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康德传

[美]曼弗雷德·库恩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曼弗雷德·库恩  

页数:

651  

译者:

黄添盛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思想界的康德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可谓是持久不衰。眼下这本《康德传》,我想,会给这一热潮继续加点温。按着这本传记作者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康德人格。当然,他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恐怕不是他说了算。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说对了:我们必须让康德活起来。追究源头,中国思想界的康德热大概有两股原始力量。一股来自李泽厚先生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角度解读康德;一股来自牟宗三先生从康德道德哲学角度谈论中国儒家心性思想。“这两股力量都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它们的推动力至今仍然能够感受到。当然,这两种关于康德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否令人满意?——这自当别论。但是,这些年来人们在康德著作翻译和研究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归根到底,其动力来自所谓的追求康德解读准确性情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两股力量的能量。无怪乎有人戏称,中国人对康德的理解之准确性超过了西方人。既然是戏称,我们千万不要去追究其合法性。不过,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中国学术界有了一块分量不轻、范围不小的康德学地盘。略略浏览一下这块地盘,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康德虽然位居地盘的中心,但看上去不过是一尊毫无生气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糊形象。换句话说,中国康德学所呈现的康德甚至不是一个思想者,而仅仅是一堆和生活没什么关系的抽象概念。有人美其言日:这才是纯粹哲学!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康德晚年那像钟表一样呆板而准确的生活节律,以此说明康德思想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于是,我们获得这样一个康德印象:没有生活趣味、没有生存关注、没有情感发泄、在思想上精益求精、除了思辨还是思辨等等。这是一个概念化了的康德。康德作为思想家是活生生的。但是,康德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思想家昵?康德在世时就有不少人给他写传记。因为康德的巨大威望,康德生前还没有几个人敢说他的坏话。所以,这些传记都只是挑好的说,好像康德是一个世人的楷模。不过,晚年的康德因为出版他的一篇关于宗教的文章(后来收集在《仅论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二章),和当时的政府书报检查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在政府官员看来,康德的基督教信仰出了问题。在路德宗基督教信仰主导的德国社会,基督教信仰出了问题就是人格出了问题。随着他的死去,有人有意无意地附和政府的意见开始谈论康德为人处事时的各种负面故事,甚至康德关于他妹妹没有文化的说法也成为话题。这种谈论让康德的一些生前好友十分不爽,激发了他们撰写康德传记以正视听的冲动。这些后来的传记企图调解康德宗教思想中的反基督教信仰的因素,把康德描述为至少是拥有虔诚信仰的好公民。”这样一来,不同传记版本呈现了不同的康德形象。于是,康德的性格就出现了多元化。也许,这个多元化是我们深入了解康德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康德生活于其中的德国是基督教路德宗信仰主导的国家。准确地说,康德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哥尼斯堡度过的。当时的哥尼斯堡由敬虔派(路德宗中的一个新兴派别)所控制。敬虔派的对手主要是路德宗正统派。正统派看重的是教义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在路德宗教会强行实施统一的教义,而对于教义如何落实到人的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则不了了之。这种倾向导致了正统派神学和信徒生活的脱节,使信徒的宗教生活流于形式和呆板。于是,如何造就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这一关注便凸显出来。敬虔派之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较好地回应了这一关注。对于敬虔派来说,基督徒生活的关键点是敬虔和顺服;至于教义,敬虔派不加强调,但在神学上也不和正统派较量。既然问题出在基督徒的生活上,敬虔派认为,基督徒必须重视自己的信仰重生经验,经历在上帝恩典中的自我更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必须在读经祷告中和神建立亲密的关系,过一种严格的遵守律法的道德生活,活出基督的样子。在组织上,敬虔派要求信徒过一种小教会的生活,即团契生活,目的是让信徒建立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彼此扶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彼此扶持”演变为“相互监督”,把基督徒的团契生活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修养,维持共同道德规范,甚至允许教会领袖把自己的意志加在信徒头上。康德出生于敬虔派家庭,一直到中学都接受敬虔派的严格教育。不过,康德在经历敬虔派教育时发现自己身处两种绝然不同的环境,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它们对康德的生存关注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个是康德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敬虔派家庭;一个是康德中学时期就读的敬虔派中学,称为腓特烈中学(以当时在位的普鲁士国王的名字命名)。家里和学校的生活绝然不同。在家里,他体会到了父母的敬虔给他带来的是温暖、安全、可靠。在学校里,敬虔派教育严格要求的反省、监督、自制等等则给他留下了恐惧、害怕、奴役的记忆。这两种敬虔派环境对康德的生活都是切身的,同时是矛盾的。它们在康德身上留下了一种充满张力的情结。我们注意到,对于学校里的敬虔派教育,康德只有坏印象。康德成名之后常常谈起中学教育的那种在外在要求中反省自我的虚伪,那种在他人监督中培养的奴性,那种自以为完美的自制带来的傲慢等等。康德的这些评论解释了他为什么在上大学之后离开教会越来越远,以至于不参加教会活动,临死前拒绝牧师的安慰祝福等等。康德关于教会的消极评论和态度往往被用来支持如下论断:敬虔派教育在康德身上没有留下积极的影响!然而,我们也读到,康德在评价敬虔派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那些真正严肃的敬虔教徒散发尊贵的气质,并拥有作为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品德,即静穆、喜悦与不为激情所扰动的内在平安。没有任何困境或压迫可以令他们不悦,没有任何争端可以激怒他们或让他们产生敌意。”这里谈到的“真正的敬虔教徒”,便是康德在他父母的怜爱关怀和循规蹈矩中所感受的敬虔派;它是康德所向往的敬虔派。追本溯源,我认为,它也是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展示的敬虔派。

