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

陈明明 编 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

2011-5-24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作者:

陈明明 编  

页数:

24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内容包括:中国的改革模式及其未来、地方组织法修改与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国际金融危机与政绩合法性、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课题组、  浙江农村村民自治中监督制度的几种设计和安排及其启示、灾害、社会和国家:悬浮的防抗台风行动等等。

书籍目录

中国政治复合民主: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中国的改革模式及其未来地方组织法修改与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国际金融危机与政绩合法性地方基层社会治理浙江农村民自治中监督制度的几种设计和安排及其启示灾害、社会和国家:悬浮的防抗台风行动政治学研究从比较政治学的逻辑看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政治史研究1927-1934年中共苏区文武关系述评非常岁月的非常权力机构:从“公社”到“革命委员会”晚近西洋和中国传统自治形态之比较学术综述青少年的政治倾向有多重要:政治社会化研究50年回顾

章节摘录

  所以,卢梭的民主制度设计不能容忍代议民主的色彩。这大大限制了卢梭人民主权的现实操作性。因为,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的条件下,大型社会的民主制度只有通过人民选举的议员这个政治中介来运行。这是卢梭难题之二。  尽管卢梭的思想与实践面临着其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但他思想中的许多天才成分还是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就包括马克思。意大利哲学家德拉一沃尔佩就认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一部自始至终渗透着典型的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著作”。②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现代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形成了对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最系统看法。马克思在分析国家的全体成员与国家关系时,其思想和具体表述完全是卢梭式的。③在马克思看来,孟德斯鸠和洛克所强调的代议民主,是基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而形成的,他说:“市民社会通过议员来参加政治国家,这正是他们相互分离的表现,”在这样民主制度下,“就不是一切人都能单独参加国家生活”。然而,“一切人都希望成为真正的(积极的)国家成员,希望获得政治存在,或者说,希望表明和积极确定自己的存在是政治的存在”,因而,“一切人都希望单独参与立法权”,④参与国家事务。所以,在马克思看来,通过委托创造的参与和民主,是不彻底的;而要达到彻底的民主,就必须让相互分离的国家与社会结合为一体,使人们能够将对自身事务的参与与对国家事务的参与结合一体。至于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结合,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多少也是卢梭式的,他说:“一方面,假如一切人都成了立法者,那末市民社会就自行消失了。另一方面,和市民社会相对立的政治国家只有在符合自己的尺度下,才能容忍市民社会的存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