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

郑建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郑建明  

页数:

353  

字数:

27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一部对史前社会文化演变进行尝试性阐释的博士论文,作者郑建明先生试图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对环太湖地区和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和社会文化演变的歧异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探究其深层的动力因素,并对学界普遍瞩目的良渚文化去向提出一种有别于外因论的综合阐述。  由于目前研究生培养数量倍增和研究能力综合训练的要求,大部分考古专业学生的论文都必须利用大量积累的原始材料来解决一些宏观问题,或分析一些文化现象、或重建历史发展的进程、或提出高层次的阐释。但是,这类论文都因原始材料信息量的不足、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方法论训练的欠缺而使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考古研究一直遵循一条规则,就是要求学者客观公布材料,避免主观性解释。而在具体操作上,类型学和地层学仍被视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由于这两种考古学方法主要是用来确定年代学和分辨文化关系的,因此其研究结果很难提供足够的信息来重建史前社会许多重要的方面。

内容概要

  浙江境内的杭嘉湖与宁绍两大平原,环境相似、气候相近、位置相邻,然而其史前文化的发展却表现为差异甚大的轨迹。杭嘉湖平原与东边的上海、北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平原一起共同组成了整个环太湖地区(平原)。文化面貌从马家浜文化开始、历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时期,各地方类型大同小异,而其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一直表现为连续和不断复杂化的发展过程,直至良渚时期复杂社会崩溃而嘎然而止。  宁绍平原则不同,这里地域面积远不如环太湖地区,但是从目前已发现的的遗址来看,文化面貌迥异:跨湖桥与河姆渡两处典型遗址,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从器物所反映的其他方面,似乎没有多少相似之处或前后承袭的迹象。并且跨湖桥文化在距今6500多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河姆渡文化从第三期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很大的衰落趋势,最终在北面良渚文化的全盛时期被融入其势力范围之内。  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微生境与资源条件很可能是制约两地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相互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又决定了两地不同的人地关系与社会发展轨迹。  环太湖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马家浜文化时期,食物结构以野生资源为主,到崧泽文化晚期,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凉干,人类赖以生存的几种主要大型动物数量锐减,再加上人类的居住环境从资源丰富的生态过渡带类型演变成资源单一的平原类型,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种类与数量锐减。而平原地区开放的环境极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与迁移,可促进人口的增长。这样人口/资源模式失衡,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食物资源,农业开始出现。  农业生产刺激了私有财产、超社群的社会协作、等级分化的出现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复杂社会形成。在良渚文化末期,良渚复杂社会在它的中晚期逐步特化为一个神权社会,贵族为维护其世袭的特权,在非生产性的大型公共工程修筑、显赫物品制造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劳动和资源,造成社会非生产性支出激增;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密度的增长造成食物供应紧张,迫使良渚居民采取更加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在生产性劳动上增加投入。这样,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力投入的冲突更加严重,社会两部分能量支出失衡。气候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稳定之后,气温与降水量在这一时期跌至低谷,给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内外因的作用下,良渚复杂社会迅速开始动荡不安,农业生产条件开始恶化,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剩余从而走向崩溃,重新回复到了原始平等社会。

作者简介

郑建明,男,1971年生,浙江金华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当年考入复旦大学文博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再次考入复旦大学,师从陈淳先生攻读博士学位。
  1998年春硕士毕业后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田野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工

书籍目录

序内容提要ABSTRACT第一章 总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方法论思考 1.4 研究设计 1.5 研究思路 1.6 预期结果与难点第二章 更新世末以来的环境变迁 2.1 环太湖平原 2.2 宁绍地区 2.3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4 小结第三章 经济形态的演变——兼论农业的起源 3.1 理论探讨  3.1.1 农业起源理论综述  3.1.2 环太湖与宁绍两地稻作起源 3.2 经济变迁的考古证据  3.2.1 环太湖地区  3.2.2 宁绍地区 3.3 水稻遗存分析 3.4 工具与生产 3.5 比较与讨论  3.5.1 栽培的出现  3.5.2 农业的发展第四章 社会复杂化 4.1 理论探讨  4.1.1 复杂化进程  4.1.2 动力机制  4.1.3 实施手段  4.1.4 物化表现 4.2 环太湖地区的社会复杂化  4.2.1 聚落形态  4.2.2 墓葬  4.2.3 纪念性建筑  4.2.4 居住形态  4.2.5 环太湖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  4.2.6 社会复杂化的动力机制 4.3 宁绍地区的社会复杂化  4.3.1 聚落形态  4.3.2 墓葬  4.3.3 纪念性建筑  4.3.4 居住形态  4.3.5 宁绍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  4.3.6 社会复杂化的动力机制 4.4 小结第五章 复杂社会的崩溃 5.1 崩溃的理论探讨  5.1.1 崩溃的内因  5.1.2 崩溃的外因 5.2 良渚复杂社会的崩溃  5.2.1 内因  5.2.2 外因 5.3 环太湖地区后续文化  5.3.1 广富林遗址  5.3.2 钱山漾  5.3.3 马桥文化  5.3.4 社会复杂化程度 5.4 宁绍平原后续文化 5.5 小结第六章 结语附表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研究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常用的手段是环境考古学的方法,可分析的材料包括孢粉与微化石、植硅石、大型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对这些数据的系统统计与综合解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与古食谱,并提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古病理学研究和人骨元素同位素测定有助于直接确定古人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使研究者得以深入观察食物结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就社会结构而言,聚落考古被加拿大考古学家布鲁斯·特里格定义为“运用考古材料来研究社会关系”[15]。聚落考古在微观上研究建筑的内部结构及其用途、村落的布局与功能,在宏观上研究聚落整体的布局与功能,以及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整个社会的结构。目前,环太湖地区遗址已发现几百处,但主要是墓地,生活遗址较少,能确定生活面与功能区的村落遗址更少,因此目前可利用的材料主要是丰富的墓葬资料与大量器物。本文将从这些资料中提取信息,对两地地貌与地理环境的区别、由此造成的经济形态与生存方式的差异及基于这两者所形成不同的社会演进轨迹与复杂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地貌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包括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两个方面。古地理学研究可提供环太湖与宁绍平原距今10000年来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环境考古学对出土动物骨骸、植物种实等有机质遗存的鉴定,以及孢粉、植硅石等微化石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复原古人栖居时的地貌,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虽然两大平原同处长江三角洲,但是其微生境中丘陵、平地、河湖沼泽等地貌分布和面积差异对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钱塘江作为天然屏障,有可能对史前人类的交往和信息交流产生一定的阻隔作用,使两地发展形成基本上相互独立的格局。


编辑推荐

  《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是一部对史前社会文化演变进行尝试性阐释的博士论文,作者郑建明先生试图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对环太湖地区和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和社会文化演变的歧异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探究其深层的动力因素,并对学界普遍瞩目的良渚文化去向提出一种有别于外因论的综合阐述。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