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学

宋超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宋超 编  

页数:

186  

字数:

205000  

内容概要

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撰写,由吕贵、周鹤龄、陈章亮、袁恩桢、芮明杰、桑玉成、何勤华、吴铎、彭希哲、杨洁勉、姜义华、晏可佳、杨扬、宋超、张伟江、罗剑明等16位专家领衔撰写。本丛书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互动为研究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促进学术成长,学术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力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力求体现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的辩证关系;力求反映学术进步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力求体现我们党多年来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力求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历史概述,努力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笔生动、富有新意。

书籍目录

总论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初步发展(1949-1956)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公有化建设与新闻管理体制、新闻工作方针的确立 一、公营新闻媒体网的迅速建成 二、对私营新闻媒体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新闻管理体制与工作方针的确立 四、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与中止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探索中发展 一、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及其利弊得失 二、中共党报理论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初建 三、新闻学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第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与新闻学在曲折中发展(1957-1966)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与全面调整 一、“大跃进”与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 二、60年代初期新闻事业的全面调整 第二节 新闻工作方针在挫折中不断改进 一、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 二、从“大跃进”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三、从强调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到开展文化批判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新发展与“左”倾思潮的蔓延 一、“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中共党报理论的新发展 二、“阶级斗争为纲”与新闻学“左”的思潮的蔓延 三、新闻学学科的大发展与全面收缩第三章 “文革”时期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劫难(1966-1976) 第一节 正义与邪恶的生死搏斗 一、“文革”爆发与新闻事业的横遭摧残 二、“文革小报”的泛滥成灾 三、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沦丧 四、新闻战线正义与邪恶的抗争与较量 第二节 新闻学沦为林彪、江青集团篡党夺权的诡辩术 一、中共党报理论的全盘异化 二、新闻学学科的屡遭破坏与扭曲.第四章 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走向繁荣(1976-1992)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 一、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 二、真理标准的讨论与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作风的发扬光大 第二节 新闻体制的改革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新闻体制的改革与新闻媒体的走向市场 二、新闻宣传报道的改革与创新 三、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提出与建设 第三节 新闻学在改革中发展与传播学的引进 一、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探索与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新发展 二、传播学的引进及其与中国新闻实践的结合 三、新闻学学科的长足发展第五章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学的空前发展(1992-20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 一、新闻媒体的集团化、资本运作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与“三项学习教育运动”的展升 三、新闻事业的新发展与走向世界 第二节 传播技术的更新与新媒体的出现 一、传播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二、新媒体的出现、迅速发展与趋于融合 第三节 从新闻学向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