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伊拉斯谟与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比较研究

刘友古 刘友古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刘友古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

刘友古  

页数:

4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伊拉斯谟与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比较研究》论述了伊拉斯谟与路德对罪与救赎、理性与信仰、自由意志及必然性这三个主题的诠释,并由此构成两种不同的宗教思想类型,可用康德的宗教类型来解说:人中心论宗教与神中心论宗教。

作者简介

刘友古,1969年出生,2001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取哲学硕士学位,继而于2005年获取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基督教思想。现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担任哲学讲师,讲授西方哲学。

书籍目录

引言:基督教在16世纪沉思第一章 宗教改革思想研究评述第一节 从宗派主义到普世主义第二节 从浪漫主义到历史主义第三节 从历史社会学到历史心理学第四节 从神学到哲学第二章 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第一节 人文主义概念第二节 宗教改革概念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宗教思想概述第一节 经院主义、神秘主义、修道主义第二节 新兴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第三节 中世纪晚期宗教思想危机第四章 伊拉斯谟与基督哲学第一节 一位宗教改革者第二节 基督哲学第五章 马丁·路德与神之圣言第一节 一位“宗教人”第二节 神之圣言第六章 比较主题一:罪与救赎第一节 中世纪关于罪与救赎的思想第二节 伊拉斯谟论罪与救赎:虔诚理论第三节 路德论罪与救赎:因信称义第四节 罪与救赎如何相关呢?第七章 比较主题二:理性与信仰第一节 中世纪关于理性与信仰的思想第二节 伊拉斯谟论理性与信仰第三节 路德论理性与信仰第四节 理性与信仰能调和吗?第八章 比较主题三: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第一节 中世纪关于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的思想第二节 伊拉斯谟论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第三节 路德论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第四节 自由与必然相对立吗?第九章 两种宗教改革思想(代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9世纪历史研究途径主要来自于以兰克为首的客观主义历史观,在哲学上表现为黑格尔主义。这种客观主义认为,历史本身就是事情真实情况的总和。然而,对文艺复兴运动研究颇有建树的雅各布·布克哈特,就深受这种客观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他虽然很勇敢地反对其导师兰克以政治军事史为主线的历史叙事法,但是他并没有超越其导师的历史哲学的思想束缚,而只是把历史事件的政治叙述转变成文化叙述,并把这段历史文化提高到一种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上,从而证据确凿地说明这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譬如,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将国家政治情形的变化看作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然后对个人意识的发展做出心理主义的描述,并由此说明人文主义者的产生以及人文主义的运动,最后确定这种作为人文主义的文化理念就是“人和世界的重新发现”,从而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带入近代史。但是,这种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在当时就受到了三种历史解释模式的挑战:一是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在其《西方的没落》中所表现的文明循环决定论;二是阿诺德·汤因比(Toynbee,A.J.1889-1975)在其《历史研究》中所表现的文明相对主义;三是贝奈戴托·克罗齐(Groce,B.1866-1952)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所提出的主观主义历史观。因此,随着客观主义历史哲学的衰落,对雅各布·布克哈特主义的质问也就越来越多。


编辑推荐

《伊拉斯谟与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比较研究》是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项目成果,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伊拉斯谟与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