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实生活如是禅

林谷芳,孙小宁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林谷芳,孙小宁  

页数:

270  

Tag标签:

无  

前言

  缘于一种好奇、感动与困惑  ——我为什么要写《如实生活如是禅》  做书媒记者,我们习惯问创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或者说为什么要参与到这件事上来。具体到《如实生活如是禅》,我的回答是,缘于一种好奇、感动与困惑。好奇是说,对于一个曾经的一个采访对象,我为什么一直在好奇。这好奇从一开始见面,就产生了:哦,这世间还有这样一个人,他通,你说什么他都能感应;他忙,却忙得从来不乱了阵脚;他冬天竟然不怕冷,但夏天竟然不耐热。他一身衣服可以台上台下共用,他应对事情好像从来不需要准备……十年去来,我们的缘份还在继续,这种好奇依旧存在,因为每次,他都能带来新的观点与惊喜……  感动是说,十年累积,我从他身上获益不少。就像一台储备丰盈的思想榨汁机,我可以随时去按;在把自己的困惑与盲点坦呈给他时,也不会觉得会遭晒笑。在我对他的采访录音中,总是我的笑声最多,这证明,这个过程多么让我自在与快乐。感动之余,我还知道了一些词汇,它们叫做“生命情怀”,它们叫做“不可思议”。  但是显然,这些,都敌不过摆在我面前的困惑——至今为止,我依旧不知道怎么向人介绍林老师,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语言环境中。这段时间因为林老师要来,我就在在MSN签名档上做预告,许多朋友跳上线问:林老师是谁。我就把林老师的简介链接过去,其中一个便回答说:哦,一个会写禅的作家!一个人出过书,书又与禅有关,这理解难道不对吗?但我知道,这对熟悉林老师的人来说,是多么南辕北辙。今天来了许多民乐界的朋友,我知道,因为这两天经常接到他们的电话,问我第三极在哪儿。如果你融入林老师和他们的氛围,你就会知道,作家这个词离林老师有多远。另外还包括“学者”“专家”之类的字眼。  台湾记者曾经形容林老师,用了个“无可方物”这个词。现在,我在这里措辞,最接近的表达是:文化人或通人,或者行者。使我欣慰的是,我在网上偶然浏览,发现豆瓣小组竟然建了个林谷芳小组,那上面的评价非常有趣,“只爱穿粗布衣和布鞋凉鞋的林先生。行动着的文人和茶人林先生。东方音乐和诗词的林先生。 演讲台上博古通今的学者林先生。台湾的禅者林先生。真正中国的林先生。 ”从心底的喜爱出发,大家总是能找到更接近他本人特质的语汇,这样的字眼我真的很喜欢,这就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林老师。  由困惑而产生的写作动力,使我参与了两本关于他的访谈录的写作。一个是《十年去来》,一个是《如实生活如是禅》。这是我的福份,也代表我一个愿望——如果不能很好地描给林老师,不妨记录下那一次次有趣的谈话。让那些直接的言语去影响大家,愿读这本书的读者能把心放下,随处安然。(孙小宁)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禅者处世心语,与市面上流行的生活禅书不同,该书并非一些禅书观点的集成。而是由与他相识多年,并合作过《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的大陆媒体记者孙小宁历时一年采访完成。全书以对话体的形式完成,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一问一答,问者无所不问,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困扰以及当下流行的诸多话题(“人际”、“爱情”、“财富”、“友谊”、“孩子”、“艺术”、“修行”、“宗教”等),答者无所不答,不过,答的却非一个既定答案,而是一种思维的打开——是一面镜子,照见你思维僵住的那个点。显示出禅者的应机与如实,也显现出观照一切的禅者智慧。更重要的是,读者能从书中体味到一种生命的安然,正如封面上的那句话所言:把心放下,随处安然。

作者简介

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见书中有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有省,遂习禅。
四十年间,于音乐,始终观照道艺一体,在修行,则“出入禅、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无可救药的禅子”,遂对禅门不共,多所拈提,常以“禅为剑刃上事”砥砺学人,所作恰可治时人“以禅为生命妆点”之病。
孙小宁:1970年生,文化记者,现供职于北京晚报。从事文化报导十几年,喜欢读书也读人,愿意发现并挖掘社会浮面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1997年介绍林谷芳先生音乐人文著作《谛观有情——中国音乐中的人文世界》在大陆出版,2003年出版林谷芳先生访谈录《十年去来——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大陆》。

