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
2008-8
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山林 著
593
450000
无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是赵山林教授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以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独特视角,系统梳理了自宋代至清末近千年间中国戏曲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描述了戏曲传播接受的总体面貌,探讨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这不仅为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学术空白,亦可以使中国戏曲史的重构更加富有立体感和历史感,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世纪以来,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纵览近百年来的戏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戏曲文学史、理论史及作家作品论的范围内。近一二十年来,虽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古典戏曲的传播接受问题,但主要也是集中在家班和《西厢记》等少数几部名著的传播接受方面。可以说,戏曲传播接受的问题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为时尚不长,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很不够。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说,戏曲传播接受史的研究,比之于传统的中国戏曲史研究来,更为复杂,也更为艰巨。因为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剧作家、演员、观众、批评家、戏班主人和出版商等多个层面,而且还涉及各种声腔剧种的传播与交流,多种演剧形态和场所的交叉与竞争,多种传播方式的兴替与共存,可谓错综复杂、头绪纷繁。
本书首次以中国戏曲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了自宋代至清末近千年中国戏曲传播接受的历史轨迹,深入探讨了其中的规律。内容不仅涉及剧作家、演员、观众、批评家、戏班主人和出版商等多个层面,还涉及各种声腔剧种的传播与交流,多种演剧形态和场所的交叉与竞争,多种传播方式的共存与兴替。全书资料丰赡,视角独特,史论水乳交融,宏观描述与微观剖析相辅相成,为中国戏曲构建了一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传播接受历史,对于中国戏曲史、艺术史的研究是一项拓展。
赵山林,1947年生,江苏邗江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中文系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著《中国戏曲观众学》是从观众角度研究戏曲的开创之作,《中国戏剧学通论》是系统研究中国戏剧
序绪论第一章 宋代戏曲的传播 第一节 宋代宫廷演剧 第二节 宋代勾栏与路歧演剧 第三节 宋代神庙演剧与节 日演出活动 第四节 宋代戏曲的流向 第五节 宋辽金之间的戏剧交流第二章 宋代文人对戏曲的接受 第一节 宋代文人与戏剧创作 第二节 宋代文人的戏剧批评 第三节 宋代文人的戏剧著作 第四节 宋代文人的咏剧诗歌 第五节 理学家的戏剧主张及不同意见 第六节 戏剧与宋代文人心态第三章 元代戏曲的演出与流传 第一节 元代宫廷演剧 第二节 元代勾栏演剧 第三节 元代庙会演剧 第四节 元代戏班的构成和流向 第五节 元代的戏曲艺人 第六节 元代戏曲的刊刻第四章 元代文人对戏曲的接受 第一节 元代前期文人对戏曲的接受 第二节 元代后期文人对戏曲的接受第五章 明代宫廷与宗室演剧 第一节 明代宫廷演剧 第二节 明代宗室演剧第六章 明代职业戏班的演出 第一节 明代职业戏班的发展 第二节 弋阳、余姚、海盐腔的传播 第三节 昆山腔的传播 第四节 明代戏曲传播与商人的关系第七章 明代的家班 第一节 明代著名家班 第二节 士大夫家班的功能 第三节 士大夫家班的特点第八章 明代的串客和清曲家 第一节 嘉靖以后的串客 第二节 明末金陵旧院串客 第三节 明代的清曲家第九章 明代的戏曲选本 第一节 戏曲选本的沿袭阶段 第二节 戏曲选本的推进阶段 第三节 戏曲选本的成熟阶段第十章 明代文人对戏曲的接受 第一节 明代文人的戏曲活动 第二节 明代文人的戏曲批评 第三节 明代文人的戏曲研究第十一章 清代宫廷演剧 第一节 清代前期宫廷演剧 第二节 清代后期宫廷演剧 第三节 宫廷演剧的特点第十二章 清代职业戏班与戏园 第一节 清代的职业昆班 第二节 清代的京腔、秦腔戏班 第三节 清代的徽班 第四节 清代戏曲传播与商人的关系 第五节 清代的戏园第十三章 清代串客与票友 第一节 清代的昆剧串客 第二节 北京的京剧票房和票友 第三节 天津、上海的京剧票房和票友第十四章 清代的戏曲选本 第一节 清前期的戏曲选本 第二节 乾隆中期之后的戏曲选本 第三节 花部诸腔选本的崛起第十五章 清代文人对戏曲的接受 第一节 清代文人的戏曲活动 第二节 清代文人的戏曲批评 第三节 清代文人的戏曲研究 第四节 近代文人对戏曲的接受余论 戏曲传播接受的近代转型参考文献要目后记
34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员,皆籍而内之,由是精工能手大集矣。这里所说的“藩臣”当指湖南、南汉、吴越及占有漳州、泉州的陈洪进等。教坊承担岁时宴享演出,其演出内容很丰富,其中包含了杂剧。宋代教坊人数虽远不及唐代盛时之众,但由于是从天下各地聚拢而来的优秀乐工,本来各有所长,他们之间的交流为北宋杂剧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坊之外,太祖开宝年问建立了箫韶部,至太宗雍熙初年改为云韶部,其职责是专门在宴会时演出戏剧。《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说:云韶部者,黄门乐也。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臣之聪警者得八十人,令于教坊习乐艺,赐名日箫韶部,雍熙初改日云韶部。有主乐内品八十人:歌三人,杂剧二十四人,琵琶四人,笙四人,筝四人,板四人,方响三人,觱篥八人,笛七人,杖鼓七人,羯鼓二人,大鼓二人,傀儡八人。每上元观灯,上巳、端午观水嬉,皆命作乐于宫中。遇南至、元正、清明、春秋祭社之节,亲王内中宴射,则亦用之。这里所说的“开宝中平岭表”,指的是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南汉后主刘降,宋兵入广州。可见宋初的箫韶部是以南汉内臣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雍熙初年云韶部有歌者三人,伴奏者四十五人,戏剧演员三十二人。戏剧演员当中,杂剧演员的数量是傀儡戏演员的三倍。这说明早在北宋初期,杂剧在宫廷演出当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的最终成果,同时得到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在长达六七年的研究过程中,曾多次向有关专家请教,也参考了诸多论著,从中得到很多教益,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研究过程中,还与博士生时有切磋,博士生陈建华写了第四章初稿,朱崇志写了第九章、第十四章初稿,田根胜写了“余论”初稿,对他们几位的辛勤劳动,在此也表示谢意!本书出版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申请时承蒙齐森华教授、谭帆教授大力推荐,齐森华教授还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阐述了中国戏曲传播接受的历史脉络,使读者看到从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接受的承继关系和时代差异。该书从中国吸取史的复杂关系中,概括出“观众与作者”、“演员与作者”、“观众与演员”、“演员与演员”、“观众与观众”五条主要线索,对戏曲传播接受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描述和研究。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