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岱年选集

李存山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存山  

页数:

530  

字数:

5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1909年5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献县。父亲张濂,光绪(1903年)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长兄张崧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对张岱年的学术道路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1928年,张岱年考入清华大学,旋即退学,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被录取。1933年大学毕业时,因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从事哲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七·七”事变以后,清华大学南迁,他滞留北京,闭门著书。1943年任教于私立中国大学,聘为哲学讲师。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回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1951年晋升为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书按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研究三个部分来选编,各部分的内容则以写作或发表的时间序。这种编排的好处是把张先生作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所取的主要学术成果更集中地展示给读者,由于篇幅所限,本选集只收入张先生在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论文,而其专著,除了《天人五论》之外,其余只能收入最精要的部分,有些专著《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则未能收入。为使读者对张先生的一生及其主要学术成果有一综合的认识。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旋即退学,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被录取。1933年大学毕业后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从事哲学专业的教学工作。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至今仍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七·七”事变以后滞留北京,闭门著书,先后著成《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和《品德论》等书稿,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定律、唯物论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哲学结构。1945年任教于私立中国大学。抗战胜利后,l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回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l951年晋升为教授。l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l978年末,中国哲学史研究会成立,被推为会长,1989年改任名誉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

书籍目录

前言哲学的前途谭“理”论外界的实在关于新唯物论道德之“变”与“常”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生活理想之四原则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物质利益与道德理想论价值与价值观客观世界与人生理想我的哲学观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点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中国伦理想研究论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论心性与天道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西化与创造文化通诠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与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中国文化的回顾与前瞻文化体用简析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评“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评论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文化发展的辩证法中国文化的改造与复兴中古文化之会通编者后记


编辑推荐

  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回顾这些20世纪哲学经典之成就的取得,有两点十分突出;第一,现代中国哲学的哲学研究,无不以西方哲学及其发展历史为参照的背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学者自不必说,即使最具传统特色的学者如梁漱溟、熊十力,他们的哲学问题意识也都爱到西方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西方哲学是人类智慧中理性分析和建构的精致代表,西方哲学的形态虽属特殊,但其中不少问题的讨论是具有普遍性的。西方哲学的论述虽然不是哲学所以为哲学的根本规定,但西方哲学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学科的基础,学习西方哲学可以为研究其他哲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方法。而深入了解西方哲学可以为研究其他哲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方法,而深入了解西方哲学和世界其他哲学,将促进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哲学传统。第二,现代中国的哲学体系的创制必须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源建立积极的关连。正如陈寅恪所说,“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果亦当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两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熊十力的新易学、染漱溟的新儒学、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金岳霖的新实在论、张岱年的新唯物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自觉地与中国古典哲学相接应,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实际相结合,20世纪在构建哲学体系上卓有成就的中国哲学家皆是如此。  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系列的编选尽量以突出其哲学思想为主,名著和名篇并重。编选力图与已有选集有所不同,体现出编者独到的选读眼光和安排构思,从而使得本系列在突显这些学者对20世纪中国哲学创作与研究贡献的同时,亦以提供本系列编者的独到解读为特色。  近20年来,我国大陆学术界对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成就斐然。这一研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开始的。门户打开以后,海外学者,首先是海外华裔学者,继而是境外港台两地学者纷纷来内地讲学,接着,他们的论文、著作陆续被引进。这当然只是外缘。内在的原因,则是内地学者反思“五四”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伤害,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岱年选集 PDF格式下载



张岱年很棒


东西不错,就是纸张什么的不过那恭维,不过冲的是张先生


内容不用说,启人心智。此书设计和印刷一般般,阅读感不强。


内容自然不用说,只是遗憾书旧。不过也便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