内容概要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   库恩教授指出,康德的生平本身就相当有趣。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传记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了整个18世纪。在他成年岁月中发生的西方世界里最重要的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便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里成形的。而从康德的这部传记里,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哲学其实就是在回应新的现代性概念。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当时文化、政治与科学的最重要发展,他的观点是对于当时文化气氛的反思。英法的哲学、科学、文学、政治与风俗,形成了他日常交谈的主题。即使像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这些比较遥远的事件,对康德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这整个世界背景下去了解他的哲学。 康德属于哥尼斯堡的特殊知识氛围的一部分,本书探讨了他与哈曼、冯·希佩尔、赫尔德、赫茨等“哥尼斯堡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以及康德如何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被引导。康德的批判哲学必须在这个背景中去了解。这部传记将比既有的传记更加凸显这些视野。换句话说,这将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他的时代。 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本书作为一部哲学家的传记,把康德的生活故事与其作品的哲学意义整合起来,从哲学与历史的观点来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誉为五十年来最全面的康德传记。

作者简介

曼弗雷德·库恩,以研究康德、休谟以及他们之间思想关系的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对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唯心论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传播和发展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也从事伦理论学和宗教哲学方面的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现为美国波士硕大学哲学教授。编著的作品有《德国的苏格兰常识》(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伊曼纽尔·康德:各国康德学论文选辑》(Immanuel Kant,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2vols.,edited with heiner F.Klemme ,Ashgate,2000)、《康德传记大全》(Kant Biographien,8 vols.,Thommes,2002)。
  黄添盛,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定居德国。

