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

罗苏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罗苏文  

页数:

226  

字数:

11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代上海是世界的一个奇迹。1842年开埠时的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鱼村,在大清帝国中的地位还比不上广州。然而,不到百年的时间,她就迅速崛起为一个管理有序、高楼矗立、马路通畅、交通发达、娱乐生活丰富、华洋和睦共处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世纪30年代,更是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她的摩天大楼超过了欧洲的任何一座城市;她拥有的银行数量世界第一;她的赛马、交响乐团以及宾馆饭店可以与西方同行一较高下。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本书行文轻松、平实,言必有据、图文并茂。讲述了晚清来自欧美的近代文明火种在上海租界落地引发的不寻常经历,如“租界”、“工部局”、“马路”、“市政厅”、“道契”、“会审公廨”、“救火会”、“外滩公园”、“煤气”、“自来水”、“电灯”、“电话”、“电车”、“火车”、“电影”、“|书报、印刷机”、“西洋乐队”等。这段经历使上海从一个县城成为大都市,展示了近代上海“变身”的文化魅力。上海作为一个现代文化符号,既体现江南、长江、中国,也属于东亚、亚洲、太平洋、世界。

作者简介

罗苏文,1949年12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石库门:寻常人家》、《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沪滨闲影》等书以及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上海通史·民国社会》、《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长江沿

书籍目录

前言一、变身:古老而年轻的滨海滩地二、城墙外的新邻居三、“洋场”肖像四、都市“守护神”五、神奇的礼物六、时尚之都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一、变身:古老而年轻的滨海滩地  上海,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点,诞生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它的地貌演变至少可以追溯到25000年前,当时这里是西通巨泊(今太湖),东接大海的一片浅海。这片浅海滩地承受着来自远古华夏大地和大海丰厚、奇幻的馈赠。  从青藏高原出发的长江水在奔向大海的怀抱时,将它沿途携带的泥沙倾泻在出海口,大海昼夜的潮汐起落让多种海洋生物的介壳层叠堆积,于是这片寂静沉睡的浅海逐渐成陆,在沙嘴的边沿形成一道绵延无际、缓缓东进的带状高地——海岸线,上海在经历异乎寻常的漫长期待后,终于出生了。  上海西境的地貌类型属湖沼洼地,但在松江西北部却隆起一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十余处火山岩残丘。它们以中生代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分布最广,高的不及百米,低的不足40米,它们貌不惊世,却来历不凡,生成时间约在1.5亿年左右,是穿越远古的稀客。它们如同上海的始祖,静观着这片滩地的沧桑变迁:距今6 000年至4 000年前,先民已在今天上海市西境的青浦栽种水稻,而上海东端的海岸线直到5世纪才触及今天市中心区西界的闵行;沉眠于海平面下的浦东于公元9世纪苏醒露脸,洒落在长江出海口的点点沙洲在持续近千年的养育后才逐个牵手连成错落有致的岛屿。14世纪至17世纪崇明岛的现身跨越了近300年,横沙岛在1858年相貌还模糊不清,至今上海的群岛家族仍在执著地东进,它的前锋是九段沙,年方半百。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 PDF格式下载



作为散文的文笔很好, 但是作为历史介绍则深度大大不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