书籍目录

如实的生活,如实的禅把心放下,随处安然我生 人际  一、位子摆对了,人家才看得对  二、朋友之间相知相谅,不溺最好  三、孤独是一种美感  四、整个社会都谈人际,反而没有真实的人际可言 友谊  一、朋友的前提是单纯,你看他对你做错事,也知道他不是出于恶意  二、纯粹的异性友谊,是否是我们的妄想?  三、社会落差中的相处之道——总经理与科长理论  四、别人的成就是说食不饱 财富  一、有应对才有意义,金钱一样有它的价值递减效应  二、盯死了股市,就把生命盯死了  三、有过钱的人才能看淡钱吗?  四、没有理财智慧,不代表没有生命智慧  五、简单地谈发展,人就容易活在统计数字里  六、感恩与仇富:当代人的一对难题 命运  一、生命可以想象,生涯不能规划  二、人生四件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于艺、志于道  三、算命与看星相,谦卑还是亵渎?  四、人的命运是上帝安排?但上帝如何安排我不信上帝? 加减的世界  一、扩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价值  二、禅者如何做减法  三、最适当的时机做最适当的事 超越惯性  一、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二、票友的心灵,专家的技巧  三、当“健康”变成流行 资讯社会  一、资讯经验不能替代生命经验  二、网络虚拟世界:是想象力释放还是另一种脑空白?  三、因为网络,我们面临另一种失序  四、博客的存在就是退回子宫  五、资讯社会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我爱 爱情  一、没有谁永远年轻,没有谁感情不受挫  二、真的是年轻时代爽透了,老了才不留遗憾?照样有遗憾  三、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真正懂了为何又难投入?  四、夫妻间的事情,没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五、假如爱情是盲目的,禅者如何了了分明?  六、出家众以戒律为重,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孩子  一、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图  二、四种老师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种?  三、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样的参照系  四、孩子不需要全副盔甲应对社会  五、照见自己残缺,才不会为难孩子 旅行  一、旅行是为照见自己  二、年轻时的流浪叫浪漫,年老时的流浪叫流落街头  三、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四、旅行如果没有跟生命相应,所写的文字就是一种职业书写 艺术  一、做艺术教育,先要想清为什么?  二、艺术和人格为什么不完全统一  三、当代艺术呈现了生命的困境,之后呢?  四、谢德庆与印度苦行僧:一个东西还需要秀,又能深刻到哪里去?  五、艺术如果可以做不同诠释,就意味着没有判准  六、懂与不懂之间,我们要持什么态度?  七、永恒之当机:作为个体生命,我们选择什么? 美与岁月  一、拒绝长大与童心未泯有何区别?  二、不服老与临老人花丛  三、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我死 宗教  一、痛苦的人才学佛?  二、我不确定这件事,为什么要信它?  三、我们可以把佛教当科学吗?  四、晓得终点在哪里,才会选择怎么活  五、死若乌有,生又何欢?  六、好死不如赖活着? 修行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一、宗教感不能代替修行  二、大法小法如何检验?  三、修行是否意味着对恶退让?  四、修行与日常生活会矛盾吗?  五、修行的实证缘自生命的另一套观念  六、有人说这是末法时代,我们怎么办?附录 且按这台榨汁机 手掌上的修行——关于生命困境的一场对话

