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任

(德)尼克拉斯・卢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德)尼克拉斯・卢曼  

页数:

151  

字数:

119000  

译者:

瞿铁鹏  

Tag标签:

无  

前言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有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应用日常语言惯用的术语和来自伦理学传统讨论领域的概念是否可取?道德说教改成社会学概念,似乎利弊参半,不过它们也可能变得明显失衡。如果我们仍处在批判破除和脱离所有预先假设的水平,通过提供因果说明或证明隐蔽的附带目的来揭露意识形态信仰,那么其弊端就占据上风。这一术语独特的效用就会丧失,其传统意义视域也会贬值。在目前思想氛围内,这是一个很好耍的花招——也许太容易了,因为社会学从中可以学会某种东西,由此构成某种理论的应用。另一方面,如果社会学超出这一水平,通过建构它自己的理论,积极地确立其实证地位,因而与社会世界的日常理解及..

内容概要

《信任》一书中,作者认为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为什么人类的生活需要这些简化机制呢?因为包围人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太复杂了,必须找出一些简化机制来对应。卢曼说我们的生存需要很多的简化系统。信任也是这样一个简化系统。信任是一个将包围着我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变为一个二元的:可以相信还是不可以相信。目前有关“信任”问题的讨论很多,却很少有从结构功能主义层面来探讨的。这本有关“信任”的大师之作,可为讨论奠定很好的理论基础。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问题的界定:社会复杂性第二章 状态与事件第三章 熟悉与信任第四章 信任:复杂性简化第五章 透支信息与制裁的可能性第六章 人格信任第七章 交往媒介与系统信任第八章 策略概念:作为机会与作为制约的信任第九章 对信任的信任第十章 信任与不信任第十一章 信任的准备第十二章 信任与不信任的合理性参考文献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任 PDF格式下载



在我看来是一本甘露,来得太晚了,现在对“信任”这个话题忒着迷。


书薄,价格有点贵。要是不打折谁买啊


好书,非常精辟而透彻。只是读起来比较费劲,都两遍了,还是有点晕乎乎的,呵呵


如果是研究信任的学者,这本书是不可不看的;如果只是对信任感兴趣,闲来无事看一看,那么不推荐,因为专业性、理论性太强,看起来太累,而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才可以体会其精髓。


当初买尼克拉斯•卢曼的《信任》,是因为对这个题目感兴趣,以为可以从中找到锦绣文章。结果读起来却是味同嚼蜡。一本写得太专业,只能供圈内人读的书,不是我所喜好的。于是一目十行,观其大略了事。至于内容,却远比文字容易接受,而且能找到共鸣。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年代,但估计不会是近期的作品,因为作者主要运用的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基础。其主要的观点,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信任作为一种简化社会复杂性的机制,超越了信息缺失和泛化的期待所导致的不安全,同时具有一种粘合社会的作用。信任产生的心理需要在于人们对复杂未来的不确定,需要通过选择一种消减风险的方法来适应现在。在关系日益复杂的现代,人们靠长久以来建立的熟悉的情感关系营造信任(这是一种初级的信任,原始而简单。但千万不要忘记,按照一种戏剧性的安排,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危险的。文革中各式各样的出卖就是一种“杀熟”的行为。而现实日常生活中的“杀熟”又可以作为人情与面子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信任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投资,然而决定对某个人信任却未必是一次理性行为,信任中往往包含着很大的期望成份在内,那么这个决定的重心也就必然是放在赛后检讨上。多次成功经验的累积使得新的决定逐渐成为一种定势,甚至是不加思索的,于是缩短了时间,消减了复杂性。但由信任只是建基于一种幻觉之上,归纳式的信息并不能确保安全,健全的社会系统就必须提供透支信息和制裁背信(道德的或法律的)的服务。当人们走出熟人圈的时候,他只能凭借有限的信息甚至缥缈的印象去为可能的合作者分类,根据自以为的人格判断做出决定(于是戈夫曼的拟剧论登场了。各式各样教人整饰、包装、营销自我的书籍也可以大行其道了)。第三种信任则是大众化的,例如货币、政客、权威、偶像(货币建构了一种交换选择的自由,但自由即意味着责任,对货币的信任实际上是对经济系统和趋势的信任。同样的,政治系统、文化系统也通过看上去“可以信任”的代言人来满足需要)。信任还意味着一个新的机会的产生,你相信街边向你兜售新产品的陌生人吗?疑惧足以将所有可能拒之门外。因为,不信任和信任一样,都可以使事情简单化。那么,陌生人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赢取你的信任,其中就有效的方法就是遏止心中的魔鬼。理性的信任会习惯于反思,不对信任百分百的信任,因为信任并不关涉到事实的真相,而是关涉到复杂性的简化成功与否。


嗯,怎么说呢,挺经典的书,就是翻译过来还是比较难理解,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人读起来能容易些


标题比正文有意思得多


  显示信任就是为了预期未来,那样去行动,仿佛未来是确定的。信任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未来包含的可能性,远远多于现在可能实现的、因而可能转变为过去的可能性。人类不得不生活在这种永远过度复杂的未来相伴的现在,因此,他必须消减未来以适应现在,也就是说,减少复杂性。
  ...
  我们可以把信任看做是一种冒险,一种风险投资。如果我能够对他人未来的特定行动的过程赋予信任,那么,更复杂的合理的其他机会将会产生...
  一般说来,信任者在他关于世界的主观图像中寻找关于信任是否得到证明的某些客观线索。对受信任者的熟悉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如果存在有效的制裁机制的话,付出信任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
  就付出信任而言,存在着两类信任: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
  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忠于其为人所知一切的人,都是值得信任的。这种信任,就是人格信任。人格信任往往通过渐进的人际交往、不落俗套的自我表现等等建立起来。
  而通过真理、权力、货币等等这些泛化的交往媒介,则建立起一种更加简化的系统信任。当他手里握有货币,他实际上就拥有了货币所许诺的各种可能性,于是他能够自信的推迟有关货币最终使用的决定。通过假定第三方也会认为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真理促进了理解,从而降低复杂性...
  ...
  
  好书,非常精辟而透彻。只是读起来比较费劲,都两遍了,还是有点晕乎乎的,呵呵:)


可否说,信任是一种制度安排,能降低所有人的交易成本,从而自发地产生,并保存下来成为一种文化。


我觉得,人格信任不是制度安排,系统信任才是。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确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你的这个是读书笔记呢~不太是评论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