书籍目录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代序)作者识人物表康德生平与著作年表前言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第二章 大学生与家庭教师(1740-1755)第三章 优雅的硕士(1755-1764)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第五章 沉默的岁月(1769-1780)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第七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始人(1784-1787)第八章 与教会和王室的摩擦(1788-1795)第九章 老人(1796-1804)注释参考书目索引编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童年早期(1724-1731):“从道德的角度而言最佳的教育背景”1724年,在人类史上没有重大的意义,然而也并非完全乏善可陈。在这一年莫斯科与君士坦丁堡签订了瓦解波斯的协议,两强并且已在先前侵入其领土,波斯的国王默罕穆德(Mahmoud)精神失常,下令屠杀伊斯法罕(Isfahan)的所有居民。腓力五世让出了西班牙的王位,由他的儿子路易继承,然而路易在短短的几个月后丧命,于是腓力又重新掌权。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州)的总督发布了“黑色法典”,藉以箝制黑人并驱逐犹太人。与此同时贵格教会(Quakers)与门诺主义者(Mennonites)起草了他们的第一份反奴隶宣言。在费城第一个欧洲式的行会成立;在爱尔兰(当时仍为英格兰的属地,由外来的领主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发表了《布商的信》,鼓吹爱尔兰人抗拒威廉·伍德(William Wood)的计划,因为他取得了铸造爱尔兰新币的专利,却意图操作贬值从中取利。以“彼得大帝”闻名的彼得一世创立了俄罗斯科学与艺术学院。保罗·达德利(Paul Dudley)发现了谷类杂交的可能性。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在他的《化学元素》(Elementae chemiae)一书中主张热是一种流体,华伦海特(Gabriel Daniel Fahrenheit)说明了水的过冷现象。韩德尔完成了两部不甚著名的歌剧《恺撒》(GiulioCesare)以及《帖木耳》(Tamerlano)。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完成了三部大键琴作品集的其中之一。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发表了《罗珊娜》(Roxana)与《新环游世界》(A New Voyage aroundthe World)。勒萨日(Alain Ren6 Lesage)完成了小说《吉尔·布拉斯》(Gil Bias)的第二卷。拉法耶特女伯爵(Comtesse de Lafayette)的遗作《丹德的女伯爵》(La Comtesse de Tende)在此时问世。贝尔纳·德·丰特奈尔(Bernard de Fontenelle)完成了(《神话的起源》(DE I’Origine desfables),探讨神话的心理学的和知识的起源,破解一般人的迷信。克劳德·比菲埃(Claude Buffier)出版了《论第一真理与理智判断的根据》(Traitd des verites premieres el de la source de nos juge—ments),揭露人类知识的基本原理。大卫·休谟则是爱丁堡大学的二年级学生。

后记

本书的中译本原由台湾商周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名为《康德: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译文准确生动、可读性强,在此应特别感谢译者黄添盛先生的辛苦劳作。此次出版,考虑到大陆学术规范和阅读需求,编者对于译文中的术语、人名、地名,按通行译法做了更改;对于康德作品的引用,也参照通行译本进行了替换,文中已一一注明。在此向这些译本的译者们深表谢意,文中如有误犯或不周之处,当由编者负责。此外,台湾商周版的索引部分比较简略,本版编者参照英文版索引做了完整的中英文对照索引。为便于检索,注释统一改为书后注,并在书眉标记中译本页码。《康德传》的译文经谢文郁、高山杉、刘铮诸位先生的审阅,得以进一步完善提高,在此一并致以谢忱。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对推进国内的康德研究略尽绵薄之力!编者2008年1月


编辑推荐

《康德传》作为一部哲学家的传记,把康德的生活故事与其作品的哲学意义整合起来,从哲学与历史的观点来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誉为五十年来最全面的康德传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康德传 PDF格式下载



