第一卷第一章 概说第二章 认识的谬误第三章 人类认知的迷困第四章 影响人类正确认知的四个假象第一节 概说第二节 族类假象第三节 洞穴假象第四节 市场假象第五节 剧场假象第五章 哲学和科学中认识的不足第六章 错误产生的原因第七章 科学认识中的另一种错误第八章 人类知识为何无法取得进步第一节 探查自身第二节 自然哲学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第四节 不公的待遇第五节 人类的弱小和无能第九章 经验可靠与否第十章 人类的理解力第十一章 以往认识的错误第十二章 关于我将从事的事业第十三章 我所遵循的方法第二卷第一章 四因说及其他第二章 规则与原理第三章 一些原则第四章 几个初步的计划表第五章 事有优先权的二十七种事例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如何获取驾驭自然的力量——《新工具》导读序言第一卷第一章 概说第二章 认识的谬误第三章 人类认知的迷困第四章 影响人类正确认知的四个假象第一节 概说第二节 族类假象第三节 洞穴假象第四节 市场假象第五节 剧场假象第五章 哲学和科学中认识的不足第六章 错误产生的原因第七章 科学认识中的另一种错误第八章 人类知识为何无法取得进步第一节 探查自身第二节 自然哲学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第四节 不公的待遇第五节 人类的弱小和无能第九章 经验可靠与否第十章 人类的理解力第十一章 以往认识的错误第十二章 关于我将从事的事业第十三章 我所遵循的方法第二卷第一章 四因说及其他第二章 规则与原理第三章 一些原则第四章 几个初步的计划表第五章 事有优先权的二十七种事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概说一对手自然界来说,人只能服从和解释。对自然界的观察有多少,在实践中就能做多少,在思想中就能懂多少,也仅仅是那么多。此外,人既无所知,也不能有所为。二徒手干活,不会有多好的效果;理解力如果顺其自然,结果也是一样。要想做出功效显著的事情,只有依靠工具和助力。理解力和手都是这样的,对于手,工具的功用是提高动力或加强操控;同样,对于心,工具是用来启发或提醒理解力。三人类的知识和权力合而为一。要想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原因,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在思辨中作为原因的在行动中则作为原则。四人们在做事方面如果能获得功效,那也只是对自然物体加以分析综合而已,此外,自然界是根据自己的规律而运行的。五机械学家、数学家、医生、炼金家和幻术家着眼于功效的自然研究,在现在看来,他们努力不大,成功的也少。六既想做出从来不曾做出过的事,却又不用从来没有试过的方法,这种思想自相矛盾,是不健全的,是空想。第二章认识的谬误七现在有许多的书籍和产品,这表明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对为数不多的已知事物的阐发和转化,与原理无关。八我们取得的一些功效只是偶然的、来自经验的而已,并非出于科学。现在所谓的科学只不过是对一些已经发现的事物加以整理并使之体系化,并不是发明新事物的方法或对新事物的指导。九对于各种科学,我们只是鹦鹉学舌般地赞扬,歌颂人类智慧的伟大,并没有为科学去获取真正的工具,这是一切错误的缘由。一○相比之下,自然的精微程度要远远高于人们的感官和理解力,所以,人们从事的思考、假想和解释等活动,其实就是盲人摸象,不着边际。一一现有的科学并不能帮我们发现新事物,同样,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我们创建新科学。一二现在所谓的逻辑实在是弊大于利,它并不能帮我们找到真理,只是把许多流行的错误巩固下来而已。三段论不是终极原理,事物千变万化,三段论不能穷尽万物,它并没抓住事物本身,只是用命题束缚了人的思想。一四三段论由命题组成,命题由语词组成,而语词是概念的符号。所以,假如概念本身不清楚,只是人们从事物中仓促地抽象出来的,那么三段论就没有坚固的基础。