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行动者与系统

米歇尔.克罗齐埃,埃哈尔.费埃德伯格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米歇尔.克罗齐埃,埃哈尔.费埃德伯格  

页数:

498  

字数:

362000  

译者:

张月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人们就各种组织进行探索研究的实践成果,是社会学对此分析研讨的成果。20多年前,我们中的某位同仁就已经对行政组织和产业组织进行了探索。我们后来也在组织社会学研究中心内部,对此项研究进行了大量补充,并逐渐将这一探索延伸到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和领域之中。 《行动者与系统》是法国组织社会学派大师级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耶和埃哈尔·费埃德伯格的合作研究成果。作者依据对行动组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权力关系的假设,认为一切组织都是作为权力关系整体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而所有的权力关系皆为产生组织的开端。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作者系统地构建了一套行动理论,详尽阐述了实际行动系统的含义。两位作者是法国组织社会学派代表人物、大师级社会学家。 组织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跨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它既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也是国内外很多商学院、MBA项目的重要课程内容。

作者简介

米歇尔·克罗齐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兰西科学院教授,组织社会学研究中心,巴黎政治研究院社会学高等教育部负责人,曾在哈佛大学和法国楠泰尔大学执教多年。他主持过多次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实际功能的社会学调查,围绕权力现象和组织现象开展过多

书籍目录

译者序英文版序致谢前言导论 集体行动的制约第一部分 作为问题的组织 第一章 行为者及其策略 第二章 作为有组织行动基础的权力 第三章 作为有组织行动工具的游戏第二部分 组织与环境 第四章 结构性权变理论的诸种局限 第五章 组织与其环境:边界上的诸种交易 第六章 组织与文化第三部分 系统性现象 第七章 从组织到系统 第八章 行动系统的决策分析:一种社会学方法 第九章 具体行动系统与社会学分析第四部分 决策的问题 第十章 决策理性的问题 第十一章 决策序列的两种经验分析 第十二章 作为变革及作为系统现象的决策第五部分 关于变革的诸种反思 第十三章 作为系统现象的变革 第十四章 关于变革过程中的干预的思考 第十五章 变革的诸种目的附录 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译名对照表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行动者及其策略  行动者的自由余地  我们普遍接纳的,是一种关于有组织行动的完全不确切的形象。迄今为止,我们总是过高估计组织运行的合理性程度。我们由此变得一方面仰慕组织的效率,而丝毫不加鉴别——抑或至少相信,这并不需要做出任何解释;另一方面,就组织可能呈现出的对于人类所构成的压迫性威胁,我们又表现出极度夸大了的恐惧。此刻在我脑中浮现出的,是一种机器型的比喻。“组织”,首先激活一组错综复杂的齿轮,它们彼此之间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一种机械装置的构成形式,当人们仅仅从臆想的结果韵维度来考察,仅仅从最后的产物的角度来考察时,它看上去仿佛令人称道,但是,当人们发现这些部件事实上都是由人构成的时候,其重要意义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于是它就变成了“现代性”的噩梦。  尽管幻想家们为了实现他们的技术官僚梦想,做出了种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但现实确实连这类假想的边缘都没有碰到。每一种有关组织的真实生活的最低限度的严肃分析,都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行为在其自身的框架内始终会有的错综复杂的程度,人类行为是多么地不切合那些机械关联论抑或简单决定论的那种简单化模式!  对于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差距的第一个解释是,即使在诸种极端的境遇之中,人们也拥有一种最低限度的自由,他们不可能不运用这种自由来“与系统进行斗争”。  的确,这样做是可能的:在承认这类实践的存在的同时,将这类实践看作是系统能够容忍的例外,因为这些实践并不质疑系统的效率,而只是在边缘领域削弱系统压迫性的特性。但是,这样一种机敏的解释是经不起认知推敲的。假如在诸种极端的境遇之中,人们有能力与整个系统相抗争,他们又怎么会在所受制约更少的情况下让自己接受系统对自己进行的统治呢?人们是否真的认为,操纵和条件作用比强制的影响力要强得多呢?相反,所有的研却向人证明常识所暗示的一切:也就是说,条件作用只有在与制约力量连接在一起时,才具有一种真正的影响力。前者并不能为了后者而被取代。  至少在诸种非极权的体制中,行动者事实上利用他们的自由余地,其利用领域极其广泛,以至于根本不能够把他们具体的行动布局,看作是相对于理性模式来说如此之多的例外。我们只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所做出的与等级制度之中的上级相关的行动,根本就不对应于遵从和驯服的简单模式,即使这样的一种模式由人加以修正,为消极的对抗留下了空间。这样的一种行动既是协商的结果,同时也是协商的组成部分。当然,下属成员在他工作中的自主性,以及他这个行业中技术和社会的传统,大体上不仅决定了他置换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能性,而且也决定了他对要解决的问题的确切性质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行动者与系统 PDF格式下载



