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史学述论稿

謝保成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謝保成  

页数:

43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纪之交以来,以20世纪史学为题的著论内容多为20世纪前半纪,大多分门别类,或侧重思潮、派别,或偏重人物、名著,或为专题研究、趋势分析等,尚未形成综合著述。这本由谢保成著的《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试就尘封的史学书刊和纷争的史学问题进行一次清理和条贯,以期对民国年间(1912—1949)史学作一综合述论,如实反映这一时段史学的基本面貌。

作者简介

  谢保成,祖籍北京良乡,1943年出生甘肃省兰州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 主要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学》(专著)、《郭沫若评传》(专著)、《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专著)、《中国隋唐五代政治史》(专著)等。

书籍目录

叙论
一、史学发展线索
二、“最纠纷”之古史
三、关于“历史哲学”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上编
第一章 旧体史书编纂
第一节 贯穿民国的一桩修史公案——《清史稿》
第二节 列为“正史”的《新元史》
第三节 “不囿有元一代”的《蒙兀儿史记》
第四节 列入“十通”的《清朝续文献通考》
第二章 本土文化遗存发见与“国学”、“国故”之争
第一节 民国前期重见天日的本土文化遗存
第二节 “国故”、“国学”之争
第三节 与清末“国粹”、“国学”之争的差异
第三章 打破上古史系统的“古史辨”
第一节 “层累”说的提出
第二节 最初两个回合的交锋
第三节 赞许、批评与应答
第四章 “寻伪之所出,通类例所在”的“古史新证”
第一节 王国维的学术道路
第二节 《观堂集林》见证的卓著成就与杰出贡献
第三节 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
第五章 流派纷呈的史学论与史学方法论
第一节 中国史学论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方法论
第三节 梁启超及其历史研究法
第六章 新体史书涌现
第一节 通史编写
第二节 断代史举要
第三节 专门史著述
下编
第七章 社会史论战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读书杂志》及其后的论战
第三节 影响与启示
第八章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就与功绩
第一节 傅斯年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
第二节 历史语言研究所之旨趣
第三节 “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第九章 上古、中古研究
第一节 古史论辩的深入与拓展
第二节 由“专重考据”转而“趋重实用”的陈垣
第三节 “求本国学术之独立”的陈寅恪
第十章 几种“历史哲学”和历史观
第一节 不断变换的“哲学”
第二节 以生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相对论
第三节 “偏于统相摄绎”的“文化形态观”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骨干队伍与基本框架
第一节 “开辟草径”的郭沫若
第二节 骨干队伍形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初步发展
第十二章 史书撰著与历史文献整理
第一节 通史编著
第二节 断代史研究
第三节 近代史著述
第四节 中外关系史与世界史编写
第五节 史学史代表作与历史文献整理
基本书目(60种)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故馆中所采,以于氏九条为主,而参取各家所长以补之。大体近法《明史》,而稍有变通”。随即搜集、整理史料,议定凡例。所据史料:一是各种档案,史馆大库档案(包括实录、起居注、圣训、国史)、军机处档案、方略馆档案以及内阁大库、内务府、国子监、各部院及各督抚衙署档案;二是各种书籍,制定《清史馆征书章程》发往各省,包括各种图书、各埠报章、名人事略、各省地志、各省舆图及名人手札等。江苏、浙江两省设采访局,派人抄录、征集私家著述、文集及有关史料,云南、甘肃、山东等省设访员,专事征集史料。此外,私人及图书馆亦呈送书目、相关史料。鉴于“众手所撰,不能不先为之例”,经联合讨论,夏孙桐执笔,订出《划一条例》。“本纪”规定16项必书内容,“列传”有10项条规。虽“撰者未能尽遵,然有例终胜于无”。张勋复辟,清史馆闭馆数月。后虽恢复,经费减半,撰稿人大半散去。直皖、直奉相继开战,“东华门时启时闭,馆员不能调书考证,停顿益多”。在馆人员重新分工,柯劭态、金兆蕃、奭良负责清初,缪荃孙、吴士鉴负责顺、康(吴未到,缪旋卒,改张尔田),金兆蕃负责雍、乾,夏孙桐负责嘉、道,王树梢负责咸、同,马其昶负责光、宣。咸、同、光、宣四朝不合用,推柯劭态、夏孙桐再加整理,柯劭态委之金兆蕃,始终未动笔,刊印时光、宣诸传仍以初稿印行。及至1925年底,列传大部撰写完稿。


编辑推荐

《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史学述论稿 PDF格式下载



作者中国史学史大系列中的一部分,属于民国史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具有学术新意,只可惜有些内容写得不够深入,比如第一章《旧体史书编纂》中对四部书的介绍略显简单。


民国史学大师辈出,非常值得总结,这是目前所见第一本民国史学专著,值得仔细阅读。


书本有破损


理论太多太枯燥,静不下心来看这个!


前有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后有谢先生的这个,对照了看,很有意思。


相关图书