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归纳法。一五不论是逻辑的或是物理的概念,许多都是不完善的。前者如“本体”、“属性”、“能动”、“受动”、“本质”、后者如“轻”、“重”、“浓”、“稀”、“湿”、“燥”、“生成”、“坏灭”、“吸引”、“排斥”、“元素”、“物质”、“规律”,这些概念都是凭空构想且界说不当。一六有一些较明确的概念,如“人”、“狗”、“鸽”等,还有一些属于感官的概念,如“冷”、“热”、“黑”、“白”等,它们有时会因事物的变化与交叉而产生混淆。目前所有的概念其实只是想象,而并非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七在概念的形成、原理的构成,甚至在通过普通归纳法而获得的原理中都存在这种随意和想象,尤其是通过三段论而演绎出的原理与较低级的命题中存在的最多。一八现在的科学所能做到的只是发现一些近于通俗的概念,只抓住了事物的表面。为了深入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确实而有保障的工具引出概念和原理,从而为思维提供一个更好的、更准确的方法。第三章人类认知的迷困一九探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感觉和具体上升到普遍,其真理性被认为不可动摇,再根据这些原则进而去发现一些中级的公理,这是现在主流的方法。另一条是从感觉和具体引出一些原理,循序渐进,最后达到普遍原理,但这种正确的方法尚未实行。二○如果任由理解力自然地发展下去,那就走上了前一条路,即采取了逻辑方法。因为人们的思维总想上升到较高的普遍性,随后就停了下来,且很快就会厌倦实验。正因为有周密与完整的逻辑,这个毛病就更严重了。二一对于一个严谨的人来说,如果任其理解力的发展,而没有被束缚在一种公认的学说框架内,那么他的理解力也会朝着其他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太有限了。因为事物本身非常复杂,理解力只有得到指导与帮助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前面说明了两条从感觉和具体出发的道路,它们最终都停在了最高的普遍上,二者区别巨大。理解力的有限,是因为人们不重视经验和具体;理解力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是因为人们合理地按步骤研究它们。前者关注的是抽象的、无用的、普遍的东西,而后者则在循序渐进中收到明确的效果。二三人们的内心抽象与自然的真谛之间的区别巨大,某些空洞的教条和自然现象之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二四通过辩论而形成的原理对发现新事物不会有什么好的作用,因为自然的奥妙绝不等同于辩论的精微。但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和理解的循序性形成的原理,则会很容易让人认识自然和事物。从而促进各门学科的发展。二五不用工具而只凭双手很难获得事物的知识,尤其难以认识新奇事物。如果有相反事例,那也是偶然的,这样的原理也只能进行似是而非的解释,而真正的方法是改正这原理本身。二六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我把人类不用工具只凭双手对自然问题进行解释称为对自然的揣测,而把人类从具体的事物和逐步的理解中形成的原理称之为对自然的解释。二七对自然进行揣测由来已久,即使人们都疯了,在这一点上他们也会完全一致。二八揣测比解释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意,因为揣测搜集了为数不多而且习以为常的事例,所以它能一下子激发人们的理解力并发挥其想象力;另一方面,解释搜集了散见的各种各样的事实,与流行的观念并不协调,所以它不能突然间触动理解力,而显得有点神秘。二九揣测和所谓的逻辑对一些主观臆断的科学很有效,因为这些科学的目标是要强迫人们同意其命题,而不是要获得事物的知识。三○揣测的办法对科学永远不会促成什么大的发展,因为人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错误无法靠修修补补来纠正。