值得一看的社会学经典


社会行动理论,与系统论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在这方面有学术研究兴趣的人而言,值得一读。


  本书是克罗齐耶的代表作之一,其人乃法国组织学之父也。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在其作品中多有引用克氏理论,足以证明克氏理论的影响力。
  
  本书副标题:集体行动的政治学。说明克氏把其理论主要定位在政治理论领域中。就我所理解,其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中亦相当适宜。通常我们所 接触的大都是源自于美国哈佛等地域的管理理论,或统而说之为 盎格鲁-撒克逊系统的理论,多以分析哲学为基础。而作为法国人的克氏则与上述系统的理论大相径庭。其拥有自己独特的框架、概念、工具、方法和推论,总体读来感觉立基于法国哲学系统。英美学派的理论大都被克氏所批评,唯明茨伯格稍有优待。
  
  就本书所涉及的范围,约略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骨架:
  
  1、克氏认为,组织是一种人为的建构,是为了行动而建构,即是结构也是过程。组织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包括组织共同目标在内的一些问题而存在的,是为了付之于集体行动。就企业管理领域来说,如果说企业的外部在市场上有竞争也有合作(波特过多地强调了竞争而忽略了合作),那么其主要体现仍然是竞争。而在企业内部即组织内部,自然其资源的表现也存在竞争与合作,而克氏认为组织内部主要 体现是合作,而且正是为了合作而 建构了组织,而不是为了竞争。
  
  2、既然组织的建立是为了用集体的行动来代替个人的行动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那么组织的行为必然要在时间中展开才有可能。事件的发生要在时间中展开,行动也就伴随着事件随着时间而展开。
  
  3、组织既然是 一种建构自然就存在着边界。相对清晰的边界。组织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与不想 做什么,是相对清晰明确的。就企业来说,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和如何生产都是相对明确的。
  
  4、以上三条可以推断出克氏的结论之一:从来都不存在建构组织的最佳途径。
  
  5、组织虽然具有共同的 目标去解决共同的问题,但组织内必然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组织中单位资源的个人化目标必然也被一起引入到组织中,有可能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个人化目标之间也必然并非完全一致。矛盾产生发展和激化,有 可能模糊组织的边界,消散组织的凝聚力,最终有可能解体,在政治组织和企业组织中都会存在。
  
  6、组织并非仅仅是结构,其有机性必然有过程表现和生命力,也就是说其存 在着组织规则。组织中的成员要去适应规则,也同时在影响改变着规则。组织结构本身,组织的目标,组织的问题都与规则时时相关。但克氏认为,规则并非仅仅表现出对成员的限制,还表现出让人忽略而明显存在的另一面,即机遇,也就是说组织的规则的 限制与约束,正是为了给组织及成员提供了机遇。使成员有可能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目标。机遇也是吸引成员加入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成员在组织中也下正是利用机遇去获取资源,比如权力来为组织和 其个人服务。
  
  7、克氏正面承认组织中权力的存在,而且表现出其正当性。在克氏看来,权力是谈判的一种优势资源,代表着权力拥有者的谈判能力。权力可以来自于专业技能,可以来自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控制,可以来自于交流信息的操纵,也可以来自于对组织规则的利用。反之,成员可以利用这四个方面来获取组织付与的权力。但是,必然存在于组织中的权力关系,必然会造成组织成员间的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关系即是权力关系。权力关系与不平等的存在,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同是缩小他人的不确定性领域。反之亦然。
  
  8、不确定性领域有客观上的和人为二种来源。
  
  9、组织的运行是各种资源的一种多元博弈。(不知道为什么译者非要译成游戏而不是博弈这种通行且标准的译法)
  
  以上即是其主旨。
  
  是为读后小结。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多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