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教常识答问

赵朴初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赵朴初  

页数:

162  

字数:

89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内容概要

  作者最初写这本书只是为人们了解佛教知识提供方便,并非想写一本佛学专著,它实实在在是一本大家为大家写的小书。  “大家”这个词一般有两种含意:一是大伙,众人;二是著名的专家。赵朴初先生写过不少诗、词、曲、联、韵文,人们往往在肯定他是爱国宗教领袖、社会活动家、佛教大护法的同时,称他为诗人、书法家,而对他在佛学研究方面也是一位大家却很少提及。我想原因或许就在于他没有等身的著作,不四出讲学,在佛学界也并无桃李,所有的只是这么一本小书。  其实,这本小书已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大家。首先,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教理教义高深含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能够如此深入浅出地将其概括成为“常识答问”,没有高深的功底难以做到。  其次,就宗教来说,它包含信仰、文化、实体三个方面。三者既是统一的,也因其立足点、出发点不同,在看法、说法上也有不同。赵朴初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社会还没有今天这样开放、活泼的空气,人们对宗教还有许多误解、曲解之处,“左”的影响也很严重。作者能本着讲事实、不渲染的精神,就佛教的教义、历史、现状作出客观的阐述,努力做到不谀不谤、不偏不倚,非大家不能为。  以作者的身份,用如此通俗易懂的答问手法,平平常常的“常识”书名,来编写这样一本书,并不因其题小而不大做,尽管他对于佛法认识甚深,仍然认真考证,请教高僧,真正体现了大家风范。  赵朴初先生历世九十三年,一生中读书不下万卷,行路何止万里,结交难以计数,经历错综复杂,以他的智慧、胸怀、阅历,应该给我们留下巨著。但除了尚待整理的诗、词、曲、联、韵文、讲话稿外,能读到的只有《滴水集》、《片石集》和这本小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能选入“大家小书”供读者阅读,名实相符,非常合适。这也是一件因缘殊胜、功德无量的事。

作者简介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49年之前,一直在上海佛教界及慈善机构任职。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少年村村长,并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之后,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第五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 (二)佛教各宗派的兴起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四)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章节摘录

  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问:“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ā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3)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  问:“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答:“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国(Kapilavastu)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问: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留存下来吗??  答:公元7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蓝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标志着佛陀诞生之处,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破,柱头倒在地下,已经是衰落的情景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识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地址久已湮没无闻。直到1897年才被人发现了阿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认识出上面的文字,这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在附近并且发掘出古代的市镇,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属于当时的迦毗罗城的。今天尼泊尔政府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圣地加以建设和保护。  问: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答: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prajāpati)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问: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答: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着犁头耕地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衰丑龙钟的老人,展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都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他读过的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未来的王位、权力也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终于舍弃了王位。  问:他父亲怎么会让他出家呢?  答: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16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Yasodharā)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怙罗(Rāhula)。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个森林中,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关于他出家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19岁,一说是29岁。  问: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答:他父亲曾尽力劝他回去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这五个人的名字是:陈如(Kaundinya)跋堤(Bhadrika),跋波(Vāspa),摩诃男(Mahanāma),阿说示(Asvajit)。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连禅河(Naira駄ana现在叫做 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6年之久。但是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6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坐着,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问: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ā),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Gaya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1956年印度比哈尔省政府为了这个圣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咨询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了邀请,指派了两名代表参加该会。  问:释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迹,可以简略地谈一谈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  问:“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答:“转”(Cakra),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法轮。佛初转法轮处是鹿野苑(Sārnāth),在今天波罗奈城(Benares)。经过近代的发掘,鹿野苑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公元四世纪石刻的佛初转法轮像等等,并且发掘到古代塔寺的遗址。鹿野苑现有佛寺、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兴建起来的。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和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Kusinagara),是佛教四大圣迹。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的记载。  问:佛初次说法的地方为什么要比其他说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开始建立了佛教;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问:“三宝”是什么?  答: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sangha)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问:什么叫做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归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归依”也可以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问:佛在世的时候,归依的人多吗?  答:是的,佛初转法轮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Manda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都改变了原来的信仰,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千多人归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Rājagrha)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āriputta)、摩诃目犍连(Māhānaudgalyāyana)、摩诃迦叶(Mahākasyapa)等人。后来佛回到故乡去,他的异母弟难陀(Nanda)、堂兄弟阿难陀(Anauda)、提婆达多(Devadatta)和他儿子罗怙罗等都随他出了家。还有宫廷中一个剃发工奴优波离(Upāli)也出家加入了僧团,后来成为有名的佛教戒律学大师。佛的姨母波波提也归依了佛,是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归依三宝的弟子则为数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s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sunī);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邬波索迦(upāsaka),女的叫做邬波斯迦(upāsikā),合称为四众弟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教常识答问 PDF格式下载



茫茫九州,多少佛殿,无论是荒郊僻野、还是繁华闹市,只要有“大雄宝殿”四个字,你仔细瞧:是赵朴老雄健有力的笔迹;再仔细看,只要有佛陀的地方,都会有赵朴老的墨迹留存。我的家乡名不见经传,只不过离大名鼎鼎的法门寺比较近。暑假回家。见一个小破庙,里面却很破旧,也没什么历史年代,可是出来的时候,在它的的小门旁边挂着一副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字“龍興寺”,自是神采飞扬,落款是——赵朴初。小庙没有大佛,却有大师的墨迹。走过多少寺庙,见过多少赵朴老的墨迹,于心有感:老人真是现世的佛陀!述而不作,圣人风范。


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叫《大话佛教东传史》的电子书,看了一些,觉得佛教很有意思,便想着买些书来看看,于是上网找到了这本。
最近啃了大概50页,总的来说,觉得这本书是一本佛教入门不错的教材。采用问答的形式,说的很浅显,当然,还是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去推导,去领悟。例如今天看的十二缘起,就废了我不少脑细胞。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老大创立佛教,也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孔仲尼创立儒家学说。感觉公元前六世纪那会,人都挺爱思考的,不像现在。
总之,这是本还不错的书。另外还买了个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准备啃完这本就啃它。相信看完这两本,应该能丰富俺不少业余知识。


赵老确实值得尊敬。小小的一本册子,也一丝不苟地写了好几年,而且认真校对过每一处。光就这种精神,这本书就值得大家看。书中的内容就不再论述了,对佛教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益。即使不感兴趣,我相信看了这本书之后,也会对佛教有一个新的认识。


这是一本真正的大家小书。读完这个,差不多就可以找一些稍专业的佛学书来读。开始看的是铜版纸印的书,感觉不错。后来买了这本,排版一般,但内容却是值得收藏。


  很简单的一些对答,对佛教入门的同学很有帮助,建议一起买《汉传佛教与佛寺》


赵大师的书,普及佛教知识,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虽然枯燥,但是对爱好欣赏佛教的人来说,值得一看,实惠


正確認識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識和觀念


收到书时那是满心的欢喜,因为这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看过了,绝对是经典,今次是打算买来收藏的!但打开包装一看,书的下半部分全湿了,书边也磨损了...心痛哪...问了快递,竟是不能单本退的,只能网上预退!但我定的书多,全退麻烦之极...什么好心情都被破坏了!
就不能细心点包装得好点么,能来此买书的人都是爱书之人,我们的爱书之心又怎能被如此糟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