只对旧事物添加和注入一点新事物,就想在科学上取得很大进步,那简直是空想。我们如果不愿意只获得有限的发展,就必须另起炉灶。三二我并没有挑战古代先哲,他们的荣誉没有丝毫受损,因为我所挑战的并不是智慧和才干,而是道路和方法,我不是裁判,只是个向导。三三必须声明的是:如果用揣测的方法即现在通用的那种推理的方法,来评价我的方法或这个方法所导致的一些发现,那一定是不恰当的。正如一个自身还在被审判的法庭要对我作出判决,当然无法强迫我服从。三四把我的想法教给人们并解说明白,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人们总是用旧的眼光来看待新事物。三五关于法军征意一役,保加(即亚历山大第六——编译者注)曾这样说:他们只是手拿粉笔前来画出自己的住所,根本不是用武器来开拓道路。我也情愿让我的学说进入那些能够接受它的人们心中。因为,如果在根本原则、概念或论证的形式上发生分歧,辩论总是不管用的。三六我要讲的方法简单地说来就是:必须把人们引导到具体的事物本身,引导到具体的事物所在的体系的系列和秩序;而人们必须把自己的概念放在一边,熟悉这些具体的事物。三七有些人主张绝对不能获得事物的确定性,我在一开始认识事物时也有这种感觉;而到后来上述两种观点相互反对,结果大相径庭。前者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可知,我也认为,如用当前通用的方法,对事物的确不能了解多少。前者要破除感觉和理解力的权威,而我则要帮助树立它们的权威。三八假象和错误的概念束缚着人类的理解力,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以致真理无法进人。即便我们稍稍摸到一点门路,它们也还要在科学刚刚更新之际来阻挠我们,除非我们事前严加防范。第四章影响人类正确认知的四个假象第一节概说三九共有四类假象蒙蔽着人们的心灵,为明确区别开来,我将其分别命名为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和剧场的假象。四。要完全排除假象,就不得不用真正的归纳法来形成概念和原理。首先指出这些假象,也有很大的功效。论述“假象”的学说对于“解释自然”的作用,就好比驳斥“诡辩”的学说对于说明“普通逻辑”的作用一样。四一族类假象的根源在于人性本身。宣称人的感官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刚好相反,感觉或心灵的一切觉知总是依靠个人的尺度而不是依靠宇宙的尺度;人类理解力就像一面凹凸镜,因为接收了不规律的光线,所以反映事物时会夹带自身的特性,从而歪曲了事物的原貌。四二洞穴假象指的是单个人的假象,除了由人类的本性所产生的共有的错误外,每一个人都各有自己的洞穴。这个洞穴的形成,与个人天生的特性、受教育的程度、社会交往的经验和阅读书籍对其的影响,还有因人而异的各种感觉等等,都是相关的。这样,每个人的特性其实是一种易变而又易受干扰的东西,又好像被命运统治着。因此,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们追求科学只不过求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根本不是公共的大天地。四三通过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和联系而形成的另一类假象是市场的假象,之所以这样称呼,我取的是人们在市场中有往来交接之意。人们的交流是通过谈话来实现的,用的则是约定俗成的文字,而用词不当往往会妨碍理解。学者们习惯用倾向于自己理解的定义或注解,但这也不能纠正其他人错误的理解。文字决定性地影响着理解力,造成许许多多混乱,把人们误导到无谓的争论和幻想方面。四四还有一类假象根源于哲学的各种教条及一些错误的论证,这些假象渗入人们的心中,我称之为剧场的假象。我认为,一切公认的学说体系就像许多舞台戏剧,是人们依照布景的式样创造出来的一些世界。我所说的既指眼前的一些体系以及科学当中的原则和原理,也指古代的各种哲学和宗派;原因雷同,错误迥异,类似的人为剧本以后也会层出不穷。