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礼仪
2009-4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鹰 编
241
无
1972年我作为西藏秦腔剧团新招的一名美工,随团沿青藏线一路慰问演出进藏。这是我第一次到拉萨。从西安到拉萨走了二十多天,每到一站(运输站是当时青藏线上唯一可吃住的地方)有接待倒没觉得多苦,那个年代的人似乎不知道什么叫苦,更何况当时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对于西藏,那时人们心中可没有现在的人那种狂热与向往,甚至一提到西藏还不免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能有一份让我画画的工作到哪儿都无所谓,于是含泪告别了年迈的父母,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当时,像我这样对事业的炽热和工作的渴望,唯有十年动乱经历的“老三届”才会体悟。之后,我在西藏一呆就是三十六年。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考取西藏秦腔剧团是我和西藏的一种机缘,而真正把我带入藏文化领域的却是1983年到西藏藏剧团工作。开始是从对藏戏的挚爱,逐渐地痴迷于藏文化,到后来兴趣广泛而“不务正业”了,画画、摄影、收藏(其实就是喜欢收集一些民间工艺而已),甚至莫名其妙做起“研究”来,再后来连我都说不清楚自己的本职是什么了,就以“杂家”自许。
“人文西藏”丛书全方位展现西藏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内涵。全套书共有6本,包括《宗教艺术》、《西藏服饰》、《节庆礼仪》、《传统建筑》、《生活习俗》、《藏戏歌舞》,以专业眼光系统挖掘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全书以朴实流畅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图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的日常礼仪、婚丧嫁娶以及重要节日期间多姿多彩而独特的民俗活动。
张鹰,生于1950年,陕西蒲城县人。
1972年进藏,曾从事油画、舞台设计、美术编辑、民俗摄影、西藏民间艺术研究等。现在西藏自治区文联工作,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
美术作品《高原之秋》、《鼓舞》、《骑手》、《牦牛舞》、《酒歌》等入选全国美展和西藏自治区美展。
著作有《西藏神舞戏剧及面具艺术》、《西藏面具艺术》、《西藏脱模泥塑》、《西藏民间艺术》丛书等。
前言概述日常礼仪 献哈达 敬酒 敬切玛婚嫁习俗丧葬礼仪节日庆典 藏历新年 工布的新年 农牧业生产节日 骑射竞技的盛会 雪顿节 沐浴节 萨嘎达瓦节 煨桑节 纳木错转湖节 转山节 展佛节 拉萨传大召法会 帕邦塘廓节 吉祥天女节 止贡替寺颇瓦大法会 燃灯节后记
插图:
经过近四年的艰辛,“人文西藏丛书”(六册)终于面世了!在这成功的背后,可以说它是与无数对西藏怀有共同热爱的朋友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我很高兴与张问渔先生相识相知,正是他的信任及在策划、编辑过程中所做的具体的工作,才使这套图文丛书更具有其特质。丛书的出版离不开西藏自治区文联和西藏各级领导多年来给予我的支持和关心。我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对著名作家、藏学出版社总编马丽华女士在提纲制定过程中所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著名藏学家廖东凡先生,著名藏学家、《中国西藏》杂志张晓明总编,西藏著名作家次多先生等的鼎力协助致以真挚的谢意。我非常感谢好友边多先生,我们曾十几年如一日深入西藏各地采风,对我在西藏文化知识方面的进步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包括这套丛书的出版也是与他的支持分不开的。我也要感谢学生廖娟等年轻朋友在后期文字输入和整理方面给予的无私帮助;我还要向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李绍明教授、原四川人民出版社审读室主任杨宗平编审在丛书审读过程中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国内著名装帧设计家、北京三联书店的宁成春先生为本套丛书的精心设计所付出的劳动表示衷心感谢;最后,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为本套丛书的出版所作的努力。在整个编写过程,我虽然参阅、查找了大量典籍文献,也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力求资料的翔实、准确,但就我本人而言,毕竟才疏学浅,完成这一偌大的出版项目难免不无谬误,因此,祈望读者鉴谅。
《节庆礼仪》:人文西藏
无
今年暑期在拉萨张鹰老师的家里见到这套“人文西藏”的样书,回来后便急不可耐地寻找,感谢当当网搜书的便当,再一次谢谢!“人文西藏”套书在我看来几可称之为关于西藏的“审美全书”,因为人文西藏的涵盖面太大,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研究和述说,而这套丛书的可贵在于它的图像学价值,且不单单假图像叙说还在于图像本身所传达出的审美,这与作者本人的画家身份关系密切。书中大量的图片来自于作者几十年的细心积累,拍摄这些照片的目的也并非是有意为这套丛书所做的资料准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西藏,张鹰老师东奔西跑地用画笔描绘西藏的山川风物,也因感动而情不自禁地用镜头攫取美的瞬间,书中的图片只是他所有照片积累的百分之一不到。人们常说作为艺术家自身的积累很重要,厚积才能薄发。用张鹰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出书只是一个副产品,因为积累到了不吐不快。几十年辛勤的积累,人们期待着张鹰老师新作品的问世!
内容还行,慢慢详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