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毛泽东谈毛泽东

胡哲峰,孙彦 编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

胡哲峰,孙彦 编著  

页数:

354  

Tag标签:

无  

前言

“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泽东”,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学生中的一句顺口溜。从那时起甚至更早一些,毛泽东就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旗帜,而且成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旗帜。“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曾是革命队伍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在这面旗帜下,走过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毛泽东和他的思想还正在和必将影响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那么,毛泽东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的呢?现在已经出版了许许多多有关毛泽东的书籍:传记、回忆录、纪念文章、研究论著等等,向我们展示了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将帅眼中的毛泽东,民主人士眼中的毛泽东,身边人眼中的毛泽东,友人眼中的毛泽东。但我们似乎还缺少一本毛泽东自述或谓毛泽东回忆录之类的书,而要了解、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除了他的著作之外,最基本的莫过于他自己的回忆。照通俗的说法,就是他对自己究竟有些什么“说法”——对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志愿等,究竟有些什么“说法”。遗憾的是,毛泽东和许多伟人一样,都没有撰写,哪怕是口述过回忆录。有没有办法弥补一下这种遗憾呢?由后入撰写伟人的传记,这是办法之一。笔者以为,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伟人平时的谈话、报告、文章、通信、闲聊之中谈论自己、评价自己的话收集起来,将这些看似零散的、不系统、不完整的话分门别类,归纳提炼,就会成为一部别具一格的自述。它就像将一群散落的珍珠用丝线穿好后制成的一副熠熠闪光的项链。

内容概要

世纪伟人毛泽东生前没有留下任何个人传记或回忆录,这对无数渴望认识和了解毛泽东的人来说,不无遗憾。 毛泽东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对于自己的成长、性恪和思想的形成、戎马生涯、诗词、推崇的人物等等,他又有什么心得和体会呢? 为了解开这些秘密,作者从大量的文献档案资料中,收集了毛泽东谈论、评价自己的有关讲话、报告、文章、通信等,并将这些零散的、不系统的、不完整的内容分类归纳总结,精心地编写成了一部别具一格的“毛泽东自述”。 本书曾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深受读者欢迎,一度成为“全国社科类十大畅销书”之一。后经作者数次修改增删并最终形成今日的文字。