章节摘录

  我生  1 位子摆支了,人家才看得对  孙:我们先从人际说起吧,这是个世俗话题。我做出版报导,经常看到这方面的书出来,个个卖得还不错。说明大家都看重人际沟通,希望自己提高这方面的智慧。  林:从世俗的角度看,人际的确复杂。毕竟每个生命都不一样,也就没有什么抽象的人际法则可言,更非一种定型的人格特质所能处理好,所以才带给我们诸多困扰。但要说这方面智慧也还是有,关键在我们对应不同环境、不同人的拿捏能力。有定法的也就称不上智慧。  孙:我记得以前您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好人碰好人,坏人碰坏人。  林:这是我五十岁之前常讲的话,比如你去一个地方,第一次碰到坏人,叫倒霉;第二次如此也叫倒霉;但第三次呢?如果你还碰到,就该照照镜子自己是什么样子,因为物以类聚嘛。而也的确,人过四十后,就该有更多穿透表象、直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到这时,好人坏人一眼看透,对我来说,人就单纯地变成只有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有人兴趣跟我们相同,说话投我们所好,但你知道他不可信任;有人立场与我们相左,说话也不中听,但我们知道他不会害人。四十岁后,在你的眼中人还很复杂,就是智慧未开。不过,五十岁后,我更喜欢说的是,世上其实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位子坐得对的人,一种是位子坐不对的人。的确,好人坏人虽然直透本质,但世上哪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尤其在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上。有这样的认识,对于不同于我们的人,就不会有简单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朋党之念。毕竟,穿透纷繁外象看本质,会发现有些人之所以做错事,只因为位子坐得不对。  孙:哈,很有意思的想法。说说看。  林: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的坏人,要是摆对了位置,也会做出对大家有益的事情。  孙:网上的黑客就是。造病毒是他,反病毒可能也是他。  林:相反,一个本质忠厚的人被推到领袖位置,因为缺乏能力、洞见不足,反而会给民众带来很大麻烦。  孙:这和我们说的人际有什么相关?  林:人际关系第一个前提,首先是看清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该处在怎样的位置。你只要摆对了别人就看对了,人际关系相对就容易处理。  孙:有人认为随和是最主要的,个色的人难处。  林:也不尽然。艺术家个性多孤僻,还带着点偏执,但大家通常都不以为意,甚至反而很欣赏,为什么,他坐对了位置。  孙:对,大家会说,艺术家都这样。  林:所以说,现代人讲人际关系,常只强调人跟人的关系,实际不如先返观自我,看自己该摆在什么位置。再来就要能体会佛家讲的因缘如实生活如是禅和合。任何事物都有因有缘,不可能单一成事,也没有谁能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从这个角度讲,你就不会觉得你和别人之间是一种无聊的关系。当你把别的生命放进你的生命环节来看待,并保持一种基本谦卑时,佛家所说的逆缘就会少。  比如我这几年在台湾做评论工作,大家感觉越来越温和,语气也不那么犀利了。有人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是:因为自己能量大了,有时轻轻一说,别人要努力好多年。你难保自己所讲的事情都对吗?从自谦自省的角度调整一下态度,人家体会到你的用心,就带出些仁者无敌的味道。我在大陆看电视,最不喜欢看那个央视主持人采访别人,咄咄逼人。  孙:听样子是王志。  林:应该是。可能是出于节目角色的需要,他认为这样可以达到一种冷峻客观的效果。但从另个角度讲,这里面有没有另外的危机,亦即生命的异化?当你用这样的语气和别人说话时,是否意识到背后有一套传播的机制与权威在支撑。如果这些没有了,你如何自处?  孙:做记者我也常想这问题,所以常有危机感。虽然常听到朋友表扬,但仍不断地想,到底是文章写得比别人出色,还是自己恰好在这个位置,更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  林:当你站在缘起的角度任事,生命会自然谦卑。还有一点很重要,人要时时领受一种过客的感觉,没有哪件事是非你不可的,也没有哪一种东西是你能永远拥有的。有这种心理准备,生命会保持一种弹性,就不会把事情做绝。  2 朋友之间相知相谅,不溺最好  孙:人际的经营说到底是交朋友,进而化敌为友。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遍天下,但回到生命的真实,现代人通常所领会的是热闹中的孤独。朋友的确是阶段性的:有童年的朋友、小学中学的朋友、大学的朋友以及工作中的朋友。当年无话不谈的朋友过了一定阶段后就会产生陌生感,连在一起谈话都有困难。不知您有没有这样的感慨?  林:我自己过了一个年纪之后,基本已没有一般人所谓的密友,关系都比较疏淡。像我和你谈起的台湾《汉声》杂志的负责人艺术家黄永松,好像很熟的朋友,但一年也都见不到一次,这种朋友其实占着多数。  孙:那您怎么确定你们是朋友?  林:就是相知。相知缘于一种高于情感的理解,就是你知道他做事会是什么分寸,什么样的落点,他有什么事要帮忙,帮就是。这样挺好,不溺。  孙:男人女人不同。男人生死契阔,不拘小节。女人就看重一些温暖的小细节,重在分享,所以有闺蜜一说。  林: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一些同伴,绝对不是坏事。除了情感需要,也是一种切磋。一段的朋友就是一段美丽的回忆,但不能将之想成永恒的关系,夫妻尚需要法律来连结,朋友怎么可能?重要的是珍藏那种情分。  孙:我不记得是哪个朋友所说,有次吃饭,他看另外一桌俩男人,吃一口菜碰一杯酒,根本不说话,也莫逆于心。而我的几个女友碰一起,就忍不住叽叽喳喳,像您所说,修养全无,哈哈。  林:我听你们谈话就是年轻人的状态,生命没那么复杂,沉淀没那么多,所以一说就通,一通就应,跟朋友的感觉就是一挂的。年事变高,有很多感受就不容易跟朋友分享,所以需要你独自领受、啃噬,相知相谅已属难得,真要有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其实是种奢求。  3 孤独是一种美感  孙:这也是很多朋友所说,年纪越大,生命越孤独。和你身边朋友多不多没关系。  林:说到孤独和寂寞,好像很凄然,其实不是,相聚相散是自然,怅然也是一种自然,就好像风吹过树林、叶子掉下来一样自然。  孙:许多人想的不是这样,曾经有一首歌很深入人心,很大程度是因为歌名,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林:当代人赋予孤独太多负面意义,孤独可以是很享受的事情。在孤独时才可以澄澈地照见万事万物。人情扰攘、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都会遮蔽一些本质的东西。你甚至可能觉得这个人跟你好,什么事就都好了,不是这样。  孙:我觉得孤独寂寞还是会分好多种。古代闽中怨妇的寂寞是一种,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是另一种。为做心爱的事情所承受的寂寞中,绝对有独享的欢娱,而无所事事的自闭就绝对要自我调适。  