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早期电影史

胡霁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胡霁荣  

页数:

17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审视了自1896-1937年电影在上海发展的轨迹。电影作为一个外来的文化和媒介,如何本土化?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过渡与跌宕中,面对中国人的价值、道德与信仰等种种冲击?以及中国人在文化、商业、政治方面上的取合对电影本土发展的影响?透过作者对大量电影历史资料的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影史研究框架,也拓宽了考察电影与社会内在互动的视野。谈到本土化,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是电影作为大众媒介在中国本土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上海作为电影在中国扎根与传播的中心,集金融与文化资源、东方与西方元素于一身,是理解和诠释电影在中国本土化特征的重要语境与立足点。早期的西方电影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城市面貌的实录,与当时整体的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观众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有一定的距离,不过上海这个地方对西方文化的触觉很敏锐,乐意去接受和学习新事物,并且也认为西洋物品是美好的、先进的,即所谓“初则惊,继则异,在继则羡,后继则效”。于是在这个地方碰撞出许多传统与现代之间磨合而生的火花。作者正是在电影媒介本土化的特征方面给予了详尽的回答,勾勒出了早期电影在上海传播的图景,并能以小见大,对于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参考价值。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原始档案资料及电影杂志的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内容概要

  《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研究的历史时段是从1896年电影植入上海至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这一段40年的电影在上海的发展史。试图从大众媒介的角度去考察电影在社会中的传播过程,审视1896年至1937年间早期电影在上海的发展与社会演变的过程。将电影放入大众传播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范畴,以一种大众媒介的史学角度,来梳理、研究和分析电影在上海从植入到建构的发展过程。期望通过本书研究电影在上海传播的经纬,探寻与发现电影从植入到建构于上海的发展轨迹。  本书是用一个新视角来重新解读早期电影在上海发展的那段历史,尝试用传播学观照电影史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重在从史出发,以史论史,对于早期上海电影史进行补白与拓展。

书籍目录

序/何佩然引言一、上海——作为媒介的城市二、上海电影史研究的意义与新的视角三、本书结构与行文思路1.上海的电影放映空间2.中国电影在上海的发展与传播3.影院外的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内容第一章 电影院的建立与电影放映空问的更替一、传统娱乐场所里的影戏“演”映1.电影最初放映的时间与地点问题2.寄居传统娱乐场所与影戏“演”映二、电影院的建立与影院放映电影的开始1.上海第一家影戏院建立2.影院电影放映与观影规则三、电影院与都市社会文化的变迁1.电影院的建立与都市空间建筑风格的变迁2.电影院的规模化与都市新文化区域的产生3.都市新文化消费与市民摩登心境第二章 中国电影镧片业的兴起与电影审查之溢觞一、中国影业公司与中国电影的兴起1.上海电影活动的端倪2.中国影业公司的勃兴3.中国影片的兴起4.早期电影观:“影戏”观二、上海电影审查制度之滥觞1.民国电影检查的初始2.上海电影审查制度的雏形第三章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制度的建立一、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1.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剪影2.电影观念的变革与中国电影定位的确立二、左翼电影的传播革命:市场阻力与博弈1.好莱坞电影与观众口味2.左翼电影的传播策略与观众主体的培育三、国民政府电影审查与电影制度的建立与影响1.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与对左翼电影的严禁2.继续打压神怪武侠片与外国辱华片3.电影审查与中国电影制度建立的意义第四章 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一、印刷媒介在上海的发展1.印刷与摄影技术的传入2.近代上海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二、印刷媒介对电影发展的影响1.上海早期电影报刊业扫描2.上海早期电影刊物概析第五章 图像与影像之问:都市形象与都会的现代性建构一、《良友画报》与电影:图像上海的营造1.《良友》的代表性2.电影对于《良友》的影响3.现代都市图景的建构二、早期电影中的影像上海1.都市经验的上海模式2.对于上海的影像批判三、对望:上海的记忆与想象1.今日“上海”的历史镜像2.今日影像“上海”的怀旧制造结语附录附表1 1935年放映外国影片的上海电影院附表2 1935年放映国片的上海电影院附表3 1909-1937年上海各电影公司出品数量统计表附表4 1926-1937年《良友画报》的部分电影内容列表附表5 1926-1937年《良友画报》刊载的上海地方素描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印刷新媒介的出现与近代化报刊业的发展,满足了上海城市日益庞大的信息需求,也带动了新知识分子群体与新市民阶层的出现,使“西学东渐”等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得以在上海广泛深入地传播;新的文化也得以迅速地渗透到上海的都市文化中去。而上海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比如茶楼、戏院、咖啡馆、舞厅、百货大楼、银行、教堂等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各种符号,交相传递着中国传统的与西方近代物质文明的这些饱含并浓缩东西方文化特质的信息,令上海的都市空间充满了交融并存,多元化与多样性的独特韵味和色彩,不断刺激着市民的眼球、开启他们心智与想象的能力,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交方式。生活在城里的上海市民、外来移民与经商到此的各国、各地人士便成为这个缤纷繁杂的城市信息系统里细枝末端上的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传播者,还是城市的解读者,亲历着不同的都市体验,获得关于上海或“天堂”或“地狱”等不同的感悟。上海,这座后来享誉“东方巴黎”美称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在19世纪末期就已初步成为带有丰富信息色彩的庞大媒介。它像吸纳其他新事物一样,接收了新生不久的电影,并成为早期中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中心。二、上海电影史研究的意义与新的视角上海,是西方电影最先植入中国之地,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起步与发展的中心。它作为20世纪前半叶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力的中心,其本身的历史内涵非常丰富,也错综复杂。它既是一个西方文明植入与启蒙中国的中心,又是中西文化交融并存的场所,并且还是革命活动与民族拯救的重镇。而早期中国电影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境况中兴起的。因而研究电影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引言的第一部分“上海——作为媒介的城市”简要呈现了电影在晚清“植入”上海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将电影史的研究引入到更为深广的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里去探讨电影的发展。

后记

本书的前身是我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攻读之哲学硕士论文,《电影作为大众媒介在上海的传播(18960937)》。拙文提交并通过于2007年8月,首先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通识教育主任、李和声香港历史资源中心主任、历史系副教授何佩然博士致谢。在我的论文研究与写作的道路上,何教授不仅在学问上循循善诱,令我不敢疏懒,还在做人为学方面给予我不少指点,充分表现了仁师之风,令我得益匪浅,终身受用。我也衷心感谢三位评审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叶汉明教授、刘义章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钟宝贤教授。他们在百忙之中拨冗审阅拙文,就观点、论证,以及行文方面提出很多积极宝贵的意见,往往一语中的,令我折服不已,也令拙文更趋完善。我又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原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郭少棠博士的帮助。郭教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领我进入历史学的殿堂,令我有幸浸润于此,切肤感受历史学的厚重与深刻及众学者山高水长之风范。我也由衷感谢其夫人黎天姿博士对我学业及生活上的热心帮助与启迪,使我身在异乡,却如在故土一般亲切。此外,在此我也向曾经真切关心我学术生命的师长、同学和好友一并致谢。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拙文的完成可能会经历更多的挫折。


编辑推荐

《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电影院建立与电影放映空间的更替,中国电影制版业报兴趣与电影审查之滥觞,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制度的建立,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图像与影像之间:都市形象与都会的现代性建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早期电影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