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旷世的忧思

刘豪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豪兴  

页数:

3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费孝通是一位务实的思想大家,其学术风格独树一帜。经济社会学思想是他学术富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生投入最多,社会影响也最大。“行行重行行”,半个多世纪里,他忧国忧民,“从实求知”,以学术推动社会进步,终生致力于富民强国。他用脑和笔来参与近现代中国旷世难逢的大变局,忠实地记录农民的生活,发现农民的创造,寻找农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出路”和“活路”,并以之作为自己应尽的“天职”。本书追本溯源,全面地勾勒出费孝通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地图,以“志在富民”的思想为经,以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问题为纬,思想逻辑分析与社会变迁的实地考察科学统一,尝试性地构建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思想框架,资料丰富而翔实,是目前国内外费孝通研究的可喜成果。同时,本书还将费孝通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置于整个中国社会学学术思想脉络中进行考察,凸显了费孝通一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的重大意义。费孝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卓著的学术成就,验证了他“科学的价值在于真正为人类服务”的人生原则,他的研究立足中国却影响了世界。

作者简介

刘豪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期对苏南开弦弓村(江村)进行追踪考察,学习和研究费孝通学术思想,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概论》(主编)、《农村社会学》(主编)、《人的社会化》(合著)、《乡镇社区的当化变迁——苏南七都》(合著)、《以工兴镇——苏南七都镇再调查》(合著)等。

书籍目录

序序二前言总论篇第一章 学术价值观:“志在富民” 一、社会一员 二、“志在富民” 三、宏图大略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从实求知” 一、本土化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二、方法论:功能主义’ 三、研究方法:类型比较法与“文化成套”假设 四、研究规则与研究技术:经验研究与定量化分析 五、对话与融合:世界视野中的费孝通主题篇第三章 费孝通经济社会学思想的发端 一、悲观与乐观:中国农村前景的歧见 二、乡土社会及传统农业经济的现代转化 三、禄村的传统经济 四、从传统到现代过渡中的江村经济 五、两种经济型式的比较第四章 农村社会的根基:人地关系” 一、研究概况 二、“过密化”:中国的人地关系问题 三、土地制度的类型 四、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五、破解人地矛盾的症结第五章 从传统到现代:农业发展思想 一、农业思想发展脉络 二、农业地位观:“无农不稳” 三、农业发展观:规模化和现代化 四、工农业协调观:工农相辅第六章 农村工业化:“草根工业”的崛起 一、农村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二、农村工业化思想的提出 三、农村工业化思想的发展第七章 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建设思想 一、城镇化道路的讨论 二、小城镇的地位 三、农村城镇化的动力 四、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协调发展 五、科学地推进中国城镇化第八章 全国一盘棋:区域发展 一、区域发展研究概述 二、区域发展思想的演进 三、区域发展结构模型观 四、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 五、区域发展的新思考:宏伟蓝图第九章 破解区域发展失衡之一:边区开发 一、研究缘起 二、边区开发的立脚点 三、东西合作的方针 四、边区开发之路 五、边区开发的生态问题第十章 破解区域发展失衡之二:中部崛起 一、中部崛起研究之路 二、中部崛起的基石:“从农业中长出工业” 三、中部崛起的推动力:加强区域协作 四、中部崛起的腾飞:建设经济走廊第十一章 乡土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乡寰视野” 一、乡土社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二、“乡寰视野”的缘起 三、乡土社会的重构:“劦业乡” 四、“乡寰视野”的历史观第十二章 乡土重建:农民身份的转化 一、“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二、农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三、农民观念的演进 四、农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模式篇第十三章 苏南模式 一、关于“模式”的概念 二、“苏南模式”研究综述 三、“苏南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四、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五、“苏南模式”的内涵特征第十四章 温州模式 一、温州概况 二、“温州模式”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温州人精神 三、中国市场经济的演示 四、“温州模式”的新发展 五、“温州模式”的评价与讨论第十五章 珠江模式 一、研究综述 二、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区位、人文条件 三、“珠江模式”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四、珠江模式的多样性 五、“珠江模式”新兴的簇群经济 六、珠江模式的未来走势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旷世的忧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