林:孤独其实是一种样态,外表看来相同,内涵却可以完全不一样,关键还在心理。有些人希望相识满天下,朋友少几个,他就觉得寂寞了,有些人倒觉得在自我澄澈的状态下,才能与万物感通,这时反而坐拥一切。有些人独处高楼,会觉得高处不胜寒,禅者在高处却“独坐大雄峰”。我自己特别喜欢临济义玄那句禅语:“孤轮独照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惊”,这种孤朗哪有世俗的寂寞可言?!而即便不到此境,也可以体会寂寞是一种美感。生命的深刻与复杂总会为人带来一定寂寞,但生命也由此有种清冷之美。其实,当你不把寂寞孤独当做负面词汇时,它就不会形成生命的困扰。这样即使冠盖满京华,也还可以看淡一切。有天寂然山居,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萧索。  孙:这需要一种看透世事之后的定力。也就是古人所说,心远地自偏。  林:人本来就是和合体,有内有外。但我们这个时代太强调一种对外的关系,反而迷失其中。  孙:因为外面物质名利诱惑太多,不说人,就是打开电视看广告,都不免被它诱惑。  林:大家跟着电视网络上的名人追逐热闹,你热闹我比你还热闹,争相制造热闹。最终热闹就有了权,但也因此传媒明星的汰涣率才那么高,倏起倏灭,无有穷时嘛。  孙:您说过,最当红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要走下坡路了。看来还是普通人最幸福,心态不容易失衡。  林:所以解决人际关系,还得从自我调适入手。学会自处,学会认定自我角色,才能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人际关系重要,却不像现代社会夸大的那么重要。’  4 整个社会都谈人际,反而没有真实的人际可言  孙:我常看到一些人在忙,不是忙事情,而是忙着编织人际关系。是不是中国人才将人际关系看得格外重要?  林:这跟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或整体状况有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人跟人的关系是被界定的,稳定性相对强。比如欧美,这些我们所谓的先进国家,人际关系就稳定得多。还有日本,一个推销员卖得东西再小,他都是西装笔挺,彬彬有礼,大家认为他就该这样。人际关系被界定好之后,想突破也难。所以日本男人下班都去酒馆发泄,因为生活太一成不变。而我们现在是发展中社会,流动性强,变动太大,原有的人际关系在解体中,你要生存,就必须建立新的关系网,所以特别积极也特别累。  孙:从另一方面看来,也说明我们的人际关系还有改变的可能。因为还没被严格定死嘛。以前您常和我们聊“平民与世家”的区别,而我的发现是,越是底层出身的,越在乎自己人际关系的营造。因为世家子弟天然拥有这种东西,反而不那么在乎。  林:的确,社会网络决定社会影响力,平民在此要费心经营,世家就占了先天便宜,但前者也比较可以有患难之交,后者的真性情就不容易显现,像许多事物般,了解自己的位置,就能取长补短。你要真还是要大?坦白讲,很难两全。  人际关系被过度突显,就像刚才所讲,跟社会进程有关。社会阶层性的流动有轨迹可寻,人际关系相对地就没那么重要,例如我们为民服务、工商管理的机制健全透明了,你就不需要去特别走后门、攀关系,制度公平了,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就少,人际之间要浓要淡就回到了个人情感、志趣的领受。相反,整个社会都在谈人际,反而没有真实的人际可言。  友谊  有性的吸引的相知  与没有性的吸引的相知  都是一种很美的相知  1 朋友的前提是单纯,你看他对  你做错事,也知道他不是出于恶意  孙:丘吉尔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当然是针对政治关系来说,但我知道,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人会私下认可这句话,您怎么看?  林:朋友的关系不能这么简单地看成一个适者生存的法则。你刚才也说它是放到政治层面上讲的,政治是众人之事,当然得有妥协,也会有所牺牲。个人之事不同,完全可以操之在我。所以即使一个朋友与你越走越远,甚至有矛盾在,基于一种过去的情分,一些美丽的回忆,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也是一种可贵的情操。  我读历史,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总让我神往动容,说明永远的朋友是我们生命中内在的希冀,尽管形式上永远的朋友不可能存在。  孙:古代人的友谊是生死相托、肝胆相照。但回到当代人切身的体验,朋友间微妙的地方又很多。比如彼此的空间感受、个人隐私能分享到何种程度,都挺难拿捏。美国有部电影叫《丑闻笔记》,内容介绍上有句话:女人间的秘密,可以成为杀伤彼此的武器,揭示了人性中幽暗隐微的一面。  林:朋友也像人际关系一样,是两个活体间的关系,当然有无限模式。当我们设定永远的朋友是一种错误时,设定朋友必然要是什么样子也是一种错误。环境在变,对朋友的定义要求也不同。举例来讲,过去生活环境恶劣,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比较单纯。  你帮我几袋子面粉就已经算雪中送炭了。若要共同成就某项大业与理想,要帮忙我就两肋插刀。现代社会机制已经渗透到生命各个层次,代为解决许多的个人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多生死相托之事了,反而显出彼此交往最细微的一面。  孙:是啊,我的身体意外受伤时,我都觉得多少让朋友有些为难。因为要关心总要有所表达,但是有些表达方式未必为我喜欢,难免彼此揣度又折磨。  林:朋友的前提就是要单纯。你看他对你做错事,都晓得他不是在害你。这样就容易化繁为简。我为什么强调相知的重要,就是如此。你知道他做事的用心。有这个前提,就不会徒增烦恼。你受伤时那些朋友处理的方式尽管不一样——有人怕触到你的痛处而不说,是体贴;有人一直关心你天天的康复与进展,也是体贴。这样看就有了处朋友的智慧,否则会觉得自己一辈子在交朋友,又一辈子被朋友所误所伤。  孙:那种伤害坦率讲还蛮大的,比被敌人所伤还厉害。  林:有些事情要看自己的敏感度。你处在特殊情况下,希望朋友为你营造一个舒适的情感环境,是人之常情。但从另外角度,也是智慧不够。朋友的前提并非投你所好。你受伤,心理希望朋友关心,又不希望人家问得太具体,这都不该是决定他是否是你好朋友的关键。  有时问是关心,不问也是,是因他们每个人的做事方式决定的。即使手足无措,也是一种体贴。他要是不在乎你,他才不会这样呢,反而会津津乐道也难说。  2 纯粹的异性友谊,是否是我们的妄想?  孙:谈到朋友,不免涉及到异性之间的友谊。网上这样的讨论特别多,我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年轻时候真的相信它的存在,生命越成熟则越怀疑。  林:异性之间的朋友,一种是没有性的连接而相知的朋友,另一些是带有性的吸引的朋友。不过吸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到,那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相知,也许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孙:真有那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朋友吗?  