康德,黑格尔,孟德斯鸠,卢梭。。。。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开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思想的导师。中国呢?胡适?鲁迅?似乎过于年轻。孔子,孟子,朱熹,他们交给我们的只有忠君爱国。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思想的导师,交给我们中国式的理性,思辩和民主观念。因为中国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理性和思辩。黑格尔说过:“东方不是思辩的民族,而是伦理的民族。”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成了人们混世的金科玉律。的确如此,东方不注重逻辑思辩。这或许也是我们多有说教,难有哲学的缘故吧.不讲逻辑,不讲思辩,这个传统我们古代就有。请看《论语》,《论语》中大多是结论,没有思想斗争的回合。《论语》的内容有让国人醉心的权术,还有孔子为我们制定的道德标准。中国人不讲究严密的思维形式,不在乎概念的确切内容,可以是无限大,也可以是无限小,凡事以意志为之,没有一定规则,因此权变之术盛行。中国人经常处于精神紧张和道德恐怖的状态,缺少自由思考的空间,不知在什么地方触礁,在什么角落踏雷。人性也向两极发展,不是谨小慎微,就是桀骜不驯。自我贬抑和自我放纵都是人性压抑的结果。中国人不好思辩之学,自古已然。没有逻辑和思辩,就忽略了现实中的变数,就容易盲动,容易铸成大错。那么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缺乏逻辑?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不讲思辩呢?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因为现实太残酷,所以我们害怕面对现实。现实中的选择太少———几乎没有选择,所以我们宁愿相信“江湖术士”,宁愿相信他们所描绘的仙山琼阁。用美国作家房龙的话说,就是“在悲伤、凄惨的境况中,他们很容易听信一大群骗子的话。这些人假装成先知,传播奇异的教义”。一个没有思辩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在一个忍气吞声的国家里,只能说明统治者强大到何等地步。一个完全没有思辩能力与思想活力的民族,一个只能也只想培养顺民臣工的民族,只能是给人深刻的宿命感的民族一个没有思辩力的群体是懦弱的群体!也是没有活力的群。因此,愚民政策在中国长期的专制社会,成了重要的支柱。中国的文化许多是诗歌,但诗是理论的天敌。与思辩毫无关系。诗总归是非理性的东西。其只是通过歌颂彼岸而忽略此岸。只有喜欢思辩的民族才会上升为优秀的民族,才会成为民族之林的强者。中国的大众很象一群羊,总被狼赶着走。是2000年的封建造成了脑残,还是因为脑残造成了2000年的封建,值得研究。近代,让你打倒谁,你跟着打倒谁;后来还的翻案。让你拥护谁,你就拥护谁,后来证明不对。这里有被裹挟的原因,但也说明确实缺乏思辩能力。理性思维、理性行动、增强思辩力,或许是一个民族进步需要的。如果集体自残、自宫、脑残、脑瘫、智障,也许很可怕。我以为应该由“难得糊涂”变成"难得思辩",将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提升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许也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指标.思辩力决定一个民族的理性.


书很不错 纸张也还行 如果是猎奇的目的 还是劝不要买 作者试图将康德哲学的形成的思路理一下 非同一般传记以猎奇之事来博销量 对一般读者来说此书还是较枯燥的 但一般读者谁会想去了解康德呢


康德是我最喜欢与崇敬的哲学家,其个人传记也看过不少,这本传记内容很精彩,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史诗般的生活。


传记仍偏向康德的思想历程,没有经过形而上学思维训练,看起来估计会比较吃力。
虽然如此,也让人看到了具有喜怒哀乐的康德,而不是一个圣人。


外国人的传记通常给人很乱的感觉,但这是给人真实的感觉,康德的传记,并非完全逻辑化,多了很多生活,给人以真实感,哲人们也有他们丰满的生活。


还未开始看,但是康德这个可爱的老头的传记我想一定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快乐的!


康德的思想终结了启蒙运动,开始了另一个思想的时代,那么他的成长如何,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所以推荐.


康德传,可以很好的理解康德的思想,很不错的哲学书籍!


历来都说 给康德作传很难 因为康德的人生基本没有什么故事 库恩写出来了 而且还不错
书送到后 很不错


期待库恩这本康德传好久了,只不过当当网一直不打折,我很满意这本书,尽管刚收到才看了几页,书是好书,提个建议就是当当运货时候挤压难免表面会稍微有褶皱,但作为爱书之人我还是更希望没有褶皱的,恩,喜欢这本书


能把康德写的这么妙趣横生,可见有不同凡响之处。特别是书后详细的注释以及书目列表,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有点贵,但是相对于吸收好的思想来说,受益是钱的对少能衡量的么?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投入,而这本书值得你花点时间去读。


对大哲学家康德的一生的思想轨迹进行详尽而深刻的描绘。


从未离开过格尼斯堡的人,却能了解东方的神韵,爱死康德了。自从康德以后还有多少人能那么伟大?


