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作文化史
2010-4
上海人民出版社
游修龄,曾雄生
497
无
2007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毛志辉先生约请我写作一本《中国稻作史》的学术著作。我回答说,这个著作不用写了,因为恩师游修龄教授已有一本同名的著作出版在先,如果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原书修订出版倒是最好不过了,毕竟该书出版已经有十多年了,且市面上也已难觅此书踪迹。出版社方面表示很有兴趣。我把这个主意告诉游先生,游先生表示他不想承担此事,一是年事已高,二是最近十多年来,有关原始稻作的发掘报告很多,一些含地方色彩的论述,处理起来很困难。经我主动请缨提供协助,游先生方才答应下来。 我之所以希望游先生修订《中国稻作史》并自荐协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十多年来这本《中国稻作史》是我翻阅次数最多、参考量最大的著作,在涵泳于书中精彩内容的同时,也发现该书一些出版上的硬伤,以及个别史料上的误引。我想如果该书有机会修订再版,必将使之更臻完美,惠及更多的读者。但在商量修订的过程中,也感觉如果只是简单的修订,不足以体现近十余年来学术的进步;出版社方面则觉得原书过于偏重科学技术史的内容,我们也有同感。而回顾《中国稻作史》出版后的最近十多年间,游先生一直致力于农业文化史相关的研究。
本书对中国历史上稻的起源、传播和分化、古代稻的品种资源、稻作技术、稻谷的贮藏加工、北方的水稻种植、中国稻作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把稻作史和稻作文化史、农业科技史相结合,在阐述中国稻作文明的辉煌的同时,也兼顾稻作文化对于中国文明的作用和影响。
游修龄(1920-),浙江省温州市人。1943年7月毕业于前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历任同校及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等,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等。在从事现代农学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出版有《稻作史论集》、《中国稻作史》、《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原始农业卷》主编兼撰写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史分支主编。在与农史、考古、语文、饮食等有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曾雄生(1962-).江西省新干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门下,研习农学史,1988年7月毕业并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起供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参与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通史卷”和《中国农业通史》“宋元卷”等项目的研究与写作,并有《中国农学史》等多种论著出版。
序导言第一章 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第二章 中国古代对稻的认识和利用第三章 稻种第四章 稻田第五章 稻作技术第六章 稻文化与粟文化的语言文字第七章 稻文化与神话传说及民俗民风第八章 稻文化与饮食第九章 稻文化与人口第十章 中国稻文化对国外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表明,黄河流域各地也有水稻的遗址,那时的水稻主要靠天然湖泊和河水的灌溉,稻田的分布有限而且分散。史籍记载的资料也表明,黄河流域水稻栽培一直没有中断,但与南方截然不同,其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变化(雨量、温度)的制约,没有持续性;同时也受人力、水利条件的制约,导致稻区呈分散性,缺乏如南方稻区的整体性;这就带来生产的不稳定性,稻田面积和产量受灌溉系统的兴衰而大幅度升降,加上水利灌溉还要服从于漕运,北方稻米生产既然不能满足北方消费,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所需稻米消费量便转而依靠南方漕运,漕运经常与水利灌溉发生矛盾,水利一概让位漕运,抑制了稻田生产。加上北方人民习惯于麦食和杂粮,水稻的田间操作远较旱作费力且辛劳,没有非种不可的驱动力。其中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又是决定性的制约因素。 黄河流域的水稻栽培面积虽然有限,产量也不多,但稻的地位却最高,被称为“嘉谷”,是上层贵族享用的高级膳食。春秋时规定子女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得吃稻米饭,不得穿彩色的锦衣。孔子的弟子宰予却居丧而照样食稻衣锦,遭到孔子的批评:“食乎稻,衣乎锦,于汝为安乎!” 黄河流域受上述自西而东的气候干旱化影响,其后果出乎人们意料的深远:历史上每隔三四百年的温度冷暖交替变化,在华夏大地上左右着畜牧和农耕交错地带的相互消长,也是导致游牧族和农耕汉族屡发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研究指出,年平均温度每下降1℃,北方草原将向南推延数百里。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北方年平均温度较现在约低1.5℃,北方草原日渐萎缩,鲜卑拓跋大举南下,成功地建立起北魏政权,同时也陷入强大的汉族农耕文化里。
无
师生合著,非常高的水平,受益匪浅
评论了晚了点,书很新,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