林:在这里重要的是:可以有而不是一定没有。我常说“不要把生命说死”,就是要看到生命种种的可能性,不要限在哪个地方。有性的吸引的相知,与没有性的吸引的相知,都是一种很美的相知。发乎情止乎礼看起来很难,其实不然,许多事物都可以欣赏却不一定要拥有,对异性也一样,尤其年龄益长,就越容易感受事物存在就让它存在,不一定要有人为改变的道理。“他在那里”,就如此了。更何况,人在“能不拥有”中,也会有另一种超越的成就在。老实说,这件事情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已先认定不可能有纯粹的异性朋友在。  孙:不管我们信也好,不信也好,话说回来,我们离不开异性之间的这种关系。因为我们会发现,有些不愿和伴侣一方谈的话题,我们可以和异性朋友谈论。甚至家庭间矛盾了,也会对异性朋友说。他们代表你没有的另一边思维,正如您在《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中所说的:男女相交,是自然之事。  林:朋友,你真想给朋友下个定义,都很困难,何况什么异性朋友、同性朋友。当我们谈论什么叫纯粹的异性朋友时,搞不好就是一种假想的概念。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把一个概念提出时,这概念并不代表它对生命有真实意义,也可能是庸人自扰。其实生命有多少可能,朋友间就有多少可能,认定这种可能另外一种就不可能,只会把人性单面化。要我说,这个问题其实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孙:为什么年轻时相信有,现在开始怀疑,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事,发现这种关系太过微妙与脆弱,一不小心就断掉。如您所说的缺乏智慧也可以,因为总觉得相处双方需求不同,如果一方要求多,另一方又不能给予,麻烦就来了。比如对性的要求。  林:男女相交,当然不排除有慢慢发酵转化的可能。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个变化,就认定对方原来就有这个意思,与你交往的目的不纯。佛家谈情感,第一个前提是生命意识是处于不断改变中的,当我们探讨一个所谓的纯粹时,要问问自己追寻的这种概念上的纯粹是不是也是种妄想,是否没有充分观照到爱情的缘起性。不理解这个,你就无法理解许多离婚后的男女会变成朋友,那真的是没有性的吸引了吧!例子还很多。  孙:我还是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假设两人的交往发生需求性的改变,我们又怎样智慧应对,使它更持久呢?我是说在尽量不伤及对方的感受的前提下。  林:有原则有方法就不叫智慧。智慧永远是对应于一个事件当下的反应与处理。我的意思是,当我们问有没有一种纯粹的男女友谊并打算很好地维持它时,其实问题的本身就蛮多余的。因为正是问了这个问题,你就开始起疑,到底有没有?本来人关系蛮纯粹的,一问之后就怪怪的。  孙:是这样。(笑)  林:其实男女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一样,可以有很多种。何况朋友本来就是后天建立的,不像父母、儿女那样先天,可能性也更多。我们尽可放宽心,一切就看你怎么选择。要说智慧也就是选择的智慧,而非限制的智慧,不必用概念将自己限死。  孙:不过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异性友谊纯不纯粹,还是有个明确界限,那就是性。突破了就变得暧昧,或者说就应该叫情人了。  林:那我们能不能再从另一方面想,有没有离开性的男女吸引呢?比如过了一定年纪之后,性在生命中比例会越来越低,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还是会有男女之间的相互欣赏存在。可见友谊一定程度是可以跟性做分割的。因为你不能说一个五六十岁的人,当他有一个异性朋友时,真是把对方当同性看待,这个逻辑显然不成立,对不对?再往宽里说,女性之所以是女性,男性之所以是男性,差别不只是性,它还有一些性别特质,是站在我们这个性别上恰好缺乏的。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非常多阳刚、粗犷的男性,对于一个弱女子百:般呵护,甚至因为爱慕这个异性,惟恐破坏她的美,而不敢与她有任何性关系。再有像文学作品中的钟楼怪人,他对美女爱丝美拉达的爱,你会认为与性有关吗?不会嘛!有时候,我们对生命中所没有的品质的欣羡、向往、崇拜与欣赏,都有可能超越性这个层次。  孙:道理我能认同,但又确实觉得,性是一个关口,尤其对于两个互有好感的年轻男女,跨不跨界,分寸非常难拿。  林:我承认,年轻人的性冲动不容易抑制,也因此可以这样说,年轻时的纯粹友谊不容易突显出来。年轻时的错位反而是:当一群子女孩子愿意和一个男孩子交往时,是不把他当男人看待的。  孙:(笑)有些女孩子也是啊。你看她和男孩子玩在一起,谁都不会想到什么是非。这种女孩常被称为假小子。  林:的确得等生命变得成熟了,彼此相互欣赏的质地才能渐渐显现出来。但即使这样说,我还是不希望我们将这个命题看得太严肃,因为狭义的爱情在生命中的比例就被放大了。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追问这个问题,就像追问世间有没有绝对永恒的爱情一样荒谬,因为是在一个本质变化的事情当中追寻一个不变的答案。  孙:那您个人就不被这种问题困扰吗?  林:我是不想把单纯关系复杂化的人,因为人生本来已够复杂。但我也不反对有些人就此去发展,搞不好还成就一段真挚的爱情,都不一定。这种事没有答案,只能就个案论个案。  孙:我的朋友曾经想用一句话做他一本书的书名,叫“有些事你把它当事它就是事儿,有些事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儿”。最后当然没当成,因为太长了。但意思是好的,我们大多数人活得不放松,就是看不开这个,处处起疑。  林:起疑是因为不踏实,想得到终极答案,忽视了事物的变化才是本质。回到佛家说的无常,你就不会较真一些事。佛家讲“法如是”,“如是法”,意思是“法就是这样”,体会了天地无亲,就知道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面对无常,也就不会追寻所谓的永久与纯粹,就不会庸人自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是读《十年去来》认识林谷芳老师的。当时我正扮演弘一,林老师的书晓通佛理禅道,自然帮我不小。  能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地认识我们生活的外观内相,关系生命的安顿与幸福,林老师这本书直指现代人生活的实处,告诉我们,禅悟便在实际生活中,你可以不假外求,当下安然。  ——著名演员 濮存昕  胜教东来,两千余年,魏晋以降,终成大现。尤以禅宗一脉,绵延至今,宗分七叶,代有高僧。各以手段,引领一方。虽有法难,逾是昌盛。时至今日,释教传扬。禅宗普世,各领风骚。  林谷芳先生,台湾新竹人氏,弱冠之年,偶见“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句,而省。遂人无生法门。八十年代后叶,乃至大陆,证其所学,遍历诸方,终成自家说教。  吾与先生相识,源于“海峡两岸佛教音乐会”,一来二去,成方外之交,每每聆听先生高论,为之动容。见地与众不同。其近作《如实生活如是禅》,实乃禅者生活之如实直抒。因为之荐。  ——灵隐寺住持 释光泉


