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探源
2013-4
北京出版社
吴世昌
吴世昌对《红楼梦》的考证,开始于这个批判运动奏凯之后。他以讲学之暇,穷数年之功,运用他精通的考证学而不是他所不熟悉的主义,就当时可能见到的抄本和相关资料,爬罗剔抉,分析比较,完成了一部考证报告《探源》(后简称《探源》)。此书按照他所考察的五个步骤分为五卷,即抄本探源、评者探源、作者探源、本书探源和续书探源。书以英文写成,196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探源》的中文版,先生生前翻译了一半,未竞的部分是補譯者受命补译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世。讀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是《探源》的节本,略去了基础性研究(对抄本、评语的对比分析)部分,直接进入对评者、作者、全书故事结构的考察。
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浙江海宁人,红学家。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编辑,《史学集刊》编委,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国文系教授。1947年,应聘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并任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考试委员。1962年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红楼梦〉探源》(英文)、《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红楼探源》、《诗词论丛》、《词林新话》、《文史杂谈》等。
序 导言 《红楼梦》研究的历史背景 作者探源 作者的生卒年 作者的家世及其生活 诗人曹霑 本书探源 “大观园”的原址 后三十回中作者的未完稿和佚文 曹霑写此书的原定计划 后半部书中故事探源 前八十回中的若干问题 《红楼梦》的一个早期稿本 附 录 脂砚斋是谁 高鹗在前八十回中的修改 我怎样写《(红楼梦)探源》 编后记
版权页: “天佑”尚有一兄“某”,则全无佐证。实则《氏族通谱》只说天佑为曹氏始祖曹锡远之玄孙,是否即为荃之子,亦无人证实。只要看颙、兆页诸人皆单名,而天佑复名,可知与曹寅这一房已很远。 周氏在其所建造的曹氏世系表中,把曹颙列为曹宣“三子”中最幼之子。这是因为除了曹寅常说的“三侄”、“四侄”(即颀与竹磵)以外,他又把假想中的曹荃的“二子”硬算作曹寅的“大侄”、“二侄”,因此曹兆页便被挤成最小的“五侄”。我们即使假定曹荃有二子,这种排列方法也大有可疑。因为周氏此表,根据两项先人之见的假设,但二者皆不能证实。第一项假设是:凡曹寅之侄,不论近房远房,排成一队,以年相次,曹寅便按次称他们为“大侄”、“二侄”……“五侄”。第二项假设是:根据“自传说”,从冷子兴口中比附出来的曹荃“二子”,年龄都比曹宣的儿子大。第一项假设,即使照周氏办法,以小说中人物为比附标准,也是不对的。例如贾政的亲侄贾琏,住在贾政家中替他管家,还是“琏二爷”,并不因为他比宝玉大,而升成“琏大爷”。贾政自己的次子宝玉,也是“宝二爷”,并不因为上有贾琏而降为“宝三爷”,可见即使是亲兄弟的孩子们,也没有排成一队,以年相次。第二项假设,可能性更小,因为谁也不知道曹荃有几个儿子,和他们年龄的大小。 周氏把曹兆页算作宣之幼子的另一理由,是因为曹颙死后曹兆页继任织造,在谢恩折中有“伏蒙万岁……特命奴才承袭父兄职衔,管理江宁织造”等语,因此断定兆页比颙小。但我们即使认为兆页比颙小,也没有佐证可以断定兆页也比颀和竹□小。其实奏折中的话,并不能作为判断曹□年龄次序的根据。第一,曹颙承袭织造一职,是因为他是前任曹寅的儿子,织造既历代为曹氏世职,则颙之继任乃当然之事,并不因为他比曹兆页年长才袭职。兆页之继任,是因为死后曹寅绝嗣,康熙命兆页承继曹寅为嗣子,故仍以“曹寅之子”的资格袭职。折奏中说“承袭父兄职衔”,实际上是康熙上谕中原文。其实曹寅既非其父,曹颙亦非亲兄,只因命他承继袭职的上谕中如此说,他如何能改?第二,从实际方面看,曹颙死时只有22岁,江宁织造之职,相当于南京全市所有丝织厂的总经理,极为繁重,自曹寅时即亏空甚多,康熙要在曹寅的侄儿中选一人继袭,似不会选一个年纪最小的来负此重任。照中国旧例,如果某人死后绝嗣,要在他的弟弟的儿子中选一人承嗣。则其弟之长子有优先承继之权。曹颀和竹石间(硕?)既被曹寅……
《探源》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红楼爱好者应该看看,很好的书。
这个本子是节本,所以以为千年绝版书再版的请绕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