书籍目录

再版说明序言编者的话第一章 “我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 (毛泽东谈个人成长)第二章 “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毛泽东谈个人性格)第三章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毛泽东谈他的戎马生涯)第四章 “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 (毛泽东谈他的思想)第五章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毛泽东谈他的领导方法)第六章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 (毛泽东谈他的诗词)第七章 “我想把整个中国要紧的事情办定” (毛泽东谈他的志愿)第八章 “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要吃大亏” (毛泽东谈对他的个人崇拜)第九章 数风流人物 (毛泽东谈他推崇的人物)第十章 “算人问知己吾与汝” (毛泽东谈他的家人)第十一章 “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 (毛泽东谈他的身后事)注释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 (毛泽东谈个人成长) 他说,他从来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他说,他小时候并没有多大的志愿和抱负,他年轻时最大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那么,他后来是如何走上革命的道路,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袖的?通过毛泽东同志的自述,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第二章 “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毛泽东谈个人性格) 毛泽东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尼克松的女婿戴维曾说“十里之外就能够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老子不信邪”这句毛泽东多次说过的话,最能说明他敢说敢干敢顶又决不服输的性格。那么,他本人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的性格呢?为什么他会看到“革命”两个字就高兴?他又是如何用一生来实践“说话算数,决不食言”的性格的? 第三章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毛泽东谈他的戎马生涯) 在毛泽东身上有着迥然不同的两种情结:农民情结和战士情结。毛泽东是很会打仗的,这一点没人会怀疑。那么,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戎马生涯的?为什么他会说“我这个人是逼上梁山的”?他为什么会感悟出“中国的事,历来是有枪为大。我们要干革命,没有枪是不行的”?他常打胜仗的秘诀在哪里?他为什么会被评价为伟大的军事家? 第四章 “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 (毛泽东谈他的思想) 据老将军萧克回忆,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过,他这个人的头脑也很复杂,小时候信过佛,信过孔夫子,信过进化论,最后才信马克思。虽然指导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早已成为我们前进的旗帜,但他却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为什么呢?他如何从自认为“本来曾是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后来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自己的著作和理论的发表,为什么会极其慎重? 第五章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毛泽东谈他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的领导方法主要有: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汲取群众智慧,善于总结经验。很多人都认为毛泽东的领导艺术非常高明,他自己则认为他的领导方法并不神秘,“我只是总结了别人的意见,不是我的创造”。那么,为什么他一直都坚持“不做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看戏看民情,看庙看文化”? 第六章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 (毛泽东谈他的诗词) 除了被公认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词造诣颇高。但据他说,他早年并不喜欢诗词,甚至认为诗赋无用。那究竟是什么事让他后来成为了诗人和书法家呢?他对写文章和写诗有什么独到心得呢?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的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呢? 第七章 “我想把整个中国要紧的事情办定” (毛泽东谈他的志愿) 毛泽东的志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前途紧密相关的,一类是具有个人色彩的志愿和想法。越到晚年,他谈论志愿的兴趣也越大,仿佛是以此来抒解心中的遗憾。他始终是个“壮心不已”的人。从他谈到的许多志愿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志在千里”的“壮心”在勃勃跳动。 第八章 “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要吃大亏” (毛泽东谈对他的个人崇拜) 对于个人崇拜,毛泽东是非常清醒的。为了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他和党中央曾经采取过许多重大措施。但在1958年以后,他对个人崇拜开始从反对转向接受。在政治生活中,我们能看到两个毛泽东:一个接受个人崇拜的毛泽东和一个不断讽刺、挖苦和反对个人崇拜的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一个一直都极力反对个人崇拜的人,后来为什么会接受个人崇拜了呢? 第九章 数风流人物 (毛泽东谈他推崇的人物) 当毛泽东词《沁园春·雪》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有些文人政客就攻击他一笔抹杀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功业,攻击他“有帝王思想”,似乎他是不可能推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其实恰恰相反,他对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往往是实事求是地推崇。我们可以从他对秦始皇、曹操、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人的评价,从侧面看到他对历史人物的基本态度。 第十章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毛泽东谈他的家人)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更关注的是国事、天下事,家事在他心中的位置始终是次要的。然而领袖也是人,也有孝慈之心,夫妻之爱,舐犊之情。毛泽东的家庭生活,既有温馨的一面,又有悲壮甚至痛苦的一面;他与父母、妻儿,既面临过生离,又经历过死别。他每每谈起亲人时都富含深情。他对子女、亲属的言传身教在今天依然极富教益。 第十一章 “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 (毛泽东谈他的身后事) 从1957年起的近20年时间里,无论是与外国客人还是在国内的一些会议上,他都越来越多地谈及死亡。巧合的是,他谈论死亡的时间与他考虑接班人问题的时间是一致的。他不怕死,他藐视死神,但他担心他身后中国是否会改变颜色的严峻课题。与其说毛泽东晚年考虑的是死亡,不如说是他的事业是否能够千秋万代继续下去的问题。


编辑推荐

军事科学院毛泽东研究所专家历时几载心血之作一代领袖的内心独白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毛泽东永远属于人民!——胡锦涛谨以《毛泽东谈毛泽东》献给建国六十周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毛泽东谈毛泽东 PDF格式下载



很真实的讲述毛泽东,回顾伟人


1993年版的我买过,这个版本更好。毛泽东谈毛泽东,角度好,写得也好。


伟人没有写自传,对于想了解他的人来说是一大遗憾,作者真的是用心良苦写这部伟人自传,写得很好!


书中的毛主席可亲可敬,真实感人。平凡的话语中见真理,他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


原来有过老版本,这是新版本,这本书编著者用了心,角度新,写得好,赞一个


还好吧,看一下吧。


物美价廉,很不错,同事很喜欢


没来得及翻看,但是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的朋友推荐的,应该没问题了!


该书大量篇幅摘自毛泽东的文章、书信、访谈等,从领袖自己的阐述了解领袖人物,可看性、真实性较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觉得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自己肯定会是另一番味道。毛泽东从一些自己写的文章那个当中评价自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来解读毛,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会喜欢这本书。


关于毛泽东的书我已经看了很多了,文集、传记、评论,不一而足。现在毛泽东在我面前更加有立体感了,也更加鲜活了,只是他老人家的精髓我辈永远无法领会。


买来老公看的,但凡看这类书籍的人都是喜欢研究伟人传记的,包括作者本人也是出于对伟人的敬仰参阅了大量研究资料写下这本书的。书的质量还可以,配了大量的照片。


书的质量挺好的,支持!


师兄要求的买的书,应该还不错吧


该书没有,为何还要确认订单?


可以看到主席的一个侧面 当然不一定准确的侧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