本书对于康德的介绍比较全面立体,并且让人意识到康德不是那个书呆子一般的哲学家,评价颇为客观,喜欢康德的可备一读。


康德 头上的星空和人们内心的心灵法则


建议结合古留加的《康德传》一起阅读。


我们还需要哲学吗?文/林时安2006年夏天的一个大热天逛上海书城,看到台湾大学傅佩荣撰写的《哲学与人生》,随手翻翻,觉得犹如甘露、清风吹醒了有些麻木、麻痹的大脑。当今的世界太过于市场化,金钱是万物的尺度,以金钱多少论成败、论英雄。199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同济大学出版社当校对员。此事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放在现在,此事不足为怪。近十年来,没听说过朋友、同事或熟人的孩子报考哲学专业。这也不足为怪,不必惊奇!我们生活在极度混乱的年代——政治混乱、经济混乱、文化混乱。所有原来相当可靠的旧结构、理念,如今不是土崩瓦解,就是碰到新观念自然丢盔弃甲。当今世界唯一的常数是:变化。我们生活在充满机会的时代,人们困惑太多,因而开始探索过去漠视的问题,开始寻找生命和人生的答案。当我们发现自己迷失丛林,身上既缺地图,也无指南针,我们需要哲学家提供帮助寻找前进的道路,需要哲学家为我们制作人生旅程的地图。人类有史以来,包括从柏拉图、孔子一直到当代的每一位思想大师,他们所创造和传播的大观念,不仅是历史上各个朝代主要统治机构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塑造出目前的政治体系、企业结构,甚至企业的共同文化。当我们工作、生活,为事业奋斗时,是否也花点时间安静地解析事理,思考它们的意义,为老问题找到新的观点,为新问题找到老观点。哲学中一些功效宏大的观点,会在你的人生中产生强大的效果。(转引:林时安,全球采购)


该文材料翔实,观点也很审慎,自始至终处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文章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哲学界主要思想进行了必要的陈述和介绍,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哲学家生平的记录,更是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哲学界和德国。
这本书比较深奥,对于很多哲学意象没有解释,不适合对哲学一无所知的人阅读。


大力发扬传统优秀的文化理念,而不应像过去一样,只要传统就要抛弃,只要西方就是好的,一时间好像外国的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从19世纪中期开始,我们的民族从天朝上国几乎变成了“奴隶",只要西方列强愿意就能随意的蹂躏我们;“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深深地触痛了我们每个炎黄之孙的神经,我们要强大,学习西方,学习西方!但现在不同了,当今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埋头苦干,已经是今非昔比。一跃成为了实物产品的世界工厂。过去是重病当用猛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好了就要调养,恢复,从自己的文化里去寻求自己民族真正的出路。“过犹不及”啊!离开了中华文化,我们还是炎黄之孙吗?最近30年来,物质发展太快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都跟不上了。特别是我们作为80后,感觉特别深!经常说我们80后是没有信仰的一代,匮乏啊精神!中国人没有特别的信仰与精神寄托,崇尚的是“天道”,(连佛教也是印度传来的,也很少有特别虔诚的“佛教徒”)。不像西方国家,基本都是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是皇权与宗教分而治之!我们需要真正的信仰!历史上的中国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出现在专制最薄弱的年代。就是春秋战国和中华民国时代。现代的中国需要出现像“孔子”“墨子”“韩非子”这样的大思想家,去引领着东方文化继续前进!


不是恐怖的政治,不是暴力的压迫,而是精神和智慧随着肉体的老去而慢慢退化,从无法集中注意力,到开始忘记几分钟前的事情,伟大的哲学家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是个普通的垂暮老人,智慧已早已不复存在。时间是可怕的怪物,无论你年轻时拥有什么样的智慧他都能一一从你身上剥夺,到最后你什么也带不走。


因比较喜欢这位哲学家,所以就想多了解一些他的经历······


书好。但有一个建议:发票和货物明细不要钉在一起好不好?那个钉会把封面弄得坑坑洼洼——好好的书,就那么一点瑕疵,让人难受,可又不值得换。这细节让我别扭过多次!