第二节族类假象四五人类理解力总是倾向于设想世界的秩序和规则,有许多事物是单独的,人们却总爱给它们想出一些并不存在的平行物和相关物。比如,人们假设一切天体都按正圆轨道而运动,而完全排除了螺旋形和龙形的轨道。还有的人把“火”与其他三种元素配在一起,生硬地拼凑为四种元素,更有人还把这些所谓元素的密度比例硬性地规定为十比一,等等。诸如此类的谬误还有许多,有的涉及原则,有的涉及简单的概念。四六人类理解力总是先人为主,一旦认可了一种意见便会想方设法来加以证明。即便他们找到了相反的很多事例,不是忽略或轻视就是借口排除。他们墨守成规,拼命维护原有结论的权威性。以故事为例:一个庙中挂着一幅关于有些人因向神灵许愿而逃过了一场船祸的图,有人借此赞美诸神的威力,而另外的人则反问:“是啊,可是那些许愿之后仍然被淹死的人画在哪里呢?”这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其实,一切迷信,不论占星、解梦、预言或者抽签以及其他等等,都如出一辙。在哲学和科学中,这种错误更加隐蔽,为维护先前的结论总是要把后来的事例渲染一番使它们一致。此外,按道理来说,人类的智力应当无所偏袒才对,但一般情况下,它却很容易被正面的东西激发,而很难被反面的东西激发,这是一种独特的、永久的错误。实际上,在任何真理的形成中,反面的事例往往更有力。四七人类理解力最容易被突然看到并可以引发想象力的一些事物所牵动。此后,它便想象周围的事物与之多少总有些相似,虽然也许并不能看出怎样的相似。四八人类理解力处于运动当中,它往前推进,却又徒劳。因此,我们无法想象世界的有限,而总想着在外边还有点什么。我们也总是想不通那远古如何发展到今天,无法认同把时问划为过去的无限和未来的无限,因为这样势必会使无限分为一大一小,并致使无限会慢慢趋于有限而消失。而在对原因的追问中,这种无休无止则表现更为明显:对于自然中的最普遍的原则,理应认定其权威性和绝对性,不能一再追寻那些空想出来的在它之上的原因;可是由于人类理解力是永不停止的,它仍要追寻自然秩序中最初的东西。结果,在费劲追求较远的东西时却落到近在手边的东西上,即落到目的与原因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还是与人性有关,正是这种无谓的寻根究底就把哲学搅得很混乱。可以说,和一个对于附属的、特指的事物也不想寻求原因的哲学家相比,一个连最普通的事物都还要寻求原因的哲学家要更加拙劣和肤浅。四九人类理解力受到意志和各种情绪的浸染,因此创造了一些可以称为“如人所愿”的学科。人们总是容易相信他所希望的事物是真的。由于没有耐心去研究,于是排斥研究起来很困难的事物;希望事物是无限的,于是排斥清楚明白的有限事物;耽于迷信,而排斥自然中较深奥的事物;由于自大和骄傲,还排斥经验,担心自己被琐事缠身;一心顺从流行的意见,而排斥未被大家相信的事物,总之,情绪就这样常常会悄无声息地干扰着理解力。五○我们对外部事物怎样才能达到充分的理解呢?形成这阻碍的是我们人类天性的弱点,我们感觉的迟钝。它根本不称职。在我们还以为认识了事物的时候,殊不知已被感觉所骗。我们的思考总是停止在我们看到的表象,而看不到的事物我们竟然视而不见。元精(事物的精华:编译者注)根本就不为我们所知,较为粗糙的分子也为我们所忽略,若要达到功效,这两种事物就必须被认知,必须被人们观察到并揭示其原理,否则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就不会取得什么惊人的成就。就像人们对包围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虽然我们每天呼吸到它,我们的生命需要它,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却非常浅显。感官只懂得模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除此外对世界没有更高的认识。既然感官本身有这种天生的缺陷,我们借以其他的工具也一样难以有所作为。要认识真实的自然,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靠适合的事例和实验才能实现,因为感官的认识只能接触到实验的方法,而只有实验才能真正达到对自然的本质的认识。