编辑推荐

  把心放下,随处安然,影帝濮存昕·灵隐寺主持释光秀联袂推荐。  林老师这本书直指现代人生活的实处,告诉我们,禅悟便在实际生活中,你可以不假外求,当下安然。  ——濮存昕  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把心放下,随处安然。  我是读《十年去来》认识林谷芳老师的。当时我正扮演弘一,林老师的书晓通佛理禅道,自然帮我不小。  能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地认识我们生活的外观内相,关系生命的安顿与幸福,林老师这本书直指现代人生活的实处,告诉我们,禅悟便在实际生活中,你可以不假外求,当下安然。  著名演员 濮存昕  胜教东来,两千余年,魏晋以降,终成大现。尤以禅宗一脉,绵延至今,宗分七叶,代有高僧。各以手段,引领一方。虽有法难,逾是昌盛。时至今日,释教传扬。禅宗普世,各领风骚。  林谷芳先生.台湾新竹人氏,弱冠之年,偶见“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句,而省。遂人无生法门。八十年代后叶,乃至大陆,证其所学,遍历诸方,终成自家说教。  吾与先生相识,源于“海峡两岸佛教音乐”,一来二去,成方外之交,每每聆听先生高论,为之动容。见地与众不同。其近作《如实生活如是禅》,实乃禅者生活之如实直抒。因为之荐。  灵隐寺住持 释光泉  禅是不离生活的,但我却不曾想过要写一本生活禅的书。  不写,不因为它无法体现孤轮独照的绝待、两刃相交的截然。  不写,也不因它缺乏机关不露的绵密、兵法严厉的森然。  不写,是因写的人太多,可依文解义的结果却只能让人死于句下。  不写,还因写的人多非行者,无有境界现前的勘验。  先前的不写,为的正是这禅者的如实;如今的写,却也缘于同样的如实。  这本书,只有如实的提问、如实的回答,但若能因此触动你如实的观照,则那不离生活、超越生活却又回归生活的种种也就离你不远了。  考虑到书名的直观性,我们与出版者权衡再三,最终将书名确定为《如实生活如是禅》,是想再次显示,禅与生活就是如此的绵密相关。而就这本书的采访,禅给我的最大启迪,是它的核心智慧:“临界点”——无数次,我都从林老师口中听到这个词汇。理解其深意后发现,它应该成为每个人人生抉择的一个标尺——智慧就在于你晓不晓得你的临界点在哪里。  其实在各个领域,都很强调临界点。而作为个体生命,到底哪一处是你的临界点,却需要自己时时追问。很多人在不该犯错的时候重复一些低级错误,生命徒然浪费于此;而禅者的智慧提醒我们,智者是洞悉自己的临界点的,所以做与不做之间,呈现出了清明的生命轨迹,是林老师常说:识得时间奥秘之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如实生活如是禅 PDF格式下载



