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欲望的想像

王儒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3-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儒年  

页数:

342  

字数:

28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这一热点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第二次“五四”新启蒙运动。在新启蒙运动中,启蒙知识分子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转型。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在这种林毓生所说的“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思想模式的主导下,1 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被分外突出。因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向大众启蒙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知识分子自身又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而伴随着“文化热”,同时出现了一波“知识分子热”。  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知识分子研究围绕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按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划分,分析知识分子在从传统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其文化选择以及内在的思想文化冲突;二是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社会角色,研究知识分子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的社会身份,重点考察知识分子在转型时代的政治命运,是如何丧失和重建独立人格的。这两个研究取向,这十多年来,无论从宏观分析,还是个案积累上,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虽然不能说不再有什么东西可以发掘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层面的研究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自身的极限。更重要的是,支撑其研究取向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预设,比如传统/现代二分模式、“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模式等,到199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了相当普遍的置疑。这表明,如果知识分子研究缺乏新的问题意识,还是继续停留在原先的论域中,这一热点课题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无法产生原创性突破。  在新世纪已经来临的今天,知识分子研究必须被纳入到一个重新问题化的框架之中,开辟新的研究论域。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开拓了新的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从学术史的角度,更加细致地研究知识分子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传统,建构现代知识体系和进行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或者从社会史的领域,研究明清以来士绅阶级自身的内部变化。可以这样说,19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分子研究开始呈现出一种学科化、多元化的趋势。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第一章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上海社会 第一节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 一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传统的消费观 第二节 上海的商业传统与奢侈性消费 一 商业传统 二 重商观念 三 奢侈性消费第二章 《申报》与《申报》广告 第一节 《申报》 一 《申报》的创刊及春早期状况 二 《申报》的大众化面向和中期的发展 三 《申报》的鼎盛时期 第二节 《申报》广告 一 《申报》广告的类型特征 二 《申报》广告自身的发展 三 1920——1930年代的《申报》广告 第三节 广告主与广告受众 一 广告主 二 广告受众第三章 享乐主义人生观 第一节 衣食住行 一 美食、佳酿、香烟 二 服饰、交通、居住 第二节 娱乐、休闲、性第四章 美的理想 第一节 男性美 一 竞争意识 二 男性的身体 三 男性的服饰 四 知识与能力 五 绅士化的举止风度 第二节 女性美 一 女性的内体美 二 女性的服饰美 三 女性的行为美第五章 认同 第一节 性别认同 一 女性的社会角色 二 女性的世界 三 女性的现实处境 第二节 民族认同 第三节 身份认同结语基本文献与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欲望的想像 PDF格式下载



以前在申报上查资料,就惊讶于报上广告创意的前卫和新奇。今突见此一新书,由申报的广告谈及大上海的商业文化,诚为一有益之尝试,甚好甚慰。


看起来旧旧的,很保守的封面设计,不过立足历史并且有种学者自省精神和历史精神在里面,还不错吧啊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文本分析,所有搜集文本材料才是成型的关键,而就书内容而言,我至少看到作者在对信息分类筛选方面所做的努力。这类研究的导向不是为了探讨某一问题,而更多的属于描绘一种情状。尽管作者也在第一章就为何上海社会会出现消费主义的倾向做历史性的追索,包括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的消费意识,上海地区形成消费主义的历史土壤和后天的刺激。但他的重点在于说明《申报》这份在上海都市颇有影响的报纸如何表现当时上海地区的消费主义氛围,媒体如何影响甚至推动人们释放欲望尽情消费以及作为消费者的人们如何回应,小则对消费品选择形成偏爱倾向,大则可能造成某种社会风气,并形成特定人群的身份认同(性别的,民族的和阶级身份的)。
  
  但本书某些细节的阐述还欠缺一些额外的思考。比如作者在说明传统中国在消费观念上如何区别于西方时,认为“在物质匮乏的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是一套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伦理”。这里的问题在于之前他并无论述和中国同处一个时期的西方情况如何,他对西方的消费主义阐述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说起,在这之前的西方,如他所“忽略”的,似乎一直是韦伯笔下的,新教伦理在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搭桥铺路,而其他因素似乎都不在发生作用。他的问题的在于首先将西方,至少是欧洲看作同质,没有地域区别;新教在哪都发挥作用着(实际上欧洲大陆很多地方还是天主教和未改革前的基督教);新教产生之前,欧洲的消费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再就是为什么独独是中国由于“物质匮乏”而造成节俭的消费伦理?似乎在我们的印象里,不论是中国的宣传还是西方的认定,当时东方的生产力水平并不比欧洲大陆低,如下:
  
      古代     中古  近古   近代
  中国 春秋时就兴节俭,中古更厉行,明(近古)有纵欲倾向,但节俭还是统治的消费意识形态,近代节俭有瓦解倾向=物质匮乏导致节俭观念
  
  欧洲 古代不知,中古和近古由于新教影响有禁欲倾向,节俭消费;近代后消费主义盛行=宗教意识导致节俭观念
  
  用“匮乏”一词让我觉得实在很糟糕。更加准确的是“有限”,而这种“有限”是人类在历史时期内所共有的,甚至欧洲有可能更“有限”。
  
  同时,作者强调传统中国的节俭消费伦理在产生之后就被国家树立为统治意识,但他并未说明为何国家要推行这种意识?仅仅是因为资源有限么?尽管作者认为这种消费的意识形态对上对下都有控制力,君主行节俭会被认为是美德,奢侈则是昏君的一大表现,但实际上君主官僚的节俭在平民来说仍是奢侈(这是孔子容忍的,荀子批判的),所以“奢侈”的行为还是存在的,而统治的意识更多更强的是对下的。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实际说明是政权要在一国范围之内对物资进行高度占有,这样对外有军事防御的保障,对内则保持它对社会的绝对优势,并能够达到有效的控制。中国长期的集权制度在逻辑上与消费上的意识形态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民再富也富不过国家,即使是商业兴盛的唐宋和明清,因为国家对私人财产有绝对意识,可以采用合法的和非法却不得不让人接受的手段剥夺个人产权。这种手段在社会主义中国被发挥到极致,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强调集体共有和平均观念,还在实际的收入和分配制度上进行设置。
  
  不过这些尽管作者没有点出,但后面的论述却露有苗头,譬如他认为上海开埠以后,传统国家无法在租界厉行传统消费思想使消费主义在那些地方抬头;实际上除了思想的因素外,国家失去的行政,财政和司法等诸多权力(失去控制)都是重要原由。当然,无论如何,全球市场上的商品都能汇集在上海租界的商店里,更是supply上的关键。


我倒觉得材料是其次。广告全都在那儿,你抄一下就是了。问题是如何阐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