编辑推荐

《经典通读(第2辑):新工具》的书名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工具论》而起的。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和三段论方法,认为《经典通读(第2辑):新工具》是对《工具论》的修正,是促进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西方近代哲学一开始就特别重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以及认识的对象自然界,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和欧洲大陆的理性论哲学是一致的。为了开辟人类认识自然的道路,这两派哲学还都很重视方法论的研究。《新工具》就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工具 PDF格式下载



  “知识就是力量”,大家都知道这是培根说的。在读此书之前,我对培根的了解仅限于此。
  
  培根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过律师、国会议员、女王的法律顾问、英格兰队的大法官,阅历十分丰富。但深受后人敬仰的培根也有污点,1621年,被控贪污受贿而被解职,因此身败名裂,令人惋惜。
  
  培根之所以将书命名为“新工具”,就是为了与亚里斯多德的《工具篇》相区别,并十分有勇气地对其发起冲击。培根在剑桥大学期间,对当时被教会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深为不满,认为其流于空论,于人生无实际效益。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培根的务实理念对马克思起了一定的影响,他也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即三段论不怎么待见,他认为“三段论由命题组成,命题由语词组成,而语词是概念的符号。所以如果是概念本身不清楚,只是人们从事物中仓促地抽象出来,那么三段论就没有坚固的基础。”培根先破后立,揭示了人们认识上的不足,并阐述了影响人类认知的四个假象,最终声称“给人类理智开辟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并提出了自己的归纳法。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培根的四假象说,他对人类认知缺陷的洞见十分独到。
  
  1.族类假象
  “族类假象的根源在于人类本性。宣称人的感官的尺度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刚好相反,感觉或心灵的一切觉知总是依靠个人的尺度而不是依靠宇宙的尺度;人类理解力就像一面凹凸镜,因为接受了不规律的光线,所以反映事物时会夹杂自身的特性,从而歪曲了事物的原貌。”
  
  培根随后又详细论证,“人类理解力总是先入为主,一旦认可了一种意见就会想方设法来加以证明。即便他们找到了很多相反事例,不是忽略或轻视就是借口排除。”“按道理来说,人类的理智应当无所偏袒才对,但一般情况下,它却很容易被正面的东西激发,而很难被反面的东西所激发,这是一种独特的、永久的错误。”
  
  人类的理解力确实总是先入为主,心理学上的“第一印象”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当你认识新的人时,一旦对方的相貌、表情、服饰、行为的某个特点给你形成了烙印,那么无论这种烙印是否是真实的,它都将会很难抹去。
  
  人类的理解力也容易被正面的东西所激发,以貌取人就是典型。人们总是喜欢美而反感丑,就是孔圣人也有这个缺点,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孔子认为没有才智,难以成才。后来子羽做出了大学问,名誉很高,孔子后悔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2.洞穴假象
  “洞穴假象指的是个人的假象,每一个人都各有自己的洞穴。这个洞穴的形成,与个人的天性、受教育的程度、社会交往的经验和阅读书籍对其的影响,还有因人而异的各种感觉等等,都是相关的。”培根认为这种假象给人类的理解力的干扰最严重,因此提出忠告:“在研究事物时只要是你特别偏爱的地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怀疑,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谨记保持平和、清醒的理解力。”
  
  每一个人都各有自己的洞穴,每一个人都有客观的局限性,这是无奈的事实。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是十分勇敢、明智并且诚实的。
  
  你无法决定你的出身,你无法决定你所接触的人,你无法决定那分分秒秒都在影响着你的环境,并受限在这历史的时空之中。这样的感叹未免过于悲观,因此总会有人提醒你不要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毕竟这两者都是事实。
  
  在面对个人局限的事实,培根的忠告掷地有声,越是特别偏爱的,就要特别怀疑。
  
  3.市场假象
  “通过人们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而形成的另一种假象是市场假象。人们的交流是通过谈话来实现的,用的则是约定俗成的文字,而用词不当往往会妨碍理解。学者们习惯用倾向于自己理解的定义或注解,但这也不能纠正其他人错误的理解。文字决定性地影响着理解力,造成许许多多的混乱,把人们误导到无谓的争论和幻想方面。”
  
  约定俗成的文字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因此产生了许多无谓的言辞之争。争论者们往往就各自观点表述中的某个关键词产生歧义,各自对此关键词的理解并不相同,产生的结果就是双方隔空放炮,在各自的语境下说话,进而遮蔽了实质的论争。
  
  这种言辞之争经常会在辩论赛中出现。例如有这样的辩题:正方的论点是“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反方是“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人格?他们一定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吗?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胜谁负取决的就是辩论的技巧,而非观点。这样的论辩培养的是口舌之才,而非思想之才。
  
  4.剧场假象
  “还有一类假象根源于哲学的各种教条及一些错误的论证,这些假象渗入人们的心中,我称之为剧场的假象。”关于这一点我没怎么读懂,就不作评述了。
  
  浏览完此书,心情真的是十分舒畅,好似培根替我把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给道出了一般,虽然比喻得有些夸张,但却是我真实的情感体验。古今共鸣,真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