如实生活如是禅


讲生活中的禅道,可以看看


忽悠自己的书


   《如实生活如是禅》读完快一个月了,一直想写点什么,理清被这本书塞得满满的脑子。读这本书源于它的作者孙小宁。今年是我阅读的幸运之年,我遇到了几本特别喜欢的书和作者。因《看得见风景 望不见爱情》一书,我结识了作者孙小宁。这本书的阅读,让我突破了某些阅读的瓶颈和魔障,升华了阅读的思考和智慧,增强了阅读的自信心。我以为阅读的核心,不是读得懂或不懂,而是透过懂和不懂的临界,观照自己的思维和内心,开启未知的自我。这里不仅有知识层面的积累,更有思维能力和境界的提升。
   爱上一位作者,必然要追逐她而阅读。我跟读小宁老师读过的作品,也追寻她的创作。她的最新力作是与台湾著名禅者林谷芳先生的对谈录《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
   阅读《观照》之前,看见不少人在小宁老师的微博上评论这本书不好读懂,句句蕴意深刻,容量很大。在我的概念中,禅是一种哲学思维,是太玄妙的东西。问天、问地、问世间,何为禅问?换作以前,我必定不会轻易去碰这类书。我对自己的阅读思维在面对不熟悉的概念时缺乏足够的信心。因为喜欢流行文学,早已给自己许下与“严肃文学”背道而驰的心理暗示。太深奥的禅,我一定读不懂。但是,刚刚被小宁老师的文字开启了慧根,阅读的自信心大增,别人能读懂我也一定能读懂,不懂的可以思考、可以追问。
   我满怀信心开始阅读《观照》。过程异常艰难。因为对儒道释禅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开篇便云里雾里。《观照》严重挑战着我的阅读耐心,自信开始岌岌可危。我将困惑通过微博告诉小宁老师,她建议我先从她与林谷芳先生的上一本对谈录《如实生活如是禅》开始阅读。有了那本的积累,再读《观照》,一定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如实生活如是禅》一书是禅与生活的对话,内容涉及人际、友谊、爱情、生死、命运等我们熟悉的话题,读起来很顺畅。孙小宁从“我生”、“我爱”、“我死”发问:“为什么当下的我们这么容易焦虑”?禅者的回答是,不离生活、超越生活、回归生活的如实观照。心量越大,生命越安然。
   林谷方先生说:禅是什么?应缘而无执的态度。强调人要保持柔软心、谦卑,强调生命的观照,安顿自己生命的能力。
   在读这本书时,生活中,我正深深陷入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痛灼纠结。内心自视过高,又患得患失,为自己设下很多条条框框。林谷芳先生说,“人要时刻领受一种过客的感觉,没有哪件事非你不可,也没有哪一种东西是你能永远拥有的。”“人往往只因为对这世间有太多事非怎样不可的想象才将自己推入深渊。”读了这些话,观照内心,放下执念,生命有了弹性。其实世间万事哪里有什么纵横捭阖之术,人对任何一件事都有局限性。
   禅是一种生命的减法。人从出生就一直在学习,在过加法的生活。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所学的生命态度和社会价值,反过来束缚了我们的生命宽度,成了我们生命中的负担。
   几天前,李开复先生在微博上感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证实了他患癌症的消息,一时江湖掀起千层浪。“世界因你而不同”,但每个生命的原点却是一样的。禅认定死生是生命的原点,每个生命都必须面对。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将个人价值由与别人的关系来界定。禅从原点思考这个问题:“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我们才知道当下应该怎么活。任何社会关系都不能代替个体去面对死亡。有了原点的观照,生命中很多问题都可以映照清楚。
   李开复先生此刻重读乔布斯“记住你即将死去”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他在微博中写到:
   “记住你即将死去”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禅是智慧的,它不会告诉我一个既定的答案,它是一种态度,拥有了这种态度,才会有真正的答案。人、问题、答案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人而异。不能把生命说死,要看到生命的种种可能性,不要被提前设定的框框框住了。林谷芳先生说,生命的问题一定要回到个案,不能以别人的判断、大多数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生命观、社会观的基准,这样才能不会迷失自己。过度单一的价值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社会需要多元的价值,以多元的价值对应多元的人生,不同的生命才能安托。
   关于孤独,我与禅有深刻的共鸣。孤独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在孤独的时候可以照见万事万物。人情扰攘错综复杂会遮蔽一些本质的东西。生命的深刻和复杂会为人带来一些寂寞,但生命也由此有了一种冷清之美。
   读完《如实生活如是禅》满脑子都是感慨,想与人分享,却不知从何说起。禅到底是什么?从中我得到了什么?放下一段时间今又拿起,絮絮叨叨写下这些文字。其实,阅读就是在别人剖析和观察生命时,自己从中得到体验和印证,得到更清晰的观照,得到心灵和思想的成长。人与人之间需要安静、耐心,需要聆听、感受,需要进入彼此的心灵和思想尝试。小宁老师与林谷芳先生的对谈,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禅在两人的对谈中,不再孤轮独照。
   一本书读不懂,是暂时的。由此看到自己的局限,思维的局限,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局限。但是局限可以被打开,被融合。相信慢慢潜入,终能看见寥远的空间。
   接下来,我继续读《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相信一叩一问间,禅者智慧能够带来更多的生命感悟。
  


  性格中的慵懒 随性,思想的不入世
  让我越来越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感到惶恐
  
  看这本书时 心灵第一次有了那么强烈的契合感
  得不到众人回应的心 所有的疑惑与迷茫
  似乎都在那一瞬间 零落归栖
  
  只是过后理性的看待 现实毕竟残酷和无奈很多
  作者自身已是处在一个至高点去感知这一切
  而对于相对平凡的多数人来说 或许这只能是内心的一次感悟与感动
  


  这样的书看完很让人轻松。不需要苦苦修行,放弃所有的物质诱惑,只需一份安然,便可解“我生”,“我爱”,“我死”这三大难题。比如作者关于吃饭的解读,可以随便吃一碗面,也可以去优雅的山房。甚至不掩饰自己对于后者的喜爱:每一个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要不执着,安然就好。
  
  这与四圣谛中的“诸漏皆苦”不是矛盾的吗?
  
  作者曾在书中批判“XX仁波切”居然还去夜店,误导了一批fans,以为这样也能得道。其实作者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误导了像我这样不舍得放弃物质诱惑的人以为有安然足矣。
  
  但愿这只是我的揣测,也许作者已近得道,只是用一种方便法门开导我们而已。
  
  比如这句“需要本钱的率性不叫率性,仍旧是无明”。安然亦是如此,如果需要本钱,那仍旧是不安。青春美丽,鸡皮鹤发,豪宅美食,粗茶淡饭。。。都需要一份安然,也只需要一份安然。
  
  
  关于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这个章节,有点蜻蜓点水,甚至跑题。什么内心的美丽可以胜过外表的美丽,可内外皆美不是更好吗?倘若是按照标准的佛教解答,什么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净观等等,虽说做不到但是道理还是能理解的。总比不痛不痒的说内在美要好。
  