这本书的确不错,只可惜有破损。当当的包装越来越没有责任心了。


这本书买来送有人的,书店都没有卖的了,当当很给力


这本书非常到位,包装精美,而且配送时间很快,产品质量也不错。非常感谢。


追随先哲,阅读人生


书非常好,值得推荐,搭建可以看看。


很全的版本,好好看,有收获


看起来不错,走时间好好读一下。


书写的很详尽,值得大家一读噢


Describe Kant as a human being rather than god


也许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如果有兴趣,值得一读


收藏必备。。


安静的思考


唯心主义者,不过也很不错赫尔巴特继承他的讲座衣钵了


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指导费有点贵


Great!!!!!!!!!!!!!!!!!!!!!!!!!!!!!!!!!!!!!!!!!!!!!!!!!!!!!!!!!!!!


值得一看,很有感触!


书很厚重,纸质不错,相信内容不会让我失望。闲时再看。


据他说书还不错,内容很经典


值得读一读啊!


作者评判接受康德同时代的公认的三个人物撰写的康德传记,加入自己多年研究康德的成果,以康德的成长经历为纲,着重分析康德思想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在现了一个真实的康德。可以使我们意识到,康德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但并不像人们一般对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和所有人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康德是一个鲜活的形象,有爱有恨,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学习的典型。想了解真实的康德,可以读这本书;想了解康德的思想,可以读这本书;想探寻成才之路,也可以读这本书。


了解下康德的生平,对他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帮助。


康德生平与其思想的结合


总体上还不错,如果再多点康德的生平故事就更好了!


康德很不错,这本书也不错,很多未闻的康德的故事


伟人传记,值得一读。


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推荐的书,他说并不艰涩,所以就买来了。我相信我的老师。。。


写作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注释附在了书最后,不是在此页的下方,这看起来不是很方便


书是替同事买的,书是按时到货,印刷质量也不错。粗略看了部分章节,不是太能理解,需要精心研读。


未细读的 看看再讲吧 嘿


还没读,但听师哥说,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校对有点问题啊。这本书确实不错,然而如果没有哲学基础和良好的形而上学知识功底根本没法读。喜欢康德的人格但是没什么哲学知识的就不要看了。


对全面了解康德及其思想有参考价值。


400页的书非要排成700页...浪费纸张和金钱


有深度,好书就需要慢慢品。


不吸引人。


由于作者大量采用了第一手的资料,所以感觉写的很深邃,是近年来少有的对康德的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其哲学思想脉络的评价分析,但从中也能看出其由于哲学造诣不深,似乎对康德的理解并不深入,更是由于美国人并没有很深邃的哲学传统,就更加重了这一点。


刚买就降价7元,和2007年版比纸质粗糙,印刷粗糙,不好


这本书很全面且客观的描述了康德的一生,阅读此书有助于对康德的性格和思想历程的了解,对康德有研究兴趣的人应该读


书很大气。太过繁琐,介绍的不算简明扼要。喜欢做深入研究的可以一试。


很厚的一本书,披露了康德不为人知的往事


对认识康德及其学说极有价值,康德的学说至今还是学术界内的重要研究和参照题材。


生日送给粑粑的礼物~


给朋友买的,据说书不错。


很好的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有质感。翻开来看很不错。


内容堆砌,作者研究深度不够


送货速度很快,对货物很满意。


收到书还没来得及读,只是先略翻了下。鉴于其口碑,内容应该是有保证的。正文475页(此下为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附插图页四张,算得上充实,引用材料当占五分之一弱。编后记说“为便于检索,原书注释统一改为书后注”,此举可谓得失参半。查注释计120页,大半为注明引文岀处,也有一部分系对正文结论的说明、引申、补充,因此改为书后注极不便于阅读,很难判定遇到一个注释标号... 阅读更多


内容充实,排版清晰。


康德就是个大哲学家啊,写这么一本传记还真是难得啊。


这本书是在北方图书城粗略看了一下照着买的,是正版,书评就先不说啦,大家可以百度豆瓣去看。


库恩---康德传


挺好的一本经典书


书品不错,物流很快,价格很便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