  这本书,没有答案,却有安然。


  写了这么多关于基督教和其他教的书,自己特别喜欢的禅宗与佛教却一本书评都没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佛教与禅宗太智慧,我这点智慧写不出个名堂来;还有一个是太深奥,因为佛学是一个很辩证或说思辩,根本无从谈起。外面的一些简单的禅宗与励志故事简单对我来说只是小学阶段,还不值得大写特写;而还有一些作家玩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把禅宗形容得浪漫无比,看不到没有汗水,看不到生死大事的迫切感,表面很风光,但其实没有内涵,整一左岸咖啡式的散文。所以,看了不少,但在手头还没有一本可以下手的书。
  
  前两天在西安出差时,在折扣书店扫荡时,扫到了这本书,看下来不错。
  
  与流行的一些书不同,这本书是一个俗人与一个学禅人的问答,很多问题很现实(我就不知道有的作者写的励志故事,如林清玄,刘墉,他们自己身上哪就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故事,都能说出个道道来,怎么我尽碰到的都是俗人俗事,说出来都让人冒火,无奈。难怪他们能写这么多,他们身上天天都有这样的人生故事,我就只有柴米油盐)
  
  书中从禅宗的角度来讨论爱,死与生命的问题,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老套路的故事和说话,但回答的角度还有让人眼睛一亮的。
  
  比如当问者要答案时,林谷芳就说,我没有答案给你。他说,“所谓的智慧不是告诉你一个既定的答案,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了这种态度自然才会有真正的答案。人,问题,答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有机,且因人而异的。。。。。这不同的回答里面其实包含着同样的一种东西,就是一种态度、观照,但却绝对不会是一个固定答案。
  生命的迷失往往在于,我们都想求先知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如果这世界真有那么多有效的既定答案,又怎么会还有这么多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觉得与其他的风花雪月感叹这个道理与那个发现不一样,林谷芳的回答很实在,也符合禅宗的观点与风格。智慧不是一个回答,而是一种态度。所以,书中说,“什么叫禅者?什么叫悟者?有人说,就是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的人”
  
  我觉得这句话点出了禅宗的精华。而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我喜欢禅宗的灵性,喜欢他的智慧,他的生命力,他的洒脱。
  
  所以,禅宗里有南泉斩猫,有丹霞烧佛,有怀让磨砖,有济公和尚,更有呵祖骂佛,逢佛杀佛的话!
  
  为什么?
  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
  
  所以,没有教条,没有权威,没有禁锢,没有盲目崇拜,更没有装神弄鬼。(当然,佛门中后因为人的原因,出现了这样的事,这是我不喜欢的)
  
  应机而动,人与环境是有机的,互动的,整体的,是充满人性与灵性的,而不是死板板的,僵化的,生硬的与机械的,对立与分裂的。
  
  因为佛教与禅宗都是讲究辩证的,非常非常的灵活,可谓玄之又玄,说太深了,如空无的概念,世人怕敬而远之;说风花雪月又太小看禅宗了,好像禅宗只能解决一点生活中的小烦恼,一点不像回答生死人生大事的学说。
  
  这本书的观点就正好,佛法与禅宗说对普通人而言,能通过禅宗学会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就是最好介绍禅宗最好的方法。
  
  所以,“一个禅者不是最高的人,禅者只是个如实的人。他也无所谓正确的立场,只有‘没有立场的立者’,否则就没有对应,给限死了,禅也不能给别人标准答案,因为自己的答案未必是别人的答案。。。。。。。。针对每一个时刻应对不同的立场。。。。。。禅者只有实际对应的 生命。”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不要把生命说死。
  
  我的理解是:不要把生命限制死,因为把生命限制死时,同时也把自己限制死了,也就很难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于人于己无利,学会了这种生活态度,生命才会充满灵性,更洒脱,达观,积极与快乐。
  


  这是说禅的书,我生,我爱,我死。
  很实际,并无妄语。
  特别之处是不讲公案,不是强说强解。
  他强调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于艺,志于道”。
  从书中的对话可以强烈感受到,禅者谦虚的姿态,不预设立场的立场,有助于观照反省。
  这里并没有固有的答案,他只是引导,这里也体现了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寄希望于每个个体的无限可能。
  用俗语的话即是“深入浅出”,没有把道理讲死,以个案论个案,从不一棍子打死。
  因为,他只是他,你还是你。
  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思考。
  如果你不愿改变,你愿意改变但无行动,那也是天边一朵云,再好的书,再好的对话,你只看只听,还是很远。
  
  一本书,可以解惑,也可以点火烧了取暖。
  这本书,可以解惑,看完了就可以烧了——去体验,去做。


  还行吧
  关于佛学
  应该怎样去正视生活中的苦恼和麻烦
  还有一些关于人生规划的不必要
  关于看西方的那些如何致富和如何讲究效率的书的不必要
  关于算命占星等等行为对于生命本身的亵渎
  以几句话就说出生命的一切
  是不可能也不谦卑的
  讲了很多
  听了许多
  觉得很对


因为把生命限制死时,同时也把自己限制死了.


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算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提法。 。。


只能说不要一辈子限制,偶尔还是需要一些限制的,没有限制又怎知道限制死不是一件好事呢


这个限制指的不要死板板地生活,而是让生活充满灵性,活力。所谓的限制就是不要用静态的目光去看待生活与世界,这个世界一直在改变着的,因此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生活,去待人接物。


心中还是有太多执念了,没有办法去做最适合的事情。
如果执念都消除了,自己也死了大半了,做任何事情
却又是为了什么


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想要如实生活,还必须结交一些如实生活的朋友吧。圈子的影响很大


恩,是的,大家可以心心相印,互相交流,分享。呵呵


修行吗?


恩,我是信佛的


前几天看到书评,感觉不错,也想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